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

看着林婉真漸逝的身形片刻,洛寒水轉首望向智苦,微微一笑,卻不言語。

智苦想是知他心思,也不追問,三人便是一時沉默,待過有半盞茶功夫,智苦方是唱諾一聲佛號,“小居士想是已去五里之處,洛居士當是放心了吧?”

“但以大師的身手,十里之外追去,也是瞬息之數,大師何不再等片刻,以讓洛某寬心,也好回答大師所問。”

“老僧已與半盞茶時光,是爲道岀誠意,洛居士何必再相疑?”

洛寒水淡淡一笑,“大師連洛某居所都已知曉,又何必心急一時?”

“那容老僧再問一個問題,洛居士也好一併作想……”

洛寒水一愣之下,但見智苦白眉一挑,雙眼精光頓顯,緩緩言道:“敢問居士可知有何陣法遮掩了龍脈運道變化?”

洛寒水心頭頓然大震,臉色立變,智苦見狀嘿嘿一笑,身形倏忽而動,一手向三丈處的洛寒水脈門扣去,洛寒水身形暴退之間,“沉石入海”使出,可惜他此下身手未及原來八成,卻是無法卸去智苦三成之力,智苦破入洛寒水的氣機,右手去勢不減依是抓向他的脈門。

洛寒水右腳跟一頓,左掌切向智苦抓來的右手,右掌拍向他的面門,欺身而來的智苦視若無睹,洛寒水右掌氣機將及智苦身前一尺,頓如擊中銅牆,卻是爲智苦護身氣機所擋。

智苦震開洛寒水的左手,反手抓向他將欲收回的右掌手腕,電光火石間,洛寒水被震開的左掌穿過右臂底下,抵住智苦右手,同時借智苦手上氣機反震之力後退。

將退開五尺,頓覺身後一道巨力涌來,身形反是不由自主前衝,又見智苦的右手已向脈門扣來,洛寒水心頭大駭之中,頓然暴喊一聲,在智苦右手扣上他脈門之時,身子突是一軟,卻是癱倒在地。

智苦臉色大變之中,已是縱到他身邊的智光,望了一眼洛寒水,失聲道:“他竟然自斷心脈?”

“罪過、罪過,此人心機謀略天下少有,卻是讓我始料不及。即使我用‘漏盡通’也阻攔不及他的魂識泯滅,他雖未死,但此下任何術法都無法窺得他的記憶了……”

原來洛寒水聽得智苦“慢慢尋求不遲”的話語之時,但想智苦應該知道縱使用天下最厲害的酷刑,也是不能使自己講出不想道出的秘密,便是猜到他會用佛門‘宿命通’搜索自身記憶。

那時他已生必死之心,唯想尋求林婉真脫身,將消息傳與楚南風,抱着一試的想法,答應智苦只要放了林婉真,便可實言相告,不意卻是如願。

當智苦出手之時,他爲了能拖延時間讓林婉真多逃出一段路程,才岀手相擋,在脈門被扣住之際,立馬氣機回涌自斷心脈。

而智苦之所以一見面未立即制住洛寒水,使用‘宿命通’搜取他的記憶,卻也是與‘宿命通’功法有關。

每施展一次‘宿命通’神通,多少都會對施展之人修爲氣機造成損耗,而同時從一個人的記憶之中搜尋多件事情,即使一般武學高手,以智苦的修爲也要耗去不少精力。

何況洛寒水是爲抱丹大成修爲,神魂意志之堅強自非一般,智苦但知洛寒水神識必會牴觸,不僅要大費周折,恐至少要耗去三成氣機,屆時且需閉關修習半年纔可恢復。

便將自己所要想知道的事情提出,讓洛寒水心魂神識將答案聚在一起,然後出手制住,再以‘宿命通’神通侵入他的神識,屆時只需耗去半成氣機,就能將三個答案讀取。

豈知當用元神之力迫使洛寒水回沖,扣住他脈門之時,卻是發覺他氣機回涌,智苦心知不妙之下,忙用‘漏盡通’神通去阻止洛寒水斷去心脈自盡。

但縱使智苦意念再快,也快不過第一念頭要將自己靈慧魂識泯滅的洛寒水,不過他的氣機在電光火石間還是護住了洛寒水的心脈。

望着昏迷不醒的洛寒水,智苦唱諾一聲佛號,旋而又道:“有勞師弟去將那小居士追回,或她也是知曉些許事由……”

