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

秋山不大,且只有十餘丈之高,但如一座小山崗,落在澶州城東面二十餘里之處。

以智苦‘漏盡通’神通,加上有‘地脈回朔經’相助,卻是不用多久,便在山頂兩棵大樹之間尋到了聚氣地穴所在。

當將葬有五尺之深的冠袍挖出,智光便從所揹包裹之中,取岀一根兩尺長的黑木棍遞與智苦。智苦接過黑木棍,蹲身而下,將木棍定在冠袍所葬之處的中心點,右手一壓,便見黑木棍遁入地下。

但在黑木棍棍身將要沒入地裡之際,突是反竄而出,而地上的洞眼立時恢復如初,智苦頓爲一愣,復是將木棍插入地穴,木棍卻又是反竄出來。

“這是爲何?”智光一時驚疑。

智苦皺了皺眉頭,搖了搖頭,沉思片刻,卻爲將冠袍重新葬入,填好土坑之後,尋來一些青草將新土遮掩,引着一臉驚疑的智光向山下行去,邊行邊道:“從黑龍木無法從地穴遁入來看,要破這葬冢想是大有講究……”

“那當如何應對?”

“眼下看來須去‘無量觀’走一趟,以免浪費心力做無用之功。”

“去無量觀?”

智苦點了點頭,“當年我尋求道家堪輿術法之時,但知道家之人絕不會教與,那時便是潛入他們觀、宮藏經樓之中,閱覽他們的藏書……”

“在契丹兵馬揮師南下中原的那一年,我去到洛陽‘無量觀’,無意間聽到觀中住持與朱玄周交談,只聽那朱玄周言稱觀了天象,斷言不日契丹兵馬便會退去。”

“我一時心覺此人不凡,便在他睡夢之中強行讀取了他的記憶,卻爲我得知他藏有‘地脈回朔經’,且是知曉其祖上傳有一本不世奇書‘易氣金訣’,寄於通寶閣洛家之人手中。”

“但從他的記憶卻也不知洛家之人居於何處,於是我就先將‘地脈回朔經’取走……可惜那時卻未讀取朱玄周是否知曉佛劫之事。”

智光心念一動,“師兄是說這葬冢是朱玄周所布?”

“但從洛閣主插手此事來看,此冢陣是爲朱玄周所布無疑。”智苦點了點頭,“當日我曾在‘無量觀’藏經樓閱覽過一本星象術法的經書,才爲知曉一些天象與地氣相連變化的厲害所在。”

“天下太平願念、佛劫怨氣皆是出自民心,當觀得怨氣回涌溶入龍脈大運之時,我便猜想朱玄周所佈陣法與天市垣有關,但天市垣星象包羅天下百川,卻爲無法斷出葬冢所在何處。”

智苦言語一頓,停下身形,望向智光,“那觀中主持也是通曉堪輿術法之人,當日我曾聽到他與朱玄周論及星象術法,但想他應爲知道此冢陣的破解之法。師弟可先回山中,待我查探清楚再爲定策。”

………

在智光回到青龍山龍脈靈穴山洞兩個時辰之後,智苦也爲回到了洞中。

“師兄可是探出了究竟?”

智苦點了點頭,“此陣名爲‘天市人和陣’,但要破去,則須在同一時辰之內,將黑龍木插入三處葬冢所在的聚氣地穴……”

“同一時辰?!”智光一怔,“那我等此下是否要分頭去尋穴破陣?”

智苦搖了搖頭,“你與從雲二人不會望氣尋穴,但若由我帶你二人前去河、魏之地尋出葬冢確切所在,再分頭行事,至少要花費三四日時間。”

“而從雲的修爲未臻金身境,一旦落單卻會爲楚南風所乘。且楚南風應也是知道這冢陣厲害所在,是會佈局防範。”

智光略一遲疑,“澶州秋山離開封不遠,那爲何我等尋去之時未曾見過他們?”

