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百花齊放僅限於大湖沿岸城市,而並不能覆蓋到整個大湖區,對於東非政府而言,大湖區是糧食生產基地,所以不能爲了工業發展而犧牲太多的農業用地。
另一方面,東非未來產業結構的格局顯然依舊會以沿海和中部地區爲主,違背經濟發展規律顯然是不可持久的。
而並不處於沿海的中部區域之所以特殊,在於行政,資源,交通三點上,首都萊茵市在中部,這一點不需要多說。
礦產資源上中部地區僅次於南方,但是中部地區卻沒有水源這個短板,並且氣候優良,工農業基礎良好,這一點也是南方地區所缺乏的。
交通上,東非的鐵路,公路和運河交匯點就在中部,東非全國兩大鐵路樞紐分別是新法蘭克福市和萊茵市,同時也是兩大公路樞紐,同時中部又是東非運河的中段,承接着東非東西沿海地區。
而未來,中部地區還將成爲東非國內航空業的核心樞紐,可以說除了海運以外,中部的交通極其發達便利。
這一點從中部地區的城市就可以看出來,姆貝亞市,哈拉雷市,新法蘭克福市,布拉瓦約市的經濟排在東非全國前十,而萊茵市,盧薩卡,基桑市,太特市等城市發展也比較迅猛,而中部的小型工礦城市更是多如牛毛。
在早期工業化階段,東非中部的經濟體量可以說十分驚人,幾乎佔據了東非經濟的小半壁江山,尤其是重工業領域,當然,隨着海運成本進一步壓縮,資源枯竭等情況的到來,中部經濟未來勢必會受到衝擊。
不過中部經濟的未來也不值得擔憂,東非的高興產業對中部的佈局也是比較早的,諸如姆貝亞市,萊茵市是東非典型的科教型城市,而新法蘭克福市和基桑市等城市則是典型的輕工業城市。
從產業佈局上來說,中部的產業是比較合理健康的,至少不會出現以後德國魯爾區那種情況。
而中部的資源枯竭問題,頂多涉及到一些小型工礦業城鎮,如今東非對中部礦業的開發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勢必會導致一些小型礦區提前枯竭。
這些礦區城鎮的雖然前途堪憂,但是也並非一無是處,其遺留下來的資產也不少。
就拿東非全國鐵路來說,中部區域最爲密集,東非二十多萬公里鐵路中,很多都是爲這些礦區建設的,其遺留的建築,設備等等更是不計其數。
而“四五”期間,東非政府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引導中部地區,尤其是波西米亞和洛林兩省,積極開發其他產業,擺脫重工業依賴性,多元化發展。
……
萊茵市。
思維特正在向恩斯特彙報大湖區的工程建設情況。
“目前大湖區的一系列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開工建設改造的港口總計十三處,同時部分公路和鐵路線路正在進行調整。”
“最重要的水電設施建設,也順利開展,建成後,我國北部地區的水資源調配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尤其是尼羅河盆地的尼羅河行省,圖爾卡納湖爲核心的圖爾卡納省的用水問題將大爲緩解。”
圖爾卡納省和尼羅河行省的水資源情況截然相反,尼羅河行省是越靠北的地區越缺水,一直到蘇丹的沙漠地帶爲止。
而圖爾卡納省則是越往南越缺水,圖爾卡納省可以分爲兩部分,一個是前世埃塞俄比亞區域,一個則是前世肯尼亞北部地區。
埃塞誒比亞高原區域降水豐富,而前世肯尼亞北部地區的降水情況,也就比索馬里沙漠好上一點。
這一點從圖爾卡納湖就可以看出來,其水源主要來自於發源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奧莫河,這條河流自北向南流入圖爾卡納湖。
所以在圖爾卡納省,河流也多發源於埃塞俄比亞高原區域,少部分則來自於東非高原,就比如同樣注入圖爾卡納湖的特克威爾河。
思維特接着說道:“我們對於大湖區水資源的開發,將緩解兩地的乾旱問題,並且以此改造當地生態和氣候,極大增強兩地的宜居性。”
“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兩座水塔的利用,讓我們對北部地區的農業和工業開發化爲現實。”
對於東非而言,北部地區開發最基礎的問題就是水資源的利用和開發,這一點比南非地區更甚。
畢竟東非北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其中前世南蘇丹和索馬里以及肯尼亞,這些東非區域都受到沙漠的威脅。
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屬於薩赫勒地帶的東非尼羅河行省,東非其他地區,就比如阿贊德高原雖然也和撒哈拉沙漠接壤,可撒哈拉沙漠也不可能順着地形爬過來。
而尼羅河行省就大不一樣了,它本身以盆地地形爲主,雖然北部有科爾多凡高原作爲屏障,但是也有缺口,容易受到沙漠威脅。
因爲當初恩斯特爲了蘇丹的石油資源,所以尼羅河行省向前世北蘇丹區域內擴張了不少領土,而這其中大部分都以熱帶沙漠氣候爲主,最典型的就是位於尼羅河沿岸的傑濟拉市,都快突出到蘇丹行政中心喀土穆了。
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畢竟傑濟拉市距離喀土穆的直線距離都有將近二百公里。
恩斯特說道:“很好,利用好埃塞俄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的水資源,我們就可以在尼羅河行省和圖爾卡納省兩個,建設不少生態地帶,這些地區不管變成森林,草原,農田亦或者是城鎮,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好事。”
這種非洲的跨區域調水工程,也就東非可以完成,畢竟前世這些地區都不屬於一個國家,協調都很難實現。
就比如圖爾卡納省南部,前世屬於肯尼亞,而北部屬於埃塞俄比亞,肯尼亞要是想利用埃塞俄比亞的水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甚至埃塞俄比亞在上游建設水庫,反而截斷了原本肯尼亞地區的用水。
尼羅河沿岸的“水權”競爭就更加激烈了,前世埃及爲了水源問題,可以說費勁了心思,和蘇丹,埃塞俄比亞,以及南蘇丹,烏干達等都有過爭議甚至衝突。
毫無疑問,隨着東非的崛起,埃及只會比前世更慘,畢竟前世埃及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在非洲第一,對一干尼羅河上游國家有着明顯優勢。
而東非這種體量的巨無霸,顯然不是埃及可以挑戰的。
不僅僅是埃及,東非對水源的控制,從東非地理版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就比如南德意志王國依賴的沙裡河上游也控制在東非境內。
當然,南德意志王國對於東非而言,畢竟不是埃及這種異教徒國家可以相提並論的,所以東非對南德意志王國肯定不會像對埃及那樣缺德。
而在和東非有水源牽扯的國家中,也只有埃及和南德意志國家兩個典型,未來還有達爾富爾這個強行被東非從蘇丹中解體出來的國家。
其他和東非接壤的國家,要麼不缺水,要麼就是水系和東非沒有太大關係,就比如比屬剛果,熱帶雨林氣候下水源不僅不缺,反而顯得有些多,英國的南非殖民地,其和東非被奧蘭治河分開,其沿海地區水源也比較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