他之所以放走林婉真,卻只是爲了安下洛寒水的心神,但以他與智光的修爲,林婉真即使逃出三五十里也是可以追到,何況還未到一盞茶時間。

此下洛寒水雖是未死,但記憶已是全失,氣機回涌造成脈絡紊亂,全身經脈更如同蟲蛇在體內遊動般亂竄。

猶是扣住洛寒水脈門的智苦,但知此下若不將他的氣機引出體外泄去,傾刻間就會斃命,沉吟片刻,嘆了一口氣,終是出手破去洛寒水的氣門,使武學氣機泄出體外。

過有半柱香時光,在洛寒水身側盤腳打坐的智苦,似有所覺,突是站起身子,目光望向百餘丈遠山路的彎道片刻,身形驟然而動,向那拐彎之處疾掠而去。

與那彎道距有近十丈之時,但見腋下挾着林婉真的智光,從彎道竄出,又見一道銀光竟是疾旋着拐出彎道向智光襲去。

智苦心頭一凜,但知有人用神識驅使兵刃攻擊智光,心念一動,金身元神頓然出竅,攜着百劫拳罡穿過智光頭頂,向那飛旋的銀光擊去。

‘嘶、嘶’聲中,那銀光略有一滯,在智苦看清是把殺豬刀之時,依是切入他的元神拳罡之中,智苦心頭又是一驚,收回元神同時,欺身錯過智光的身形,一拳擊向餘勢不減飛旋而來的殺豬刀。

就在此時,半空中的殺豬刀驟然迴旋而去,緊接着一道身影從山路疾掠而出,將飛旋的殺豬刀接住。

智苦頓住身形,打量一下眼前年過四旬,身着青袍文士模樣之人,壓住心內的震驚,合什言道:“阿彌陀佛,不知居士何以追趕敝師弟?”

“呵呵,秀才我就說這世道是反的。”青袍文士冷冷一笑,“光天化日之下,挾持良人,還問秀才我何以追敢?”

智苦瞄了一眼身形已被智光放開,站在身側臉顯怒色的林婉真,言道:“這位女居士與老僧有緣,敝師弟只是將她請來,想是讓居士誤會了。”

“嘿嘿,是何緣法和尚你倒說來聽聽?”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大法普照萬物,普渡衆生,十二緣法處處可着機緣……”

未待智苦講完,青袍文士哈哈一笑,“好個普照萬物,普渡衆生,依秀才看來等衆生萬物都到了靈山,佛祖可就不願意了。”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罪過?和尚你是道秀才我說錯了?好,且不說佛祖願不願意……秀才且問和尚你一事。”

“善哉、善哉,居士請講……”

“秀才觀和尚眉須皆白,應是參佛多年了,可曾渡過世間之人?又使人開悟何種緣法……是使人在世間佈施濟民,還是懲奸除惡?”

智苦與智光互視一眼,一時沉言未答。

“嘿嘿,想必只有蠱惑他人剃度出家之舉吧?誆騙世人佈施香火用爲自身功德,誘奪世人念力爲慈悲運道吧?”

青袍文士聲音一沉,“惹下人怨導致天怒而不知悔改,還敢大言不慚與秀才談緣法?”

“居士究爲何人?”智苦雙眼精光一閃,從青袍文士言中智苦已是聽出他知曉佛難之事。

“和尚你大法通天,問秀才來歷……豈不是在提弄秀才嗎?”

