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無”和“有”

我從窗戶看到,他哥黃小光站在一輛白色本田轎車前正在抽菸,黃小明出去後,兩個人嘀咕了幾句便上了車,本田車開走了,我的心卻像沉入海底一樣冰涼,一種衆叛親離的孤獨壓得我喘不上氣來,我將杯中的茶一飲而盡,心一橫,走出茶樓。

這可真是世態炎涼啊,我一邊開車一邊抹眼淚,突然手機響了,我趕緊接手機,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國樑的信息,只要國樑扛得住,我就對未來充滿希望。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想找許智泰,想不到他卻主動給我打來電話,他在電話裡告訴我:“大嫂,我在辦公廳當了十幾年副處長,服務過幾位常務副市長,只有彭副市長欣賞我的才幹,兩個多月前,彭市長就答應準備提拔楊恆達任辦公廳副主任,然後由我任處長,沒想到天不遂人願,但是大嫂,我是一個士爲知己者死的人,我不能眼看着齊秀英毀掉一位勤勤懇懇幹實事的市長,我的老同事、好朋友林永清與齊秀英關係非同尋常,老林聽到彭副市長被齊秀英雙規的消息非常震驚,彭市長對老林不薄,老林住的一百五十平米的半躍就是彭市長解決的,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嫂,老林想見見你,他說爲了救彭市長,他會全力以赴的。”

聽到許智泰的話,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都說牆倒衆人推,沒想到這個世上還真有知恩圖報之人,我聽國樑說過這個林永清,他不僅是齊秀英的大學同學,而且是老相好,國樑出事之前就囑咐我一定要利用好林永清,想不到這個林永清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早知如此,在國樑沒出事之前就應該提拔他做《東州日報》總編,提拔許智泰做辦公廳副主任。我現在才明白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感覺,一旦國樑案子翻過來,官復原職,定要論功行賞。

我和許智泰約了時間和地點,然後到銀行取了幾萬塊錢,我要讓林永清成爲我手中的定時炸彈,齊秀英乖乖就範則已,不就範咱們就同歸於盡!

我是《清江日報》資深記者林永清

最讓哲學家們困擾的是我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我一直認爲,我是從“無”中來,又到“無”中去。但是,自從通過許智泰認識了彭國樑,我覺得自己從“無”進入到了“有”中,不僅有了一百五十平米的大房子,而且昨天張佩芬又送給我三萬塊錢,我的的確確進入“有”了。

與張佩芬分手後,回家的路上,我開始思考“有”的意義,經過一番深入思考,我似乎明白了“有”就是使命,我雖然從“無”中來,但是卻爲了“有”的使命而來,只有使命完成了,纔可能再回到“無”中去。毫無疑問,我現在的使命就是說服齊秀英放彭國樑一馬。

我之所以覺得這是我的使命,完全是出於同情,更覺得彭國樑功大於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如果誇大事實,無限誇大一個人的缺點,那麼天底下誰不是罪人?我們既然是亞當的後代,那麼誰不是在原罪中孕育的?十字架的木頭來自天堂裡的那棵禁果樹,正如歌德在《浮士德.城門之前》中所言:“有兩個靈魂住在我的胸中,這一個要跟那一個分離;一個沉溺於粗俗的愛慾,以執着官能迷戀人間;一個強烈地超脫塵寰,奔向那往聖先賢的領域。”兩個靈魂就是兩個亞當,毫無疑問,除了伊甸園裡的亞當,還有一個,那就是耶穌,兩個亞當時刻注視着我們,第一個亞當用汗水洗禮我們的肉體,第二個亞當,也是最後的亞當,用熱血浸透我們的靈魂。我們的靈魂上了天堂,而耶穌的肉體卻留在人間地獄受難,這就是事實。我們將所有人當作一個人,造的孽,如果由一個人承擔,這纔是罪。世界已經變成了燃燒的森林,我已經像一棵樹一樣在燃燒,我多麼渴望自己變成一口深井啊,但是我不能,面對一個即將失去丈夫的可憐女人的哭訴,我必須燃燒。

張佩芬一口咬定自己的丈夫是冤枉的,她一邊哭訴一邊列舉了彭副市長爲東州老百姓嘔心瀝血的政績,僅就招商引資工作一項政績來說,就比劉一鶴任常務副市長主管該項工作時突出十幾倍,愛民、親民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我自己就是彭副市長“以民爲本”的受益者,對一個政績突出,政聲顯赫的改革者有必要揪住小辮子不放嗎?

