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龍遊

女頻榜上看到一本好書,定要推薦給同好俊賞。嗯,書名《荼縻》,章尾直通。

這書我看得很有感覺,醞釀寫篇書評中……來日奉上吧。

有書友看了也喜歡的,請積極投票支持,該作者女頻PK中;不喜歡的話,個人口味啦,各花入各眼,莫被海棠迷了眼,嘿嘿。

幾人聽了都是一驚,陸謙還沒開口,黨世英便急忙問道:“衙內如此說,難道朝廷將有事於東南?”

高強暗笑,正色道:“實不相瞞,朝廷於西北用兵經年,其中多有利弊得失,樞議早有再變兵制的提案,只是國家如此之大,各軍無慮百萬,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這兵制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相公崇寧三年本已有重建新軍之意,卻因前次意外罷相而廢,此番重入宰執……”說的有些口渴了,便端起桌上的茶碗來喝了一口。

黨世英趕緊插話,脅肩諂笑道:“那自然是太尉大人和衙內運籌奔走之功了。”逮着主子得意的事情大拍馬屁,乃是獻媚的不二要訣,黨世英自然深知其中奧妙,這機會抓的正好,既沒有打斷衙內的話,又結結實實地拍了極爲熨帖的一記馬屁,就連高強心中都有些飄飄然起來。旁邊陸謙更是暗自捶胸頓足,深覺自己道行不夠,難怪這黨氏兄弟比自己還小了幾歲,卻爬到這般高位,這份馬屁神功可着實了得。

高強呷了口茶,續道:“此番相公重掌宰執,這兵制重整案便又提上日程,只是下面情況未明,他老人家謹慎爲先不敢輕動,便屬意本衙內先下來了解一番,這事家父也有預聞,因此安排幾位與我一同來這蘇州就任了。”

“哦……”“原來如此……”“相公公忠體國……”“太尉深謀遠慮……”三人連連點頭讚歎不已,陸謙這回聰明瞭,沒等黨世英說話便搶道:“然則衙內這番整軍,就是要爲了這兵制變革做準備了?”

“正是!”高強慨然道:“相公當年隨王荊公變法圖強,深知祖宗之法不可守缺不變,國家冗兵之弊不除則不強。然而兵制變法千頭萬緒,若一味裁撤則恐生變,亦恐不足應萬一之變,相公的意思,是要本衙內在這蘇州城先查探軍力究竟如何,如何變法適當,先提個預案上去再行定奪。”

“是極是極!”黨世英這回再度搶回先機:“相公這般思慮,真是人所難及,小將這便吩咐下去,務必要儘快將軍中各種詳情盡數報於衙內知曉。”

陸謙暗罵黨世英草包,剛纔大家都你推我我推你,就是爲了軍中關係複雜,這麼把幕布都掀開了大家不好做人,現在高強只是一席話,這臉立馬就變了,要知道這出頭鳥可不是這麼好當的。

他腦子裡轉了轉,向高強笑道:“衙內,雖說相公此意於國爲大義,然而畢竟現下沒有公開行此新政,這般雷厲風行地徹察,軍中將士不知就裡恐怕亂了軍心。”亂了軍心倒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原因大抵是各級軍官少了許多油水,爲國所能盡的忠義之心就少了許多。

見高強微微點頭,陸謙精神一振,續道:“小將倒有個計較在此:且暫緩如此徹察,只說統制大人要練軍,教各指揮按日分頭出城操練,若逢到支領請受(宋時的軍餉叫做請受)之日,就如今日在校軍場現發犒賞一般各領各的,這麼一來再比對以前發放的記錄,其中虛實便可盡知了。”

“妙計!”高強擊節而贊,這條計策雖不起眼,然而卻極爲實用,神不知鬼不覺便將實額空額都探了明白,餘外的兵員素質、軍器利鈍等事都可以在平時操練中差人暗中觀察即可。“陸都監此計大妙,黨統制,楊統制,可還有什麼意見?”

倆人都是搖頭,楊志見有這計策可以不驚軍心,自然歡喜,黨世英一面答應一面暗恨“這麼簡單的計策我怎麼就沒先提出來,這陸謙的嘴太快了,下次再找回這場子罷!”

