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專車如是說

我越想越懊惱,情不自禁地走進洗手間,剛好碰上許智泰在小便,自從彭國樑出事以後,綜合二處就被掛了起來,整天無所事事,人心也都散了,朱大偉整天研究棋譜,歐貝貝整天研究美容,還經常在電話裡與趙忠打情罵俏,只有許智泰每天到處內點一茆就沒影了,起初我還沒太注意,剛纔劉市長一提醒,我才覺得許智泰每天在處內點一茆就沒影了,一定與張佩芬有關。我還是從趙忠嘴裡得知許智泰與齊秀英的老情人關係不錯,此人叫林永清,在《清江日報》當記者,難道這個林永清果真能左右齊秀英?我看未必,別說這個林永清與齊秀英只是情人關係,即使兩個人結了婚,林永清成爲齊秀英名副其實的老公,也未必能左右齊秀英,齊秀英可是號稱“女包公”的,包公連自己的親侄子都捨得鍘,那可是他嫂孃的獨子,“女包公”怎麼可能被老情人所左右,不僅不會被左右,搞不好連林永清、許智泰等人一塊收拾,這才叫引火燒身呢。許智泰在官場上混了這麼多年,爲什麼一直沒有起色?就是不會看風向。按農民的話講,要頂風拉屎,順風撒尿,他可倒好,專門順風拉屎,頂風撒尿,結果臭味一點也沒糟踐,全吸肚子裡了,還弄了一身尿。想當彭國樑的救世主,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是到了該找老領導的時候了,因爲我從宋道明的口中得知,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到了退休年齡,劉市長有意調李玉民接任這個位置,如此一來就空出來一個辦公廳副主任的位置,這可是天賜良機啊!每次見老領導最打怵的就是一定要談尿飲心得,我給他當了五年秘書,曾經陪他喝了五年尿,喝得我眼珠子都是尿色了,本以爲離開他以後,再也用不着喝尿了,不曾想,由於應酬太多,工作壓力太大,特別是經常熬夜寫稿子,我一向在老婆面前引以自豪的“長矛”竟然變成了“軟鞭”,我老婆埋怨我是停止喝尿的緣故,我不相信,我老婆非逼着我重新喝尿,結果“軟鞭”又變成了“長矛”。別看我給老領導當秘書時很虔誠地寫尿飲感悟,其實那都是迫於無奈,當時我從骨子裡認爲尿療法純屬無稽之談,但是自從斷尿患了**重新喝尿又獲得“亞洲雄風”之後,我對尿療法有了一定的好感,但是仍然將信將疑,因爲我還弄不清我和老婆每次**,肉攬像長矛一樣堅挺到底是尿療的作用,還是我對歐貝貝想入非非的作用。因爲我和老婆行雲雨情時,最怕有光亮,一旦屋子太亮,看見抱着的是老婆,而不是歐貝貝,“長矛”還會變成“軟鞭”。

我用兩天時間重新反思了尿療法的哲學意義,自認爲做足了功課,纔在晚飯後興沖沖地去了位於安樂窩的老領導的家。進門時,老領導在書房內伏案寫東西,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我的後任寫的尿療感悟,老領導正在批閱,那認真勁兒就像批閱文件一樣。

老領導見我來了,摘下老花鏡讚許地誇我的後任尿療感悟寫的好,然後關切地問我:“恆達,最近有沒有新的尿療心得呀?”

我按事先準備好的功課,井井有條地說:“老領導,不怕您老批評,到市政府後,由於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寫尿療感悟,但是在堅持尿飲方面一點也不敢懈怠,特別是前些日子,看到您老爲推動全省尿療事業的大發展,還將自己的尿療專著免費贈送給鄉親們,着實令人感動啊!我堅信在您老的親切關懷下,全省很快就會涌現出成百上千的尿療村。老領導,這可真是推廣尿療,扶貧濟困,造福百姓,功德無量啊!”

老領導見我對全省的尿療形勢瞭如指掌,便欣慰地說:“我退下來後,身體還好,還有點餘熱,總要做點對人民有益的事啊。恆達,你小子很長時間沒來看我了,突然來看我老頭子,是不是有所圖謀啊?彭國樑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不會對你沒有影響,說吧,有什麼打算?”

