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

“剛纔我說了,這案子,人人有毛病,處處是破綻,你怎麼想的?”

謝直開口問高明。

高明無言以對。

你都下令抓邢縡跟任老道了,那他倆肯定有毛病啊……然後何二肯定不用說,孫員外郎自然也不用說,他們倆就肯定不是好人,照這麼一算,可不就長安城裡沒好人了嘛……

可是,除了他們,還能有誰有問題啊?

謝直恨鐵不成鋼的冷哼一聲,開口提醒。

“看來你是對這個案子真是有點兒……

算了,我幫你從頭捋吧。

先說第一個人……王鉷!”

高明聞言就是一愣。

“王鉷,不能吧?”

高明滿臉疑惑,在謝三郎審視的目光之中,開始描述御史大夫王鉷在案件中的表現。

“在這個案子偵破過程之中,王鉷王大夫就出現過兩次。

第一次,就是在長樂驛,滿朝文武當時正在給安祿山送行,我們接到了消息,在東平郡王府發現了黑衣人的蹤跡,我和小義哥兵分兩路,我去長樂意鬧騰,小義哥暗中監視長樂驛和東平郡王府……

我在長樂驛鬧騰的時候,王鉷王大夫,我還幫着我說話了呢……

第二次出現,是弟子最後兵行險招。

我覺得長安武庫有危險,就帶人直接去了,二伯父帶着小義哥去了政事堂,要請政事堂的相公奏請天子出動十二衛。

當時李林甫嫌咱們取得證據不足,不想擔責任,不向天子彙報,同樣也是王鉷王大夫幫着咱們說話來着,還幫着勸李林甫。說長安五庫事關重大,即便證據不足,也應小心行事。

正是有了這句話,小義哥才能帶人及時趕到長安武庫……

要說這兩件事兒,我覺得,雖然在整件事兒裡面,王鉷起到的作用不大,但那也是推動作用,開口說話的這兩次,都是爲咱們增添了助力……

您怎麼還會懷疑王鉷有問題?”

謝直冷冷看着高明,“我再問你一遍,在整個事件之中,王鉷,一共出現了幾次?”

“兩……兩次啊……”高明在自家師父逼迫性越來越強的目光中,依舊迷迷糊糊的,突然福靈心至。

“不對!

三次!

除了這兩次,比這兩次更早,還有一次!

那是把水碼頭大火,他把我叫回御史臺,親自出面間我,要求我儘早結案!”

謝吱一聲冷哼。

“這就是王鉷不對的地方!”

高明聞言,愣了,沒說話。

倒是旁邊的小義開口了。

“三爺……這個事兒,我想着,他請咱家大少爺提前結案,也算事出有因吧……

您不在長安,有可能不知道王鉷的具體情況,王鉷這個人呢,本身也沒多大能耐,就靠着每天給天子臉才得了天子的信重,算是天子面前的紅人兒吧……除此之外,朝野‘津津樂道’的,卻是他對他弟弟王銲特別的好,具體的表現就不多說了,堪稱有求必應。

這件事,是他弟弟王銲出面請託。

邢縡和他弟弟王盼是至交好友,蜀中商人走通了邢縡的路子,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邢家商行的一面認旗……

說白了,就是蜀中商人怕這件事兒牽連到自己,這才通過邢縡的這種私人關係,一步一步的向上找到了王鉷。

王鉷也算是給他弟弟面子,這才找到了咱家大少爺……”

謝直卻直接搖頭。

“邏輯雖通,理由不足。

尤其,對剛剛成爲御史大夫的王鉷來說……這個理由不充足。”

說完之後,謝直也不向高明小義兩個人賣關子,直接就說了。

“據我所知,王鉷在升任御史之前,與楊國忠一樣,也是御史中丞,兩個人爲了爭這個御史大夫的職位,明爭暗鬥多年,最終,王鉷在李林甫的支持下如願以償。

據說因爲這件事兒,楊國忠和李林甫之間還鬧得挺不愉快。

李林甫和楊國忠之間的齷齪,暫且不說,只是說王鉷。

他剛剛升任了御史大夫,長安城就發生了灞水碼頭大火一案,這個案子,天子震怒,甚至封城足足六個時辰。所有人都說,王鉷這個御史大夫乾的糟心……

從王鉷自己的角度來說,上任第一天就碰着這麼大的案子,確實是糟心事兒,不過也是機遇,如果能把這個案子痛痛快快地辦下來,就可以顯示出他這個御史大夫的能力,這叫什麼?這叫名副其實!天子臉上好看,李林臉上好看,他自己臉上也好看,而且辦得越漂亮,楊國忠的臉上就越難看。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鉷對這個案子,一定會窮追到底,斷然不會把灞水碼頭大火一案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從御史臺的角度來說,御史大夫這個職位雖然是御史臺的老大,但是,御史臺自有其特有的運行方式,每一個御史,無論級別,不管你是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御史,還是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五級御史,每一個人都有獨立辦案權。

