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勸離

第390章 勸離

比勒陀利亞淪陷,也代表着德蘭士瓦共和國已經基本滅亡,小比勒陀利烏斯和德蘭士瓦共和國政府人員逃亡奧蘭治自由邦。目前唯一具有不確定性的就是布爾人同祖魯王國作戰的主力部隊在哪裡?

這讓恩斯特想起了武王伐紂,商朝滅亡也是因爲商人主力討伐東夷,不能及時回援,臨時拼湊的奴隸軍隊臨陣倒戈,使得商王無力迴天,只能引火自焚。

所以在首都保證存在一支忠於王室的軍事力量非常重要,隨時可以應對突發危機,這也是101近衛師組建的初衷。

當然德蘭士瓦的奴隸部隊總體上是合格的,即便是崩潰後也沒有趁亂向布爾人算賬,而是四處逃竄。

佔領比勒陀利亞後,東非陸軍把比勒陀利亞市民集中在德蘭士瓦共和國議會,向比勒陀利亞的布爾人公佈了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處置。

“東非王國是一個嚮往秩序和公正的君主專制國家,對於任何反對君主制,不擁護東非國家政策和對東非王國持不友好態度的個人和勢力,都是不歡迎的,在東非王國境內任何人種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都不會享有任何特權,東非土地歸國家所有……”思維特還在說,但是下面的布爾人已經炸開了鍋。

君主專制沒有什麼問題,還可以接受,但是廢除奴隸制對於布爾人來說那就是大問題了,沒有奴隸自己的農場自己來幹活?當然也不是不行,可東非土地收歸國有這一條那是不給自己活路啊!

不知道是誰在下面喊了一句:“德蘭士瓦共和國不歡迎您們這些侵略者,滾出我們的土地!”

這讓在一旁旁聽的恩斯特非常欣賞他的勇氣,他從椅子上起身對於布爾人說道:“是誰剛纔大聲喧譁?裝英雄麼!要是你能主動站出來,而不是躲在人羣裡無能狂怒,那我才敬你是條漢子。”

等了片刻也不見人主動承認,恩斯特說道:“從今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德蘭士瓦共和國這個國家的存在,這裡是東非王國的土地。

至於對東非王國不滿的人,可以選擇離開這裡,我們並不會爲難主動離開的人,你可以帶着自己的資產和家業離開東非的土地,如果伱們想復仇,隨時歡迎,實際上東非和以前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是沒有矛盾的,甚至關係不錯。

而造成一切後果的是你們的總統,千不該萬不該支持恩德貝萊人叛亂行爲,這就好比有人支持你們的敵人祖魯王國或者你們的奴隸暴亂是一個道理,所以東非這次戰爭是合法合理的,是正義的,至於你們的損失,完全應該歸咎於你們民選總統的胡亂作爲。”

恩斯特說的雖然是歪理,不管布爾人有沒有支持恩德貝萊人,最後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戰爭藉口確實是小比勒陀利烏斯自己送過來了。

一部分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布爾人聽了恩斯特的話後,以認爲是自己總統的責任因爲恩斯特舉的例子恰到好處。

祖魯人是東非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之前,布爾人最大的死敵,如果真有勢力支持祖魯人,那換位思考布爾人肯定不答應。

當然,絕大部分佈爾人人還是清楚,這只是東非王國試圖轉移矛盾,現在布爾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東非王國,而不是祖魯人了。

“請問閣下,你是什麼人?”有布爾人不死心詢問道。 “我是東非王國的王儲,恩斯特。”

“恩斯特殿下,支持恩德貝萊人這件事都是比勒陀利烏斯總統的錯,和我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恩斯特:“既然小比勒陀利烏斯是你們選舉出來的總統,他做的事自然代表德蘭士瓦共和國,而小比勒陀利烏斯偷雞不成蝕把米,輸給了東非,失敗者自然要付出代價。”

戰敗者輕則割地賠款,重則亡國滅種,這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不要以爲同是歐洲大陸來的就可以免俗,像西非那些傳統殖民地各國殖民者都快打出狗腦子。

