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何去

第134章 何去

公孫珣是當日晚間才得知的消息,然後和多數人預想的一樣,那叫一個驚怒交加。

“詔書怎麼就直接送到司隸校尉手上的?”面對着來送信的王朗,公孫珣幾乎是怒吼了出來。“讓橋公領尚書檯,不就是要他在這種時候拖延一二嗎?”

王朗趕緊解釋道:“北宮先有旨意讓曹節替橋公爲尚書令……”

“然後他就點頭了?!”公孫珣更加憤怒了。“他可是天下名臣,難道不會頂回去嗎?頂回去天子還能殺了他?!七老八十的人了, 天子敢殺嗎?!罵都不敢罵吧?!”

王朗就更不好說話了,只好低頭不語。

“不行,我得去找橋公當面問個明白!”公孫珣負手在自家堂中轉了兩圈後,終於是忍耐不住,最後乾脆一甩手,直接出門去質問橋玄了。

然而,四月的夜色中暖風熏熏, 公孫珣獨自騎在馬上, 離橋府越近他就越是氣餒。

到最後, 乾脆有些絕望了起來。

話說,公孫珣又不是個蠢貨……他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和陽球之前大舉誅宦如殺狗一般的背後,其實是宦官新舊內訌,是奉旨誅宦!而且這裡面還有袁逢忽然中風所帶來的萬中無一機遇!

所以,當曹節和張讓、趙忠,還有那羣新晉宦官達成和解以後,萬事其實也就都不可逆了。

然而,橋玄看着公孫珣如此乾脆,卻忍不住起身喊住了對方:“文琪且住,何故來去匆匆啊?”

“不錯,訊息太少。”盧植不由點頭道。“但是文琪,單以保命而言,事情雖然有些危險,但卻沒必要露出倉惶之意……你之前一意誅宦,我其實是不以爲然的,你知道爲何嗎?”

“既然如此着急,那就去做平郭令好了,遼東郡下屬,六百石。”盧植忽然打斷了自己的學生。“縣令巡縣的時候被老虎給咬死了。我明日一早幫你處置好公文,再讓人給你送到家中,你現在就可以回家收拾東西了,然後明天中午便可以帶着公文出發,到遼東與縣丞交接。如何?”

“文琪,你所憂者,無外乎是虎賁軍、羽林軍而已,可這兩軍俱在宮中,輕易不會出動。”盧植繼續言道。“所以,你不如安心在家讀書,真要是事出突然,便躲入劉文繞府上就是了,天子這人講究舊情,曹節的臉面未必有劉文繞的有用!而若如此,性命斷然無憂。至於尚書檯那裡,我先替你告病,等日後看着哪個地方合適,哪個地方出缺,再從容將文書做好,並遣人給你送去!如何?”

“既然如此,我反而要去探視一下了。”一念至此,公孫珣豁然起身。“陽方正終究是個幹吏,且此次誅宦多蒙他照顧,若是不告而別並獨善其身,終究是難過心結……”

“而以本朝慣例,授官當以三互法相隔,除此之外卻又應該儘量靠近家鄉,以全忠孝……嗯,以距離遼西遠近相論,周邊萬戶大縣,無外乎是右北平土垠、廣陽郡薊縣、漁陽郡漁陽縣、漁陽郡泉州、涿郡涿縣、渤海郡南皮、河間郡樂乘、遼東郡襄平區區而已;而若以河北知名而言,自然還有邯鄲、鄴城、晉陽、平原、臨濟等地,你以爲如何?”

“三公九卿,太守縣令,更換不休,又有幾人能潛心做事?”公孫珣不由搖頭。

“我覺得文琪你不必憤懣,也不必無趣。”橋玄也嘆了口氣,然後便緩步上前言道。“你與陽球此番活動,雖然是借了天子權威,更是趁着宦官內訌借力打力,卻也是實實在在的誅殺了王甫、段熲、陳玖,並驅逐了張奉、封羽、袁赦、淳于登等權宦……於你而言難道還不足嗎?”

聽到此話,公孫珣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且不談這個方案的幼稚之處,畢竟這是陽球失意的牢騷而已。關鍵是,於他公孫珣而言,誅宦本不過是圖謀士人認可的一種行徑而已,當日針對曹節、王甫、段熲也不過是一時私人憤恨罷了。但是,等到真的把王甫、段熲這些人殺了以後,他才恍然反應過來,對於士人來說,誅宦本身已經不止是政治鬥爭的方式,更是一種營造政治團結的方式,甚至是一種政治綱領。

“不是。”呂範尷尬言道。“是曹節府上的羅慕羅子羨親自抱着送來的,說是文琪你之前親口要求的……”

“怎麼可能?”公孫珣不由乾笑。“我非是蠢貨,如今大局已定,還能如何?”

