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

實際上,如同霍華德這樣能明智的做出選擇的英國人太少太少了,中英之間糟糕的歷史關係和雙方的誤解不斷積聚,雖然沒有發生正面衝突,但是雙方的民族情緒讓雙方政府不得不謹慎從事,這樣一來談判遙遙無期也就不奇怪了。

第一,強硬派企圖迫使中國做出更多讓步。張伯倫政府僵化而強硬的邊界政策導致邊界爭端從糾紛走向衝突,如今雖然勉強在承認邊界爭端和通過談判處理方面達成了共識,但承認存在爭端與承認英國立場有誤不同。也就是說,儘管英國同意開展中印邊界談判,但並不願意做出邊界讓步,“從英國全球殖民的戰略觀念來看,其在南亞次大陸的核心安全利益——維持殖民地的完整、經濟發展以及周邊安全——這些不能因與中國在全球和體制層面的更廣泛合作而犧牲或者放棄。”在邊界東段,英國外交界還普遍不能尊重和認真對待中國對於“麥克馬洪線”以南特別是達旺地區的領土要求,他們或者認爲中國強化在東段立場不過是一種談判策略,或者認爲體現了中國軍方的作用,或者強調印度在該地區具有歷史和現實的統治合法性。在中國控制的邊界西段,多數英國的政界人士反對實控線處理方式,認爲現在的實控線是立足於中國的侵略,如果承認孟加拉被中國佔領,不僅僅是斬斷了與緬甸殖民地的陸上交通,而且違背了國際法,更深層的原因是擔心中國會籍此鼓動遠東殖民地獨立。

爲了迫使中國在邊界談判中讓步,英國秉持強硬*立場的學者提出了衆多的措施和建議。保守黨政府的智囊團提出,在印度問題上英國應該採用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邊界問題是目前中英關係的核心。只要邊界問題沒有處理,就不會有和平的中

英關係。因此,英國的對華政策不能立足於希望和假設,而是要立足於對中國戰略和外交政策動機的真正理解。英國在穩定殖民地和對抗大國挑戰的同時,還要有一個立足於敢於說‘不’的務實穩健的對華政策。”智囊團主張,“通過發佈關於爭議問題的立場文件與白皮書來重申我們的外交政策立場……在有助於我們周邊戰略的邊境地區採用積極的經濟政策,是增強我們對外政策手段的另一個重要方式。”愛德華.斯坦利等人主張,英國要在“麥克馬洪線”附近想方設法顯示存在、詳細記錄邊界沿線技術性的錯綜複雜的中國入侵併準確分析對於中國談判戰略的意義,並指出英國格外需要在印度地區北部邊界保持軍事方面的謹慎。

儘管英國的強硬派人士希望並試圖使中國在邊界問題上做出讓步,但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如《卡梅隆報告》等對中國的讓步期望不高,“最後分析是任何嚴肅認真的中英談判將是靈活性有限並放棄極端立場……未來的處理辦法與當前現狀不會差距甚遠。概括而言,中國將放棄對‘阿魯納恰爾邦’的要求,我們則放棄拉達克部分,在某些地方做一些無關大局的邊界調整。因而,雖然相互讓步以新條約展現,但只是圍繞着現狀的一種法律安排。”

第二,溫和派提出達成最終處理的建設性路徑。溫和派也意識到中國不會輕易做出邊界讓步,如大英帝國印度專家霍華德就指出,“中國不會做出領土讓步,中國認爲與印度改進關係重要,但沒有重要到要求犧牲地位、利益或領土的地步。”在一次關於邊界與印度安全的討論中,有的印度問題專家認爲:“邊界不能只靠槍炮保護。實際上,‘緊張’和‘變動’的邊界損害經濟和加劇不安全感。英國必須將印度殖民地的邊界看作友誼和友好的紐帶。還要將這一觀點運用於與鄰國的關係之中。與鄰國沒有和平邊界,英國不能在中國崛起中分享應得的利益。最終將會讓我們的競爭對手得利,對於英國而言就是疊加的不幸消息。”

