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亂戰

原本已經略顯平靜的天下再次大亂,簡直可以用混亂來形容。呂布的三路大軍,當真如蝗蟲過境,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降。現的秦軍,似乎真的變成了歷史上的那支無敵雄師,他們面前的,只有已經毀滅,或即將毀滅的敵人。黑色的龍旗風獵獵飛舞,它已經被鮮血染得暗紅。

郭嘉還是太自信了,他一個人根本無法保全兗州。強大勢力的面前,計策並不是那麼有用。曹操總兵不過二十五萬人馬,此去淮南,帶走十五萬,又分給沮授四萬人馬,許昌留兵三萬,其餘兵馬交給曹洪和夏侯淵統領。鎮守兗州。

可呂布分兵攻打,使各路兵馬不能互相救援,情勢十分危機。郭嘉有些計窮了。

張遼的兵馬可以說是三路少的一路,但他一點都不乎,他心裡有底。徐州有醜的十萬大軍,守軍不過數萬人馬,根本不存什麼抵抗的能力,他一旦掌握徐州,下一步就是要和自己會師,夾擊兗州。他計劃得很周密,按照時間的推算,醜出動的第五天,他率領騎兵突襲白馬的曹軍大營。

曹仁奉命駐紮白馬,防備呂布軍。他是個很謹慎的人,他知道呂布軍騎兵的恐怖。他不顧手下的抱怨,耗費人力物力,建起了一座土城,還準備了不少牀弩。同時每天都要派幾百人四處巡視,又建立烽火臺數十座,每座有兵十人守衛,一旦遇敵,立刻點燃烽火。此外他還聯絡軍屯將領,隨時可以徵集屯田兵馬三萬人。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他完全可以堅守到大軍的到來。

張遼的部隊突襲得太快了,當他們發現白馬已經多了一座土城時,都愣住了。張遼馬上意識到,情報部門和他開了個大玩笑,這下子壞了。他恨恨的唾了一口唾沫,心暗罵:“真是一幫只知道吃飯,不知道幹活的廢物。”看了一眼都露出疲乏之色的軍卒,知道這個時候絕不能泄氣,要不然部隊的士氣可就丟了,那樣的話,這仗也不用打了。他冷冷衝着土城吼道:“雁門張遠此,誰敢一戰?”

曹仁冷笑道:“張遼也不過如此,居然敢帶着騎兵突襲。來人,點兵三千,隨我出戰。”

曹仁副將牛金脫口道:“將軍不可。張遼名動秦川,定然有不俗的武功。將軍身系白馬,怎可輕易犯險?”

曹仁眉頭一皺道:“我豈不知,但張遼大軍到此,如閉門不出,軍卒士氣必然低落。不若趁此機會,挫其銳氣。”說罷不聽衆人勸說,徑點三千人馬,衝出土城,來戰張遼。

張遼見來將眉清目秀,頗有幾分儒將風範,身上袍鎧精緻華麗,知道是敵軍大將,心暗喜,故意大笑道:“呵!兩軍對陣,哪裡跑出來一個兔兒爺?”

秦軍無不大笑,有甚者,扯着嗓子大叫:“兔兒爺,過來,讓爺爺疼疼你。”“這麼俊秀,偏做兔子,可惜了。”……種種惡言,數不勝數。

曹仁大怒,白淨的麪皮騰騰泛上紫紅色,他怒氣勃發,也不多言,雙腿一夾戰馬,跨下駿馬一聲長鳴,直衝張遼衝了過去。

張遼也不意,催馬挺槍,來戰曹仁。二人交馬相鬥。

曹仁本事本就不及張遼,加上動了火氣,是不濟,二人交馬三十餘合,曹仁招式漸漸散亂,只剩下招架之功勞,全無還手之力。

曹仁心驚懼,虛晃一招,轉身就走,率軍回城。張遼引軍追趕,城上密箭如雨,張遼心畏懼,停步不前,紮下營寨,等候大軍到來。

曹仁進城,喘息片刻,派人向曹洪報信,自己則組織防禦。

三天後,秦軍大隊人馬終於攜帶輜重和攻城器械趕到。張遼立刻吩咐士兵抓緊時間休息,準備攻城。

曹仁也不輕閒,由於秦軍外,騎兵往來突襲,他只好內部不斷修建、加固土城,同時派人聯繫屯田軍,讓他們做好準備,隨時支援戰場。

張遼回合諸將,商議攻打土城。

蔣奇看了一會兒白馬地形圖,對張遼道:“曹仁現困守孤城,夏侯淵等人要固守東郡,還要防備來自徐州的攻擊,所以根本無法援助曹仁。”說到這裡,指着地圖上的一點道:“曹仁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這裡的數萬屯田兵,以及沿河佈置的數十座烽火臺。要打土城,必須解決掉屯田兵和烽火臺。”

張遼思片刻,點頭道:“的確如此,我已經有了一個計劃,還希望卓羣(蔣奇字)助我。”

蔣奇正容道:“將軍吩咐就是,我一定全力完成任務。”

張遼點頭道:“馬岱聽令。”

馬岱恭聲道:“請將軍吩咐。”

張遼點頭道:“你率領騎兵二千,奔襲烽火臺,不要理會他們點燃烽火,你只管摧毀他們。”

馬岱變色道:“如果曹仁出兵怎麼辦?”