見無異議,高強便着幾人詳細計議箇中細節,料想自己已經一頂軍制改革的大帽子扣了下去,明眼人自然知道要趕早的道理,其中又有楊志這樣的心腹在,不怕這幾人不盡心辦事。

他徑自回了書房,吩咐了親隨看好門,便獨自坐在椅子上整理自己的思緒:此番主動求得來東南的機會,主因之一就是爲了幫源銀礦一事,方臘在這件事上的表現令人摸不着頭腦,再聯繫到原來歷史上方臘起事的浩大聲勢,不來探個究竟實在是放心不下。

只是自己手下不是軍官就是文士,一個下里巴人都沒有,唯一對江湖市井有所瞭解的石秀也留在了京城,是以現今自己人雖然到了江南,卻一時不知從何處下手瞭解明教的虛實,這便如何是好?

這問題他本也有所考慮,只是一時沒有頭緒,再加上初來乍到事務繁雜,便擱下了。今天看到蘇州駐軍的“精彩表現”,才知情勢嚴重,方臘如果選擇這個時機起事,則局勢恐怕比原先歷史上攪擾七州六十二縣更爲嚴重,東南半壁不保也有可能。現在自己來的這個年代顯然已經與原先的歷史有了差別,若當真以爲方臘必定會在十幾年後起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君不見力行花石綱惡政的朱緬已經被自己給取代了麼?

這回細細思量前後因果,忽地發現自己漏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宗澤!此人深入明教根本重地,銀礦礦脈就是他發現的,又與明教教主方臘這樣的核心人物一夜交涉,再加上多年在此地做縣令,對於明教事務的瞭解恐怕沒什麼教外人士能比的上,這一個人如何不用?

高強霍然站起,向親隨道:“快請許先生來見我。”那親隨應聲去了。

工夫不大,許貫忠快步來到,高強劈面就問龍遊縣的情況如何?

許貫忠也是當日大相國寺目睹了高強與明教衆人交涉全過程的,聽到高強這麼問便知他心意,只是他是大名府人氏,這兩浙路衢州府龍遊縣名字是知道的,路徑是不知道的,出了蘇州城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又怎麼回答衙內?偏偏這事又不好假手他人,只好又跑出去找了份兩浙路的詳細地圖來與高強一同參詳。

原來這東南水網密佈,大凡縣治以上的所在都有舟楫可通,這龍遊縣也不例外,若是乘船沿運河直下杭州,再轉入錢塘江,經富陽、桐廬而至睦州,由此船放蘭溪,溯流而上數十里就到了,全程順風逆水,輕舟快行,不過六七日便至。

只是兩個北方人到這地方連話都聽不大懂,又怎出得門?許貫忠去應奉局裡的老人中找了一個老成穩重的小吏跟着,又安排路途應用之物,高強自去屋中跟嬌妻愛妾道了別,又向黨陸楊三人交代了整軍事宜,那小吏背起了包裹,三人出門便直奔運河碼頭。

這次是輕車簡從微服出行,連官船也不用,那小吏在碼頭上一番講價租了一艘快船,三人鑽入艙中便行。

一路無話到了龍遊,高強在船中窩了六七天,悶的一肚子氣,上岸來先在碼頭四周轉了一圈,掃視一下四周情勢。只見這龍遊縣城與蘇州那種通衢大邑景象又有所不同,城牆高只兩丈有餘,碼頭建在水門外,一排柳樹隔起百餘丈方圓的空場來,旁邊則是一條青石板路,直通幾個高大糧倉,此時正是初春農忙之時,碼頭沒什麼漕運船隻,本該是有些冷清,這龍遊碼頭卻與路上經過的建德、蘭溪等地不同,碼頭上停靠了數十艘大小船隻,一隊隊腳伕來回忙碌,將各種貨物搬上卸下,官府在這裡建了木屋,船老大、行商坐賈、行會頭目等走碼頭討生活的人在此歇腳談論,衙門的胥吏現場辦公,幾名衙役按着腰刀鐵尺來回巡視,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雖然規模比不上蘇州城、杭州城,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高強揹着手轉了幾圈,不由連連點頭:此間雖是小城,然而見微可知著,這一個小小碼頭就有這等氣象,主政的宗澤胸中着實是有些才學的,不由得對這位歷史上的中興名臣又多了幾分興趣。

