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誰?”原先生自言自語,“如果這裡是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江山的地方,那他還能是誰?”
林軒注視着那大漢肋下的長劍,劍鞘古樸,應該是某種大型猛獸的腦頂皮製成;劍柄鐫刻着雲紋瑞獸,肯定不是現代流水線上的產物。
“如果他是——古人,我們又身在何處?”林軒禁不住向後望。隧道幽深,早就看不見那斷龍石封住的洞口。
他使勁抹了把臉,讓紛亂的思緒穩定下來,再次確認自己所處的位置、所在的年代、所承擔的使命是真實的。他是真實的,那窗外那大漢就是虛幻的,只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影子。
林軒忽然鬆了口氣:“既然是海市蜃樓、虛幻光影,那又有什麼好驚駭的?”
他向原先生望了望,正好後者也望向他。
“是假的。”他說。
原先生輕輕搖頭,緩聲問:“你以爲這只是幻覺、幻影嗎?但我此前有個朋友就曾在陝西、山西、甘肅、寧夏一帶拍到過先秦鐵騎圍獵的真實照片。”
林軒一怔,隨即明白原先生說的是什麼。
“大秦武士陝西西部山區獵鹿”這一事件曾轟動一時,沸沸揚揚了三年之久。非但大陸、港澳臺媒體大肆報道,連美國的華人社團都對這一點極爲感興趣,派出了大量的探險隊到陝甘寧一帶搜索調查。
當然,調查沒有任何結果,只是白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製造那一事件的人姓羅,是一名鄉鎮文化館的館長,癡迷於先秦文化,尤其對秦始皇本人進行過大量深入研究,自詡爲“嬴政研究第一人”。
那位羅館長深信西南大山中藏着“史上第二座阿房宮”,所以無數次孤身西去,想在有生之年揭開“第二座阿房宮”的秘密。可惜,他跋涉半生,仍然一無所得,後來一夕之間捅出了“大秦武士”那件事,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資料記載,秦王朝的軍隊,置於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國軍事行政的官吏爲太尉,戰時隨時任命將軍統兵,另外還有上將軍和前後、左、右諸將軍。軍隊分爲京師兵、地方兵和邊兵三部分。京師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郎官由郎中令統領,衛士由衛尉統領,負責宮廷內外的警衛。負責守衛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統領。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縣尉協助郡守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聽中央調遣,以皇帝“虎符”爲憑。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軍隊兵種分爲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平原諸郡多編練騎土、輕車,山地諸郡多編練材官,沿江、海諸郡多編練樓船。
羅館長精研秦朝歷史,自然分得清車兵、步兵、騎兵、水兵的不同兵種,所以他言之鑿鑿地說自己拍到的正是大秦最精銳的騎兵。他向媒體寄出的六寸彩色照片上,正是一大隊騎兵呈扇面形進攻野鹿羣的情景。那些士兵穿的鎧甲、握的武器、馬匹的鞍韉等等,都有着明顯的秦朝軍隊特徵。
在很多好事媒體的推動下,該事件與“周老虎”事件並稱爲近十年來的弔詭軼聞。
“那照片是真的?”林軒問。
原先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做了另一種分析:“照片上的人、鎧甲、武器、馬匹都符合秦朝騎兵制式的特徵,鹿的大小、毛色、品種特點也跟秦時的野鹿一致,裡面的植物也確認是沒有經過兩千年進化的蕨類植物。專家也檢查過那位羅館長的相機,用測謊儀分析過他的敘述……一切細節,都證明他的確看到了那樣一些人和事。”
“現場並沒有騎兵、野鹿、植物的痕跡。”林軒說。
他也有很多媒體朋友,其中幾個還參與報道過那件事,最終證明一切都是子虛烏有。
“但羅館長實際就是拍到了,他沒有說謊。我跟他是二十年的好朋友,他不缺錢、不缺名,只想做一些發掘歷史的實事。他敢向外斷指發誓,當時的確是看到了那樣一羣騎兵。就向我們現在,隔着這窗子,看到了外面的宮殿和人物。”原先生淡然回答。
他們兩個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心態極其平靜,因爲羅館長的發現是真是假,與他倆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真也罷,假也好,都只是無關痛癢的小事。
“你說,我們如果將珠峰底下的世界、怪事告訴媒體,他們會相信嗎?”林軒笑了。
他們目睹一切,但這些事卻過於詭異,如同信口胡說、編纂杜撰出來的一樣,要想取信於別人,實在難上加難。
正如羅館長想用一張照片證明“大秦鐵騎”的存在一樣——難、難、難。
更重要的是,現在證明外面那人的身份是次要的,假如外面是大秦王朝的世界,則兩人就算打破這水晶窗子出去,也只是誤入別人的故事,無法回到真正要去的地方。
也就是說,現在他倆向前一步容易,一旦跨出去再想退回來就回天乏術了。
“真的想祈求上天借我一雙慧眼,讓我看清楚眼前紛紛擾擾的世界啊……”原先生背靠石壁,臉上浮起絕望的微笑。
“如果窗外的一切是真的,最壞後果會怎樣?如果窗外的一切是假的,最壞結果又會怎樣?”林軒自語,“假如我們現在必須要一種結果的話,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破這扇窗子跳出去。”
外面那大漢突然站起來,手按劍柄,低頭沉思。
“先不要動,只要他轉過身來,我們就能弄明白一些事了。”原先生精神一振。
林軒點頭,的確如此。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爲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如果那大漢的長相是歷史描述的樣子,則兩人的推測就會成爲事實,那人一定就是秦始皇嬴政無疑。
大陸有一部分歷史學家根據以上記載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症、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後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如同豺狼吼叫。後來,由於政務繁重,這些幼年疾病又引發了腦膜炎和癲癇。秦始皇東巡渡黃河時癲癇病發作,後腦撞在青銅冰鑑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最終昏迷致死。
根據《史記》和各國曆史記載,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執政之後,他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
關於秦始皇的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於《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在記載中,秦朝術士先是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在長安城中的民衆中形成了大規模的傳謠。
之後,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經過華陰平舒道,有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手持玉璧攔住他的去路,對他說:“請替我把這塊玉璧交給始皇,今年祖龍死。”使者很奇怪,正要問個究竟,那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見了。使者帶着玉璧回到咸陽,把事情經過報告給秦始皇。秦始皇默然良久,後命人到御府一查,發現這塊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時沉入水中的那塊兒。此刻,兩項謠言已經在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無法彈壓澄清。
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爲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備第五次巡遊。然而由於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就病倒了,最終沒有等到徐福送來不死神藥,就死在河北邢臺市廣宗附近的沙丘行宮。
如果窗外那人是秦始皇嬴政,則林軒與原先生二人此刻就是在跟死人隔窗相處。
“我們看到的是歷史上一個死人,或者說,一個此後必死之人。”林軒苦笑着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