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

走出劉副市長辦公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劉副市長能跟我一個小小的正處級調研員如此推心置腹,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劉副市長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再一次高大起來。第一次是我和李玉民到他辦公室彙報調研報告時,那時候劉副市長在我心目中是偉大的神;這一次劉副市長走下神壇,在我心中變成了一個偉大的人。此時此刻,我對劉副市長的印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理有據。

但是回到綜合二處面對趙忠這個土皇上,我的心情再一次黯淡下來,儘管我不是野獸,卻要闖進籠子裡充數,我坐在辦公桌前,宛若一尊雕像,滿腦子溢滿的都是平庸。是做腐肉,還是做腐肉上的細菌?這是個問題。儘管生命是一部書,可是眼下誰還有興趣讀書呢?總要有一點追求,當然是虛榮,因爲還有什麼比虛榮更永生。我的心就要縮成一塊橡膠,可以做成輪胎或者皮球,總之是有彈性的圓的什麼東西。在沒有生命的空間,我只能用彈性挖掘,即使挖掘的全是虛無,我也不能停止,因爲我不能沒有追求。以前我太幼稚了,像小孩兒一樣幼稚,以爲別人給你一塊糖,他一定就是好人,其實面對虛榮,誰又不是乞丐?不行,不能再讓時間這樣無意義地流逝,即使果真這世上沒有意義,我也要創造出自己的意義。

目前對於綜合二處來說,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與“土皇上”做鬥爭,“趕他走,像狗一樣趕走他!”這個聲音像幽靈一樣在心底慫恿我,我頓時想起薩特最荒唐的句子:“我獨自一人,卻像攻克城池的軍隊一樣前進。”不行,我不能獨自一人,孤軍奮戰最容易腹背受敵,我要通過地下鬥爭迅速建立統一戰線。我用餘光掃視着許智泰、歐貝貝和朱大偉,眼下最想推翻“土皇上”的就是許智泰,他對綜合二處“萬馬齊喑”的狀態早就耿耿於懷,許智泰無疑是最理想的火把,就差一根火柴把他點燃,這根火柴就是我,也只能是我。只要許智泰這根火把點着了,不愁歐貝貝、朱大偉不添油。

但是時機很重要,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因爲大家誰也輸不起,眼下還得臥薪嚐膽。想到這兒,我想抽支菸,卻將手中的筆塞進了嘴裡,在這之前,他像一支手槍一樣躺在我的手指間,我着實地吮了一口鋼筆水,我並未漱口,而是毫不猶豫地嚥了下去。我就是要將我的心染成藍色,像天空一樣湛藍,我正需要蔚藍色的思想洗滌。此時此刻,我長舒一口氣,“眼睛就像火炭裡撒尿的貓”。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晃又是一年,時機終於到了,劉副市長突然調任清江省副省長,此時趙忠出國不在家,新任常務副市長的可能是彭國樑,但一直沒有準信兒,這可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經過漫長的等待,許智泰早就等不及了。

下班後,我藉機請許智泰喝酒,真是酒壯英雄膽,幾杯酒下肚,許智泰的心裡話就出來了,我們從希臘城邦談到中國的史官文化,從猶太教的耶和華談到基督教的上帝,從文藝復興談到當下改革開放中的解放思想,最後我們都認爲,對於政客來說或者對於陰謀家來說,政治是對權力的**與追逐,是控制人的權術和伎倆;但對於政治家來說,政治是求得有意義的生活的一種途徑,是保護人和服務人的一種途徑。政治的原點就是有個性的人,是喚醒人的良知。但是自從馬基雅維利以來,西方政治學一直把政治定義爲權力的遊戲,而我卻認爲政治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道德和良知,許智泰卻提出了一個不得不讓我正視的問題,既然西方政治學將政治定義爲權力的遊戲,那麼如何才能成爲遊戲大師?具體說就是每個公務員都想掌握官場之道,但是“道”是什麼?我們爭論了很久,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達成妥協,眼下的“道”就是趕走趙忠。

