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處長(1)

“每個人都想上天堂,但是天堂的門不像地獄之門那樣一推就開,我是將地獄之門誤當天堂之門的人。”這是我從今天報紙上關於一位高官墮落的報道中看到的話。說實在的,這句話讓我很震撼。我時常想,人世間除了天堂之門和地獄之門,是否還有第三道門?如果沒有,人是爲什麼而奮鬥?僅僅是爲了推開地獄之門嗎?經過一番冥思苦想,我發現在我生命中,每天必須推開的只有一道門,這就是我的辦公室,也就是東州市政府辦公廳綜合二處這道門,因爲我是這個處的處長。每天推開這道門的時候,既是我最躊躇滿志的時候,也是我心靈最虛無的時候。

昨天晚上,我去看望了我服務多年的老領導,他病了,病因是尿中毒,對,是尿中毒,而不是尿毒症。很多前往探望的人都以爲是尿毒症,難以理解是尿中毒,但經老領導一解釋,探望的人才恍然大悟。老領導之所以尿中毒是由於長期喝尿造成的。儘管老領導因尿中毒而住進了醫院,但仍然不失時機地向探望者推廣他多年秉持的尿療法。他不厭其煩地向探望他的人講解喝尿的好處,還搬出《本草綱目》背誦道:“溲,小便、輪迴酒、還元湯。氣味鹹、寒、無毒。主治久咳涕唾、絞腸沙痛、跌打損傷、痔瘡腫痛等。”還說什麼尿療法是國粹,和我五年前爲他服務時一樣,觀念一點沒變,不僅沒變,而且一直身體力行至今,直到病倒住進醫院。

一提到尿療法,我就本能地反胃、噁心,就像薩特一樣,他起初噁心是因爲面前晃晃悠悠地出現了一個龐大而乏味的思想,他不知道它是什麼,而且不敢正視它而感到噁心。我起初也以爲尿和思想是兩回事,但是當我在老領導的勸誘下喝了尿以後,才發現,尿療的確是一種思想,是一種類似於國粹的思想。

儘管老領導退休多年,但是無論是論級別,還是論資歷,都是東州市的泰山北斗。老人家選中我時,我在市委老幹部局辦公室任正處級調研員。老領導之所以選中我給他當秘書,是因爲看了我發表在《東州政研》雜誌上的一篇關於老幹部如何養生的文章。爲了寫這篇文章,我參閱了大量關於老年人如何養生的資料,老領導相中了我的文筆和關於養生方面的功底。其實,我哪兒有什麼養生方面的功底,不過是應《東州政研》國粹欄目之邀,寫了一篇閒筆,不過這篇文章深得老領導的賞識,鬼使神差地選我做了他的秘書。

一上任我才知道,老領導之所以選我給他當秘書,是想利用我的文筆爲他整理一份重要書稿,當然這份書稿在我上任之時並沒有付諸文字,還只是老領導一個迫切的想法。後來,這份書稿在我上任以後五年才得以完成,題目就是《關於尿療法的哲學思考》。

書稿雖然是我寫的,署名當然是老領導的,老領導花五年時間完成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並不是爲了出版,而是爲了把自己的養生經驗記錄下來與老幹部們分享,當然也給年輕幹部們留下一份精神遺產。

讓我痛苦的是,起初我並不能充分領會老領導口述的尿療感悟,因此在文字上老領導一直不滿意,老領導篤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他老人家的一再誘勸下,也是爲了完成好本職工作,我只好親自體驗了尿療的感覺。想不到,這一喝就是五年。每天除了整理老領導關於尿療感悟的口述之外,老領導還嚴格要求我也將自己的尿療感悟寫下來,文字不少於兩千字,他風雨無阻,像批閱文件一樣爲我批閱,而且是用紅筆。五年下來,我不僅爲老領導寫了一部《關於尿療法的哲學思考》的著作,還爲自己積累了近百萬字的尿療感悟。

離開老領導那天,我被安排到市政府辦公廳綜合二處當處長,朋友們爲我祝賀,我望着倒在杯子裡冒着白沫的黃乎乎的啤酒痛哭流涕。朋友們都以爲我是因爲升任綜合二處處長喜極而泣,誰也不知道我是因爲太委屈了而哭泣,要知道我是陪老領導喝了五年的尿才當上這個處長的。此時此刻,一想起這五年喝尿的痛苦,我就像剛剛逃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囚徒,精神像尼采一樣分裂成兩個我,一陣陣的噁心涌上心頭。

