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盛勢出巡

大宋官家奉兩宮出遊,並駕幸蔡王府陳王府,這是大宋開國以來最熱鬧的盛事之一。因此,在消息一經傳出之後,整個汴京城頓時轟動了。年長的都在那裡議論當年的往事,年少的則滿心盼望着到時瞧個熱鬧,一時間,但見禁軍四處奔忙,內侍頻頻現蹤,開封知府阮大獻更是恨不得能多生一雙手,當然,最最忙碌的還是殿前司的禁軍。

到了御駕出巡的那一天,淨街的殿前司禁軍前後共來了五批,約摸共百人,那本就潔淨的御道更是早就掃除得幾乎一塵不染。道路兩旁擠滿了前來觀瞻的百姓,個個臉色興奮翹首盼望,卻無人敢喧譁吵鬧。終於,那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逐漸近了。

“皇太后乘的是六龍輿!”人羣中,一個見多識廣的老者低聲唸叨道,四周頓時驚歎一片。

只見那六龍輿金塗銀頂,上設行龍六條,各色珠絡不計其數,晃得人眼花繚亂,上方還有黃傘爲遮擋。其後朱太妃乘坐的則是龍鳳輿,奢華之處略遜於之前的向太后鑾駕,上方則是紅傘遮蔽。趙佶自己乘坐的則是赤色的太平輦,照例是金塗銀裝飾,龍頭、魚鉤、帷踏,梅紅絛樣樣不少。輦上十二名輦官個個着緋,用的都是俊俏少年,頓時引來無數懷春少女的低聲讚歎。前後左右各有儀衛擁傘扇,一眼望去盡顯天家氣度。

早已得了趙佶吩咐的高俅並未在隨駕而行的官員中,由於禮制,天子出遊,所有人都不能居高俯瞰,因此他只是站在街道的角落中,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氣勢浩大的鑾駕行過。在他身邊,除了幾個家人之外,還有一個臉色凝重的老人。

“高中書,你說聖上會不會過慮了?”那老人望着鑾駕遠去。情不自禁地問道,“汴京乃是我大宋國都,歷來治安清明,再說此次出行我很早便開始籌備,怎麼會讓賊人混入?”

高俅這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微笑着看了旁邊的人一眼。要說官階,這個姚麟乃是從二品大員;要說職務,此人是堂堂殿前都指揮使。三衙長官之一;要論資歷,此人歷經三朝,在與西夏作戰時屢建奇功,官階步步上升,幾乎到了一個武將的頂點,也算是一大異數了。要知道,歷史上真正地高俅在徽宗後期當了不少年的殿前都指揮使,這麼算起來,這位姚殿帥豈不是自己的前輩?

“姚帥,國之大患。有時候不見得都是外敵。所以預作防範是沒有法子的事情。”輕飄飄地送過一句話之後,他突然詞鋒一轉道,“姚帥乃是三朝元老。聖上曾經提起過,姚氏一門世代爲將,功勳彪炳,將來要多挑選幾個子弟作爲蔭補。”

雖然出身行伍,但姚麟出身武將世家,對於朝堂侵詐雖不以爲然,卻也是早有耳聞,對後一句話只是置之一笑罷了。不過,他立刻聯想到了前些時日外頭紛紛揚揚的流言,臉色立刻變了。“高中書。難道今日之事”,“姚帥,此事你心知肚明便可。若是無事,今日我們就算白跑一趟;但若是有事,此番就要偏勞你了!”

“你放心,既然是聖上的密令,我自然做好了妥善安排。”話雖如此,姚麟卻不禁覺得十萬分頭痛。要不是大宋朝向來有明例,無邊功者不得爲三衙長官,他也不會在新君剛剛即位時便官升一級。坐上了這汴京最高武官的位子。可是,這位子儘管引人羨慕,卻着實燙手得緊。

就說今天的事情,若是一個處理不好,別說功勞,他不吃掛落就不錯了。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對高俅異常客氣,出身將門地他異常明白,若將來有一個宰輔在朝堂爲靠山,那家中子弟就要容易進身得多了。

此時的蔡王府卻是另一番景象,一應僕役侍女全都換上了光鮮的衣裳,府邸中更是灑掃得一塵不染上下整潔。平時緊閉的中門打開,自蔡王趙似以下的一應王府文武官和屬吏全都一字排開,早早迎候在了府邸門外。

儘管端着一張笑容可掬的臉,言談必提及君恩,但趙似的背心早已爲汗水沁透,藏在袖子中的手更是溼漉漉的。好在如今乃是五月時節,天氣已經有些炎熱,他也不虞有人看出自己心虛。他當然不會想到,在自己目光未及的地方,有人正在用一種極度狂熱地目光盯着他地背影。

自從鄧鐸拿到了那顆所謂解藥之後,他已經是完完全全持着從龍之意。昔日的端王一旦登基,那些王府的文武屬吏個個得蒙重用,若是趙似有得道地這一天,他鄧鐸不是一樣能夠雞犬升天麼?