在意識到中英雙方都不會輕易做出讓步後,秉持溫和立場的印度問題學者提出向前看,採取廣泛措施實現雙方滿意的、公正合理的全面處理。一是英國應該採取措施積極推進邊界談判,以便在歐洲局勢變得詭秘的時候,在歐洲地區保持良好的綜合實力投入水平。霍華德表示:“因爲中國對僅讓現狀正式化的談判不滿,英國或許不得不讓談判新鮮化,表明對儘快達成最後協議是認真的。”在這些學者看來,張伯倫政府首先需要推動國內就對華政策和邊界談判形成共識,接着是採取措施推動邊界談判,如修改議會那已經不合時宜的決議、教育公衆和媒體接受殖民地領土或主權調整。二是通過經濟交流、人員來往等方式建立中英互信,避免陷入一戰時候土耳其那樣的泥潭。這些溫和派學者建議,爲了全面處理邊界,首先和最重要的是中英都要着力忘記過去,在印度避免宣傳“收回每一寸印度領土”的論調,中國也要採取切實措施應該停止重複不承認所謂的“孟加拉屬國”是印度的一部分。他們希望通過建立信任措施、發展貿

易聯繫和人員交往能夠建立信任並最終達成公平合理的邊界問題解決辦法。(73)三是中印應該理解彼此的邊界心理和利益訴求。在下議院的辯論中霍華德等人等呼籲,“中英談判代表首先必須不僅理解自身利益,還要對對方立場有清晰的感覺。理解對方的觀念和文化十分重要。例如,社會穩定和民族自尊心對中國十分重要,英國應該努力理解這對‘孟加拉屬國’特別是達旺問題的爭端的意義。同樣,中國也應該尋求理解英國爲何堅持對‘孟加拉地區’的主張以及從英國角度理解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在國際事務上,中國將自身看作是受害者並提出對邊境地區的要求。對於英國而言,在印度問題上的最佳作法是改善中英關係,讓中國不做過度反應和斷定印度利用邊界問題製造對華安全威脅。同樣地,希望在未來某一時刻中國感到足夠安全而急劇地減少其在西藏的民事和軍事存在。”

在中印邊界談判問題上,英國的溫和派顯然比強硬派更傾向於促成中英妥協和維護兩國存在的友好關係,但毫無疑問,他們也致力於維護英國在印度殖民地邊界利益,不會輕易向中國立場讓步。此外,英國強硬派和溫和派都主張不能擱置邊界問題,如強硬派代表愛德華.斯坦利強調,邊界問題遺留對英國危害很大,“不願處理中印邊界爭端和孟加拉等問題削弱了英國在印度和遠東地區的軍事力量和戰略存在”。

“德國人的行動什麼時候開始?”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一個農場裡中國的機修師傅們忙活了一天的柴油抽水機的維護工作之後,似乎在一起耍紙牌,消磨難熬的戈壁暑期。但是他們在看似閒談的對話裡卻並非家長裡短。

“從我們幾個情報來源分析,德國人已經秘密啓動了軍隊動員機制,75%的德國國防軍已經進入一級戰備,大批的衝鋒隊和預備役部隊正在緊張的集結,德國人沒有封鎖消息,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毫無疑問。”

“這麼大的行動當然不會完全保密,做不到不說實際上也沒有必要。我想小鬍子大概是吃到了甜頭,打算把那套恫嚇的伎倆再玩一遍,還真是一招鮮吃遍天。這下看英國人還有心思和我們在印度糾纏嗎?老張,信息傳輸成功了嗎?”

“嗯,完事了。哥幾個也在說小鬍子的下一個目標吧,橫看豎看不像是波蘭啊,現在他還沒有這幅好牙口。”

“當然,雖然咱們的武器沒少賣,不過想打下波蘭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等小鬍子的動作結束,咱們趁着機會要到波蘭、保加利亞和希臘多推銷一下,畢竟國防軍換裝的經費也不充裕不是。”

“捷克呢,雖然有個斯柯達,但是我覺得他們似乎更應該有意願買武器吧?”一位年輕的眼睛男不解的問道,地圖上捷克的形勢更加險惡,三面都是德國的領土。

“捷克就不用去了,賣不出多少東西,再說很快就兵荒馬亂的,不值得咱們兄弟去趟一趟道的。”當頭的那個工程師模樣的傢伙微微一笑“再說從這裡動身去捷克怎麼也要一個月,到時候有沒有這號國家還兩說着呢。”

(本章完)

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一百八十五節 正面接觸嶽王會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八十六節 金蟬脫殼慶王爺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
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一百八十五節 正面接觸嶽王會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八十六節 金蟬脫殼慶王爺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