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考察團續

聽到這裡,沃爾夫岡等人也稍微放下了懸着的心,馮德萊恩說的不錯,至少從蒙巴薩這座城市來看,和附近中東其他城市環境差別不大,內陸還不好說,不過東非招募了那麼多移民要真是動不動爆發大規模疾病,早就承受不住這方面的損失了,移民也是需要極大成本的。

沃爾夫岡:“馮德萊恩閣下,相較於蒙巴薩和你所說的內羅畢等城市,達累斯薩拉姆作爲東非第一大城市,你們爲什麼不在那裡招商?”

馮德萊恩:“達累斯薩拉姆作爲當前東非第一大城市,主要還是因爲歷史原因,原本就是桑給巴爾在大陸部分最重要的據點,所以開發的早,準確說距離桑給巴爾島位置近,而桑給巴爾島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主體,但是東非王國成立後,達累斯薩拉姆就不存在這種優勢了,東非的主體是大陸部分,達累斯薩拉姆也僅僅是東非的一個重要港口,他的條件和蒙巴薩相比也就差了一些。”

沃爾夫岡:“這從何說起?”

馮德萊恩:“首先蒙巴薩在東非北部,從歐洲和遠東到蒙巴薩距離都比達累斯薩拉姆近,我想這意味着什麼你們也明白,尤其是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達累斯薩拉姆就猶如以前地中海衰落後的威尼斯一樣,被大西洋沿岸港口取代,地位也進一步下降,還有一點就是達累斯薩拉姆西部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糧食作物爲主,所以不是搞糧食貿易,和蒙巴薩輻射區域相比不佔優勢,也就是劍麻加工算是比較優勢產業,但是這方面主要由坦噶市負責,我相信貴國在劍麻產業上投資也沒有什麼優勢。”

馮德萊恩這句話沒說錯,奧匈帝國不產劍麻,自然在這方面的經驗和技術不如東非,雖然東非劍麻產業也才發展幾年時間。

沃爾夫岡:“交通確實是個大問題,尤其是港口,蘇伊士運河開通,說實話東非沿岸的港口都偏離了主航道,也就蒙巴薩這種距離歐洲近的港口還有些優勢。”

單從海上交通而言,幸好非洲緊挨着歐亞大陸,要是像南美一樣,那東非真就廢了大半,就是北美也差不多,要是大洋洲,那更是地獄開局。當然,算上經濟和資源等因素,那情況又大不一樣,就比如澳大利亞現在和西伯利亞地位差不多,但是未來因爲豐富的礦產資源就變成了香餑餑。

馮德萊恩:“各位接下來是否打算參觀一下蒙巴薩城市的具體情況,這樣伱們會有更加直觀的感受。”

沃爾夫岡:“求之不得。”

馮德萊恩示意下,蒙巴薩市政府的官員們開始帶領大家在蒙巴薩市區轉悠起來。

蒙巴薩作爲自由港,被分成了兩個區域,剛纔考察團看到的只是開放區域,所以除了東非人,還可以見到許多外國水手和商人,商業氛圍十分濃厚,酒館,賭場,商店一應俱全,甚至有日式的“娛樂”場所,其服務人員大多來自日本。

而開放區域西邊纔是東非城市的真正面目,和開放區域相比,這裡就顯得很凋敝了,大多是居民區,包括市政府等行政機關,街上行人大爲減少,顯得很空曠。

“大部分市民主要在東部工作,所以這個時間段,西邊城區就有些空曠,等到早晨和傍晚就會好上許多,也就是上下班的時間。”馮德萊恩解釋道。

沃爾夫岡:“東非的警察很多麼?這一路走來看見不少。”

馮德萊恩:“這也是維護東非秩序的重要手段,畢竟治安是居住文化的一部分,優良的治安除了需要民衆教育外,更需要讓人監督,不過各位不用擔心,東非警察局不單純是暴利機關,更主要爲市民提供服務的便民機關,除了打擊犯罪,同時會幫助市民指路,宣傳交通安全以及法律法規,提高民衆生活質量以及安全感。”

東非警察和歐洲相比確實比較多,對於犯罪,包括小偷小摸問題,最好還是嚴抓爲好,雖然東非的犯罪率很低。

不過當前東非人對警察最深刻的印象還是處罰巨多,包括交通違規,隨地大小便,亂丟垃圾……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用恩斯特的話來說,這是培養東非居民素質的必要手段。現在效果還突顯不出來,但是未來等東非人養成良好習慣後,就可以顯示其威力來。這也不算小題大做,東非移民絕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需要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而城市和農村相比就是規矩多,而通過教育讓這些人學習,時間上來不及,處罰卻能讓他們很快成長。

經過一個路口,衆人面前出現了一批黑色皮膚的工人正在疏通下水道。

馮德萊恩說道:“除了正常人外,東非還存在一定數量的黑奴存在,我們根據工程情況,會使用相應數量的黑人勞工,包括如果你們在東非建廠,後續也會使用一部分黑人,來降低成本,這方面算是東非給投資者提供的福利之一,只要繳納少許材料費,就能夠拿到想要的工廠建築主體。”

沃爾夫岡:“包括工人也會使用他們!”

馮德萊恩:“並不是這樣,他們只能算是對東非部分勞動力的補充,主要工人還是東非居民。”

沃爾夫岡:“爲什麼不直接全部使用黑奴,那樣成本會更低吧!”

馮德萊恩:“這事關東非同化政策,過度依賴黑奴,可能會引起反噬,我們並不想同美國一樣,未來出現黑色人種。”

第177章 放牧第124章 水井第467章 觀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31章 準備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8章 開墾第87章 西北之亂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618章 良知第50章 教育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471章 漏洞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68章 餐具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63章 年底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55章 安卡村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418章 學徒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484章 訓練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83章 新民族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77章 放牧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98章 香蕉園第97章 日常第404章 暴富第183章 到達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72章 停火線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96章 交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02章 妥協第694章 訛詐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402章 妥協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380章 夜談第104章 飲食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520章 發電廠第401章 駁回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93章 入關!第354章 電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390章 勸離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90章 勸離第70章 蒙巴薩第207章 換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84章 談判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55章 羞辱第343章 屯田第163章 年底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80章 追蹤第513章 抉擇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
第177章 放牧第124章 水井第467章 觀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3章 尋找“光明”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31章 準備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8章 開墾第87章 西北之亂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618章 良知第50章 教育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471章 漏洞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68章 餐具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63章 年底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55章 安卡村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418章 學徒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484章 訓練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83章 新民族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77章 放牧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98章 香蕉園第97章 日常第404章 暴富第183章 到達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572章 停火線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96章 交戰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02章 妥協第694章 訛詐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402章 妥協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380章 夜談第104章 飲食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520章 發電廠第401章 駁回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93章 入關!第354章 電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390章 勸離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90章 勸離第70章 蒙巴薩第207章 換牌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84章 談判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55章 羞辱第343章 屯田第163章 年底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80章 追蹤第513章 抉擇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