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留得好!

長樂驛,一場大戲終於落幕了。

安祿山,帶着身邊一百三十二名隨從的曳落河,打馬向東,準備迴歸幽州出征塞外。

安慶宗、嚴莊嚴夫子,拂袖而走,卻是向西迴歸長安,他們終於沒有跟隨安祿山一同出發,畢竟高明起頭,王鉷出言,李林甫默認的情況下,即便以安祿山東平郡王這個天子面前紅人的身份,也不敢強行帶走兩人,只得咬着牙、憋着氣,讓他們兩個會長安鎮守東平郡王府。

王鉷和李林甫聯袂而去,他們應高明的請求,要奏請天子,徹查安祿山的東平郡王府,同時也需要第一時間向天子彙報那“三千斤火藥”的始末。

滿朝文武,也紛紛離去。

片刻之間,長樂驛諾大的正堂,竟然變得空空蕩蕩的。

按照道理來說,人都走了,長樂驛的驛長,應該安排驛丁前去收拾一番,歸置乾淨了,好準備迎接下一波迎來送往的公私人等。

但是,今天,長樂驛的驛長,愣是沒敢開口。

爲啥?

因爲還有一人,站在長樂驛的正堂之中。

高明!

說實話,長樂驛的驛長,自從執掌了長樂驛一來,自忖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什麼名臣流放,什麼名士惜別,什麼豪富送行,一年到頭,都不知道要見識多少回了,就連在大唐聲名顯赫的名臣猛將,在長樂驛喝多了,不管是激於義憤還是借酒撒風,親自動手打別人個鼻青臉腫或者被別人揍個鼻青臉腫,在長樂驛都不算是啥新鮮事了。

他這個驛長,早就見怪不怪。

折騰唄。

壞了東西,賠。

傷了人,治。

惹不起,認倒黴。

左右長樂驛乃是西京長安東門外的第一驛站,除了都亭驛,還沒有哪個驛長敢說能夠強壓長樂驛一頭,這是啥意思?這就是說,長樂驛就是朝廷的臉面,朝廷就算再精窮,也少不得長樂驛運轉的那點子小錢,況且,如今的朝廷,有人家汜水侯的鹽鐵支持着,也不缺錢不是……

反正人家驛長也算是看開了,該盡的責任,我盡到,能不得罪的人,我也不得罪,一年到頭,迎來送往,這都是幹習慣了的事情,奔奔坎坎、跌跌撞撞,一年下來,不還是能多少落在手裡一點實惠不是……

再說了,還漲見識呢……

這不,今天又漲知識了!

郡王出征,見過……

大唐首相前來送行,見過……

滿朝文武,得了天子令,同樣也來送行,也見過……

不過……

一名監察御史出面,當面對着郡王一頓爆罵,這個可就新鮮了……

最厲害的,監察御史不但罵了人屁事都沒有,還一開口就留下郡王身邊的世子和智囊!

這個……可是真沒見過啊!

長樂驛驛長自忖有點見識,結果,今天愣是被教做人了!

眼看着長樂驛正堂之中空空蕩蕩了起來,滿朝文武都走了,只留下高明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正堂之中,長樂驛的驛長,愣是不敢過去收拾屋子……人家監察御史連郡王都敢懟,面對大唐首相和御史大夫,在滿朝文武面前侃侃而談,自從進入了正堂之後,就一直引領着正堂之上的氣氛,直到最後氣走了東平郡王,逼得王世子和郡王智囊不得不留在長安城,這樣的牛逼人物,佔據了正堂,待會,怎麼了!?那是給長樂驛的面子!?咱可不能給臉不要臉!不就佔據一會正堂嗎,有啥啊,反正看今天這個架勢,也沒什麼人要迎來送往了不是……就算有,長樂驛的驛長就不信了,還真有人敢在這位高御史面前鬧事……

不過呢,驛長也有點迷糊,剛纔高御史多橫,頗有拳打文臣、腳踢武將的架勢,滿朝文武在他面前,全都不夠看,別說安祿山這個東平郡王讓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就是堂堂大唐首相李林甫,自從人家高御史進了門之後,愣是正眼看他一眼都不看,到了最後,李相爺竟然一個“不”字都沒說……

這樣的人物,難道還有啥爲難的事情不成,怎麼滿朝文武都走了,他還站在正堂之上,孤零零的,彷彿有什麼心事一般……

結果,還沒等驛長琢磨明白,他就再一次被打臉了……

一人,帶着幾名隨從,匆匆來到長樂驛,進門之後,一眼就看到了正堂之上的高明,想都沒想,就快步而去。

驛長大驚,剛要阻攔,卻不想高明卻從沉思之中緩了過來,一眼看到了來人,微微一笑,主動招呼:

“小義哥!”

驛長一聽,頓時嚇出來一聲冷汗,這是……熟人啊,還是高御史的兄長?幸虧沒攔着,要是給攔住了,以高御史如今的威勢,都不用說什麼重話,瞪自己一眼都受不了。

暗自慶幸之後,驛長又是突然一愣,跟淮南大少爺關係親近……名叫小義……艾瑪,那不就是傳說中的“淮南笑面神”!?

