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

卻說孫逖正在疑惑自己能幫上什麼忙,謝直直接揭開了答案。

只聽謝直說道:

“孫郎中,託付給您的事情,也不難……

我知道,每一年科舉之前,自有數量衆多的士子齊聚京都,雖然現在天子準備返京,但是普通士子卻並不知道,而且朝廷也沒有明示開元二十四年的科舉,到底是在東都洛陽舉行還是在西京長安舉行,我想,肯定會有大量士子,在近期前來洛陽城!

雖然如今朝廷推動了科舉改革,行卷之人少了不少……但是這些士子,也少不了飲宴聚會……

我知道孫郎中喜歡組織飲宴聚會,然後從中挑選良才……

三郎託付給您的事情,就是在這些飲宴聚會之上,注意士子們之間的輿論風向,以防有人利用這些年輕士子的熱血,爲安祿山翻供!”

孫逖一聽,行,沒問題,這事不難,沒有謝三郎的交代,他也少不了招呼士子們喝酒聊天,不過是觀察風向,引導輿論而已,簡單。

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侍御史樑升卿,還是吏部本司郎中孫逖,以及大理寺評事辛二郎,全被謝直安排的“任務”,把這三個任務串聯起來一看,紛紛從心裡對謝三郎大爲佩服,怪不得人家謝三郎號稱“大唐辦案第一人”,這份謀劃,果然周密。

看人、監斬,與此同時還能兼顧這控制言論。

說實話,要是讓他們三個之中的任何一個來安排這件事情,恐怕也就是想到其中一件兩件而已,哪裡能像謝三郎這樣周全?

結果……

人家謝三郎還沒有安排玩呢!

“實不相瞞,離開之前,謝某特意拜訪了嚴右丞,也有事相托於他,具體細節的話,就不在今天多說了。

但是三郎要多說一句,三位行事,可以放心大膽,一旦有解決不了的事情,請第一時間到我謝家老宅通知一聲,三郎的二哥謝正,也得了三郎的囑託,這段時間就坐鎮洛陽城,一旦有什麼問題,由他出面解決。

如果我家二哥謝正也難以解決的話,他自會前往嚴府,請嚴右丞出面。”

三人一聽,行嘞,這回更踏實了,有堂堂尚書省的右丞撐腰,辦的又是自己職權範圍之內的事務,那還有啥問題不成?

想到這裡,三人也算是看到了謝直安排的全貌——

辛二郎,大理寺評事,在大理寺看人。

樑升卿,侍御史,隨時準備監斬安祿山。

孫逖,吏部本司郎中,借重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威望,幫着監控士林鳳翔、控制輿論。

謝正坐鎮洛陽城,左右逢源,上下聯繫,動用一切謝家所擁有的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除此之外,謝三郎還給這件事,再加上了一道保險,尚書省右丞嚴挺之,有這樣堂堂的朝堂大佬給所有人做預備隊,一旦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有這位朝堂大佬親自出面處置!

全流程、全時段的監控,還有朝堂大佬以備不時之需。

三人真是想不到,要想營救安祿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

果然。

謝三郎交代完了所有的“任務”之後,恨恨地說道:

“可惜三郎今日就要離開洛陽,不能主動出擊,直接找出是誰想要營救安祿山! Wшw▪ т tκa n▪ ¢ o

只能如此被動的多做防備而已!

不過,這些準備,也算周全,我倒是要看看他們到底如何才能救出安祿山去!”

三人聽了,不由得苦笑,你一個“被動防禦”就這麼大的陣勢,真要是讓你“主動出擊”,還不得把洛陽城給翻過來啊!?怪不得天子直接下令讓你迴歸長安……如今看來,不僅僅是天子能落下兩個月的清閒,就連滿朝文武,說不定因爲你謝三郎離開洛陽城,也能落下兩個月的清淨……

謝直卻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他也不想管這三個人是怎麼想的,只要他們都答應了所託之事就行了。

“三位,三郎再次正式將此事相托,還望三位相助!”

“三郎,不必如此,樑某必然竭盡全力!”

“三郎放新,孫某一定將事情辦妥。”

“三郎但請放心,辛某必不負所托!”

三個人紛紛保證把事情給辦了,謝直這就踏實了,端起酒杯,跟他們三人又着實地喝了一輪之後,就準備趕路了。

卻不想,孫逖卻把他攔住了。

“三郎且慢,孫某卻也有一事相托。”

謝直一愣,孫逖找他什麼事?

“孫郎中,不知何事?”