我們終於談到了正題上,許智泰壓抑得太久了,一談起趙忠,他便滿臉深惡痛絕的表情,張口“這頭豬”閉口“這頭豬”,能看出來許智泰對趕走趙忠充滿期待,唯恐我打退堂鼓,當然他對趙忠下臺後更充滿期待。許智泰在綜合二處當了十年副處長了,他現在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上處長。

我認爲許智泰之所以熬了這麼久,仍然原地踏步,是因爲他不懂政治。就拿這次“政變”來說,如果趕走了趙忠,處長的位置也未必就是許智泰的,或者說肯定不是許智泰的,許智泰的結局不會好於現在。因爲政治最根本的原則是服從,而服從是以權力大小爲依據的,權力大的,統治權力小的;權力小的,服從權力大的,這是政治學的鐵則。如今你要打破這個鐵則,不論是顯規則還是潛規則,都不會允許你胡來,政治是最講規矩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人都不守規矩,遊戲還怎麼玩?像許智泰這樣幾杯貓尿就喜怒皆形於色,這是官場最忌諱的。

但是對我來說 ,許智泰是最好的槍,不管怎麼說,先用許智泰這把槍趕走趙忠再說,革命總是要有先烈的,民主不是目的,通過犧牲換來進步纔是目的。許智泰當然以爲我參與“政變”是爲了當副處長,這就是許智泰的狹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但是路總得一步一步走,其實我還真怕許智泰不這樣認爲 ,當然他認爲同盟就是同類,這也是他不懂政治的地方。其實,我的真實目的是想通過這次“政變”爲綜合二處打開一扇窗,我小時候就喜歡泰戈爾的詩,其中一首有這樣的句子:“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見腳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來,當作火把點燃,照着自己向前走吧!”當時這句話曾使我幼稚的心靈無比震顫,我暗下決心一生都做這樣的人,然而始終沒有勇氣拆下自己的肋骨。如今有挺身而出爲了區區處長就想當肋骨的人,我也只能成全他,替他劃一根火柴了。

行動不可謂不順利,結果也不可謂不理想,一切都如我所料,趙忠被趕走了,被安排到後勤服務中心當了幾天書記,很快辭職下海了。趙忠走後,許智泰愜意了不到一個月,新任常務副市長彭國樑親自給綜合二處選了一位處長,叫楊恆達,此人來頭不小,曾經給東州市的老領導當了五年秘書,要知道老領導可是東州市的泰山北斗。

我早就聽說當年爲爭常務副市長,彭副市長與劉副市長暗中叫過勁,兩個人的關係一直很緊張,如今彭副市長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常務副市長,可是劉副市長又高升到了副省長的位置,與彭國樑已經不站在一條起跑線上了,我想彭國樑心中不可能不急,他選老領導的秘書給自己當辦公室主任,一定另有深意!

劉一鶴走了,我跟着劉一鶴一展鴻圖的夢想也化作了煙塵,但是我明白一個道理,在官場上如果沒有人提攜你,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用,既想要前程,又想要自由,那纔是南柯夢呢!事實上,一個人離權力越近,離自由就越遠,那麼爲什麼人們舍自由而逐權力呢?很簡單,權力的本質是神性,自由的本性是人性,然而千百年來對神的頂禮膜拜確是人的天性,誰不想成爲神?成不了神怎麼辦?只好成爲膜拜者。我是魚和熊掌都想兼得的,這也是我在仕途上遲遲沒有長進的根本原因。不能再這麼耽誤下去了,過了年就三十五歲了,人生苦短,再不抓住機遇很可能在官場上白混一輩子。怎麼辦?

