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

黃小明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彭副市長的秘書,胡佔發也升任了古橋區副區長,看着風風光光的黃小明,我內心既失落,又慶幸。失落是因爲我進辦公廳的目的就是當市長秘書,慶幸是因爲我斷定黃小明跟錯了人。官場上一旦意識到自己跟錯了人,後悔都來不及,像黃小明那麼聰明的人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正因爲如此,我斷定黃小明的內心深處一定很痛苦。

自從黃小明當了市長秘書以後,許智泰抽空就往黃小明辦公室竄,很顯然是想通過黃小明加深與彭副市長的感情,看樣子許智泰是抱定了彭副市長這棵大樹,然而楊恆達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發現他與劉一鶴的秘書宋道明打得火熱,兩個人稱兄道弟,往來密切,看似簡單交往,實則大有文章,有兩次我進辦公室時,綜合二處只有宋道明和楊恆達,兩個人正在交頭接耳,說悄悄話。我看得很清楚,楊恆達不光是在爲自己留後路,根本就是暗中在向劉一鶴靠攏,連楊恆達都開始棄暗投明了,我該怎麼辦?

老貓告訴我,彭國樑正在通過一個叫林永清的《清江日報》記者向齊秀英靠攏,這位林永清是齊秀英的大學同學,初戀情人,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彭國樑認識林永清竟然是通過許智泰,劇情越來越複雜了,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從中跑一跑龍套了。一位堂堂的省會市常務副市長竟然通過如此離奇的關係巴結省紀委書記,若不是心虛怎麼可能如此有失身份?老貓讓我瞭解一下許智泰是怎麼利用林永清的,心上人的命令我必須執行。

我利用星期天休息時間特意開我爸給我買的寶馬接許智泰,請他在大宋海鮮酒家喝酒,這不是我第一次開寶馬車接許智泰喝酒了,處內的人都坐過我的寶馬。儘管如此,我也不敢開寶馬上下班,太扎眼,我每天上下班都是打車或乾脆騎自行車。許智泰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喝酒,特別是對茅臺酒情有獨鍾。席間我有意灌許智泰,許智泰是個貪杯的人,幾杯酒下肚就打開了話匣子。他向我吹噓說,齊秀英在K省任紀委書記時,經常到東州市出差,每次到東州都要見一見林永清,每次都是他開車拉着林永清去機場接齊秀英。我覺得這個牛吹得有點大,齊秀英是省委常委,到東州出差清江省也有相應部門出面接待,還用你許智泰當燈泡?便問了一些細節,從這些細節中我判斷齊秀英之所以頻繁到東州出差是有私心的,齊秀英多年守寡,林永清長期鰥夫,如果許智泰說的是真的,兩個人都在試圖重續前緣,但這能是事實嗎?如果是事實,兩個人一個在K省,一個在東州,百年好合困難一些,但是如今兩個人同在東州,近在眼前,爲什麼不走到一起呢?難道地位成了感情的鴻溝?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覺得許智泰的話裡水分太多,擠都擠不淨。我請許智泰喝酒,是受了老貓的委託,意在探尋彭國樑結識林永清的玄機,我故意將許智泰,裝出不相信彭副市長會屈尊結識林永清的樣子,彭副市長是東州市市委常委,想給齊秀英留點好印象不是什麼難事,何況彭國樑一向擅長走上層路線,別說省裡的常委,就是*委員,他要想巴結也不在話下。許智泰見我質疑,便脖子粗臉紅地說:“在官場上混久了,誰沒有個難言之隱,我是副處長,非常理解‘副’字的尷尬,其實二把手的角色是很困難的,他要臣服於一把手的權威之下,還要充分顯露自己的才華,太能幹了遭忌,不行的話又保不住自己的位置,要知道想取而代之的人不計其數。這麼尷尬的位置難免遭人詬病,向上進讒言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自己又不好出面解釋,再說像齊秀英這種一向以‘女包公’自居的人也不可能喜歡錶揚與自我表揚的幹部,在這種情況下,找一個齊秀英信得過的人旁敲側擊,會起到理想的效果。”許智泰說的的確有道理,但我覺得事情未必這麼簡單,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一個人做了虧心事,又怕鬼叫門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千方百計討好鬼,讓鬼對自己有好印象,不來敲自己的門。我想這大概就是彭國樑屈尊結識林永清的真實目的。在彭國樑心中,齊秀英就是可能隨時來叫門的鬼,爲了避免鬼叫門,先收買鬼的相好,虧彭國樑想得出來。許智泰還吹噓彭國樑爲人仗義,一見面就爲林永清解決了住房問題。這就更確定了我的判斷,彭國樑通過收買林永清去遊說齊秀英,利用齊秀英對林永清的感情,達到麻痹“女包公”的效果。得知這個真相以後,我異常興奮,因爲我終於有了向劉一鶴靠攏的資本。