實際上,早在那天棋差一招被曹節鑽入北宮以後,公孫珣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甚至有過更糟糕的猜想。而今天之所以如此憤恨,不過是因爲曹節的手段太過於出色,區區半日間就完全翻盤……事情來得太急,而人嘛, 又有幾個真正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

公孫珣緩緩頷首,卻又禁不住提到一人:“可是老師,之前橋公卻勸我儘快外放……”

“讓我想想。”盧植依舊在紙上寫個不停,只是隨口答道。“你年齡太小,否則以功勞論,直舉兩千石也無妨,可是既然只有二十二歲,那便還是弱冠,就只好去做一任縣君了。但縣君和縣君也有所不同,我朝制度,小縣甚至有三百石縣長,而大縣最高可以有千石縣令……你本來就是比千石的別部司馬立功後入朝爲郎,那麼外放就只能是最頂級的大縣,做一任千石縣令才合規矩。”

“那便去吧!”盧植嘆道。“正如你所言,陽方正雖然是個酷吏,但於國家有功,能勸且勸,能撫且撫。”

當然了,想到這點很簡單,但迫使自己心平氣和卻很花時間,而當公孫珣覺得無趣以後,卻是已經直接來到人家橋府門內了……此時,不去見一眼橋玄再走似乎不是很合適,當然了,見了也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了。

“借力打力,於大局無益,而且所行之事並非是自我主導,乃是爲他人所用,更兼動作酷烈,將來或遭反撲……恰如今日所憂。”公孫珣倒是坦誠。

“不要有執念。”橋玄繼續勸道。“既然事不可爲,而且後路通暢,就應該早早脫身。”

公孫珣勉強點了下頭,因爲所謂‘理智’告訴他,正該如此:“橋公所言甚是,既然這樣,我就去拜訪一下盧師好了。”

“鬱結難解有一些,”陽球拽着對方往自家後院而走,然後又喊着家人上酒上菜。“但是一意孤行又從何談起?”

公孫珣面露恍然。

“文琪。”盧植束手直身坐在榻上,面色依舊平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固然沒錯,可單以今日是看,你以爲曹節真的會大開殺戒嗎?”

公孫珣一時無言,憑什麼千石縣令變六百石啊?

“是嗎?”盧植不以爲意道。“你的急難之危是什麼,莫非是有人要殺你嗎?”

公孫珣再度搖頭……瘋了嗎?自己之所以求着外調不就是爲了避開曹節?實際上,不要說洛陽令,便是宛洛汝潁以及司隸其他各縣他也不準備接受!

“那就難辦了。”盧植掃了一眼文書後,終於轉過身來直身坐在榻上答道。“文琪,要不你再等等?”

“以己度人而已。”公孫珣跟着對方來到後院坐下,然後趕緊出言相勸。“曹節當日一招勝出,差之毫釐卻謬之千里,我也是心存憤恨……但是陽公,失了司隸校尉的權責,你我根本就無能爲力,切不可因爲一時之恨而爲人所制!”

“然也,”陽球喟然道。“太尉張顥滾回老家,河北又剛剛地震,然後說不定橋公也要辭去司徒之位,這樣三公說不定要難得一起換一輪,而文繞公也十之八九是要再做太尉的。”

於是乎,公孫珣幹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他隨着橋府的僕從直入內堂,朝着正在逗弄幼兒的橋玄拱手行了一禮,便直接轉身離開。

“老師。”公孫珣頭皮發麻道。“可是如今學生有急難之危啊!”

橋玄的意思很明白,單從個人目的而言,別人倒也罷了,你公孫珣如今已經靠着這一波名揚天下,算是求仁得仁了……既然如此,那你還有什麼可想的?

既然如此,自己又有什麼可質問的呢?

“嗯,益州蜀郡成(防)都令正好缺員,那是天下頂級的大縣……你要去嗎?”盧植終於放下筆扭頭認真問道。

而果然,等公孫珣出了橋府大門後,也是強打精神,速速又往盧植處去了。

當然了,這也算是某種幸福的煩惱,因爲真要是沒背景的人,估計就直接連夜逃回家了,又怎麼可能還坐在這裡爲自己去哪個河北名縣而煩惱。

而稍傾,酒菜送上,公孫珣也就不再多提醒對方,而是陪着對方飲酒談話,一醉方休。

“所以說,千萬不要得勢如瘋犬,失勢如敗犬。”盧植正色教導自己的學生道。“這樣,會被天下人所看輕的!你之前費勁心思完成的誅宦大事,也會因此而打上折扣的。”

公孫珣尷尬萬分,只能強笑:“陽公說的哪裡話,若是聞風喪膽,直接遁逃,天下人會如何看我?而且不瞞陽公,我是擔心你受此挫折,心中鬱結難解,又或是一意孤行……”

“可是有人未必如你理智。”盧植繼續說道。“你可知道,今日傍晚,陽球先是拒不納詔,然後又直趨殿上,當着天子、曹節、張讓、趙忠等人叩首出血,口稱要繼續誅滅豺狼,然後反覆再三才接了詔書嗎?”