本來我應該重回市委老幹部局的,但是和老領導選中我驚人的相似,我發表在《東州日報》上的一篇理論文章,是關於東州城市建設發展的,深得剛剛升任常務副市長的彭國樑的賞識。當然在此之前,逢年過節彭副市長都來看望我的老領導,因爲老領導一直關心彭副市長的進步,在彭副市長走上局級、副市級領導崗位時操過不少心。因此,彭副市長對我也熟得很。剛好《關於尿療法的哲學思考》書稿已成,並在市委老幹部局的幫助下,由市委印刷廠印了一千本,老領導心願已了,到了該放我走的時候了。恰逢春節,彭副市長看望老領導時,先傾述了身邊沒有大筆桿子的苦衷,然後對我的文筆讚賞了一番,提出想調我到市政府辦公廳綜合二處任處長,老領導欣然應允。

我就這樣走上了處長的崗位。我做夢也沒想到,老領導竟然因喝尿而病倒了。當然這是西醫的診斷結果,老領導是篤信中醫的,他堅持認爲,這次病倒不是因爲喝尿造成的,恰恰是因爲斷了兩天尿造成的。之所以斷了兩天尿,是因爲老領導畢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前列腺出了問題,撒不出尿來,造成尿療中斷。昨天晚上我去看他時,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大有“喝自己的尿,讓別人說去吧!”的勁頭。

說句心裡話,我也喝了五年尿,對尿療法是最有發言權的,起初在老領導的勸慰下,我也以爲喝尿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是經過一段實踐以後,我突然頓悟,尿本來就是腎臟好不容易過慮並排泄出來的廢物,再喝下去豈不是更加重了腎和肝的負擔?不中毒纔怪呢!說一千道一萬,尿不是水,雖然以水爲主要成分,尿是毒,是人體新陳代謝出去的排泄物。其實社會猶如人體,通過歷史的新陳代謝排泄出很多文化垃圾,這些文化垃圾是最有害的,但是我們常常把最有害的視爲最偉大的,並當作傳統文化繼承併發揚。我的那些尿飲感悟其實就是這樣的垃圾。

就在我當上綜合二處處長,朋友們爲我慶賀的當天晚上,我喝多了,朋友開車送我回家的路上,我就感到陣陣噁心,我望着車窗外的霓虹燈,發現一個行人的腳下踩着一張爛紙,很快那個行人就發現了,他用腳使勁在地上蹭了幾下,爛紙幾乎被碾碎了,離開那人的皮鞋,被一陣風吹得四處奔逃,我一再提示自己,不要輕視那陣風!

回到家裡,我顧不上陣陣噁心,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嘔心瀝血寫成的尿飲感悟,足有一萬多頁,頭兩年寫的都已經發黃了,像枯葉一樣,我找了個僻靜之處,一把火燒了,火光照紅了我的臉,火苗發出噝噝的嘲笑。

我接手的綜合二處算我雖然只有五個人,但是情況非常複雜,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難怪,進入了辦公廳的綜合處室就進入了市政府的決策核心,綜合二處就相當於常務副市長的辦公室,我就相當於彭辦主任,誰不想當彭辦主任呢?當然最想這個位置的是許智泰,他是綜合二處副處長,而且是正處級副處長,別看他是個小個子,臉長的像板磚一樣,動起心機來,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讓人不敢小看他。我最討厭他時常掛在臉上的笑,陰森森的,讓我反覆想起“笑裡藏刀”的成語,這樣也好,隨時提醒我對他多加小心。我之所以對許智泰刮目相看,是因爲我的前任就是被他搞掉的,那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政變”。

說起來,我的前任趙忠根基很硬,起初只是蓮花區商辦的副主任,是劉一鶴升任東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之後親自調趙忠任綜合二處處長的。劉一鶴是彭國樑的前任,剛剛升任清江省副省長,許智泰就是抓住劉一鶴調離東州之機,暗中慫恿全處集體向廳黨組告發趙忠,據說列了七大罪狀,廳黨組派人事處處長挨個找綜合二處成員談話,當時衆口一詞,可憐趙忠當時正在日本享受北海道風光,回國後廳黨組連話都沒找他談,就被調到後勤新成立的機關服務中心掛了起來。趙忠一番掙扎之後,不堪其辱,憤然辭職下海。