東非這種允許布爾人帶走財產,遷出東非國土的舉措只能說比開普敦的英國人稍微不做人了一點,但那不是英國人更有良心,而是英國開普敦的布爾人數多,必須做一些妥協。東非就不需要這麼虛僞,靠着軍事實力這些布爾人就翻不起浪來。

恩斯特說道:“好了,這件事沒有談判的價值,願意按照東非生活方式留在東非王國的居民我們歡迎,不願意的就請離開,但是我要警告你們,不要鬧事,否則東非陸軍可不是開玩笑的,也不怕告訴你們,這次我們攻入德蘭士瓦足足動用了五萬多兵力,所以希望有些人不要不聽良言,一意孤行。”

恩斯特的話果然起了作用,比勒陀利亞的布爾人已經明白事不可爲,光是東非陸軍的人數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德蘭士瓦共和國就是把全國的男丁集中起來,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問題是去掉老人和孩子後,還剩下多少?根本就沒法反抗東非王國。

布爾人的一些大農場主已經跟隨小比勒陀利烏斯逃亡,剩下的農場主也盤算着到奧蘭治去。

德蘭士瓦和奧蘭治推行的是大土地佔有制,幾戶人家就可以佔有一座城鎮大小的規模的土地,布爾農場主進駐新區後,第一件事就是忙於跑馬圈地,劃分地界,給地界的自然標誌溪流、樹林或山丘命名。

布爾人議會則發給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書,由於圈佔土地過於廣袤,有些土地在圈劃之後幾十年無人問津,任其荒蕪。

所以布爾人農場主數量並不多,跑馬圈地也是要有實力的,平民沒有能力把土地開發出來,而且還要面對祖魯人等土著威脅,許多布爾人必須抱團組成民團,這就使得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布爾人口集中,省去了東非陸軍不少精力,要是真的東一處,西一處,那可就有的忙了。

通過東非王國和善勸導後,選擇離開的布爾人幾乎達到十成,選擇留下的布爾人微乎其微,不願意離開選擇加入東非的基本上都是些無產的德意志人。

布爾人只是一個靈活的稱呼,他們自稱阿菲利卡人,但是來自荷蘭,英國,法國和德意志各個邦國移民都有,英國殖民開普敦後,一部分英國移民就從布爾人裡脫離出來,重回英國人懷抱,而加入東非的德意志人也是一個道理,這部分德意志人已經得到提純,所以加入東非未來也不怕有什麼麻煩。

(本章完)

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87章 初交手第197章 建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18章 學徒第144章 貿易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1章 煤礦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75章 出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36章 第九旅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53章 借款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60章 革新第616章 行蹤第48章 訂婚第379章 黃金葉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24章 要人第515章 狗咬狗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204章 “流放”?“潤”!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50章 教育第351章 過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75章 紹奎第298章 香蕉園第123章 誘拐第333章 三角聯盟還在審覈……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96章 交戰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30章 客人第488章 情報戰第220章第351章 過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3章 姆特瓦拉第28章 “圈地運動”第97章 日常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03章 撤資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15章 交流電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88章 巡邏兵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68章 餐具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04章 調停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5章 電燈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13章 不畏戰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25章 血清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
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387章 初交手第197章 建議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18章 學徒第144章 貿易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1章 煤礦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75章 出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736章 第九旅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53章 借款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60章 革新第616章 行蹤第48章 訂婚第379章 黃金葉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624章 要人第515章 狗咬狗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204章 “流放”?“潤”!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50章 教育第351章 過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75章 紹奎第298章 香蕉園第123章 誘拐第333章 三角聯盟還在審覈……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496章 交戰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430章 客人第488章 情報戰第220章第351章 過往第10章 各國反應第93章 姆特瓦拉第28章 “圈地運動”第97章 日常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403章 撤資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615章 交流電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88章 巡邏兵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8章 奧匈帝國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68章 餐具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04章 調停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65章 電燈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13章 不畏戰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66章 《東桑條約》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525章 血清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