張遼微微一笑道:“這個你不要憂慮,只有你速度夠快,他們根本追不上你。就是追上你,兩千騎兵還怕跑不掉嗎?”馬岱點頭應是。

張遼轉頭對蔣奇道:“卓羣,你率大軍二萬,堅守大營,以防曹仁突襲。”蔣奇點頭答應。

張遼又調兵一萬,埋伏屯田兵營和土城之間,準備夾擊來自土城的援兵。分派已定,連夜出兵。

土城的曹仁也營仔細思量,他猜測張遼要打土城,必然要防備屯田兵。猶豫良久,又不敢肯定,派牛金率領三百騎兵,督促屯田兵,要其嚴加守備,以防萬一。

不說張遼和曹仁白馬爭雄,單說劉備統帥大軍,回師宛城,正好趕上關羽大軍整裝待發。

劉備大喜道:“我原本還擔心二弟多做耽擱,不想二弟已經準備好了,正好討伐曹操,救陛下於水火。”

張繡向關羽微微點頭,他雖然軍事上不太行,但也是眉眼通透的人物,關羽和張飛的權利實太大了,尤其是關羽,情勢發生改變的時候仍然要出兵,可見劉備集團已經開始出現了山頭。關羽大概已經觸動了劉備的底線,自己和他交往的時候要注意了。

劉備當即重佈置,留張飛守城,自己率領關羽和孫乾、張繡率領大軍直撲豫州。

大軍出城,行不過十里,忽然迎面走過一人,葛巾布袍,皁絛烏履,相貌不俗,口歌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馬上聞歌,大爲驚羨,慌忙下馬,施禮道:“備聞先生歌含義不俗,必是大賢,還請賜教。”

其人打量了一眼劉備身邊一臉警惕的親兵,微微一笑,還禮道:“我乃潁上人,姓單,名福。下久聞劉使君仁義賢良,納士招賢,欲來投托,但不敢冒昧,見使君大軍遠征,特意行歌于軍前,以動使君。”

劉備大喜,慌忙以手相攙,二人席地而坐。

劉備一臉興奮之色道:“備碌碌無能,今得見先生,幸甚。現我大軍遠征,欲救天子於水火之,但賊軍勢大,還望將軍教我。”

單福微微嘆息道:“劉使君此行錯了,不但錯了,恐怕還有血光之災。”

劉備一驚,還沒有來得及說話,旁邊的關羽剔起臥蠶眉,圓睜丹鳳眼,手青龍偃月刀微擺,口怒喝道:“兀那書生,好大膽子,居然口出不吉之言。”

單福瞥了關羽一眼,微微搖頭道:“世人都說諱疾忌醫,不想使君也是俗人。”

劉備也不惱火,微微一笑道:“單先生休要誤會,我只是心疑慮,難道我此去打不過曹操,救不出天子嗎?”

單福搖頭道:“使君勿急,我有幾句話相問。使君現很強大嗎?”

劉備聞言搖頭道:“備所佔不過一城,雖號稱帶甲十萬,實則訓練無方,老弱攙雜。精壯者不過半數,況且我又依附劉荊州。天下諸侯,當以我爲弱,又哪裡稱得上強大呢?”

單福微微點頭道:“使君所言倒也不錯,但不知道使君自認實力比曹操如何?”

劉備臉色微微一紅道:“先生莫不是調侃我?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兗、豫二州,以及徐州大部,可以說是天下第二大諸侯,我怎麼能和他比?”

單福再次點頭道:“那使君以爲曹操比呂布如何?”

劉備不說話了,他低頭沉思了一盞茶的功夫才道:“呂布佔據七州,天下膏腴之地入其手,手下精銳之兵,能征慣戰之士怕不下百萬。可謂兵精糧足。現胡人大亂,自相殘殺,北疆無戰事,呂布可以調動多的兵力。曹操雖然雄才偉略,但絕對的實力面前,他似乎不是呂布的對手。”

單福點頭道:“使君所言不錯。既然使君知道現的形式,就沒有想過自己所處的地位嗎?”

劉備心一動,知道單福總算談到了正題,恭敬的道:“備願聞其詳。”

單福正容道:“由於董卓之亂和李郭之亂,天子權威喪,此時猶如春秋戰國。各路諸侯雖然打着尊奉天子的旗號,實際上都各懷心思。使君雖有心匡扶漢室,挽社稷於即倒,救天下於水火,怕是力有不逮。呂布佔據七州,聲勢猶勝當年強秦,天下諸侯齊心協力也未必是他的對手,兼秦軍訓練之法,作戰之姿,頗有前秦之風,天下諸侯莫可抵擋。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爲漢相,實爲漢賊,但他畢竟擋住了呂布南下的道路。現呂布和曹操開戰,必然曠日持久,宛如兩虎相鬥,弱者死而強者傷。使君如果和呂布夾擊曹操,天子或可爲使君所救,但使君必將面對來自呂布的攻擊。難道使君認爲自己能夠憑藉一城之地,數萬疲敝之師,能擋住呂布手下的虎狼之軍嗎?”