“文琪!”陽球上來握住對方雙手,眼淚就已經忍不住了。“出了這樣的事情,我還以爲你會直接去尋盧公,然後求一大縣外放呢,沒想到你居然還會想着來看我?”

講實話,一聽到對方如此翻來覆去,之前因爲誅宦而提升了不少信心的公孫珣又有點犯怵了,畢竟,對上盧老師,他總是有點心虛的。

不過,咋一聽到公孫珣來訪,陽球還是喜出望外,飛奔出去迎接。

對於士人來說,只有清除了朝中宦官勢力,才能去做事,才能去爲天下致太平!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誅宦成功就能天下太平。

“橋公不是擔心你會被曹節報復。”盧植面色不變,從容言道。“是怕你們再度生事!”

陽方正那個人,說好聽點叫做性格激烈,說難聽點叫做容易失控!

“誰說不是呢?”陽球聞言愈發鬱悶。“關鍵職司怎麼能夠中途更換?若是再能讓我重登司隸校尉一職就好了,只要半個月,屆時我拼出性命來矯詔,文琪自引手下義從殺了曹節,那天下就太平了。”

公孫珣先是愕然,旋即釋然……這樣就能解釋的清爲何橋玄要喊住自己,並勸自己早日離開洛陽了。

公孫珣微微一怔,但還是硬着頭皮老實答道:“我之前殺了那麼多宦官,可如今曹節卻又重新掌握了虎賁軍,尚書檯又在虎賁軍監管下,若是他萬一發瘋……”

“學生不知。”公孫珣放下多餘心思,順着盧植的提醒認真思索,但依舊是連連搖頭。“畢竟訊息太少,只是從他反撲成功卻只是讓陽方正改任衛尉而言,似乎也有息事寧人的意思。而且,此事也不是沒有道理——他畢竟是失了羽翼,而且便是與其他常侍和解,卻也該收斂一二,不復他圖,以免再度生分。可是,終究不能以揣測而堵上自己性命吧?”

公孫珣搖頭不斷……開什麼玩笑,他一個遼西人去什麼成(防)都做縣令,怕不是失了智?而且公孫述的先例在那裡,講真,他對蜀中其實一直是有些忌諱的。

“老師以爲我可以去什麼地方呢?”公孫珣來不及坐下就勉力問道。

“恨不能盡全功而已。”公孫珣連連搖頭。“棋差一招,着實不甘。”

“憤懣而來,所以匆匆,無趣而走,也是匆匆。”公孫珣當即站住身嘆氣道。“不然呢,橋公以爲我該如何?”

講真,話到此處,公孫珣也是清醒了不少,那種同仇敵愾的心態也是平和了不少。再加上人家陽球明確說道,他不會那麼蠢,那自己也就沒必要多顧慮什麼了。

所以想了半天,公孫珣也只能無奈拱手:“全憑老師安排。”

這便是吏部曹尚書做久了犯職業病的結果,公孫珣倒也懶得打斷對方。

公孫珣當即告辭,然後出門快馬而走。

“子衡,這是哪來的貓?”帶着三分醉意回到家中以後,公孫珣卻是覺得自己有些眼花。“莫不是曹阿瞞發了善心,把咱們家的貓給送回來了嗎?”

話說,事發突然,如今那曹節再度掌控了虎賁軍和羽林軍,真要是趁自己進入南宮來個朱雀門事變什麼的……呃,反正無論如何,公孫珣都沒有理由把自己的性命寄託在一個宦官的‘善念’上面!

想那王甫都被分屍了,怕是也沒想到自己其實是被好搭檔曹節扔出來血祭的祭品吧?

沒錯,現在回頭想想,曹節當日以退爲進,儼然有把王甫頂出來當祭品的味道,而那羅慕屢屢過來傳遞王甫等人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明證!

“我陽方正還沒那麼蠢。”陽球不由苦笑。“便是要殺人也需要聚集人手,磨礪刀矢,如今我一個衛尉……文琪難道不知道這個任命的含義嗎?衛尉掌管禁衛軍需、儀仗,可是所謂禁衛軍,無論虎賁軍還是羽林軍全都爲他曹節所節制,如此任命不就是想要藉此看住我嗎?明明你師文繞公的衛尉還未卸任,就要倉促與我這個職務!”