說實話,我是帶着氣去見齊秀英的,去之前,我打了個電話,她雖然很熱情,但口氣也很警覺。我本想到辦公室見她,她卻讓我晚上到家來,到家談話更方便,一股暖流不禁在我身體裡流動。

我一直認爲政治家最優秀的性格就是沒性格,但是齊秀英已經官居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了,性格里的倔強始終不改,上大學時就嫉惡如仇,對看不慣的事從不藏着掖着,這樣的性格按理說根本不適合從政,我一直不明白,像秀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升到這麼高的位置?當然秀英有着鋼鐵般的自律能力,厭惡奢華和風頭,善於隱匿自己的私生活和感情,也許是這些性格幫了她。

也正因爲如此,我們之間的感情弄得不明不白的,其實我心裡清楚,她是希望我們倆牽手走完餘生的,都是她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鬧的,我們之間一見面總像隔了一層。那個位置有什麼好,人都得罪光了,最後還不是退休,真要是退下來,誰還會理你?她心臟本來就不好,前幾天研究彭國樑的案子,心絞痛發作,還叫了120,我真不知道她這麼玩命辦案是爲了什麼?圖虛名,她在反腐界已經成了一個“傳說”,老百姓常說見好就收,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爲”。“無爲”是什麼?就是否定過分之爲。凡事都要講個“度”,說什麼爲了信仰和信念,鬼才信呢!多少黨員幹部都改信佛教了。今年元旦,我去西山慈恩寺拍攝撞鐘****盛況,沒想到西山景區門前掛着大紅橫幅,寫的是“慈恩寺辭舊迎新撞鐘****,護佑各級領導官運亨通,萬姓擁戴!”我聽許智泰說,慈恩寺早就被原綜合二處處長趙忠包了,據說日進斗金。可見“神佑官運亨通”實則是“官佑香火興隆。”

那麼多領導“不問蒼生問鬼神”,唯獨你齊秀英“不敬鬼神敬蒼生”,怕是連蒼生也未必相信。說一千道一萬,所謂“神佑”無不是“人佑”,彭國樑佑過我,你齊秀英如果真心愛我,就應該發發善心佑一佑彭國樑,放人家一馬,殺人不過頭點地,彭國樑畢竟爲東州老百姓幹過那麼多好事,如果連這點“人情”都看不明白,不就成了沒有七情六慾的怪物!還談什麼理想信念,難道爲了理想信念就可以六親不認?連六親都不認的理想信念,還信它幹什麼?

我就這麼胡思亂想着推開了齊秀英家的門。很顯然,秀英刻意打扮了一番,一改平時“鐵娘子”的形象,滿面溫柔地將我直接迎進了餐廳。餐桌上,已經擺上了紅酒和四個小菜,平時都是保姆迎出來,今晚保姆卻不在,想必是秀英特意將保姆打發走了。

我開玩笑地說:“秀英,一看這幾個菜的水平就達到了副省級,是不是親手做的?”

齊秀英咯咯笑道:“這段時間太累了,就想讓你陪我喝兩杯。”

我見秀英情緒好,就逗趣地說:“秀英,平時來保姆都在,今天就我們倆,我還真有一種偷情的感覺。”

齊秀英溫柔地推了我一把說:“沒正形,來,咱們先乾一杯!”

我想起前蘇聯電影《辦公室的故事》裡的女局長卡盧金娜,覺得自己特像男主人公諾瓦謝利採夫,眼前的齊秀英多麼像卡盧金娜呀!令我豔羨的是卡盧金娜與諾瓦謝利採夫之間不僅產生了愛情,而且最終兩顆孤獨的心靠在了一起,但是齊秀英卻讓我傷透了腦筋,也許是她的級別比卡盧金娜高的緣故。諾瓦謝利採夫是一反平日的懦弱,才贏得愛情的,看來我也得一反常態不可了。

我們幹掉第一杯紅酒後,齊秀英感慨地說:“永清,女人在紀檢工作中幹長了,人們都拿我們當冷血動物,你知道我有多長時間沒逛商場了嗎?大概有十年了,在省紀委我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實行的也是固定的兩點一線制,從家裡到單位,再從單位下班回家,基本上沒有社交活動,更談不上吃請了。永清,我知道你心裡怨我,要不是礙於身份,我多麼想和你到茶樓、酒吧坐一坐啊!”