回家後我向我父親做了彙報,我父親說,自作孽,不可活,讓我儘快找機會將我掌握的情況透露給劉一鶴,說實話,大學學了四年政治學,又在官場上混了五六年,此時此刻,我纔剛剛品味到政治是門藝術的味道,其實凡是藝術的都是本能的,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說:“人,是一種複雜的愛撒謊的、狡詐的和不可思議的動物,令其它動物感到可怕的,是他的狡詐和聰慧,而不是他的力量。人發明了問心無愧,最終把靈魂當作某種簡單的東西來享受;因而,全部道德便是一種長期的,厚顏無恥的造假活動,藉此,纔有可能在看到靈魂時得到享受。從這觀點來看,‘狡詐’這一概念或許包含比一般所認爲的多得多的東西。”尼采說的太囉嗦,其實這段話用一句就可以概括,“狡詐”是藝術中的藝術,這種藝術中的藝術就是政治。

白天我向宋道明打聽明白劉市長晚上回家的時間,他告訴我劉市長晚上宴請日本客人,回家的時間大約是晚上十一點鐘,我提前來到劉市長家的小別墅前等候,大約等了一個小時,劉市長的奧迪車停在了家門前,劉市長下車後,我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劉市長!”劉一鶴一見是我,笑着說:“大偉,你小子怎麼像一隻老鼠似的鬼鬼祟祟的,到了家怎麼不進門呀?”劉市長如此親切地打招呼,我心裡的緊張一下子消失在夜幕中,我壯着膽子說我有要事向他彙報,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進屋說吧。”我像秘書一樣跟在他身後走進小別墅,此時此刻我激動極了,因爲我有預感,一旦跨進劉一鶴家的門檻,我將改變樓中鼠的生活……

訂書器、訂書釘如是說

訂書器和訂書釘是無話不談的朋友,每天晚上,綜合二處的人一下班,訂書器和訂書釘都要就公務員的生活議論一番。

訂書釘:大哥,你知道什麼是官場上永恆的話題嗎?

訂書器:官場上一般是換一任領導換一個話題,怎麼還有永恆的話題?

訂書釘:當然有,我告訴你,官場上永恆的話題只有一個,就是講政治。

訂書器:你這麼一說我明白了,我覺得要想弄明白什麼是政治,首先要讀懂七本書。

訂書釘:哪七本書?

訂書器(賣弄地):當然是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洛克的《政府論》、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

訂書釘(嘲笑地):大哥,一看你就不懂政治,你說的那些書已經過時了,其實講政治很簡單,就是與領導保持一致。

訂書器(認真地):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是公務員們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每個公務員都像一根訂書釘。

訂書釘:這話怎麼講?

