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

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

恩斯特這個王儲忙着年末政府工作收尾,而作爲東非國王陛下的康斯坦丁在陪玩孫子玩耍後,最近又出去視察工作,或者說散心也可以。

隨着年紀大了,反而更喜歡出去走走,至於處理政務這種煩心事還是兒子來完成比較好,當然,給康斯坦丁提供外出條件的還是東非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前康斯坦丁只能在中央省內轉轉,現在可以到更遠的地方。

就比如這次,他來搭乘專車,沿着東非中央鐵路,直接來到了東非的新貴城市——哈拉雷市。

哈拉雷市作爲馬塔貝萊省省會,在南緯18度附近,東非大多數城市都在南半球。

現在南半球正是夏季,但是哈拉雷的氣溫卻只有區區23度,天氣多雲,和第一鎮市差不多,所以也不用擔心天氣和溫度變更。

所以東非是非常適合養老的地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當然,前提是基礎設施條件完善,不然對康斯坦丁這種年紀大的老人來說很不方便。

前世哈拉雷就是世界比較知名的避暑勝地,這種稱號很多東非城市都有。

“目前我們哈拉雷市已經成爲東非最大的國內菸草集散市場,菸草廠是哈拉雷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天菸草交易量在一千多噸以上,在全國只有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兩個開放港能和哈拉雷市相比。

不過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主攻國際市場,而我們哈拉雷市既能代表國內菸草消費水平,又能代表東非菸草在國際上的受歡迎程度,今年我們哈拉雷市又開闢了一萬多畝新的煙田,但是依然供不應求。”哈拉雷菸草廠廠長熱情的向康斯坦丁介紹着哈拉雷市菸草產業的前景。

“哈拉雷市的菸草現在已經打出了一點名頭,尤其是在德意志地區,我聽說從一開始馬塔貝萊省菸草就走的是高端路線,現在德意志地區的很多香菸都要添加馬塔貝萊菸葉來提升香性物質,來增加風味和口感。”康斯坦丁很有見地的說道。

馬塔貝萊菸葉的代表是“黃金葉”,從一開始就是以高檔香菸,面向德意志市場,然後再由德國轉東歐,亦或者是從東非發往遠東地區。

德國轉東歐路線,是藉助西方歐洲工業強國對這些半工業化或者農業國家的慕強心理,加上東非菸草本身產品質量過硬,所以大受歡迎。

而出口遠東,則是因爲這裡有除了英美之外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市場,英國帶着一大家子殖民地抵制東非商品,而美國本身是菸草大國,南邊的一衆加勒比海國家和拉丁美洲也盛產菸草。

所以東非的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五大塊:德意志,東歐,阿拉伯教地區,遠東和其他。

遠東和東非的貿易量還算不錯,但是菸草不在此行列,因爲遠東本身也有適合菸草種植的地區,而且淮海通商區就在此行列。

對東非經濟助力最大的實際上是東歐和阿拉伯國家,對這些國家,東非的產品競爭力非常高。

首先就是東歐國家緯度高,缺乏熱帶經濟作物,而東非是距離東歐最近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東非的果蔬和經濟作物很大一部分被以沙俄爲首的東歐國家消化。

德意志雖然是東非農產品的大賣家,但是德意志對東非的出口量也不小,尤其是工業品和設備。

而東歐工業化程度最高的沙俄,實際上工業產品只比東非在品類上強一點,但是他們的地理位置又對熱帶經濟作物需求量很大,所以東非對沙俄的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

就比如香蕉,索馬里產地是距離東歐國家最近的香蕉產地,所以從東非進口幾乎是唯一選擇。索馬里雖然氣候乾旱,但是面積足夠大,加上有朱巴河和謝貝利河灌溉,香蕉產量十分可觀,能大量供應歐洲市場,已經有和加勒比海衆島國分庭抗禮的實力。

至於一衆阿拉伯國家,東非除了距離他們近以外,更多的是從東非身上享受到了“平等”的待遇,就像拉丁美洲國家現在覺得美國十分“正義,自由,民主”一樣,現在美國可是爲美洲爭取自由,對抗英法等大惡人的“大好人”,在阿拉伯國家眼裡東非也是這樣,這真是很諷刺。