智苦沉吟片刻,言道:“楚南風料定我等去尋諸處地穴所在要費不少時日,是故先去佈防更爲緊要之事,我想兩天之後,秋山必是有人防範。”

“更爲緊要之事?”智光一愕之下,似有所覺,“是去轉移他的夫人?”

“若我所料不差,應爲如此。”智苦點頭道:“江大人勢必知道楚南風的落腳之處,當他被我等劫來,楚南風第一念頭定先去佈局防備其夫人爲我等所謀,然後再合力守冢。”

智光眉頭一皺,言道:”但若他們兩日後傾力守護一處,此陣如何破得?”

“此陣能相互連應,是因天象與地氣陰陽相應使然,但若在天市垣諸星受熒惑凌犯之時,龍脈地氣與天象無法感應,這三處葬冢地氣也就無法呼應。”

“而在那時,黑龍木是可遁入地穴封住穴眼,而只須一處地穴爲我所破,此處靈穴就會出現缺口,我就能將從雙龍池朔來的地脈與靈穴相連,另兩處也就無須破去。”

“應劫帝王非爲大周太祖皇帝親生,此靈穴自未認他爲主。而此龍脈應人心天下太平願念所成,其天象應在天市垣之上,若要將替代之人祖骸葬入靈穴奪取龍脈大運,須在天市諸星受熒惑凌犯之時方有機會。”

“我奪取了兩本寶典,朱玄周想是料到我欲行偷天換日之術,其佈陣使怨氣溶入龍脈,用意是逼我放棄消劫之舉。”

“但使這三處葬冢不破,劫道中的怨氣十年八年之內就會悉數溶入龍脈大運,屆時即使護道人、應劫帝王身死,無論是誰受澤這大運,皆會行佛難之事。”

“這三年來,怨氣已是溶入龍脈大運有四分之一,朱玄周但猜我即使尋到了護道人,也會不敢剝離他的地魂使劫道渙散……”

“這是爲何?”智光疑道。

“只因龍脈大運溶有了怨氣,受澤的替代帝王也會行佛難之舉,而散去的怨氣受國運大氣象影響,卻會被牽引而回歸這龍脈之中。”

“但朱玄周萬萬卻是算不到這雙龍池的岀現,我只須朔條地脈讓此靈穴與雙龍池相連,使龍脈靈氣轉到雙龍池便可。”

龍從雲靈光一閃,“那雙龍池運道可以排開怨氣?”

智苦笑道:“正是如此,屆時受澤帝王也就不會行舉佛難之事。”

龍從雲略一思索,似有所覺,合什言道:“弟子但有一事不明,還望師尊能爲弟子解惑。”

“從雲且是講來……”

“即然雙龍池可以排斥怨氣,那護道人是否可以不必尋他?”

智苦微微一笑,“這靈穴實是爲劫道所佔據,倘使劫道不散,龍脈大運靈氣始終不會流出這靈穴之外。是故須尋到護道人,剝離他的地魂使劫道散去,那時大運靈氣方會經爲師所朔地脈連通去雙龍池中。”

“而爲師再用‘易氣金訣’佈陣,使流經靈樹而過的龍脈靈氣化有怨氣之象,使靈樹不爲枯萎,靈樹但在,帝星也自不滅,在護道人不失的情況下,天道便是難覺。”

智光略一遲疑言道:“但若那時封了一處葬冢地穴,是否是使那冢陣爲我所破……這怨氣不會再溶入龍脈大運?”

智苦搖了搖頭,“熒惑凌犯天市諸星之時,只是會使三處葬冢地氣在十二個時辰內無法相應,待過了那日,三處地氣便又會互相連應,除非三處同時穴眼同時被封,不然遁入地穴的黑龍木還是會被逼出……”

“這麼說屆時怨氣仍會溶入龍脈大運?那師兄所朔與靈穴相連的地脈會不會斷開?”

