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殺楊

“狹天子以令諸侯……

楊國忠!

僅此一事,就能屠了你楊家滿門!”

謝直提起橫刀,手臂舒展,在天子李老三的注視下,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注視下,在高力士的注視下,在禁軍所有將士的注視下,用刀尖頂住了楊國忠的下頜,刀尖微微一挑,逼得楊國忠不得不奮力擡起頭,露出了脖頸,只要謝直手上輕輕用力一捅,就能結果了他的性命。

在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注視着謝三郎下一步動作的時候,謝直突然停了下來,再次開口,卻說起來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五月初五,安祿山謀反,朝廷緊鑼密鼓籌備平叛的時候,長安城中突然興起了一番流言,說什麼安祿山之所以謀反,乃是我謝直逼迫的……

楊國忠,這個流言,是不是你放出來的?”

楊國忠一聽,頓時臉色大變。

謝直笑了。

即便他沒有親口承認,不過這一份變顏變色的表現,已經把答案送到了謝直的面前。

謝直冷冷一笑。

“果然是你!

當如我派淮南諜報司追蹤流言,最終追蹤到了兵部張侍郎的頭上,他乃是李林甫的同鄉,入仕之後平步青雲也是李林甫一直在他背後支持,算得上‘李黨’的中堅力量,再加上當初李家管家曾在流言傳出來的第一天走了一趟張府……

所以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李林甫……

謝某親自上門,結果詢問之下,李林甫拒不承認,一力堅稱‘沒有必要’……

當日,李林甫被天子賜了白綾……

雖然以李林甫執掌天下十八年的所作所爲,即便沒有那一次散佈流言的罪責,也算是死有餘辜!

不過,你也知道,謝某乃是律法出身,無論什麼案子,不管結案還是沒有結案,難免要多想一二……

當時謝某就在想,李林甫明知必死的情況下,竟然還不承認這區區散佈流言的罪名,也許真的不是他……”

謝直的面色也略有惆悵,雖說李林甫乃是死有餘辜,但是也不得不說,讓天子賜死的導火索,恰恰就是這一次散佈流言……

現如今來看,非常有可能是楊國忠在背後搗鬼……

這麼說的話,豈不是冤枉了李林甫?

謝三郎辦案將近二十年,這還是第一次“誤中副車”……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擋他“尋找真相”。

“現在看來,那位兵部的張侍郎,應該是得了你楊國忠的授意才散佈流言的吧?

哈哈,不錯,應該就是這樣!

wωω•тTkan•C〇

李林甫罷相,不日就要出京,那叫一個江河日下。

他張侍郎已經是四品兵部侍郎,就差一步即可身着紫袍,靠山卻突然倒了,他自然要尋找新的靠山……

當時的長安,能夠給他做靠山的,除了謝某,和即將入主政事堂的嚴挺之嚴老爺子,好像只有你楊國忠纔夠資格了……

所以,張侍郎私下找到了你投誠,而那一次散佈流言,便是你楊國忠對張侍郎提出來的投名狀!”

說到這裡,謝直不由得自嘲地一笑。

“謝某還是對人心險惡預料不足啊……

只是沒有想到,堂堂一個‘李黨’中堅,改換門庭竟然如此積極,李林甫剛剛罷相,他就和你勾搭在了一起……”

搖了搖頭,謝直看着楊國忠繼續說道:

“你讓張侍郎散佈流言,說安祿山謀反,乃是謝某逼迫,到不一定是衝着李林甫使壞……

你真正的目的,是要逼着我出兵平叛,或者更簡單點說,你要逼迫謝某離開長安!”

說到這裡,謝直不由得仰天長笑,有種豁然開朗的暢快。

“至於你爲何要逼迫謝某離開長安去出兵平叛……

哈哈……

謝某如果駐紮在長安城不走,你又如何欺騙天子前往蜀中?

這麼說的話,楊國忠,你根本就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看我馬上要平叛安祿山才感覺到害怕,你根本就是早有預謀!”

謝三郎抽絲剝繭地這麼一分析,周圍衆人早就目瞪口呆。

欺騙天子前往蜀中準備“狹天子以令諸侯”,本身就已經夠駭人聽聞的了,誰還能想到,楊國忠竟然是早有預謀而且付諸行動,這豈不是安祿山謀反的同時,他楊國忠也動了不敢動的心思?