難得秀英說出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我便見縫插針地說:“秀英,眼下是腐敗如麻,靠你自己能碾幾根釘,何苦跟自己過不去呢,人心都是肉長的,誰都不是爲了成爲腐敗分子走上領導崗位的,現在老百姓常說,寧要給老百姓幹實事幹好事的貪官,也不要佔着茅坑不拉屎的清官,封建王朝還講官官相護呢,秀英,再幹幾年你就退休了,幹嘛要把人都得罪光了?弄得衆叛親離對你自己有什麼好?俗話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人一走茶就涼,你不給自己留後路,也不給兒子留後路?就拿彭國樑的案子說吧,根本就是劉一鶴與彭國樑之間的***,我當記者的,耳聽八方,上上下下的聽得多,劉一鶴與彭國樑之間鬥了不是一年兩年了,按理說,兩個人都給老百姓幹了不少好事,何苦呢?人無完人,秀英,像彭國樑這種爲老百姓幹實事幹好事的官,咱們積陰德也應該手下留情,網開一面啊!”

我話還沒說完,齊秀英的臉就沉了下來,她沒好氣地說:“永清,你跟我說實話,你是不是拿了彭國樑的好處了?”

我讓齊秀英戳到了腰眼上,臉一下子就熱了,但是我心一橫,思忖道,這輩子就彭國樑給過我好處,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爲了那座窗明几淨的大房子,我也不能在齊秀英面前妥協。

“秀英,”我儘量心平氣和地說,“我是在用心跟你說話,你好好想一想,誰會跟你說這些話?總不能因爲跟你說了實話、真話、心裡話,你就把人往歪裡想吧!”

齊秀英用鷹一樣的目光掃視着我,失望地說:“永清,想不到你是來當說客的,是張佩芬請你來的吧?身爲副局級幹部,不僅無視黨紀國法,還到處伸手干擾辦案,妄想讓丈夫官復原職,簡直是笑話。永清,你說劉一鶴與彭國樑之間關係不正常,的確如此,但劉一鶴做人光明磊落,彭國樑做人卻十分陰險,我剛到清江上任,就不斷接到以劉一鶴筆體和口氣寫的筆記,題爲《公務員筆記》,裡面都是杜撰的誹謗之詞,經查,始作俑者就是彭國樑的秘書胡佔發,爲了扳倒劉一鶴,彭國樑可謂煞費苦心,陰險之至,像這種狡詐之人心中怎麼可能裝着老百姓?他在賭場一擲千金的醜態已經被國家安全局錄了像,在鐵的事實面前,他彭國樑還僞裝功臣,妄想翻案。永清,你可千萬不要讓人家利用了!”

說實話,我是抱着極大的希望來的,我覺得憑我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她不可能一點面子不給,想不到她還真把自己當包公了,看來不戳一戳她的腰眼,她不會上心,便沒好氣地說:“我不是三歲孩子,是非曲直能看清楚,眼下改革開放形勢喜人,你們這樣做不是在爲改革開放護航,而是在破壞穩定和諧,秀英,腳踩在地上哪兒有不沾泥的,就拿你這個反腐強人來說吧,也未必像報上說的那樣兩袖清風吧。”

齊秀英頓時目光如電地看着我問:“你什麼意思?”

我陰風陽氣地說:“我聽說你兒子開了家房地產公司,且不說你這個級別不允許子女辦公司,即便是允許,他手頭的地塊也是彭國樑批的,彭國樑爲什麼把最好的地塊批給你兒子?恐怕白癡也能看明白。”

這件事還是張佩芬告訴我的,當時我還真不太相信,不過箭在弦上,我也顧不了許多了,想不到我話一出口,齊秀英竟然拍着桌子罵道:“卑鄙,林永清,算我齊秀英瞎了眼,你馬上在我眼前消失。”