劉備聽了,宛如臘月天用剛打出的井水,外面洗了一個冷水澡,渾身冰涼,又似無緣無故的捱了一個霹靂,整個人癡癡呆呆,他背後全是冷汗,驚懼之下,施大禮道:“備愚頓,還請先生教我。”

單福慌忙施禮道:“單福敢不心竭力。”

二人重落座。單福道:“主公現所缺乏的,無非是一塊立足之地罷了。宛城雖然頗有錢糧,但地處原,四通八達,可謂四戰之地,不利發展。爲今之計,不如先取荊州,以爲根基,而後聯結江東,抵禦呂布,江東取淮南,主公西取益州。我觀秦曹之戰,非一時半刻可以了結,主公正可趁此機會,發展自己。等呂布回過氣來,主公已如彪虎生翼,有一戰之力了。”

劉備沉吟不語,良久才道:“荊州雖然是富庶之地,但乃劉景升之地,他待我不薄,我怎麼忍心奪他的基業?”

單福啞然失笑道:“主公此言差矣。想那劉景升佔據荊州,國富兵強,但只知道偏安一隅,上不思報效國家,挽社稷與狂瀾,下不思救天子出牢籠,黎民於水火。這樣的人,早就將自己是漢室宗親的事忘腦後。何況他待主公何謂不薄?野之地,人少糧薄,他與主公屯軍,淮南之戰,與主公無關,他明知道主公與曹操有仇,卻還調主公前去,這就是所謂的不薄嗎?”

劉備沉吟不語,單福以言激道:“大丈夫當仗三尺長劍,建功立業。何況劉景升爲人闇弱,江東孫策久有圖荊州之心。主公不取,必然爲他人所取,還請主公三思啊。”

劉備聞言,憤然而起道:“我心意以決,兵發荊州。”當即拜單福爲軍師,大軍直奔襄陽而去。

蔡瑁被孫策劫營,五萬大軍,只聚攏萬人,如漏網之魚,急惶惶的逃回襄陽。劉表聞知,不由得急怒攻心,口吐鮮血,昏迷不醒。

孫策挾大勝之威,回師江東,猛攻夏口。夏口守將黃祖出戰,被江東大將凌操斬殺,隨即佔據夏口,猛攻江夏。孫策又派程普、太史慈二人率領一萬人馬,攻打南郡,以分荊州之兵。二路人馬,齊頭並進,攻打甚急。

劉表身體略微平復,接到江夏和南郡的急報,聞黃祖戰死,不由得大驚失色。與劉備相善的伊籍趁機道:“劉玄德手下精兵勇將甚多,何不招來,抵擋江東之敵?”

劉表大喜,深以爲然。蔡瑁膽氣已喪,自知不是江東的敵手,也不多言。劉表方欲寫bp;

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24章 鄴城第36章 變革第97章 怎麼收拾他呢?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25章 緩和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章 我,呂布?!第89章 割須棄袍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轉貼東吳二喬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9章 冀州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06章 戰?!不戰?!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9章 冀州第136章 希望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74章 曙光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35章 暗箭傳說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38章 朋黨第128章 末日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09章 悲歌(二)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0章 龍怒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16章 抉擇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章 我,呂布?!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63章 王越之死第23章 卻月第7章 發展楔子回古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10章 悲歌(三)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2章 兵戈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6章 變革第21章 豪氣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37章 敗退第15章 討伐第11章 回京第5章 築基第25章 緩和第60章 后妃之爭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44章 登陸第138章 朋黨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76章 亂戰第138章 朋黨
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24章 鄴城第36章 變革第97章 怎麼收拾他呢?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25章 緩和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章 我,呂布?!第89章 割須棄袍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轉貼東吳二喬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9章 冀州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06章 戰?!不戰?!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89章 割須棄袍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9章 冀州第136章 希望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74章 曙光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35章 暗箭傳說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38章 朋黨第128章 末日熹平六年大漢鮮卑之戰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09章 悲歌(二)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140章 龍怒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37章 霹靂車和水軍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116章 抉擇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章 我,呂布?!第33章 馬騰和曹操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73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一)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63章 王越之死第23章 卻月第7章 發展楔子回古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10章 悲歌(三)第122章 最後一戰!?(五)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2章 兵戈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第36章 變革第21章 豪氣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37章 敗退第15章 討伐第11章 回京第5章 築基第25章 緩和第60章 后妃之爭第54章 徐州之戰(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44章 登陸第138章 朋黨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76章 亂戰第138章 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