新任常務副市長彭國樑二十九歲就任東州市團市委書記,就已經是正局級了,再這麼下去,即使熬到退休,我也未必能爬到正局級。以前我接觸彭國樑不多,只知道他對追隨他的下屬很講義氣,性格也很豪爽,常言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在辦公廳綜合處工作就是這點好,整天圍着市長轉,以前有趙忠擋着,我與劉一鶴的全部機緣都讓他破壞掉了,新任處長楊恆達雖然還看不太透,但是一上任就將陪彭副市長去美國的機會讓給了許智泰,看樣子頗有點胸懷,不愧是給老領導當過秘書的人,不是等閒之輩,很顯然自由於我浮雲了,眼下只能舍自由而求前程了,不管你楊恆達的胸懷是裝出來的,還是的確如此,誰也別想掐斷我與彭副市長的機緣。因爲對於綜合二處的人來說,彭副市長是所有人的機緣。

目前彭副市長的秘書胡佔發已經跟他五年了,看朱大偉見到胡佔發屁顛屁顛的樣子,就知道朱大偉已經惦記上胡佔發的位置了。本來我是無意做市長秘書的,但是做綜合二處副處長、處長都沒指望了,做市長秘書是擺在我面前的最後一線希望,眼下我與朱大偉比,各方面都佔優勢,剩下的就是看誰能博取彭副市長的賞識了。

很顯然,朱大偉是想通過胡佔發“曲線救國”,這就先失一招,胡佔發與彭副市長的關係再緊密,他畢竟不是彭副市長,當然胡佔發敲邊鼓也非常重要。毫無疑問,要想取代胡佔發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市長秘書,必須雙管齊下,最起碼不能讓胡佔發進讒言。當然,最關鍵還是求得彭副市長本人的認可,關於這一點我還真有信心,因爲彭副市長很賞識我手中這支筆。不久,這支筆就發了一次神威。

那天傍晚,快下班時,彭副市長親自把我叫到辦公室,我當時就有預感,彭副市長一定有重要任務交給我,而胡佔發卻不在場,說明這個任務除了我倆之外,不宜其他人知道。我惴惴不安地跟着彭副市長走進辦公室,察言觀色地揣摩着這次神秘的會見,彭副市長示意我沙發上坐,然後和顏悅色地肯定了我這段時間的工作,特別是在理解他的思路上頗讓他欣慰,我謙遜地等待着進入主題。

很快主題就出現了,彭副市長若有所思地問我對“開放”的看法,“改革開放”四個字從來都是聯在一起的 ,我不知道彭副市長爲什麼將這四個字分開了,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彭副市長毫不避諱地說,“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由於思想上的禁錮太多,“改革”幾乎成了口號,沒有人再敢往雷池裡跳,相反,“開放”就不同了,在經濟全球化影響下,地球不再是圓的,而是平的,某種程度上講,沒有開放就沒有改革,因此他想在“開放”方面寫一篇文章,還說這篇文章是《人民日報》一位副主編向他約的稿。

我知道彭副市長是東州市最年輕的市委常委,一直有遠大的政治抱負,那位《人民日報》副主編未必向他約稿,說不定一方面靠文章的質量,另一方面靠朋友的幫助才能上,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因爲別看市政府辦公廳有七百多人,能高質量完成這種純理論性文章的非我莫屬。我不失時機地闡述了我對“開放”的看法,當我談到“開放也是生產力”時,彭副市長眼睛一亮,當即打斷我,一拍大腿說:“小明,文章題目就叫《開放就是生產力》。”

看得出來,彭副市長對這篇文章很重視,一再叮囑我下點功夫。我走出彭副市長辦公室時,走廊裡已經沒有人了,靜得只能聽到我的心跳聲。

楊恆達的心腸着實感動了許智泰,許智泰幾乎成了出國專業戶,然而我卻越來越覺得這是一種心計,這種心計不顯山不露水,目的就是孤立許智泰,打掉許智泰過去在我和歐貝貝、朱大偉心中的威望。楊恆達做到了,我發現過去圍着許智泰轉的歐貝貝、朱大偉全都靠向了楊恆達,就連我也下意識地疏遠了許智泰。