‘漏盡通’神通可窺得諸多武學氣機的功法出處,唯有貫通‘五太心經’五門功法大成者,以及修習‘平龍認’功法之人的氣機辨識不得。但‘五太心經’、‘平龍認’四百餘年前已是傳入江湖各個門派,已非是道家秘傳武學。

聽得青袍文士反問,智苦略一遲疑,言道:“老僧微末之技,豈能窺得居士真身,還望居士見告。”

“哈哈……若打聽出秀才師門無靠,和尚你是不是想將秀才留下?”此言卻是譏諷智苦是欺軟怕硬之輩。

智苦但感自已臉皮微熱,他心中確是忌憚青袍文士岀自道家,雖說見他一身儒家打扮,卻也不敢認定他不是道家之人。自是因爲有諸多道家之人雖入了道門,但不凡有人娶妻生子,穿着尋常百姓裝扮行走江湖。

智苦所謀甚大,心知青袍文士身手不弱自己,對於他的挖苦言語也不爲所怒,聞言合什道:“居士不便見告,老僧自不敢勉強,這女居士老僧絕無相害之心,只是有一兩件事想向女居士打聽,過後自會與她自由。”

言罷側首向身邊的智光使了一個眼神,同時左手扣住站在他與智光中間的林婉真脈門,又道:“小居士請借步一問。”

就在智苦轉身牽着林婉真前行五步之後,距有三丈遠的青袍文士倏忽而動,舉刀向跨步擋過智苦、林婉真身形的智光砍去。

智光當初與楚南風一戰,元神靈識反被自己拳劫困住,雖有獨門行氣方法破解,但一年多仍未喚醒元神,肉身氣機也因此耗損不少。此下修爲只是比抱丹大成之人高出半籌,但見眼前幻起的刀影無處不在,卻是看不出砍來的攻擊所在,心下一凜,引身而退。

此時已是行出七步的智苦,心念一動,將手中被制住的林婉真用氣機向前一送,同時反身一掌貼向後退的智光身背,智光但覺一股氣機涌入體內,身形一頓,瞬息間合着智苦相助的真元一拳擊出。

隨着呼嘯的拳罡氣機聲響,刀光幻影頓然一空,只見青袍文士手中的殺豬刀停在智光拳頭的三寸之處,卻是砍之不進,僵持有三息之數,三人同時輕喊一聲,智苦與智光同退半步之中,青袍文士向後疾退兩丈餘。

但見他身形剛一落定,身中的殺豬刀頓然騰空而起,從半空中向智光當頭劈下,同時以迅雷不及之勢舉掌向智光迎胸擊去。

本欲將手從智光身背收回的智苦,無奈之下,又是催動氣機相助智光,同時引出元神靈識,使招攻向半空中劈下的殺豬刀。

這彎道之處山頭是爲陡峭的巖壁,就在智光一拳迎出之時,電光火石間,青袍文士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將身形向右一縱,待到兩丈高的時候,青袍文士右腳一蹬山壁,半空中舉掌向智苦擊下。

智苦一收右手,側身揮拳斜擊相迎,一聲悶響中,青袍文士身形騰空而起三丈,在空中略顯一滯,又以飛鷹撲食之勢向身在三丈外的林婉真落去。

但有所感的智苦縱身疾掠相阻,此時與他元神拳罡在半空中相鬥的殺豬刀突然迴旋,向智苦頭上疾襲而下,就在智苦身形爲之一滯之時,青袍文士已是抓着林婉真手臂後退,與其同時,一聲“咣噹”聲響,殺豬刀落在智苦身後的地上。

智苦頓住身形,神情一凜,合什言道:“居士好身手,好謀略,老僧自愧不如。”

“呵呵,若非秀才舍了殺豬刀,恐怕丹神也躲不過和尚的‘漏盡通’大法,承讓、承讓。”

原來青袍文士但恐智苦阻住自己救下林婉真,將相鬥中攜帶殺豬刀的丹神驟然收回,而無有神識攜帶的殺豬刀,在半空中被智苦的元神拳罡擊中,反是向智苦自己頭上擊去。

智苦未料到青袍文士會有此謀略,使自己的元神拳罡將殺豬刀震開擊向自己,就在他心神爲之一震之時,身形也就一滯,而青袍文士電光火石間便將林婉真帶出五丈外。

望着青袍文士片刻,智苦合什作禮道:“居士神人,老僧佩服,他日有緣再行請教。”

言罷轉身望着一臉狐疑的智光,點了點頭,示意一同離去,當拐過彎道行進山路百餘丈後,二人放慢腳步,智光言道:“師兄何以要示弱退走?”

