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唱一和

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七個字正是高俅目下境況最好的寫照。儘管他的官職還遠遠沒有擢升至極品,但是,在舊日的端王成爲了一國天子之後,他這個藩邸舊臣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要等待的僅僅是時日而已。因爲,親王的王府遠遠比不上東宮,縱有王府官,昔日也只是閒置,所以趙佶一旦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用自己的舊日班底。除了高俅之外,另兩個王府官徐勣、何執中也分別得到了新的任命,雙雙一躍至集英殿修撰。

然而,在一片大好的局面之下,卻仍舊存在着重重隱憂。章惇在朝中爲相多年,各個位子上都安插着衆多私人,要在不驚動太廣的情況下一一拔除決不可能。除此之外,朱太妃儘管染疾,但聖瑞宮的號召力仍在,朝臣中心向蔡王趙似的仍舊不少。然而,在這種時候,高俅竟在隨同趙佶面見向太后的時候見到了韓忠彥之孫韓肖胄。

韓肖胄時年二十四歲,在奉詔進京之前,他剛剛因特旨蔭補承務郎,位在從八品下,和高俅那次一見哲宗趙煦便被授予承事郎的階官比起來,他的這次授官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然而,相州韓氏輔佐了多位宋朝君王,如果比起政壇影響力來,高俅就是拍馬也及不上這位貴公子一星半點。

“官家,你還沒有見過他吧,他就是韓忠彥的孫兒韓肖胄韓似夫。”見趙佶和高俅雙雙進來行禮如儀,向太后便含笑介紹道,“進退有度應答得體,不愧年輕才俊,相州韓氏果然在調教子弟上大有見地!”

見了趙佶進來,韓肖胄慌忙下拜見禮,隨即又謙遜了兩句:“太后過獎了。微臣才疏學淺,萬萬愧不敢當才俊二字!”誰料他一擡頭便對上了高俅如同刀子一般的銳利目光,登時有些愣住了。不管怎麼回憶,他都不記得自己和這個男子有任何衝突。出於世家子弟的直覺←立刻對此留上了心,小心翼翼地問道,“請問這位大人是?”

“哦,那是高卿家,算得上是官家的左膀右臂!”向太后顯然心情極好。又恢復了往日談笑風生的興致,“對於官家來說,高卿家可是不可或缺的人物。這不,甫一登基便升了他進館閣。”

“原來是高伯章大人!”韓肖胄頓時大爲震驚,進京之前,韓忠彥便召集了所有韓氏子弟,把京城中的局勢好好梳理了一遍,其中自然沒有漏了高俅。儘管如此,由於高俅並沒有實務上磨練地經驗,因此他對於這個人物並不熟悉。唯一知道的就是此人極得新君信任,絕對不可得罪。“我在相州便曾經聽說過高大人的名聲,那一手字絕對是風骨不凡!”

溜鬚拍馬地小白臉!高俅在心中腹謗連連,但面上卻只能勉強擠出一絲得體的微笑,隨即口不對心地敷衍了兩句。剛剛進殿時他就四處觀察了一下,見伊容不在立刻感到了一絲不妙。要知道,向太后可是金口玉言,倘若一旦開口。那樁婚事便有如板上釘釘再無餘地了。

果然,幾番場面話過後,向太后便關切地問道:“韓卿家,我聽說你地原配妻子去年便過世了,可曾續絃麼?”

韓肖胄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曾經隱隱聽爺爺韓忠彥提過,向太后似乎有意將族女許配給他,可即便是這樣門戶相對的婚事,在面上他還是應該推辭一下的。此刻,他略一沉吟便連忙答道:“回稟太后,微臣和先妻仇儷情深,如今她故世尚未滿一年,家中孩子猶在襁褓之中,因此不想那麼快就再娶。”

“母后!”搶在向太后的話頭之前,趙佶急急忙忙地茬轉話題道,“韓卿家如今三代在朝爲官,又是累世忠良,您還愁他找不到繼室麼?”來不及細想,他便匆匆起立道,“朕總覺得和韓卿家一見如故,朕想召他到福寧殿問問政事,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向太后先是一愣,隨後便釋然一笑:“那當然是正經事要緊,韓卿家陪我這個老婆子也沒什麼話好說,官家你也難得遇見一個同齡人,便帶他去敘敘話吧!”

高俅心下暗贊趙佶的急智,連忙順勢一同起立告辭,直到出了慈德宮,他才長長噓了一口氣。一路上,他見趙佶只是不開口,竟是把韓肖胄完全晾在那裡,不覺心中好笑。

進了福寧殿,趙佶斥退了一應內侍宮婢,這才似笑非笑地看着韓肖胄,淡淡地問道:“韓卿家,你知道朕特意託詞把你從慈德宮帶出來,所爲何事麼?”