既然這個案子交到你高明這個監察御史的手裡,身爲御史臺老大的御史大夫,確實有權知情,但是,無權干涉。

王鉷剛剛當了御史臺的老大。上任第一天,寸功未立,就擅自干擾監察御史辦案,就對御史臺運行了百年的規矩開戰?不可能!這件事兒如果爆出來,他這個御史大夫,絕對幹不成了。

所以說,從御史臺運行的自身規則來說,他這個御史大夫,都不應該直接找你這個監察御史告訴你快速結案。

至於你剛纔說的,蜀中商人找到邢縡,通過邢縡找到王銲,讓王鉷這個親兄弟給王鉷遞話迅速結案,這個邏輯是通的。

但是,僅僅是邏輯通順,卻落不了地。

爲什麼?

就是因爲王鉷現在自身的情況,他是御史大夫,還不是‘御史臺’的老大!”

高明聞言,不由得若有所思。

他身在御史臺,自然對御史臺的情況最是瞭解不過,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唐其他衙門的情況,他不算清楚,但是他卻明明白白地知道,御史臺這個“江湖”風波很是險惡啊。

別的不說,只說一點,正如自家師父剛纔所言,御史臺的御史,無論哪一級,都有獨立辦案權,這個“獨立”就有點意思了,起碼在辦案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干涉得他們,不過,相應的,也延伸出一個義務——你得對你獨立辦案的結果負責,對錯成敗,都是需要進行考量的。

那麼,既然如此,相應的御史,心目之中也就有個比較了,誰的辦案能力強,誰的辦案能力弱,簡直一覽無餘。

高明號稱“天寶朝最聲名卓著的監察御史”,可不僅僅是說他“六年一進士、九歲上金殿、淮南大少爺、白麪小三郎”的背景,最主要的,至少在御史臺內部,最主要的,人家高明的辦案能力,就是強!

別看高明高御史在自家師父的眼裡,不是個傻子就是個莽夫,那是自家師父乃是“大唐辦案第一能手”的緣故,看不上他,正常,但是如果橫向比較的話,高明的辦案能力,在御史臺,絕對是鶴立雞羣,要不然的話,灞水碼頭大火一案,天子震怒之後,也不會把這樣嚴重的案件交到他的手上——交到別人手上,別說高明,別的御史都不幹!

在這種氛圍的“江湖”之中,“御史大夫”和“御史臺老大”,完全是兩個概念。

御史大夫,不過是天子指派的一個職位而已,三品官,都是在官場裡面混飯吃的,別管我內心怎麼想,表面上的禮節得周全,不爲別的,就衝你身着紫袍、腰懸金魚袋,我也得敬着你一點。

御史臺老大,辦案能力可能不是整個御史臺最好的,但是身在“御史大夫”這個管理崗位上,能夠在辦案過程中,或者遮風擋雨,或者指導迷津,或者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反正不管哪一種,都能爲辦案御史提供正向的助力,真正幫助到御史辦案。

這纔是一個老大真正的作爲。

而作爲受了恩惠的御史臺御史,不但表面上的禮節會周全,還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重。

最直觀的表現——如果,僅僅是如果,御史臺的老大,如果有需要御史臺御史幫忙的事情,自然應者雲集,被點名者,斷然不會推脫,即便,有的事情,可能在律法上是一個擦邊球,御史臺的御史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具體到王鉷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

他剛剛被天子委派爲“御史大夫”,還不是“御史臺的老大”,正是要通過破案彰顯自己能力,好成爲名副其實的“御史臺的老大”的時候,又怎麼會如此輕易地干涉一個“天寶朝最聲名卓著”監察御史的辦案流程呢?

王鉷不但要求高明儘快結案,還直接把引發灞水碼頭大火的罪名,直接栽給了一個小小的灞水幫!

就算那天晚上的大風,乃是百年不遇,但是五萬擔漕糧的損失,就讓一個小小的長安幫派背鍋?

這個結果,真要是拿出來,恐怕御史臺的一衆御史都能笑掉了大牙。

經此一事,王鉷這個御史大夫,這輩子恐怕都難成“御史臺的老大”了!

果然。

謝直繼續開口說道:

“如果王鉷做穩了御史大夫這個位置,不論是三年還是五年,他對御史臺形成統治能力之後,出面干預你辦案,有可能。

但是,現在,不合適!

不過,事情終究是他做出來了……

這裡面就有了蹊蹺!

因爲王銲?