衆人震驚之餘,也將目光投向了楊國忠,看他怎麼說……

要說楊國忠果然是個“光棍”,事已至此,年輕時候那股混不吝的勁頭兒就上來了。

“不錯,就是早有準備,又能怎麼樣!?

我剛纔不是告訴你了嘛,四月初一,大朝會,你謝三郎出手,一下子就嚇壞我了!

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準備了,要不然呢,真等死嗎?

你謝三郎當時在金鑾殿上親斬李林甫,功敗垂成,卻是我楊國忠最後的機會!

不趁你的注意力還留在李林甫身上的時候想辦法,難道還要等你真殺了李林甫,想起我老楊家的時候再想辦法嗎?

晚了!

事已至此,沒辦法,是我楊國忠技不如人,沒啥可怨的……”

謝直聽了,點點頭。

“你承認就好!”

突然臉色一變,厲聲喝道:

“楊國忠,你身爲國朝御史中丞,不思精忠報國,卻在安祿山謀反之時散佈流言,攀誣御史臺主官,動搖國都民心士氣,又在國朝平叛之時,矇騙天子,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以一己私慾,置國事於不顧!

雖無謀反之名,卻有謀反之實!

罪不容誅!”

說完之後,手起刀落!

“噗!”

一刀,斬首!

楊國忠本來被謝三郎踩倒在地上,一刀斷頭之後,胸腔之中的鮮血噴涌,巨大的力量之下,竟然將他的人頭激射而出……

“嘭……”

竟然撞到了李老三的腿上!

頓時嚇了在場衆人一跳,仔細一看,李老三龍袍的前襟之上,竟然被噴濺了好多鮮血!

謝三郎倒轉刀柄,刀尖向下,雙手合一,倒持橫刀,叉手一禮。

“臣,汜水謝直,請斬楊國忠,以謝天下!”

先斬後奏!

“滴答!”

一滴鮮血,劃過明亮的刀身,順着刀尖,滴落在楊國忠無頭屍身的胸口之上!

李老三剛纔還臉色鐵青,到了現在,臉色早已蒼白一片,也不知道是被楊國忠“膽大妄爲”給氣得,還是讓謝三郎“膽大妄爲”給嚇得……

李老三沉默不言,就這麼看着謝三郎。

而謝三郎“請斬”之後,就這麼保持着叉手爲禮的姿勢,彷彿在等待天子的決斷……

周圍衆人,就這麼靜悄悄地看着場中的兩個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滴答……”

又是一滴鮮血滴落……

鮮血滴落在屍身衣物之上,纔有多大的動靜?但是,愣是在場中清晰可聞!

李老三彷彿也被這一聲動靜提醒了,在沉吟良久之後,才從牙縫裡面擠出來一個字。

“準!”

一字出口,整個世界彷彿都鮮活了起來,在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鬆了一口氣,尤其謝三郎挺身而起,收刀回鞘之後,更是讓整個場面重新熱烈了起來。

“陛下……”

隨侍在李老三身邊幾十年的高力士,突然開口。

“汜水侯平滅安祿山叛亂在先,揭穿楊國忠陰謀在後,堪稱有大功於國,理應進爵……”

“對對對……”

“理應如此……”

“勞苦功高,有功當賞!”

這個時候,在場衆人,根本不理會高力士一個內侍是不是有資格提出給謝三郎進爵的建議,紛紛出聲附和。

李老三一見,暗中長嘆一聲,卻也點了點頭。

“汜水侯謝直,事君以誠,事國以忠……理應進爵,魏國公……”

“陛下……”

卻不想李老三還沒有說完,謝直竟然行禮推辭了。

“楊國忠陰謀實施之初,臣被矇蔽,未能勘破……如今陛下雖然西行至馬嵬坡,卻也終究沒有入蜀,此乃陛下洪福齊天,臣汜水謝直不敢居功。

至於叛亂,賊酋安祿山雖然授首,卻有潰兵在賊酋高尚、史思明的率領下負隅頑抗,臣願徹底剿滅叛亂之後,與有功將士一同受賞。

故此,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李老三一聽這話,臉色終於恢復了紅潤,總算回到了他熟悉的節奏之中。