“所朔地脈一旦連入靈穴,是爲不會再爲斷開。”智苦搖頭道:“但那怨氣依是會回涌溶入龍脈大運之中。”

“阿彌陀佛,這朱玄周當是厲害……”智光合什言道

“但若在熒惑凌犯天市諸星之時,無法破除一處葬冢地氣,我等所圖便是難成了。”智苦言語一頓,望了一眼躺在地上昏睡未醒的江秋白,“待江大人醒來之後,弄清楚南風的落腳所在,探出那少年及兩個姑娘背後的師門來歷,再尋思對策……”

“師兄的意思?”

“熒惑凌犯天市垣之時,我須留在此處使所朔地脈與靈穴連接,是爲無法去行破除葬冢之事,屆時唯靠師弟與從雲之力了。”

“葬冢有三處,若查出楚南風身後再無有元嬰、金身修爲的高人相助,但想他與明無會分守一處,另一處至多是由文益、武、華三人合力相守。以師弟金身大成之力加上從雲,無論是從明無還是文益他們身上入手,皆是可行。”

“而尋出了楚南風落腳所在,我等但也可去探查一下,若楚南風未作轉移,必會親自留下防護,屆時合你我之力或可將其制住……”

翌日下午,江秋白醒來之後,智苦唱諾一聲佛號之後,便是問道:“江大人可知楚先生的落腳之處?與大人同住郡主府的少年及兩位姑娘其師長是爲何人?除明無之外,楚先生身側可是還有元嬰或金身修爲之人?”

智苦之所以一連串詢問,卻是爲了節省時間與減少氣機的損耗。他每一次讀取江秋白記憶,卻會使江秋白昏睡過去,而每次讀取皆須耗費氣機,是故將心中所疑一次問出,以便一舉讀取。

當再次讀取了江秋白記憶之後,智苦一臉驚愕,“想不到‘冷刀’穆道承竟與楚南風一起……他當日尋上從雲,我還道他是爲遼廷行事,如今看來卻是爲插手上佛劫之事。”

“穆道承何以會與楚南風相識?”

“那少年與兩位姑娘是爲楚南風夫婦的徒弟,而其中一位蕭姓姑娘卻又是穆道承的徒孫,想來是因此緣故他二人才會相識。”

“那三人是楚南風夫婦的徒弟?”智光又是一時驚疑。

“不錯,楚夫人師出衡山‘清心庵’,是故那兩位姑娘會太素十一劍。”

“那楚南風的落腳之處是爲何處?”

“仙女湖上的莫忘島,且洛閣主一家也在島上。”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智光合什道:“那此下當可尋去莫忘島……”

智苦搖頭道:“若我所料不差,楚南風已是將島中之人移去‘清心庵’了。”

“移去清心庵?!”

“清心庵是爲道家名門庵觀,已是傳承幾百年,與諸處道家宗門都有淵源關係。師弟未對那少年他們下狠手,楚南風想是因此看出我等不願與道家結怨,是故我斷他會將其夫人一衆移去‘清心庵’。”

“難道就放任他們隱在‘清心庵’?倘使護道人也就其中……豈不誤事?”智光疑道。

“但若尋上‘清心庵’傷人劫人,卻是會與道家結怨,會使他們有了藉口插手佛劫之事,而此下葬冢未破,是爲不可取……”智苦搖頭道:“至於護道人,在所朔地脈連接靈穴之時,便也可知曉他的所在,若在‘清心庵’,那時地脈已連靈穴,倒是可以不怕得罪道家之人,屆時再爲圖之不遲。”

“地脈連接靈穴之時可尋出護道人?”

智苦點頭道:“地脈接連靈穴之時,是會使靈穴有所波動,以‘漏盡通’神通之妙,是可趁機剝離出一絲怨氣,屆時也自可以憑怨氣探出護道人所在。”

“善哉,善哉。”智光望向江秋白,“那這江大人如何處置?”