幸虧沒攔着!

如果說剛纔僅僅是冷汗馬上就要下來了,那麼現在,已經是滿腦門子都是冷汗了。

長樂驛乃是長安城東第一驛站,迎來送往自然不必多說,消息也是最爲靈通不過,淮南笑面神在長安城明面上可能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在整個大唐的地下世界,那可是神一般的人物,別人不知道他的情況,驛長天天面對三教九流的,他還能不知道嗎?

現在一聽,怎麼着?這位就是傳說之中的謝小義!?幸虧沒攔着……

就在驛長暗自心驚的時候,高明和小義兩人,突然同時轉頭,直愣愣地看了他一眼。

驛長被嚇了一跳,隨即反應了過來,懂!這是嫌棄我礙眼了,得,趕緊走!

不但他走了,走之前還特意把長樂驛的驛卒、驛丁轟得遠遠的,省得有那個不開眼的,給長樂驛招惹了是非……

且不說驛長,只說高明和小義。

小義見了高明臉色不太好,不由得一愣。

“怎麼了這是!?”

別看高明在滿朝文武面前都敢破口大罵,當着李林甫,指着安祿山的鼻子罵他這個胖子狡詐,但是在自己人面前,尤其是在從小就帶着他一起玩到大的小義面前,卻沒有那麼強勢,聞言之後一聲苦笑,臉上表情,也說不清是哭還是笑,吭哧了半天,這才說道:

“那個……我可能……給師父,給咱們淮南惹事了……”

“這是怎麼話兒說得?”

“安祿山臨時之時,明確說了,這一次出征塞外,只要他旗開得勝,回朝之後就要借大勝之威,對咱們淮南開戰,以此來了解與師父的恩怨……”

小義聽了,臉上的笑容一僵,卻還是強行說道:

“那叫吹牛-逼呢,且不說安祿山此次出征,能不能旗開得勝,就算他真的打敗了胡人又能如何!?

還找三爺報仇!?

他不找三爺,三爺還憋着找他呢!”

給高明打完氣之後,小義也不得不多問一句。

“到底發生了什麼,少爺你跟我說說,越是詳細越好……

咱們縱然不怕他安祿山,但是既然他親口說了這個,也不得不做一二防備……

我記得三爺曾經說過,對待敵人,在戰略上藐視的同時,也要在戰術上重視!

現在咱們對他們瞭解的越多,準備上也就越是周全!”

高明聞言點頭,這個道理,自家師父也跟他提過,尤其他從隊正升任旅率之後,也算是淮南軍中一箇中層的帶隊軍官了,謝三郎特意抽了幾天的時間,專門對他在戰術、戰略上進行過教導,開宗明義就是這句話,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這句話,幾乎貫穿了高明投軍淮南軍的始終,現在聽來,竟然有那麼一絲的親切感,也正是由於這一絲親切,讓他走出來剛纔的情緒,一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混不吝氣質油然而生。

怕個屁!?

天塌了,有自家師父頂着!

再說了,別看安祿山今天囂張,正如小義所說,他不來找自己師父,自己師父還憋着勁要找他麻煩呢!

現在的情況,最壞,也不過是早一點引發幽州和淮南之間的爭鬥而已……

早早晚晚的事兒!

想到這裡,高明不再糾結,把剛纔在長樂驛發生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小義就那麼靜靜地聽着,除了偶爾開口追問幾個細節之外,再也沒有打斷過高明的敘述,直到高明全部說完,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事兒,不大……”

小義聽完之後,直接給出了判斷,也不知道是給高明寬心,還是真的如此想的,直接說道:

“安祿山當時算是讓你給逼到了絕境,不過是裝可憐賣慘而已,他要是不把這件事情和三爺的恩怨攪和在一起,他一個東平郡王,憑什麼不讓人去查驗他的府邸?

所以,那些什麼誇獎你是年輕一輩第一人也好,什麼要和三爺了卻恩怨也罷,不過是面上的胡話而已,當不得真……

只不過,最後臨時之時,你把安慶宗和嚴莊兩人強行留下,那個時候,他安祿山再一次提到大勝之後如何,倒是有了幾分真正的味道在裡面……”

高明聽了,心中有點不是滋味。

“這麼說,我還是給師父惹事了?”

小義見狀,哈哈一笑。

“這算惹什麼事兒!?

咱們跟安祿山之間,早晚都要做過一場纔是……

他安祿山不要臉,還妄想把這場恩怨留給下一代,你師父可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

這些年,三爺帶着咱們在淮南,買鹽鐵,通海貿,練新軍,給朝廷效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不就是爲了卻這一場恩怨做準備嗎?

現在,今天,在這長樂驛,不過是你幫着把這個蓋子揭開了而已,算得了什麼大事?