孫逖一笑,擡手一招呼,竟然從臨都驛大堂的角落中招呼出來一位年輕的士子來,孫逖一邊看着他往這邊走,一邊對謝直介紹。

“這是我家故友之子,姓張,家中排行在五,要參加開元二十四年的科舉進士科考試。

這不聽說我在朝中爲官,就早早來了洛陽,他一開始想着,能夠就近等待科考,省得臨到考試手忙腳亂……

結果,天子命三郎你返京準備,自然要回歸長安城了。

這兩天,我和禮部那邊打聽了一下,雖然暫時還沒有明發旨意,但是可以確定,開元二十四年的科考,就要在長安城舉辦了。

這樣一來,張五郎這邊就有點不好辦了……

讓他就在洛陽城待着吧,兩個月之後,你三郎從長安城回來之後,天子想必就要準備返回長安,孫某身爲吏部本司的郎中,自然要跟着朝廷其他官員一同,陪駕回京,既然是跟着天子一同行動,自然難以照顧張五郎周全。

如果讓他自己前往長安的話,我這邊又有點不放心,雖然路程不算遠,但是那段時間,正是整個朝廷一起行動的時候,說不定還要有跟張五郎情況相同的士子,一同前往長安城,那是怎麼一個亂字了得?

萬一張五郎在路上有個馬高鐙短的,我也沒辦法向故友交代啊……

就算他平安抵達洛陽,一頓亂糟糟的景象,也不利於他安心準備科考……

故而,我就考慮,讓張五郎早一點前往長安城,一來能夠躲開大隊人馬的紛擾,二來可以在長安城安心讀書,三來,孫某離開長安時間也不短了,家中房屋不知道維護如何,正好讓張五郎早點去長安幫我看看,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也好提前修繕一番……

可巧,你今天離開洛陽,我就想將張五郎託付給你,與你同行前往長安,這樣路上也好有個照顧……”

謝直聽了,連連點頭,還當什麼大事呢,這不就是搭個順風車的事兒嘛,好辦。

不過……

“張公,此事自然沒有問題,不過有句話得提前說在前面,這一次返京,謝某也是公務在身,一路行程很是緊張,自然沒有士子悠遊的時間,說不定還要日夜兼程,極爲辛苦……

這位張五郎,跟得上嗎?”

“這個……”

孫逖一聽,倒是有點猶豫了,他本想讓張五郎跟着謝直一同返京,路上有個照應,自己也能安心。

但是聽了謝直這麼一說,突然意識到,人家謝三郎這趟公務時間很是緊張,回程不用考慮,到了長安也不用多說,但是前往長安的這一路上,說不定多少事情呢,非常有可能像謝直所說,可能日夜兼程地趕路。

這個對謝直,甚至對謝直要帶着一起前往長安城的人來說,很正常,這是公務,本來就沒有留給你遊山玩水的時間。

但是對於張五郎來說,就有點趕了……

說實話,按照孫逖的想法,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張五郎一個人慢慢走,反正長安到洛陽的這條路及其安全,又有謝三郎開路在前頭,安全方面自然無虞,何必讓張五郎這個孩子這麼累?

想到這裡,孫逖剛剛要說話,卻不想,倒有人先開口了。

“孫世叔不必如此,張某願意跟謝御史一同趕往長安城。”

孫逖一看,張五郎。

臨都驛的大堂,就算能裝一百多人,那也大得有限,張五郎看見孫逖招呼他,就起身走了過來,年紀輕輕的小夥子,走路又快,大堂又不大,緊走幾步也就到了面前,孫逖說什麼,他倒是不一定全聽見了,但是謝三郎最後一共才說了那麼幾句話,自然全部落入人家的耳朵裡面。

張五郎一見孫逖猶豫,就知道這位孫世叔在替自己考慮,不由得當先開口,攔住了孫逖的話頭。

“孫世叔,張某家住河南府,前往長安科考,不管成與不成,總要回鄉的,如果要遊覽這一路的景色,機會多得是……

今天,孫世叔既然已然向謝御史開口了,自然沒有收回的道理……

不過就是日夜兼程幾天而已,五郎沒有問題的……”

說完之後,直接轉向了謝直。

“如此一來,恐怕就要麻煩謝御史了,還請謝御史看在孫世叔的面子上,多多擔待。”

孫逖一聽,得,人家自己都做了決定了,咱也別心疼他了……

孫逖也想明白了,張五郎這是要去參加科考的,如果考中了以後,考制科,馬上選官,不考制科,四年後選官,總之一定是要當官的,既然要當官,在大唐就免不了宦遊天下,如果連洛陽到長安這麼一路的辛苦都受不了,日後宦遊天下,又能如何,難道還讓他這個當“世叔”的,每一回都心疼他嗎?得嘞,自己闖蕩闖蕩去吧……

想到這裡,孫逖也不說話了,翻轉目光,看向了謝直。

他這一沉默,就表明了態度,這是默認了。

謝直一見,明白了,那還有啥可說的,本來就不是什麼麻煩事,人家又願意配合自己行動,一起走就是了。

謝直轉頭,正式打量這位張五郎,等一看清了這位張五郎,頓時一愣。

“原來是你!”