“趙夫人一再強調不可輕易傷了江大人,想是江大人活着對她日後行事大有用處,且是留他性命。不過待在明年入夏之時,用百劫拳困住他的神魂再送去開封,楚南風他們必會耗費氣機相救,卻也可使他們修爲有所減弱。”

智苦言語一頓,望了一眼龍從雲,對着智光言道:“明日師弟與從雲可隨我去探出河、魏兩處葬冢地穴所在,再到秋山看看他們是否有了佈防。”

****

當楚南風趕到郡主府得知江秋白被智光擄去,頓然大驚失色。但知智苦讀取江秋白記憶之後,若去尋葬冢所在,再分頭破陣至少要三五日之事,一時也自不爲擔心冢陣被破,但卻心恐智苦尋去莫忘島傷害馬希蘭等人。

於是未敢耽擱便是帶上洛逍遙三人趕回莫忘島,又爲擔心智苦、智光會聯手而去,臨走之時便也留信與常青青,讓她交與稍後從萬虎山回來的武望博等人,吩咐穆道承、明無二人隨後趕去莫忘島。

待到了莫忘島之後,便是馬上安排衆人離島去往衡山‘清心庵’,楚南風作此安排,但如智苦所料,他從智光未爲傷害洛逍遙三人看出,智苦一衆對道門之人是不敢輕易結怨。

一衆人等從收拾行裝離開莫忘島到仙女湖西岸之時,卻也費去了一個多時辰,那時穆道承、明無恰也趕來。

與穆道承、明無一經商議,但猜智苦應是先去尋找葬冢所在,楚南風便又讓穆道承、明無二人先趕回開封,集結武、華二人之力,帶上先前選出的一百名神虎營衛,去往澶州秋山守護葬冢。

待將馬希蘭、洛寒水等人護送到衡山‘清心庵’之後,楚南風便是對洛逍遙言道:“那時智光顧忌你三人是爲道門弟子纔不敢相害,此下讀取了你江師叔記憶,恐怕日後相遇不會再爲留情。而智光能尋到郡主府擄去你江師叔,此中大有蹊蹺,郡主府你們是不能再爲前去了……”

洛逍遙急道:“那‘魂元丹’日後讓何人傳送?”

“那幾位丹道真人是與徐家藥鋪掌櫃有緣,爲師此番去了開封便讓青青出面說服徐家掌櫃,請那幾位丹道真人來衡山煉丹。而煉‘魄元丹’所需藥材已爲備足,屆時就讓箭衛押送來此處。”

“那師父所交代送與李先生的書信……”

“爲師剛好北上,當會親自前去拜訪李先生,書信就不必送了,你且交與爲師。”

洛逍遙取出信件遞與楚南風,言道:“那弟子可是隨師父一起?”

“你江師叔生死未明,智苦一衆又神岀鬼沒,此下事多兇險,你且與慕雲她們留在此處……”

話音未落,洛逍遙‘僕通’跪拜在地,“弟子斗膽請命前去與穆師公他們一同守護葬冢……”

蕭慕雲與林婉真互視一眼,也是跪拜而下,齊聲道:“弟子也願同往……”

楚南風但想已與智苦開始正面交鋒,若是不答應洛逍遙去守護葬冢,以他此下的心境,定也會偷偷前去,不由得心下暗歎,“起來吧,那就隨爲師一同前行……”

師徒四人與馬希蘭辭別之後,便是趕去無悔山,豈知李觀書卻未在山中,候有三個時辰到夜晚亥時,仍未見李觀書歸來,楚南風只好帶着洛逍遙三人離開,但卻非行去開封,而是往江寧府尋文益而去。

來到清涼寺外之時,楚南風頓住身形,目光掃向洛逍遙三人,言道:“爲師向文益大師所請教之事大爲重要,而智苦有讀取他人記憶的神通,你三人當爲不知最好,以免日後壞事,且先在寺外等候爲師。”

楚南風自是有事不便讓洛逍遙知曉,才如此作言,但洛逍遙三人卻是覺得他所言有理,聞言行禮齊聲應道:“弟子遵命。”

迎出寺門的文益,但見洛逍遙三人對自己行禮見過之後,轉身去往寺門外涼亭之處歇腳,心中便猜出楚南風有要事相告,也自不爲驚訝。

楚南風隨着文益相引來到方丈室,待一入座,就將江秋白被智光擄劫一事言出。

文益聞言震驚不己,“罪過、罪過,未料江大人竟是遭了劫難……”

“晚輩當時向李先生請教冢陣之事,一時疏忽卻爲忘了一些細節未爲見問,本是尋去無悔山再爲請教,可惜無緣得見李先生,故而轉來向大師求解……”

“楚居士請講。”

“但若熒惑凌犯河中、魏兩星之時,智苦破了一處葬冢,那時劫道中的怨氣是否會爲之波動而爲智苦剝離?”