“恕微臣駕鈍,微臣世居相州,並無什麼大見識,怎敢勞聖上下問?”韓肖胄知道連奉旨進京地爺爺都尚未得到單獨面聖的機會,心底不由十萬分疑惑。

他這一腳把皮球踢回來,趙佶自然氣壞了,總不能說皇太后賜婚你一定要拒絕吧?他瞟了一眼高俅,見其作了一個敲打鑼鼓的姿勢,立刻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韓卿家,令祖忠彥公乃是朝廷忠良,這一點朕很清楚,但是,令叔祖韓嘉彥卻是駙馬都尉。朕雖然已經啓用忠彥公,可朝中臺諫卻頗有微詞。你是聰盟,應該知道在這種關頭,什麼選擇纔是最好地。”

這語帶雙關的警告登時讓韓肖胄心中一驚,爺爺韓忠彥在哲宗趙煦手上並不得重用,行事更是謹小慎微,唯恐有一點錯誤。此次奉詔回京,儘管族中其他人無不歡欣鼓舞,但爺爺卻始終抱有憂慮,自己先時還道爺爺膽小,如今看來,連新君身邊最受信任的人尚且對自己有所敵意,更何況從新君口中聽到這樣加話,他如何能不慌。

許久,他才下拜頓首道:“還請聖上明示。”

真是個木頭腦袋!眼看敲打得這麼露骨韓肖胄還是不開竅,高俅自然在心中連連咒罵。見趙佶沒了說辭,他只得小小敲了敲邊鼓:“韓大人,如今國事未靖。你既然是韓氏一門的後進子弟,便當矢志報效國家,豈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這話由趙佶說出便大不妥當,可從他這個新貴口中說出來就意味不同了。只是頃刻間。韓肖胄立刻恍然大悟,當即醒覺到了其中重點。“啓稟聖上,微臣如今還年輕,自當爲國爲朝廷做出一番事業,哪有隻知顧全小家的道理?微臣蒙聖上特旨除授承務郎。早已銘感五內,因此請聖上再授外職,歷練一番之後再入朝報效!”

“好。不愧是相州韓氏的傑出子弟!”趙佶這才大喜,當即承諾道,“朕謎便令人察看檔籍,爲你挑選一個大郡!”

“多謝聖上恩典!”

接下來便是一通無足輕重的勉勵,等到韓肖胄出了福寧殿,他已經是滿身燥汗,幾乎累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今日進宮根本沒想到會遇見皇帝,因此別說腹稿。就連一丁點準備都沒有,倉皇之間地奏對能夠敷衍成這樣,他恨不得回去便燒幾柱高香。不過,眼下最緊急地還是要報告爺爺,省得到時答應親事後得罪了皇帝,那就得不償失了。

只不過,自己進京原本是想從京官上一步步進身的,不過外放地方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可是。皇帝爲什麼會對這樁婚事耿耿於懷,莫非是看中了那位姑娘?想到這裡,韓肖胄立時出了一身冷汗,腳下步子不由也加緊了一些。

福寧殿中,高俅看着志得意滿的趙佶,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這一刻,什麼禮法體制都被他扔到了腦後。等到心下情緒定了,他這才趨前幾步,從御案上翻過了一本摺子。

“這是韓忠彥昨天上地摺子,他雖然人還沒有晉見,但摺子已經來了。”見趙佶眉頭微皺,他連忙解釋道,“韓忠彥雖然守舊了一些,但有些方面還是可取的,聖上不若姑且聽之。”

“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戒用兵,老調重彈,這不就是元祐地那一套麼?”趙佶只看了一眼便哼了一聲,顯然並不以爲然,“這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倒也罷了,我大宋臣子只一味地堅持用兵不祥,目光實在短淺得很。”

“聖上,其實大臣始終諱言刀兵,並不只在於想要止息兵戈,其關鍵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錢糧!”高俅見趙佶驚訝地瞪着自己,立刻拋出了精心準備已久的答案,“我大宋軍備,多在北方和西北遼夏接壤處,北方還有大名府這樣地重鎮可以調配物資,但西北軍糧卻不得不居中調撥。一旦有戰事,即使我軍大勝,往往花費也在數十萬貫乃至數百萬貫,所得好處卻寥寥無幾,甚至連西夏的歲賜還得重新再給。如今國庫積蓄不多,戒用兵還是有必要的。”

“你說得沒錯,倘若一場勝仗打下來顆粒無收,在那些大臣地眼中自然還比不上沒打。”趙佶的情緒也隨之低落了下來,“神宗皇帝當年行新政,正是爲了能使國庫充盈,能夠用兵揚威,而皇兄在世時之所以不顧民間毀評而重用章惇他們也是如此。可惜,如今國庫非但不曾殷實,反而每每辦大事便捉襟見肘,實在可恨!”

“對了,還有一件事要懇請聖上恩典!”高俅突然肅然一揖,神色極其肅穆。

“伯章,你這是幹什麼?”趙佶忙不迭地想要將人扶起,兩三下拉不動後頓時有些惱火,“如今朕雖然已經登基,卻依舊視你如友,你有話直說便是!”

“微臣懇請皇上頒佈赦令,洗去那些元祐舊臣的奸佞之名!”

“你……你終究還是忘不了師恩!”趙佶長嘆一聲,隨即點了點頭,“這些事急不得,那是皇兄貶斥地臣子,朕只能一步步做,少不得還要請太后出面。不過你放心,蘇子瞻一定能夠回朝的!”

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5章 殿中論財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4章 除夕紀事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7章 紛至沓來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章 計議將來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37章 蔡王府獄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9章 風波再起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9章 爭分奪秒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5章 措手不及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7章 蔡王府獄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
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9章 觀戰馬高程立約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0章 師生之誼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5章 殿中論財第35章 沆瀣一氣共進退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4章 除夕紀事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7章 紛至沓來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章 計議將來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37章 蔡王府獄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40章 溘然長辭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9章 風波再起第36章 一語驚人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9章 又見金盒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9章 爭分奪秒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4章 遼主天祚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1章 寶物無雙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35章 措手不及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7章 蔡王府獄第40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