這件事在市政府辦公廳引起軒然大波,讓我不解的是當時幾乎沒有人同情趙忠,按理說趙忠離開綜合二處是遲早的事,因爲一朝君主一朝臣,劉一鶴雖然高升了,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本來劉一鶴走時已經暗中安排趙忠到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任副主任,但是還未等市委組織部來考覈,就被許智泰領導的“政變”給攪了,七大罪狀全都找到了證據。

當時劉一鶴主管外經外貿,綜合二處出國的機會非常多,一年有七八次,但是所有的出國機會全被趙忠包了,就連許智泰也輪不上。不僅如此,趙忠就任綜合二處處長以後,一份材料也沒寫過,名義上是主管處內全局工作,實則是全部材料都推給了許智泰和黃小明。別看材料是許智泰和黃小明寫的,但是向領導彙報時卻輪不上他倆,在這一點上趙忠拿捏的特別到位。如果領導對材料大加讚賞,他便攬功歸己;如果領導對材料不太滿意,他就推過於人。

更有甚者,趙忠還控制處內所有人與劉一鶴保持一定距離。綜合二處正處級調研員黃小明是處內唯一的碩士,寫了一手好文章,是市政府辦公廳公認的才子,處內許多急難險重的材料都出自黃小明之手,但是黃小明卻從未進過劉一鶴的辦公室,因爲趙忠不給黃小明進劉一鶴辦公室的機會。

有一次,趙忠感冒發燒沒上班,香港一家大財團派團前來東州洽談收購東州黑水河啤酒廠事宜,劉一鶴親自在市迎賓館接待並洽談,需要處內有人陪同,許智泰手裡剛好有一個大材料,就派黃小明去了,這要是在平時,黃小明邊兒都摸不着,趙忠會親自陪同的。讓趙忠沒有想到的是,黃小明就跟了劉一鶴這麼一次,就被劉一鶴喜歡上了,回來後就找趙忠談,以後讓黃小明專跟自己,也不知道趙忠怎麼和劉一鶴說的,反正從那兒以後,黃小明在處內就徹底廢了,什麼好事也輪不上了。這些都是後來我到綜合二處瞭解到的。

我們處內還有一位主任科員叫朱大偉,小夥兒二十七八歲,一表人才,在大學是學企業管理的。朱大偉進綜合處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有機會給某位市長當秘書。朱大偉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多半源於他父親朱文武,朱文武原先在市委辦公廳房產處當過處長,後來下海搞起了房地產,現在是東州市有頭有臉的大房地產商。朱文武原本想在政界叱吒風雲一番的,無奈一直不得志。兒子大學畢業後,本來想出國留學,他未同意,費了一番心思,讓兒子進了政府機關,又千方百計調到了綜合二處。當時朱大偉的父親判斷劉一鶴的秘書宋道明幹了五年了,應該安排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想到劉一鶴常務副市長幹了沒有兩年就高升了,還帶走了宋道明,朱大偉的夢想暫時落空了。

朱大偉剛到綜合二處時就與衆不同,非常會來事兒,特別是對趙忠畢恭畢敬的,朱大偉進綜合二處主要是他父親求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肖福仁辦的,但是爲了進綜合二處能得到趙忠的關照,朱大偉的父親也暗中請趙忠吃了幾次飯,儼然朱大偉進綜合二處是趙忠點的頭。因爲有這層關係,趙忠用起朱大偉就像用貼身秘書一樣。