加官進爵,按照官場的慣例,總有個三辭三讓,沒有直接一次就領賞的,再者說,謝直說得也有道理,安祿山雖然人頭落地,但是叛亂終究還沒有完全被平滅,軍師高尚、大將史思明還逍遙法外,如果現在就封賞了謝直,等到他徹底平滅了叛亂,又當如何?不賞,於理不合,賞……難道要封王?所以,現在謝直主動推辭,纔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最讓李老三滿意的,謝直直接推辭了“揭穿楊國忠陰謀”的功績,在楊國忠一事上,謝三郎的“先斬後奏”,總歸是一根刺,說是警告也好,說是謝三郎不滿也罷,無論如何,都是對他李老三的怨氣,如果謝直接受了有關楊國忠一事的封賞,讓他這個天子的臉面往那擱?

這樣,最好。

謝直推辭之後,再次行禮。

“臣,汜水謝直,請天子迴鑾!”

這就是水到渠成了……既然知道汜水關戰局大好,既然知道了楊國忠的陰謀,還繼續西行幹啥去?真到蜀中去看熊貓嗎?趕緊回長安,還好多正事呢……

考慮到如今禁軍也算不得安穩,謝直特意留下了一百淮南鐵騎,護送天子返京。

至於他自己,還帶着剩餘的淮南鐵騎飛馬直奔汜水,徹底剿滅安祿山的叛亂。

正在謝直辭別天子準備返回戰場的時候,突然被攔了下來。

“副帥且慢……”

陳玄禮!

只聽這位龍武大將軍說道:

“楊國忠矇騙陛下西行,……如今伏誅,罪有應得!

不過,現如今主犯身死,其餘從犯,該當何罪?”

聽了這話,謝直不由得深深地看了陳玄禮一眼,怪不得人家能當上龍武軍大將軍,真……懂事!

勸說李老三“避禍蜀中”,固然是楊國忠的主意,但是真正把李老三勸說同意的,卻是楊家幾個姐妹!

矇騙天子西行,以求“挾天子以令諸侯”,行同謀反!

份屬“十惡不赦”!

主犯伏誅,從犯當斬!

也就是說,楊家的幾個姐妹,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以及,天子貴妃楊玉環,理應斬首,以儆效尤!

但是,這話,謝三郎可沒法說!

他“先斬後奏”楊國忠,已經走到了和李老三“翻臉”的邊緣上了,如果還不依不饒地要求處決楊貴妃,那就形同“逼宮”了,就算李老三在感念他“吾之家國,由君再造”,也得給他來個“飛鳥盡”!

說實話,謝直斬殺楊國忠,已經算是砍倒了老楊家在國朝,尤其是外朝的頂門柱,從此之後,老楊家不過剩下了幾個姐妹而已,對於謝三郎來說,殺與不殺,兩可之間,考慮到李老三的態度,不必強求。

不過,既然是陳玄禮主動提出來的,謝三郎自然樂見其成,畢竟,他也知道老楊家這幫老孃們的威力,那是着實不小,尤其是吹起枕頭風來,很容易給李老三吹得五迷三道的……

實打實的說,謝三郎不但樂見其成,還隱隱有所傾向,楊國忠之所以能夠給他找這麼多麻煩,未嘗不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如果當時洛陽楊家捲入糧案之中的時候,謝直心狠一點,來個斬草除根,哪裡還有楊國忠處心積慮設計陰謀的機會?

所以,謝三郎閉口不言,停步靜立。

不說話,不代表不知道問題的答案。

說走卻不走了,就是等着要看看最後的結果……

具體意思,不言而喻。

陳玄禮,懂了。

不再“難爲”謝三郎,直接轉向了李老三。

“陛下,還請下令斬殺楊家姐妹,以儆效尤!”

李老三萬萬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演變到這種狀態,要不是陳玄禮和謝三郎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說的這幾句話,他都要懷疑兩個人之間早有勾結呢,可是現在,人家兩人之間連句正經話都沒說過,又如何把事情甩到謝三郎的頭上?怪,只能怪陳玄禮,實在是太懂事了……

他懂事不懂事,李老三也懶得管了,他現在只想保下楊玉環的性命。

“何至於此?貴妃久居深宮,外朝之事概不理會,就算……也是被奸人矇蔽而已,何必……”

還沒等李老三說完呢,陳玄禮就直接打斷了。

“陛下!