文益沉吟片刻,言道:“但以老衲見識而言,那時怨氣當會有波動,應會爲智苦所趁……”

“如此說來,破冢之時,也是智苦尋到護道人之際?”

“正是。”

“李先生有言但若那時被智苦破了一處葬冢,他便可將替代之人的祖骸葬入靈穴,那麼智苦屆時是否要守在龍脈靈穴之處,還是待破了葬冢之後回龍脈再爲行事?”

“熒惑凌犯兩星之時,是可使龍脈地氣與天象十二時辰之內無法呼應,但智苦要安放替代之人的祖骸卻只爲一個時辰功夫。”

“龍脈穴眼之所以稱爲靈穴,只因其帶有靈性,每經一個時辰靈穴的五行陰陽之氣就會轉換一次。如智苦在申時破了葬冢使靈穴打開,待到了酉時,靈穴就會閉合。”

楚南風心下一喜,“從青龍山去往三處葬冢,其間路程皆有六七百里,來回而言,至少須五六個時辰……但若如此,智苦是無法前去破冢,那時行破冢之事唯智光與龍從雲了。”

“那楚居士打算如何應付……”

楚南風心念一動,言道:“還望予以大師指點。”

文益沉吟片刻,言道:“熒惑行跡飄忽不定,最爲難測,非精研星象術法之人是爲無法斷出它何時凌犯三垣諸星,但以朱先生之能只能推演其大致出現年月,看來確切時日是無人可以斷定。”

楚南風點了點頭,“應爲如此,不若朱先生留信之中必會提及。”

“此下衆人是爲聚力守在秋山,若熒惑凌犯兩星之際,從秋山趕去五老山有千里之遠,而智苦他們趕去只爲六百餘里,卻是比他們爲遲,是故五老山之處應在明年夏季之時早做佈局。”

“而衆人之中唯明無與老衲可以望出熒惑凌犯兩星的天象,老衲以爲可使明無與武先生先去五老山附近潛伏,一旦星象出現,便可現身守護葬冢。”

“老衲明年入夏之時,也會趕去秋山,待星象出現,楚先生就可與老衲趕去千鶴崗,千鶴崗在大名府之處,與秋山只有近兩百里遠,一個時辰便爲趕到。留待穆居士與華先生加上一些兵衛留守秋山,對付智光、龍從雲也是容易。”

楚南風但聽文益安排是爲可行,聞言便道:“屆時但依大師安排行事……”

“此策只爲老衲一人所見,到時楚居士當可再與穆居士等人商議,或有更可行之計。”

文益言語一頓,端起香茶茗了一口,言道:“對於小居士是護道人的身份,楚居士可有打算告知與他?”

楚南風但想文益此時如此作言必有深意,略一遲疑言道:“大師的意思?”

“前三次佛難起應之際,入世的護道人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楚居士可知爲何?”

這個問題楚南風倒是未爲想過,聞言心頭一震,“但望大師解惑……”

“阿彌陀佛,只因他們那時皆是入了元嬰修爲。”文益言道:“楚居士是爲入了元嬰之境,想是知曉其中玄妙……”

未待文益講完,楚南風心念一動,“外可自見鬚眉,內可洞察肺腑,一旦小徒入了元嬰,便可看見匿在自身體內的護道氣象?”

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章  通寶閣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三八章 驚變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章  通寶閣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二章 兵禍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六章 敵襲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十一章 報恩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
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章  通寶閣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三八章 驚變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章  通寶閣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二章 兵禍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六章 敵襲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十一章 報恩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六章 殺豬刀法(三)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四十五章 平叛〈下〉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