有一次,趙忠的老丈人病了,有半身不遂的徵兆,趙忠知道朱大偉的父親門路廣,就問朱大偉陸軍總院神經內科有沒有熟人,剛好朱大偉父親的同學在陸軍總院神經內科是副主任醫師。爲了討好趙忠,朱大偉不僅幫助趙忠在醫院找了熟人,還陪同趙忠的老丈人到醫院做了全面檢查,事辦完了以後,趙忠沒說一個謝字。瓢潑大雨下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大雨仍然沒有停的跡象,朱大偉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家裡電話響了,朱大偉不情願地接了電話,竟然是趙忠打來的,讓朱大偉冒大雨去醫院給他老丈人取化驗單,朱大偉當時鼻子都氣歪了,但是爲了當市長秘書的夢,他還是忍了,乖乖地披上了雨衣去了醫院。這件事似乎讓朱大偉倍感屈辱,我到任很長時間了,朱大偉時不時還罵趙忠是“周扒皮”。

最有苦說不出的是我們處唯一的美女,副處級調研員歐貝貝。歐貝貝不僅是我們處唯一美女,也是市政府辦公廳第一美女,外語學院畢業,講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其實,歐貝貝已經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少婦,但是她的外貌卻透着尚未開墾的處女地的氣息,她的一雙大眼睛像一對黑蝴蝶,誰看了都會有非分之想。非分之想最多的當然是趙忠,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他不僅要吃豆腐,還要喝豆漿,礙於趙忠與劉一鶴的關係,歐貝貝敢怒不敢言,搞得她苦不堪言。

究竟趙忠與劉一鶴是什麼關係,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廳裡有許多猜測,最集中的說法是劉一鶴的父親在文革時捱整,趙忠的父親給送過飯。反正是父一輩子一輩的關係。趙忠有這麼硬的靠山,難怪在處內霸道。

不過,許智泰在趙忠靠山不穩之際,斷然下手,其心智不能不讓我刮目相看,何況許智泰的“革命”並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因爲他取代趙忠的夢想被我的突然上任給徹底打破了,這就註定了我與許智泰之間關係的微妙,我必須隨時提防許智泰發動第二次“革命”。一般來說,革命不是由外部原因和條件決定的,而是由內因決定的。內因是什麼?經過我反覆思索,我覺得是趙忠與處內同仁之間的關係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這種災難性是由趙忠的專制造成的。趙忠妄想通過在綜合二處搞君君臣臣,來達到掩蓋他無能的目的,進而維護他通過投靠劉一鶴而換來的既得利益,於是大搞人處合一,綜合二處就是我,我就是綜合二處,使處內同仁無不發出“書生老去,機會方來”的慨嘆,以至於導致許智泰率衆“革命”。然而許智泰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他無法拒絕把石頭變成麪包的誘惑,其實,石頭不過是莫爾筆下的“阿布拉克薩島”,一切都是虛幻的。

第71章 尾聲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5章 我是處長(5)第66章 一把手第58章 牽連(1)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71章 尾聲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5章 真假得失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3章 “地震”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20章 離婚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2章 愚人之心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1章 羣帶關係第55章 真假得失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7章 所謂愛情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6章 公文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1章 《沙之書》第56章 公文包第14章 讀《北灘頭》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19章 新官上任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1章 羣帶關係第8章 我是處長(8)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9章 手段第43章 “無”和“有”第2章 我是處長(2)第22章 吃飯第20章 離婚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71章 尾聲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37章 賭第54章 內參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8章 牽連(1)第56章 公文包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0章 採訪第59章 牽連(2)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1章 《沙之書》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章 我是處長(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2章 我是處長(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59章 牽連(2)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6章 一把手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8章 依靠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3章 “地震”第19章 新官上任第63章 我還是我第19章 新官上任
第71章 尾聲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5章 我是處長(5)第66章 一把手第58章 牽連(1)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71章 尾聲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5章 真假得失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3章 “地震”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20章 離婚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2章 愚人之心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1章 羣帶關係第55章 真假得失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7章 所謂愛情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6章 公文包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41章 《沙之書》第56章 公文包第14章 讀《北灘頭》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19章 新官上任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61章 羣帶關係第8章 我是處長(8)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9章 手段第43章 “無”和“有”第2章 我是處長(2)第22章 吃飯第20章 離婚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71章 尾聲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37章 賭第54章 內參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8章 牽連(1)第56章 公文包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0章 採訪第59章 牽連(2)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1章 《沙之書》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章 我是處長(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2章 我是處長(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59章 牽連(2)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6章 一把手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8章 依靠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3章 “地震”第19章 新官上任第63章 我還是我第19章 新官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