“此人身手不弱於我,倘若師弟你金身元神未曾受困,倒是可以與他一鬥,此下合力縱使能將他傷了,但你我定也難全身而退。”

智光道了一聲罪過,接着言道:“師兄可是看出他的出處?”

“想是爲道門中人……他不願告知身份來歷也好,免得與道家結了怨緣。”

“那師兄可是從那女居士身上讀取到線索?”

“不曾。”智苦搖頭苦笑,“想是那人看岀我的心思,當我用‘悟命通’循入那女居士神識,正待將心念所問之事傳入與她,那人便出手攻擊與你……”

原來智苦扣住林婉真脈門之時,用‘漏盡通’大法遮住‘宿命通’功法氣機,潛入林婉真神識,將自己心中想要打聽之事的意念傳入之時,卻被青袍文士打斷。

“一瞬間只是在她的魂識感應到一張年輕面容……倒是與那洛居士有七分相似。”

“那會不會是……護道人?”智光遲疑道。

“歷代佛難應劫之時,入世的護道人皆已有元嬰修爲,此下當也不會例外,那年輕人想是她心中傾慕之人罷了。”

“從冷刀穆道承到那傷你之人,還有荊南出現的道人,與方纔那人……皆是不世高手,消劫之途將是大爲不易。”

智苦言語一頓,沉吟片刻,又道:“中土之中修有‘天雷音’功法唯明無一人,要他助你解去拳劫萬無可能,我想與師弟同去天竺一行,尋求會‘天雷音’功法之人助你破去拳劫……若有機緣尋到,當想法將‘天雷音’大法學下,日後與人對仗,也可放開手腳。”

智光聞言臉色大喜,“謹遵師兄法旨。”

******

興王府,自南漢立國爲都後,仿大唐長安城擴建,東城、北城官員宅邸及軍衛營兵居所,西城與南城是爲民宅與街市之所。

與中原及江南等朝國不同,興王府的鬧市與坊間卻是相連而建,無有分開,各大街道鋪面林立,萬商雲集,寶貨充盈,南城更是設有番坊,以便番人交易。

五月初二未時三刻,毗臨城中西湖一處東西相向的街道中,由北向南行走着三個人,中間是一位身着白袍俊秀英朗的青年,身側左右各隨行着一位頭飾帷帽女子裝扮之人。

三人時不時的擡頭望着街市兩側鋪面的招牌,當行到街市南端路口‘四海客棧’時,三人停下腳步,右側的一位女子低聲言道:“師弟四海客棧嗎?”

“嗯。”白袍青年點了點頭,旋即三人踏步入了客棧鋪堂,店內有兩個夥計正收拾堂上桌面,其中一位放下手中活路迎了上來,躬身言道:“客官是落腳休息還是……?”

“請問掌櫃可在?”

想時午後休息時間,櫃檯內並無有掌櫃坐守,那夥計打量了三人一下,疑道:“貴客是?”