面對這種人物,橋玄或許說的沒錯,是該見好就收,然後尋一條後路了。

公孫珣一言不發,死死盯着堂上這隻神似之前舊物的胖貓,卻是忽然冷笑。

至於說橋玄,講真, 老頭何其精明的一個人, 恐怕等他接到宮中旨意時就立即明白大局已定了。再加上他人確實也老了,一方面確實見識的多,一方面也確實懶得理會,所以就直接將印綬交出,甩甩手回家了。

“也不好安排啊!”盧植繼續寫着他的文書不停,嘴上卻復又無奈道。“我之前所言這些大縣,其實並無缺員。而這些大縣所任,不是宿吏便是如你這般青年才俊,吏部曹那裡都是專門盯着的,斷無理由讓他們無故升黜。”

“去吧!”橋玄隨意擺手道。“此時不必有什麼顧慮,速速借你老師的權責,找一個大縣放一任縣令,比什麼都正經……”

公孫珣也是不由失笑:“看來我老師要因爲陽公的事情因禍得福了,怕是馬上就要再度拜爲三公了吧?”

公孫珣自然無話可說,便躬身一禮,便再度告辭離去,而橋玄雖然一度看着對方的背影欲言又止,但終究是沒有再多說什麼。

“你準備往何處去?”盧植正坐在家中榻上寫什麼東西,聽到自己學生進來都懶得擡頭。

“老師,其實也沒必要離家太近,遠一些也無妨。”然而無論如何,公孫珣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洛陽令司馬防勞苦功高,朝中一直考慮升遷他爲兩千石,所以隨時都可以讓他改任議郎……你要做嗎?”

話說,之前陽球回到家中,心中鬱郁不堪,也不吃飯,也不許家人擦拭他額頭上的血跡,更沒有包紮傷口,只是孤身坐在院中發悶而已……而府中上下也無一人敢上前安慰。

公孫珣登時頭大如鬥……他哪知道該如何?按照做官的規矩,他應該最少做滿一年尚書郎,等到十月份再討論外放的事情,甚至做個三年都正常,可如今被曹節一朝反撲,分明是有倉皇而逃的意思,又怎麼會想這麼多呢?

不過,大概是公孫珣家中從小酒水不缺的緣故,又或者是陽球心中着實鬱悶,反正等到後者醉意不堪的時候,前者居然還能保持幾分清醒,還自顧自的叫來陽球府上的家人招呼他們主人休息,然後又自顧自的離開陽府,頂着宵禁牽馬回家。

———————我是很慚愧放鴿子的分割線———————

“昔,太祖在洛陽,爲中都官從事,與司隸校尉陽球共行誅宦,連日誅滅王甫、段熲、陳玖,驅除袁赦、張奉、淳于登等,唯曹節潛伏用事,竟不爲察……及夏夜,太祖驟聞曹節以虞貴人章陵之葬復盛,且除陽球甚急,因思尚書令橋玄不救,心生憤懣,乃不避宵禁巡查,夜乘馬佩刀質之。然其一路乘馬如風,固造玄內門不前,遙拜而返。左右問其故,太祖嘆曰:‘此皆陽方正與吾處置有漏,行事粗疏,乃爲人所愚,方至於此,故憤然而來,釋然而返,何必言尚書令邪?’”——《新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根本沒敢看羣,也沒敢看評論區……沒錯,我鴿了,不是生病,是打盹這種無話可說的原因,趴在桌子上一睡到天明。現在實驗室偷偷碼完這一章,準備去看看你們是怎麼罵我……羞愧的想死。

還有書友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93章 過河第156章 謀斷第161章 秋獵(下)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79章 遠迎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99章 小謀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79章 遠迎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84章 檻車第88章 巡視(8k)第29章 峰迴路轉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70章 大饗(中)第139章 劫持(下)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25章 無生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175章 國破第143章 不取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329章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143章 不取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132章 伺機第87章 表文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150章 明白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152章 無力(上)第134章 何去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12章 請賞第170章 失控第39章 虛驚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56章 路遇第149章 清楚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123章 更勝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156章 謀斷
第93章 過河第156章 謀斷第161章 秋獵(下)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79章 遠迎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99章 小謀第382章 定跨赤龍越長塬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79章 遠迎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84章 檻車第88章 巡視(8k)第29章 峰迴路轉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70章 大饗(中)第139章 劫持(下)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25章 無生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175章 國破第143章 不取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329章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143章 不取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132章 伺機第87章 表文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150章 明白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152章 無力(上)第134章 何去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12章 請賞第170章 失控第39章 虛驚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462章 吾疑漢室曾漏網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56章 路遇第149章 清楚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31章 杯酒祭黃河第123章 更勝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156章 謀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