等到許貫忠和那小吏收拾好包裹也上岸來,問明瞭去縣衙的路徑,那小吏當先引路,到縣衙前將高強的帖子遞了進去。

少停便有個押司模樣的出來,滿面笑容地問:“哪位是高應奉?我家明府後堂有請。”

高強一怔,按說自己現在的官階跟這位正七品縣令比起來還要高了一級,居然只派了個押司來送一個請字?這宗澤的派頭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無奈這裡是人家的地頭,自己又算是有求而來,小小的禮數也就不放在心上了:“相煩帶路!”

那押司領路,三人直入後堂,轉過一道月亮門,迎面一箇中年便裝男子站立,那押司緊走幾步,微微躬身道:“稟明府,這位便是東南應奉局的高提舉。”

高強閃目觀瞧,只見此人中等身材,四五十歲年紀,相貌平平,三綹短鬚垂在頷下,一雙眼睛卻極有神采,顧盼之間不怒自威,當地一站淵停嶽峙穩凝如山,倒象是練過武藝似的,與常見的文官大不相同,心中暗喝一聲採:“好一個宗爺爺!”

第34章 來投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10章 治軍第20章 刺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三十四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四章 下第22章 無聲(上)第14章 二帝(上)第75章 洗錢第23章 歸來第三章第3章 河上第27章 欲見第37章 包裝(上)第21章 幫閒第十章 下第22章 平匪(下)第12章 龍遊第四章第42章 虛位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33章 上第十二章 上第四章 上第十一章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八章第33章 下第十章 下第37章 包裝(下)第21章 博覽會(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2章 平匪(上)第六十五章第16章 要務第五十三章第34章 藏兵(上)第4章 智深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 上第六十章第9章 美人第二十二章第38章 夜襲(上)第16章 暗香第64章 張叔夜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七章第60章 賭箭第3章 上第十四章第26章 思見第28章 解勸(下)第26章 對箭(上)第59章 吳用第3章 籠絡(上)第13章 劫牢(上)第七十九章第14章 狹路(下)第5章 圖謀第12章 審李(上)第14章 二帝(下)第36章 泯恩仇(上)第20章 起航第65章 招安第四十章第九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二十九章第七章 上第37章 邀援(下)第37章 包裝(下)第15章 炒金第40章 結局(下)第四章第27章 結盟(上)第9章 索索(上)第16章 變數第23章 金蓮第七章第38章 御筆(下)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九章第五十四章第24章 理財(下)第19章 個唱第4章 三人第10章 曾頭市(下)第37章 邀援(上)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十章 下第一章
第34章 來投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10章 治軍第20章 刺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三十四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四章 下第22章 無聲(上)第14章 二帝(上)第75章 洗錢第23章 歸來第三章第3章 河上第27章 欲見第37章 包裝(上)第21章 幫閒第十章 下第22章 平匪(下)第12章 龍遊第四章第42章 虛位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第33章 上第十二章 上第四章 上第十一章第7章 錢法(上)第三十八章第33章 下第十章 下第37章 包裝(下)第21章 博覽會(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2章 平匪(上)第六十五章第16章 要務第五十三章第34章 藏兵(上)第4章 智深第四十六章第十二章 上第六十章第9章 美人第二十二章第38章 夜襲(上)第16章 暗香第64章 張叔夜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七章第60章 賭箭第3章 上第十四章第26章 思見第28章 解勸(下)第26章 對箭(上)第59章 吳用第3章 籠絡(上)第13章 劫牢(上)第七十九章第14章 狹路(下)第5章 圖謀第12章 審李(上)第14章 二帝(下)第36章 泯恩仇(上)第20章 起航第65章 招安第四十章第九十章第五十七章第二十九章第七章 上第37章 邀援(下)第37章 包裝(下)第15章 炒金第40章 結局(下)第四章第27章 結盟(上)第9章 索索(上)第16章 變數第23章 金蓮第七章第38章 御筆(下)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九章第五十四章第24章 理財(下)第19章 個唱第4章 三人第10章 曾頭市(下)第37章 邀援(上)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一章第十章 下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