另一隊武官中,劉況則始終盯着鄧鐸,心中總有一絲籠罩不去的陰霾。他是元佑七年通過武試的武官,自忖懷有一身武藝卻始終報國無門,直到一次偶遇當時仍是端王的趙佶之後,這種情形方纔有所改觀。從那以後,他從三班借職而三班奉職,而後又升爲右班殿直,比一應同僚還要快上幾分,最後才輾轉調來了蔡王府,只是從無人知道他早就認識龍潛於邸的趙佶。

“況哥,我打聽過了,那天見過集賢齋劉管事的人已經全數被看管了起來,不過,那傢伙送來的是酒壺肯定沒錯。”矮個子的鐘達正站在劉況身後,此時刻意壓低了嗓音說道,“這邊都是自己人,至於那邊則大多都是蔡王殿下的心腹,若是真的動手……”

“沒我地命令絕對不準動手!”劉況悚然一驚,連忙提醒道,“你看我的眼色行事,萬萬不可驚了聖駕,否則到時功勞變成罪過別怪我沒提醒過你們!”

約摸小半個時辰後,趙佶和向太后朱太妃終於進了蔡王府。和趙佶的精神奕奕相比,兩宮的臉色明顯有些不佳,儘管經過了多日的調養,但朱太妃的氣色中仍是隱約流露出一絲灰敗的意味,而向太后則有些懶洋洋的,只在趙似行禮問安是提起了一點精神。

“今日承蒙聖上和皇太后皇太妃駕臨,臣不勝惶恐。”趙似竭力壓制自己的目光,一路都是低着頭,直到臨進正廳前方纔笑道,“聖上登基以來第一個駕幸地便是臣的陋宅,而且還是奉皇太后皇太妃同行,這份隆寵臣可是第一個領了。”

“聖瑞,你平時還說十二郎不會說話,你聽聽,這些詞是不是勝似蜜糖?”自從哲宗趙煦去世之後,向太后還是第一次有這麼好的心情。

她左右看了看滿園盛開的鮮花,微微頷首道,“十二郎這宅子經營得不錯,既然是宗室,一味的節儉也不是法子,豪奢更是要不得。還是這種樸樸素素的花花草草,看上去更令人心曠神怡。”

“太后誇獎他了,十二郎平素就是個閒不住的性子,要說奢華當然談不上,可這些花草他當然是不會侍弄的,不過是擺着好看罷了!”如今的時節,朱太妃早已褪去了哲宗在位那時的盛氣,整個人又變得謙和了許多。她悄悄偷眼瞥了瞥趙佶,見對方只是含笑不語,心中不由稍稍篤定了一些。

趙似卻不耐煩再這麼虛詞敷衍,又說了兩句便把三人引入了正廳。他在事先費了不少功夫從集賢齋弄來了一批字畫,又請了幾個知名的文人佈置,此時,這廳中自然是顯出了一股濃濃的書卷氣。

“好,士別多日當刮目相看,十二弟的這廳堂布置得雅緻!”趙佶一句話剛剛出口便聯想到了當日蹴鞠賭賽的場景,臉上神情雖然不變,心情卻逐漸陰沉了下來。幾番對答下來,他也隱約察覺到趙似是刻意趨奉,和以往的任性妄爲大不相同,因此已經有些警惕。這時,趙似也趁勢提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腹案。

“啓稟皇太后,皇太妃,聖上,今日御駕親臨,臣特意從外邊請來了一個歌舞班子助興,後花廳也已經擺好了酒宴。臣知道三位向來不在意這些俗套,只希望能看在臣一片真心的份上,能夠屈尊多停留一會,也好讓臣盡一下仁孝之道。”

在向太后第一個首肯的情況下,朱太妃又順水推丹,趙佶自然不會提出異議。於是,帝后三人便起身前去後園。由於早就精心佈置過,此刻那一條不算寬敞的青石小道兩側,各色奇花異草爭奇鬥豔,令人賞心悅目,也不知博得了兩宮多少讚賞。就在向太后和朱太妃駐足觀賞一株牡丹時,一陣清越的歌聲突然傳入了衆人的耳中。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耳聽那如泣如訴的聲音,趙佶整個人呆在了當場。當向太后出言稱讚時,他方纔驚覺了過來,用言語掩飾道:“十二弟真是大手筆,居然能夠請來如此歌姬獻藝,真是把那些樂坊的女子全都比下去了!”

趙似心中冷笑,面上卻愈發恭謹,彎腰把三人請入了此次的酒宴之地。蔡王府的後花園本就十分寬敞,更有一個方圓裡許的小湖,那用來宴請帝后的水閣便臨湖而立,而湖中心還搭了一個高高的戲臺,上面不時傳來陣陣管絃之聲。

而以趙佶的目力,早已看得清清楚楚,那個挺立高臺,猶如一支出水芙蓉般的冰霜女子,不是含章又是誰?)

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8章 民不聊生第4章 緊鑼密鼓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4章 御前蹴鞠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6章 忠心見疑第7章 球社之爭第5章 夫妻之間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9章 微服出遊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6章 重操舊業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9章 風波再起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9章 微服出遊第3章 路遇貴人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7章 紛至沓來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0章 巧舌如簧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5章 殿中論財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2章 所謂江湖
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8章 民不聊生第4章 緊鑼密鼓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4章 御前蹴鞠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26章 忠心見疑第7章 球社之爭第5章 夫妻之間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7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9章 似是相識故人來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9章 微服出遊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6章 重操舊業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9章 風波再起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9章 微服出遊第3章 路遇貴人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7章 紛至沓來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0章 巧舌如簧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5章 殿中論財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6章 見黨羽試探腹心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2章 所謂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