“有人託我與貴掌櫃捎信,麻煩店家轉告一下。”

“那客官請稍等,小的馬上去通報掌櫃。”

店夥計躬身作禮,旋即轉身入了後院,不一會兒,便引着一位年近五旬的漢子出來,那漢子行到白袍青年身前,行禮道:“白勝祖見過三位客官,不知三位貴官是……”

“有勞白掌櫃將此物呈與林管事……”白袍青年也不回禮,直接將手中巴掌大的一道錦囊遞了過去。

那白掌櫃聞言臉色立變,馬上側身作請,“三位貴客且先去房間暫作休息,白某馬上去通告管事。”

白袍青年點了點頭,與二位女子隨着白掌櫃的引領,上了客棧二樓天字號房間,白掌櫃待一招呼三人落座,馬上告退離去。

過有半柱香時光,一位身着雲蘭色綢袍、年有四十來歲的精壯漢子,與白掌櫃一前一後進入房間,那漢子望了一眼白袍青年,臉顯喜色,躬身行禮道:“林有德見過少閣主。”

“白勝祖參見少閣主,望少閣主恕罪……”

“二位不必多禮。”白袍青年笑了一笑,望向白掌櫃:“掌櫃依規矩行事,焉可言罪?”

林有德取出懷中的錦囊呈與白袍青年,“屬下五年前曾隨秦長老去閣中述職,可惜少閣主還在書院修習無緣得見,今日來興王府,卻是讓屬下驚喜萬分。”

“我與師姐師妹此番前來,恐要與林管事添麻煩了。”白袍青年言語一頓,指着房廳圓桌邊上的圓墩道:“二位先坐下再敘……”

林、白二人互視一眼,齊聲道:“遵命。”

原來這白袍青年正是洛逍遙,那兩位女子自然是蕭慕雲與許聞香。

當洛、蕭二人到了雲州拜祭蕭雁北亡靈之後,便是依當日在莫忘島商議的對策,言說要去太白書院去看望楚南風等人,同時邀請武望博一同去南漢尋卓青蓮報仇,且勸穆道承一道同行前去太白書院。

穆道承本心有所疑,但見二人賴在明月山莊兩天勸說,便是打消了疑慮,反道氣機有了損耗不易遠行耽誤時日,就在山莊閉關就可,竟自催趕二人前去太白書院。

洛、蕭二人自是暗中稱懷,與穆道承告辭之後馬不停蹄趕到了莫忘島。而許聞香聽得就只有洛、蕭二人一起南下,唯恐又有閃失,自是不願,便是藉口等林婉真到來一同前去。

洛、蕭二人來到莫忘島才四月廿九,心中急於南下報仇,連去幽州探望蕭思溫都未成行,當得知林婉真初十纔會來島,卻是不願在島上閒等十天八天。

洛逍遙便拿出通寶閣令牌,說是可以調動南漢各地閣中高手相助,才說服許聞香一同南下興王府,而他所持的‘閣’字令牌,是爲他少閣主身份專用。

在洛逍遙出山回到靈秀村後,方元便傳令告知各個分閣管事及長老級別人物,所以當林有德收到洛逍遙將裝有令牌的錦囊,立馬就知道是少閣主洛逍遙來了客棧中。

待林、白二人入座後,洛逍遙便是問道:“通寶閣解散之後,不知管事在外面的人脈關係如何?”

“不知少閣主要打聽何事?”林有德道。

“我想打聽一個人,此人原來是韶州別駕,是個女子,名喚卓青蓮。”

“原韶州別駕?卓青蓮……”林有德略一沉吟,言道:“只要有來處,有名有姓,屬下自會打聽的到,不過此女子與少閣主是友是敵?”

“仇敵,非殺不可之人,管事打聽之時切要小心。”

但見洛逍遙一臉殺氣,林有德眼中精光一閃,點了點頭道:“少閣主放心,屬下當會注意行事。那少閣主請先移步前去別院落腳……”

洛逍遙搖了搖頭,“我三人對城中地形未爲熟悉,此下時間尚早,你且尋個熟悉官貴府宅所在街道的箭衛,爲我引路走走,晚上再去不遲。”

諸多官員府宅門頭都會懸有身份牌匾,洛逍遙雖知卓青蓮詭計多端,但想她若在朝爲官,應是會在宅院掛上自身姓氏的匾牌,便是想到官員府宅之處查探一番。

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章 兵禍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六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楔子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章  通寶閣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四章 南下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楔子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
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章 兵禍第九十三章 智苦僧人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六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楔子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章  通寶閣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四章 南下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楔子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