老領導就是老領導,官場中人的那點心思早就看透了,我在老領導面前不敢耍小聰明,便一五一十地說了自己的想法,老領導二話沒說,操起電話就給劉一鶴打,想不到我煞費苦心、夢寐以求的事,老領導跟劉一鶴通了個電話就搞定了,早知道如此何苦要等到彭國樑東窗事發呢?但轉念一想,也不對,如果不是彭國樑東窗事發,老領導也未必這麼爽快地答應我,這其實是在助我脫困,不願意讓我再攪和在彭國樑這潭渾水中。因爲這也影響老領導的清譽。

我想借機探聽老領導對彭國樑一案的看法,便向老領導彙報了見張佩芬的情況,沒想到老領導氣沖沖地說:“自作孽不可活啊,想不到這個彭國樑爲了活命,連我老頭子也敢誣陷,看來,我們選人用人的機制確實有問題呀!”

聽了老領導的話我暗自吃驚,也暗自慶幸,多虧沒聽張佩芬的話,勸老領導爲彭國樑出面說話,否則辦公廳副主任的位置說不定要泡湯。誰不知道綜合一處處長盯着這個位置已經很久了,多虧我能及時地預料到風向的變化,在官場上只有善於預測天氣的人,才能揚起遠航的風帆啊!又聽老領導發泄了一番對彭國樑的怨恨,並適時地同仇敵愾一番,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老領導。

走出安樂窩的院子,我感覺今晚的月亮又圓又大,猶如剛洗過澡的少婦白花花的屁股,自從彭國樑東窗事發以來,我的心情壓抑極了,總覺得自己是天底下運氣最差的人。此時此刻,我仰望着宛如少婦白花花的屁股的月亮,心情就像剛從少婦被窩裡發泄完一樣暢快。

彭國樑一案給我的經驗教訓太多了,一個人一旦選擇了從政,就必須抑制所有的慾望,當然野心除外,因爲一個從政的人如果連野心都抑制了,恐怕跟法布爾筆下膜翅目的一種土居的黃蜂捕獲的俘虜差不多了。這種黃蜂爲了餵養自己的幼蟲,可以用尾刺嫺熟地、巧妙地扎進捕獲到的象鼻蟲和蜘蛛的中樞神經,使俘虜失去肢體活動的能力,又不影響到其他的生命功能,然後它們把癱瘓的昆蟲放到它們所產的蟲卵旁邊,好讓幼蟲一經孵化出殼就能吃到既無力抵抗也無法逃遁、只有乖乖聽憑擺佈、決無危害又不變味的活食。這個情節雖然出自法布爾的《昆蟲記》,我卻是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看到的,小說是爲了描述一個叫弗朗索瓦絲的女傭人,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進而達到讓其他女傭人無法長期呆下去的目的,採用了一套巧妙而殘忍的詭計。這套詭計與法布爾筆下的黃蜂對付獵物的方法極其相似。我覺得官場上的大部分人都像黃蜂尾刺下的獵物,我決不能做這樣的“活食”,我必須設法讓自己的屁股長出尾刺來,否則,我真怕自己忘記時間,忘記過去和將來,同時也忘記了人生的職責和使命。

很快市委組織部考覈了,同時考覈的還有李玉民,就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彭國樑突然從東州市看守所轉移到了昌山市看守所,這對彭國樑來說不是個好兆頭,這說明專案組要掐斷彭國樑在外界的關係網。有兩次我發現張佩芬的專車開進市政府大院接走了許智泰,我心裡就好笑,張佩芬真把許智泰當救世主了,從這一點來說,張佩芬也有點黔驢技窮了。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宋道明告訴我,市委組織部對我的考覈結果基本滿意,唯一不理想的就是考覈小組找許智泰談話時,許智泰一句好話也沒說,還給我拼湊了一堆罪過,其中有兩條是致命的,明顯想將提拔我的事攪黃,一是說我沒有宗旨意識,下基層時大吃大喝,對羣衆疾苦漠然;二是說信念不堅定,經常在處內閒談時對共產主義能否實現提出質疑。這兩條虛無縹緲的罪過一聽就是謊言,但卻居心叵測。我的確沒想到許智泰還有這份心機,我還真有點小瞧他了,捫心自問,自從我任綜合二處處長以來,從我身上得到好處最多的就是他,我幾乎將出國的機會全部讓給了他,想不到這傢伙不僅不領情,關鍵時刻還恩將仇報,簡直是小人一個。按正常邏輯來說,我騰出處長的位置,他就多了一份機會,他應該極力說好話促成我的升遷,然後他好謀求處長的位置,想不到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我仔細分析許智泰的心態,覺得這傢伙已經看透了大勢,即使我騰出位置,也不可能提拔他,換一個新主兒壓在他頭上,還不如維持現狀呢,再加上嫉妒,許智泰就本能地當上了跳樑小醜。之所以說他是跳樑小醜,是因爲許智泰從來不懂得順勢而爲,他也不想一想劉市長提拔我,你許智泰進幾句讒言就能擋得住?簡直就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其結果是什麼作用也起不到,還得罪了我這個即將上升的主管副主任,偷雞不成蝕把米,何苦呢?這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父親經常講,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惡。從趙忠到我,許智泰都做出了成人之惡之事,這說明他是個天生做小人的料。