而且阿拉伯國家環境本來就比較惡劣,幾乎什麼都缺,而現在石油又沒有被發現,所以東非廉價商品在阿拉伯地區受到熱烈歡迎。

所以阿拉伯國家和遠東帝國除了是東非農產品市場外,同時是東非重要的工業產品市場。

說回菸草也是如此,東非是距離他們最近的菸草產地,量大,質優,價廉是東非菸草的特點。

而且東非對外出口的菸草在黑興根菸草公司的包裝下,顯得很有檔次感,帶着工業化獨特的優雅所以大受歡迎。

這個時代和後世不一樣,所有人對工業產品格外癡迷,能用上工業品,那是優質生活的象徵,包括食品也是如此。

哈拉雷市菸草廠廠長對康斯坦丁迴應道:“是這樣的國王陛下,我們哈拉雷市菸草經過好幾年的栽培,不但在質量上一直得到保證,而且正在研究新品種,在保證菸草品質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菸草產量。”

“你們這個廠看起來規模還是很大的,我也是第一次接觸菸草廠。”康斯坦丁說道。

哈拉雷市菸草廠廠長頗爲自豪的說道:“國王陛下,我們廠完全由黑興根菸草公司從歐洲聘請的建築師和菸草製程工藝設計師聯合設計,所以廠房看起來十分大氣典雅,工作環境也十分舒適,每一個機器或者房間都科學合理佈局,以達到最優解,所以工人能有序的達到最高效率,大大提高了我們哈拉雷市菸草廠的產量。”

說着他來到履帶邊說道:“我們的原料通過工人的碼放,然後通過機器運作,進入下一道工序,整個廠房內乾淨整潔,所有人各司其職,按照流程工作,這樣的氛圍下,八百多人井然有序,而不混亂,和我們廠一開始就按照專家安排來分不開關係。”

“當然,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就比如一開始我們廠的設計還是有些保守,造成現在反而有些緊張,所以正在添加新設備,這樣就又要開闢新的車間,原來的格局就會被打亂,還有歐洲技術迭代很快,不知道過多少年我們的設備又會落後。”

這點擔心就有些多餘了,因爲菸草行業的黑興根菸草公司本來就是壟斷集團,掌握着德意志和東非,東歐菸草的大部分話語權,同時也掌握着上游技術。

即使未來菸草生產設備更新迭代,也不會影響到黑興根菸草公司,他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保持自己在行業內的寡頭地位,維持技術優勢。

而恩斯特作爲老闆,肯定不會讓黑興根菸草公司在技術上卡東非的脖子。

聽起來很奇怪,但是確實有操作空間,因爲哈拉雷市菸草廠是國有企業,而黑興根菸草公司是私營企業,哈拉雷市菸草廠負責生產端,而黑興根菸草公司負責研發和銷售。

所以二者是合作關係,只不過主動權掌握在黑興根菸草公司手裡,而且哈拉雷市菸草廠負責生產端也只是加工領域,就比如菸草種植方面則是農業部門管轄範圍。

 

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31章 兵城第76章 應許之地第619章 繳獲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33章 “故”人第694章 訛詐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29章 教育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700章 龍騎兵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51章 在法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15章 交涉第238章 三把“刀”第749章 南下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4章 水井第261章 威脅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07章 迂迴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8章 訂婚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752章 軟柿子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740章 古戰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356章 鐵路第316章 萊茵盾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29章 教育第7章 擴大生產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293章 入關!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99章 建交熱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726章 深入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89章 易手第207章 換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88章 情報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55章 五五開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99章 結款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32章 雙輸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727章 艦隊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38章 三把“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647章 準備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3章 誘拐第191章 青檸第290章 長絨棉第492章 靜坐戰第182章 抉擇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46章 災情
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31章 兵城第76章 應許之地第619章 繳獲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33章 “故”人第694章 訛詐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29章 教育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700章 龍騎兵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51章 在法國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15章 交涉第238章 三把“刀”第749章 南下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124章 水井第261章 威脅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07章 迂迴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8章 訂婚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752章 軟柿子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740章 古戰法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356章 鐵路第316章 萊茵盾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29章 教育第7章 擴大生產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293章 入關!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99章 建交熱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726章 深入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389章 易手第207章 換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88章 情報戰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55章 五五開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99章 結款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32章 雙輸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727章 艦隊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38章 三把“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647章 準備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23章 誘拐第191章 青檸第290章 長絨棉第492章 靜坐戰第182章 抉擇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46章 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