我知道自己把話說重了,再談下去只能更糟,便懊惱地摔門而去。

連着一個星期,我的心情都沮喪到了極點,我不知道怎麼見張佩芬,我在她面前誇了海口,結果不僅沒起作用,還可能起負面影響。正愁眉不展之際,許智泰請我喝酒,席間他出了個報答彭國樑的好主意,讓我用如椽之筆,寫兩篇供中央領導看的內參稿件,將專案組和齊秀英等人不顧東州改革開放大局,不顧彭國樑等人的業績,羅織站不住腳的罪名,錯誤地對彭國樑實施拘審,給東州改革開放乃至清江省造成極壞的影響,從而給清江省委、省紀委和專案組施加壓力。我覺得這個主意可行,回到家後,藉着酒勁,奮筆疾書,竟然一揮而就。

我是原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

經過一個月的較量,專案組從我嘴裡什麼也沒得到,要不是溫華堅那個蠢貨被雙規那天將二十萬美金放在車上,以我們攻守同盟的策略,怕是專案組狗屁東西也得不到。但是由於那二十萬美金人贓俱獲,堡壘從溫華堅那兒被突破了。我被從雙規的地方,也就是省軍區大院招待所,被帶到省檢察院審訊室,同時審訊的還有溫華堅、陳實和胡佔發,那三個蠢貨當時就被審訊室莊嚴肅穆的氣氛給震住了,手指在膝蓋上不住地發抖,簡直就他媽的篩起糠來,溫華堅和陳實馬上就承認了每人私分五萬美金的事實。胡佔發更是當場指責《公務員筆記》的幕後指使者是我,都說患難見真情,可是從這三個蠢貨身上我沒看到一點真情,看到的只是狗咬狗一嘴毛。

說實話,看到堡壘被攻破了,我當時心裡也有些發毛,但是我一點陣腳也沒亂,之所以有這份沉着,是因爲我是東州市招商引資最大的功臣,別說拿了五萬美金,就是獎勵我五十萬美金也是理所當然的。何況我靈機一動將五萬美金推給了老領導,老領導確實找過我,要在香港搞什麼老幹部尿療法專題研討會,雖然最後他沒用上這筆錢,出事當天我交給了黃小明,但是無毒不丈夫,爲了日後東山再起,我也顧不了許多了,先將自己摘出來再說,量專案組也不敢將老領導怎樣。

最可怕的是牛月仙那個敗家娘們兒,你他媽的攜款跑了,你跑得遠一點呀,竟然讓專案組在香港警察的協助下,在馬來西亞找到了,搞得我這個被動呀!幸好我早就想好了應對策略,一推六二五推到了劉一鶴身上,爲了H股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存三千萬港幣作爲靈活機動的備用資金,頂多算違規,何況我確實向劉一鶴彙報過,儘管他沒點頭,但是也沒反對。再說禮尚往來,招商引資少不了要爲外商買些禮品,哪兒不需要錢?

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66章 一把手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43章 “無”和“有”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1章 我是處長(1)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8章 依靠第24章 特權第43章 “無”和“有”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9章 手段第33章 澳門賭場第18章 依靠第44章 自作自受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4章 內參第55章 真假得失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10章 採訪第2章 我是處長(2)第10章 採訪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0章 採訪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14章 讀《北灘頭》第24章 特權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章 我是處長(1)第24章 特權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42章 愚人之心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2章 我是處長(2)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9章 手段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7章 賭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44章 自作自受第24章 特權第8章 我是處長(8)第22章 吃飯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3章 我還是我第55章 真假得失第6章 我是處長(6)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4章 內參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56章 公文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24章 特權第22章 吃飯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4章 特權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6章 公文包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4章 內參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9章 手段第9章 手段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5章 我是處長(5)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章 我是處長(5)第23章 常務副市長
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66章 一把手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43章 “無”和“有”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1章 我是處長(1)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8章 依靠第24章 特權第43章 “無”和“有”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9章 手段第33章 澳門賭場第18章 依靠第44章 自作自受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4章 內參第55章 真假得失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10章 採訪第2章 我是處長(2)第10章 採訪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0章 採訪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14章 讀《北灘頭》第24章 特權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章 我是處長(1)第24章 特權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42章 愚人之心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2章 我是處長(2)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9章 手段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7章 賭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44章 自作自受第24章 特權第8章 我是處長(8)第22章 吃飯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3章 我還是我第55章 真假得失第6章 我是處長(6)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4章 內參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56章 公文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24章 特權第22章 吃飯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4章 特權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6章 公文包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4章 內參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9章 手段第9章 手段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5章 我是處長(5)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章 我是處長(5)第23章 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