果不其然,許智泰投錯了機,押錯了寶,一分可憐的虔誠和義氣用錯了地方,他還真以爲憑他自己利用林永清與齊秀英搭上的那點可憐的關係,能救彭國樑於水火呢,跟着張佩芬爲彭國樑翻案上躥下跳,結果彭國樑沒有被“跑”出來,卻和張佩芬一起把自己給“跑”了進去,也害了見利忘義的老實人林永清。

許智泰被雙規後,市政府辦公廳一片譁然,人們私下裡以爲我和黃小明是彭國樑的左右手,現在黃小明倒黴了,許智泰又被雙規了,我卻不僅沒有倒黴,反而受到了提拔,許多人不理解,好像綜合二處若有人被雙規,就應該是我似的。好在許智泰被雙規成爲議論的焦點之際,我的任命下來了,市委組織部長找我談話以後,我正式走馬上任。

上任第一天,公務班剛收拾完我的辦公室,我正在欣賞老領導手書贈我的條幅:“爲官雲中霧,做人當自清”,內線電話就響了,我趕緊接聽,是肖福仁打來的,他說省紀委的鄧宏昌和尚小瓊約黃小明到辦公室取彭國樑的護照,讓我接待一下。我放下電話心想這個肖福仁,我剛上任他就和我鬥心眼,鄧宏昌和肖福仁在省委黨校是同班同學,於公於私他都應該出面見見,謊稱自己在外面開會,一竿子把我支過去,顯然是耍滑頭,知道的是我接待專案組,不知道的還以爲我一上任專案組就找我談話呢,誰讓我剛上任又是副手,只好硬着頭皮去。

走出辦公室,離着很遠,我就看見鄧宏昌、尚小瓊陪着黃小明站在彭國樑辦公室門前,彭國樑案發後,專案組找我談過幾次,再加上我給彭國樑送了幾次換洗的衣服,因此已經認識了鄧宏昌和尚小瓊,我快步走上去,和兩個人打了招呼,又拍了拍黃小明的肩膀,黃小明顯然已經知道我升辦公廳副主任了,用一副揶揄的口吻說:“恭喜你呀,楊主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縴夫夢。”黃小明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諷刺我終於可以從彭國樑這艘賊船上跳下來,加入到劉一鶴的縴夫行列,因爲劉一鶴一向自稱自己是到東州當縴夫的;二是諷刺我逆流而上,追隨彭國樑的人都倒黴了,只有我楊恆達獨自升遷,這分明是質疑我,是不是賣主求的榮!

當着鄧宏昌和尚小瓊的面,我不能和黃小明計較,只是自我解嘲地說:“小明,劉市長常說,他是到東州當縴夫的,他要與東州人民一起拉動東州這艘‘巨輪’平穩前行,連劉市長都胸懷縴夫夢,我楊恆達能加入縴夫行列也算是三生有幸啊!”

黃小明反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哈哈笑道:“楊主任,你還能升!”說完他從皮包內掏出一個牛皮信封遞給我說:“楊主任,本來我想將我的《辭職報告》交給肖主任的,既然肖主任出去開會了,那就交給你這位主管主任吧。”

黃小明也太狂了,彭國樑的案子還未了結,當着專案組組長的面,你黃小明就敢遞《辭職報告》,真把自己當“荷花”了,於是我用小人之心說了句不太仗義的話:“小明,案子還未了,你現在辭職不太合適吧?”

沒想到鄧宏昌在旁邊插了一句:“案子雖然未了,但是黃小明與這個案子已經關係不大了,不過,小明,辭職的事還是要謹慎,丟掉這麼好的工作是不是太可惜了!”

尚小瓊一旁溜縫兒地說:“是啊,真要是辭了職,你靠什麼生活呀?”