只不過,這個情況,終究直接涉及到了安祿山,回頭,你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傳遞迴揚州,讓三爺看看也就是了……”

高明聞言,只得點頭,也只得如此了

不過,終究還是有點不高興,順嘴嘀咕了一句。

“要是我最後沒有強留安慶宗和嚴莊就好了……”

小義聞言,卻搖了搖頭。

“這不對!

說實話,我正要誇你呢……

最後強留他們,幹得好!”

高明聞言一愣。

“小義哥,你是說安慶宗?他本來是安祿山的嫡長子,就算沒有我,按照道理,安祿山出征,也不能帶着他……”

小義卻直接搖頭。

“不是安慶宗,是嚴莊。”

原來,嚴莊乃是河北人,讀書不成,屢試不第,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慘,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讓人忽悠着前往幽州方鎮謀生,因爲他讀過兩天書,不知道因爲啥就入了安祿山的法眼,被徵辟到了安祿山的使府之中,頗得重用,經過多年的發展,竟然成了安祿山身邊的首席謀士,與坐鎮幽州的高尚,並稱爲安祿山的左膀右臂。

“……但是,這裡面有個說不明白的事情,那就是,嚴莊到底是如何結識了安祿山,並且在短短時間內取信於他,最終被安祿山以爲臂膀。

說實話,這些年,咱們淮南諜報司,一直以來都在收集幽州那邊的消息,像嚴莊這麼重要的人物,自然也進入了咱們的視線,頭幾年,我還特意安排了人,到嚴莊的河北老家去探訪了一番,發現他在河北老家的經歷,和他口述的情況基本一致。

但是,這中間,就是差了這麼一環,就是不知道一個在老家都快混不下去的落魄讀書人,是怎麼到了幽州,就得了幽州節度使的青眼……

還是三爺聽了彙報之後,提出來一個猜測……”

高明追問:“什麼猜測?”

小義緩緩說道:“三爺懷疑,這個嚴莊,如果在明面上找不到他的進身之階,那麼,他就有可能是彌勒教中的重要人物,是走了彌勒教的途徑,這才認識了安祿山!”

高明一聽,不由得連連點頭。

還真有這個可能,河北地,在大唐,本來就是彌勒教傳教的重點區域,在鄉野之中,生命力極其頑強,影響力也超乎想象,嚴莊本來就是河北人,如果說他本來就是彌勒教的信徒,那真是一點都不奇怪。

況且,以淮南諜報司對幽州安祿山的重視,愣是查不出來嚴莊到底怎麼認識的安祿山,仔細想想,還真是隻有彌勒教這個途徑能夠解釋得通了。

“咱們現在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諜報司上下,還是比較傾向這個猜測就是事實的……”

說到這裡,小義頓了一下,特意左右看了看,見長樂驛衆人都遠遠地散開,根本不可能聽到他和高明的談話,這才說道:

“這一次,大量火藥和黑衣人,走彌勒教的途徑進入長安城,諜報司就懷疑,在這件事情裡面,有可能有彌勒教的深度參與……

嚴莊如果真的是走彌勒教的途徑認識了安祿山,那麼,他就有可能是彌勒教之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眼看着還有三千斤火藥隱藏在長安城中,他這個‘彌勒教’的人物,被你強行留下,到不一定是壞事……”

高明聽了連連點頭,隨即開口問道:

“小義哥,我這邊就是這麼個情況了,你那邊呢,有收穫了嗎?”

小義聞言,哈哈大笑。

“我來找你,正是此事!至於收穫……簡直超出想象啊!”

高明的眼睛一亮。

“找到了?”

“找到了!”

找到什麼了?

當然是黑衣人的蹤跡!

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章 共謀竊盜第202章 你來啊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49章 縣試開考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284章 障車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284章 障車第280章 謝閻羅第88章 不對吧?第408章 續水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180章 登聞鼓第364章 知客僧第560章 訓徒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197章 身言書判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367章 借福第583章 問案第115章 不高興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139章 殺夫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王師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401章 傳召第108章 寫不了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398章 牛仙童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264章 監斬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343章 姓陳!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286章 酬功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580章 不和第2章唐律疏議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363章 白馬寺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330章 臣彈劾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539章 連環計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461章 混賬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140章 物證第518章 示恩第630章 河東第108章 寫不了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445章 金條子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669章 木!投石機的尷尬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80章 謝閻羅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
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章 共謀竊盜第202章 你來啊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49章 縣試開考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284章 障車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284章 障車第280章 謝閻羅第88章 不對吧?第408章 續水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180章 登聞鼓第364章 知客僧第560章 訓徒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197章 身言書判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367章 借福第583章 問案第115章 不高興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139章 殺夫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王師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401章 傳召第108章 寫不了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398章 牛仙童第390章 三法司之分工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264章 監斬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343章 姓陳!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286章 酬功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580章 不和第2章唐律疏議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363章 白馬寺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330章 臣彈劾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539章 連環計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461章 混賬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140章 物證第518章 示恩第630章 河東第108章 寫不了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445章 金條子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669章 木!投石機的尷尬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80章 謝閻羅第694章 錯失良機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