不見得。

剛纔你們也說了,王鉷對他這個兄弟特別的好,頂在頭上怕歪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都不像養兄弟,就像養兒子一樣,還是老來得子的那種。

但是你得琢磨清楚了,王鉷對王銲的好,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是一直以來都這麼好,王銲跟他提一個事情,他給辦,王銲跟他提一個事兒,他給辦……

結果趕上這麼一件事,又是這麼一個當口,王鉷就可辦可不辦!

即便不辦,也不影響人家兄弟之間的感情。

所以說,王鉷不可能僅僅因爲王銲的面子,強行干預你辦案!

因爲邢縡?

不可能。

邢縡和王銲之間是至交,但是他跟王鉷之間又沒啥關係,就算認識,單輪關係,終究隔着一層。

說句不好聽的,以王鉷現在的身份地位,又是天子紅人,又得天子寵信,又是監察大夫,還有李林甫在身後撐腰,看待邢縡,只不過是一個陪自家兄弟玩樂的玩物而已,有他也好,沒他,自家兄弟不高興幾天,也就無所謂了。

另外,回到這件事情本身,灞水碼頭大火一事,跟邢縡之間,根本就沒有直接的聯繫!

唯一有聯繫的,只不過是蜀中商船不小心引燃的認旗,是屬於邢家商行的。

這算個屁啊!

就算是灞水碼頭大火一案,引發了天子震怒,卻也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他邢縡的頭上。

當然,如果邢縡身後沒有靠山,不管是御史臺來辦這個案子,還是大理寺來辦這個案子,甚至京兆府來辦這個案子,都有可能,會有官員看在邢縡經商的份兒上,攀咬一把,私下裡收受一些邢家商行的賄賂也就得了,要是碰見心狠的,說不定給他來個吃幹抹淨,最後逼得邢縡家破人亡……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是這樣,邢縡的背後有王銲王鉷兄弟倆,如果真有人這麼不開眼,別說王鉷這個堂堂御史大夫出面了,就是王銲出面,甚至兄弟倆都不出面,去一個王府的管家,就能把邢縡從大獄裡撈出來,甚至說還得讓對方來賠禮道歉。

所以說,邢縡在這件案子裡面牽扯不大,明哲保身才是正途,斷然沒有任何危險會找到他的頭上。

在這種情況下,邢縡出面,本來就不合常理,而王鉷因爲區區邢縡不合常理的要求,就出面干預你辦案,不可能!

因爲蜀中那個商人?

同樣也不可能。

王鉷除了兼御史大夫之外,他的本職是戶部侍郎,專門負責通過國家的稅收給天子斂財,這種職位,這種權力,有全大唐的豪商,都期望進王家門兒而不得而入。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蜀地的豪商,就算認識邢縡,甚至認識王銲,又能如何?

從本心來說,以王鉷戶部侍郎的身份,看待這些商人,就如同看待一羣待宰的羔羊一樣,你一個蜀地豪商,就算傾家蕩產拿出財貨,送給王鉷,王鉷都不見得看得上。

在這種身份差距之下,你說讓王鉷因爲一個蜀地豪商的請託,就伸手干預案件?

不可能。”

這叫一個鞭辟入裡!

高明聽了自家師父的分析,不由得連連點頭,這套分析,兼顧了人情世故和利益訴求,從王鉷自身的立場出發,把所有相關人員都分析了一遍,怎麼聽,怎麼不覺得王鉷有出手干預高明辦案,主動要求他儘快結案的道理。

但是,現實情況,卻恰恰與謝三郎的分析不同,這回不用自家師父開口,高明也能意識到其中的蹊蹺之處了。

“那……王鉷到底是爲了什麼,才主動找我要求儘快結案的呢?”

高明終於問出來自己心中的疑惑。

第284章 障車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82章 無賴第465章 衝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98章 牛仙童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547章 還有人!?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377章 回城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176章 紙堆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147章 河陰縣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72章 洗冤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187章 放榜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499章 狠人第499章 狠人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322章 水生之我等要吃飯第532章 留得好!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444章 嫌少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590章 真反了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175章 舉薦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無題第154章 敲打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509章 下一步第553章 悶酒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172章 鹽價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693章 殺楊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599章 破賊矣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71章《論鹽》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630章 河東第394章 主導權第583章 問案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11章 當官去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30章 走吧,謝府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187章 放榜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264章 監斬
第284章 障車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82章 無賴第465章 衝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98章 牛仙童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547章 還有人!?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377章 回城第663章 土!他看見……第176章 紙堆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147章 河陰縣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72章 洗冤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187章 放榜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499章 狠人第499章 狠人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421章 洛陽東門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322章 水生之我等要吃飯第532章 留得好!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444章 嫌少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590章 真反了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175章 舉薦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無題第154章 敲打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509章 下一步第553章 悶酒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172章 鹽價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693章 殺楊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599章 破賊矣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71章《論鹽》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630章 河東第394章 主導權第583章 問案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11章 當官去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30章 走吧,謝府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187章 放榜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264章 監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