不說楊國忠的陰謀,有楊家姐妹的全員參與,就算全部斬殺,也是明正典刑!

只說今日禁軍不穩,就是楊國忠本人引起的!

副帥趕到馬嵬坡彈壓的時候,還有禁軍將士要手刃楊國忠呢……

陛下如今要對楊家姐妹法外開恩,卻也要考慮,楊家姐妹畢竟和楊國忠乃是血脈至親,一旦他們懷恨在心,別人不怕,難道禁軍普通將士也不怕?真到了最後,難免有不忍言之事……

故此,還請陛下以國法爲重!”

要說陳玄禮這懂事兒的程度,簡直超乎想象。

他之所以提出來要“請斬楊家姐妹”,就是爲了謝三郎免除後顧之憂,這根本就是向謝三郎買好,這些話你不方便說,這些事你不方便做,沒關係,我知道你想說,也想做,我來幫你!而且還是不用你開口,我主動來幫你!

結果,向天子“請願”的時候,絕口不提謝三郎,就明白無誤地告訴李老三,禁軍將士跟楊家有仇!謝三郎人家乃是天下兵馬副元帥,不怕楊家姐妹的報復,可是禁軍將士,誰敢留下一個國朝貴妃的仇人活在人世間?你可別忘了,咱們回長安還得走三天呢,禁軍將士如果反應過度的話,那就又是一場“兵變”,這一回,可沒有謝三郎飛馬馬嵬坡救你了……指望着謝直留下的一百淮南鐵騎嗎?你猜,他們願不願意因爲楊家姐妹而對抗禁軍?一個不好,就是“不忍言”!說白了,你的命,和楊家姐妹的命,你自己選!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李老三也是徹底沒轍了,衝着身邊的高力士點了點頭。

高力士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一刻鐘之後,高力士回返,手中拿着一條白綾,其上,血跡嫣然!

李老三一見,頓時淚流滿面,半晌之後才問了一句,“貴妃可有話說?”

高力士聞言,滿色極其古怪。

“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對陛下說的,此生緣淺,來生再會,必和陛下廝守白頭!”

說完之後,頓了一頓,高力士這才說道:

“第二句話,卻是對副帥所說……

當初開元二十三年,洛陽糧案爆發,貴妃叔父被收監,在明正典刑之前,曾經見過副帥一面,親口提出,請副帥娶楊家八姐兒、九姐兒爲妾,副帥峻拒……貴妃叔父又提出,只要副帥援手,收取二人到謝家爲奴爲婢,亦可,副帥依舊峻拒……

貴妃讓老奴替她問一問副帥,如果當初副帥沒有拒絕,她今天是不是就不用死在馬嵬坡……”

李老三:“……”

謝三郎沉吟良久,一言不發,最終轉身上馬,飛奔而去!

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88章 不對吧?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513章 遇襲第177章 交卷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7章 三審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531章 我師徒二人,等着你!第428章 送行酒第46章 縣尊問案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30章 河東無題第6章 共謀竊盜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560章 訓徒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359章 少女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434章 出發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37章 突兀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535章 快!來不及了……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0章 首飾匣子第23章 大唐驛站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144章 三告第75章 或有可能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91章 疑罪從贖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441章 小畜生第30章 走吧,謝府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09章 貴人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09章 下一步第373章 三上本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81章 二哥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655章 土!機會第674章 說書人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590章 真反了第93章 幹就完了第539章 連環計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48章 高大哥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121章 下油鍋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126章 意外頻頻(加更!第四更!求訂閱!)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
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88章 不對吧?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513章 遇襲第177章 交卷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7章 三審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531章 我師徒二人,等着你!第428章 送行酒第46章 縣尊問案第145章 二氣楊銛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30章 河東無題第6章 共謀竊盜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560章 訓徒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359章 少女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434章 出發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37章 突兀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535章 快!來不及了……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70章 首飾匣子第23章 大唐驛站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144章 三告第75章 或有可能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91章 疑罪從贖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441章 小畜生第30章 走吧,謝府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09章 貴人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09章 下一步第373章 三上本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81章 二哥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655章 土!機會第674章 說書人第170章 我有辦法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590章 真反了第93章 幹就完了第539章 連環計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348章 高大哥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121章 下油鍋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126章 意外頻頻(加更!第四更!求訂閱!)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