這位張五郎,謝直還真見過。

那是半個月之前,在積潤驛的儒家客舍,那一天,正是魏家班商演新戲《金鑾殿上連放三炮》。

當時謝直陪着杜甫以及杜甫二姑一家人,到白馬寺去進香。

魏家班的魏三,和儒家客舍積潤驛的李掌櫃,爲了給東家謝直拍馬屁,就私下了推遲了新戲上演的時間。

結果,等謝直和杜甫一家人都回來了,等待新戲開鑼的那些觀衆就不幹了。

其中,就有這位張五郎。

甩了一頓脾氣,張嘴閉嘴就對着“儒家”的招牌下傢伙,還說什麼“儒家客舍就是仗着儒家的旗號招搖撞騙”。

結果惹怒了謝直,他倒是沒有和這位張五郎多說什麼,倒是讓儒家調整了客舍,請這幫等着看戲的觀衆白吃白住,以此來替魏家班表達歉意,除此之外,還藉着李掌櫃的嘴,將儒家早就準備好的活動,向所有參加開元二十四年科舉考試的考生免費提供食宿,給暴露了出來。

此後,謝直根本就懶得搭理這位張五郎了,連問都沒問一聲,就直接開戲了。

謝直之所以能夠對他印象深刻,還真不是人家在儒家甩脾氣這麼簡單。

而是魏家班的新戲結束之後,這位張五郎到主動過來向謝直承認錯誤,頗有中“男子漢敢做敢當”的擔當,讓謝直對他的印象大爲改觀——誤會了別人,不怕,就怕誤會了別人,揭開了誤會之後,還當沒事人一樣跑了,那就有點沒意思了。

事實上,謝直當時就想問問這位張五郎的情況呢,結果被杜甫給攔住了,什麼“小心有心人故意引起你的注意”,什麼“小心人家藉着你的名號行事”之類的。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杜甫說的也算是不錯,謝直略略猶豫之後,這位張五郎就直接告辭離開了。

結果今天一見,人家是孫逖的故交之子,說句不好聽的,還真沒有需要借重謝直的地方,起碼在科舉考試上,正是如此——人家孫逖乃是堂堂的吏部本司郎中,正好管着官員調任、升遷,他隨便說句話,可能都要比謝直管用,他的故交之子,如果僅僅爲了揚名好通過科舉考試,哪裡需要汜水謝三郎啊?

所以說,當初謝直和杜甫,倒是又誤會了人家了。

想到這裡,謝直都忍不住樂了。

你誤會我一回,我誤會你一回,正好,兩清了。

想到這裡,謝直就心生親近,面帶笑容,說道:

“五郎不必客套。

不知道孫郎中跟你說過沒有,謝某的蒙師姓王,取字昌齡,和孫郎中也有師生之誼,謝某在孫郎中面前,也一直是以晚輩自居,既然你稱呼孫郎中爲世叔,就不必稱呼謝某御史了,如果不嫌棄的話,跟我家表弟一樣,稱呼一聲三哥即可。”

張五郎自然求之不得。

謝直一笑,由衷欣賞這位張五郎,有擔當,不畏辛苦,這纔是大唐的好漢子。

“對了,五郎的大號怎麼稱呼,難道就一直稱呼五郎不成?”

“三哥自然隨意,和孫世叔一同稱呼五郎即可……不過,張某也有大號……”

“但不知五郎的大號是什麼?”

“姓張,單字一個,巡!”

第461章 混賬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88章 楊洄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389章 大理寺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692章 吾之家國,由君再造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557章 不要臉第236章 靠水難生(一)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498章 逼出邢縡第147章 河陰縣第121章 下油鍋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515章 耳房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80章 謝正第198章 美娘案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406章 他憑啥!?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15章 耳房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31章 我師徒二人,等着你!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67章 戴捕頭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515章 耳房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590章 真反了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140章 物證第389章 大理寺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376章 辛評事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348章 高大哥第486章 結案吧……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10章 老了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593章 上牆!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漢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515章 耳房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233章 一共仨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233章 一共仨第88章 不對吧?第622章 要反?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370章 新戲首演
第461章 混賬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88章 楊洄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389章 大理寺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692章 吾之家國,由君再造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138章 口供!口供!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557章 不要臉第236章 靠水難生(一)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498章 逼出邢縡第147章 河陰縣第121章 下油鍋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515章 耳房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80章 謝正第198章 美娘案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406章 他憑啥!?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515章 耳房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31章 我師徒二人,等着你!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67章 戴捕頭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515章 耳房第382章 案件分配第590章 真反了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140章 物證第389章 大理寺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376章 辛評事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566章 覆盤!小義,請辭!第348章 高大哥第486章 結案吧……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610章 老了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593章 上牆!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漢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515章 耳房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555章 囂張跋扈第233章 一共仨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233章 一共仨第88章 不對吧?第622章 要反?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370章 新戲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