黃小明淡然一笑說:“法國詩人蘭波有句詩叫‘生活在別處’,在我看來‘理想也在別處’,還是李白說的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今想當‘縴夫’的人太多,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想不到“時隔三日”,黃小明身上竟然多了些窮酸氣,我懶得和他計較,對於黃小明來說,生活只能到別處去重新尋找了,但是對我來說,生活就在此處,生活就在腳下,當然也包括理想。

送走鄧宏昌、尚小瓊和黃小明,我一個人走進電梯,情不自禁地想起盧梭在《懺悔錄》中說的一句話:“在我自動坦白的這座黑暗而充滿污泥的迷宮裡,我總算走完了最初的、最困難的一步了。”只是我不是以“自動坦白”的方式,而是以馬基雅維利的方式,這就是政治家的方式,這種方式被普魯斯特筆下的勒格朗丹總結爲,一個人一生中只能容忍一種光明,那就是在月白風清的夜晚以幽暗提煉出來的光明,這是一種具有政治品格的光明,也是我終生追求的和嚮往的光明,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正沐浴在這種光明之中。

不是我自吹,每個公務員都夢寐以求地想擁有我,爲什麼?因爲只有擁有了我,才能證明他們熬出頭了,我是身份的符號、地位的象徵,要麼怎麼叫專車呢!

我們常常講“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古代也應該算是一個車輛發達的國度,周遊列國的孔夫子坐的是馬車,軍人打仗坐的是戰車,直到魏晉南北朝,車輛一直是達官貴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儘管如此,馬車、牛車、驢車、騾車都不是我的祖先,當然這些車裡也有與我重名的,那就是騾車。騾車是從清乾隆年間興起而後盛行的。在此之前人們習慣乘馬車、驢車,那時馬車是太監乘坐的,老百姓是很少坐這種車,官員大臣們、有錢有勢的人講排場才能坐驢車。乾隆年間,市場繁榮,因騾子拉車有勁,被廣泛用於商、民之中,馬車、驢車越來越少,而騾車卻越來越多。當時的騾車比較高大,是一種蓬車,裝飾也比驢、馬車講究。一般使用榆木、柳木、樺木製造,高級的騾車要使紅木。普通的騾車車底下鋪木板,上面兒放氈和棉墊,專供人坐的高級的騾車是密棕或細藤繃底,鋪厚墊子,罩絨套。車篷爲花格木架,頂部用竹箋編成篷狀,糊上布或棉紙,使桐油裡外浸透,防雨,雪滲漏。車篷外罩圍子,前簾子兩側開窗,夏蒙沙冬鑲玻璃,外形似轎,老百姓稱之爲“轎車”。

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71章 尾聲第1章 我是處長(1)第6章 我是處長(6)第61章 羣帶關係第56章 公文包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3章 “無”和“有”第54章 內參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53章 “地震”第10章 採訪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66章 一把手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6章 我是處長(6)第63章 我還是我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3章 “地震”第61章 羣帶關係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4章 讀《北灘頭》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6章 公文包第56章 公文包第22章 吃飯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53章 “地震”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62章 秘密調查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8章 牽連(1)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6章 公文包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4章 自作自受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43章 “無”和“有”第2章 我是處長(2)第9章 手段第7章 我是處長(7)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41章 《沙之書》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2章 秘密調查第9章 手段第19章 新官上任第71章 尾聲第61章 羣帶關係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14章 讀《北灘頭》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56章 公文包第20章 離婚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71章 尾聲第3章 我是處長(3)第42章 愚人之心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2章 秘密調查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
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71章 尾聲第1章 我是處長(1)第6章 我是處長(6)第61章 羣帶關係第56章 公文包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3章 “無”和“有”第54章 內參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53章 “地震”第10章 採訪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66章 一把手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6章 我是處長(6)第63章 我還是我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3章 “地震”第61章 羣帶關係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4章 讀《北灘頭》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6章 公文包第56章 公文包第22章 吃飯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53章 “地震”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62章 秘密調查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8章 牽連(1)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6章 公文包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4章 自作自受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43章 “無”和“有”第2章 我是處長(2)第9章 手段第7章 我是處長(7)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41章 《沙之書》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2章 秘密調查第9章 手段第19章 新官上任第71章 尾聲第61章 羣帶關係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14章 讀《北灘頭》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56章 公文包第20章 離婚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71章 尾聲第3章 我是處長(3)第42章 愚人之心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2章 秘密調查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