但是許智泰似乎並未察覺,因爲他的心思全在彭副市長身上。也難怪,整個辦公廳又有幾個人的心思不在彭副市長身上?何況綜合二處全體同仁天天背靠着大樹,誰也不會甘心僅僅乘乘涼,都想順着大樹爬上去。我知道許智泰利用與彭副市長出國之機,沒少在彭副市長身上動心眼。楊恆達雖然看在眼裡,但似乎並未放在心上。當然楊恆達有老領導這座泰山罩着,肯定沒有後顧之憂了。他還利用爲老領導寫《關於尿療法的哲學思考》的政治經驗,煞費苦心地爲彭副市長搞了一套思想庫,頗得彭副市長的賞識。

朱大偉最近也爲胡佔發立了一次汗馬功勞,胡佔發正在攻讀在職碩士研究生,外語考試是胡佔發最頭疼的,朱大偉替考竟然爲胡佔發答了八十七分的好成績。

就連歐貝貝的心思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彭副市長的身上,她近一段時間,看彭副市長的眼神頗爲迷人。更讓我不可思議的是,前天傍晚下班後,我晚走了一會兒,處內只剩下我和歐貝貝,她突然問了我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小明,論學問咱們處你應該排在第一位,我問你,亞當和夏娃有愛情嗎?”

歐貝貝給我的印象一直有點勢利,正因爲如此,她從骨子裡瞧不起僅僅是主任科員的老公,我聽市招商局的人私下裡議論,歐貝貝一直與王朝權鬧離婚,別看歐貝貝英語講得跟英國人似的,但是寫文章卻不得要領。還是楊恆達剛上任時,考慮到歐貝貝始終在綜合二處管內勤,想給她練練筆的機會,因爲在綜合二處工作,材料拿不起來,人就始終上不得檯面,歐貝貝並不覺得自己這支筆不行,始終對寫不了材料耿耿於懷,楊恆達不想擔壓制人才之嫌,便將一篇《東州市上半年外向型經濟總結,下半年發展趨勢預測》的文章交給了歐貝貝,歐貝貝很珍惜這次練筆的機會,一心想在大家面前露一手,結果文章寫成後,交給楊恆達,楊恆達看後竟然大笑起來,還情不自禁地讀到:“東州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如猛虎下山,勢如破竹。”當時我和朱大偉也在,聽後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歐貝貝知道自己鬧了笑話,竟然惱羞成怒,氣哼哼走到楊恆達面前,一把奪過文稿撕了個粉碎。不過,歐貝貝和其他處室管內勤的女同志不一樣,人家講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幾個副市長經常帶她會見外賓,搞得市外辦主任直向肖福仁抗議。自從彭副市長就任常務副市長以後,每次會見外賓都讓歐貝貝當翻譯,儼然成了彭副市長的專職翻譯,歐貝貝因此也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特別是看彭副市長的眼神充滿了狐媚,由此也生出一些閒話。

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61章 羣帶關係第17章 所謂愛情第59章 牽連(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8章 依靠第18章 依靠第41章 《沙之書》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66章 一把手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37章 賭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章 我是處長(2)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1章 我是處長(1)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8章 依靠第20章 離婚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6章 公文包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20章 離婚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4章 讀《北灘頭》第17章 所謂愛情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58章 牽連(1)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9章 手段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3章 “地震”第43章 “無”和“有”第10章 採訪第44章 自作自受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33章 澳門賭場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5章 我是處長(5)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0章 採訪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3章 “無”和“有”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4章 讀《北灘頭》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章 我是處長(5)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54章 內參第33章 澳門賭場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
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61章 羣帶關係第17章 所謂愛情第59章 牽連(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8章 依靠第18章 依靠第41章 《沙之書》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66章 一把手第27章 公務員筆記第37章 賭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2章 我是處長(2)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1章 我是處長(1)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8章 依靠第20章 離婚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章 我是處長(6)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56章 公文包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20章 離婚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42章 愚人之心第14章 讀《北灘頭》第17章 所謂愛情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58章 牽連(1)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9章 手段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3章 “地震”第43章 “無”和“有”第10章 採訪第44章 自作自受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33章 澳門賭場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5章 我是處長(5)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0章 採訪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3章 “無”和“有”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17章 所謂愛情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4章 讀《北灘頭》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章 我是處長(5)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54章 內參第33章 澳門賭場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