訂書器:別看你只是一根細細的鐵絲,卻有公務員的全部特徵,齊刷刷的銀色像不像公務員的制服?你們個個長得一摸一樣,沒有一個有特點的,見了我這個領導,全都規規矩矩的,即使我把你們壓癟了,你們也忍着,不僅任勞任怨,而且惟命是從。我時常想,卡夫卡筆下的格里高爾.薩姆沙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甲蟲,綜合二處的每個人會不會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根訂書釘。格里高爾.薩姆沙變成甲殼蟲後只有一個掛念:如何在新形態下,準時趕到辦公室去上班?在他的腦子裡,已經習慣了服從和規矩。我覺得綜合二處的每個人都有這種習慣,而且這種習慣與你們訂書釘的特點極其相似。

訂書釘:大哥,你這是在埋怨公務員們沒有勇氣說“不”,其實綜合二處在副處長許智泰的帶領下曾經說過“不”,而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訂書器:你錯了,那不是在說“不”,而是在向廳領導諂媚,許智泰算準了肖福仁不得意趙忠,以前礙於劉一鶴的面子,劉一鶴一走,許智泰藉機給了肖福仁一次給趙忠“穿小鞋”的機會。

訂書釘:不對吧,按你這麼說,許智泰在肖福仁面前立了功,爲什麼沒提拔當處長啊?

訂書器:還不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要不是彭國樑親自選中了楊恆達,肖福仁一定會提拔許智泰當處長。其實,面對巨大的官僚體制,公務員不是沒有能力說“不”,而是沒有勇氣說“不”,你想想,誰會不顧自己的仕途命運,冒險說“不”,爲了前程必須壓抑主觀能動性。正如米蘭.昆德拉總結的:“在公務員的官僚世界中,首先,沒有主動性,沒有創造,沒有行動自由;只有命令與規矩:這是一個服從的世界。第二,公務員從事的只是龐大的行政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而這一工作的目的與前景都是他所不清楚的;這是一個動作手勢變得機械化的世界,人們在其中不知道他們所作所爲的意義。第三,公務員只跟匿名的東西和卷宗打交道,這是一個抽象的世界。”“在這樣一個服從、機械抽象的世界中”,公務員的“惟一經歷就是從一個辦公室到另一個辦公室。”

訂書釘:大哥,米蘭.昆德拉的觀點我不敢苟同,王小波筆下寫過一頭特立獨行的豬,在衝出豬圈的藩籬後獲得自由,並且因此而長出了獠牙,就連我們訂書釘中即使在你的重壓下也有特立獨行的,雙腿不是向裡,而是向外,因此,公務員中也一定有特立獨行的人。

訂書器(嘲笑地):老弟,你太天真了,那頭豬還是遭到追殺,從此流浪荒野;至於不肯服從我的訂書釘的命運就更慘了,最後都被當初廢品拋棄了。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就要像一根合格的訂書釘訂材料一樣盯住領導,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好領導之所好,這纔是本分。

訂書釘:尼采說:“只有少數人能保持獨立,保持獨立是強者的特權;任何試圖保持獨立的人,即使是最有權利這樣做的人,只要不是被迫這樣做,都證明他或許不僅是強者,而且還有無比大的膽量。”我堅信真正的政治家都是這樣的人。不瞞你說,就連我也想放縱一下自己,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哪怕成爲廢品被扔掉。我認爲訂書釘最優秀的品格就是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那些爲了事業能屈能伸、能忍能讓的人並不是弱者,恰恰相反,他們是最堅強的人。

訂書器:老弟,你要是大象的鼻子,那我是什麼?

訂書釘(討好地):大哥,你當然好比人的胸懷了,一個合格的公務員就要像你包容訂書釘一樣,有寬闊的胸懷。其實我們是一體,是團隊,正因爲如此,我們才配合得天衣無縫。

訂書器:老弟,這話說到我心裡了,沒有訂書釘,訂書器不過是一個空架子、擺設,就像沒有兵的光桿司令,但是如果沒有訂書器,訂書釘也只是一堆廢鐵絲,我們的確誰也離不開誰,就像綜合二處一樣,是一個團隊,一個整體。

訂書釘:那天黃小明坐在辦公桌前無所事事,將一板訂書釘一個個掰下來,將脊樑壓彎,擺成了一溜大雁,黃小明是個有鴻鵠之志的人,當時我就感慨,要是每個公務員都能像大雁一樣,展翅高飛該多好,我立即爲訂書釘做了一首詩:我們立起來就是向上的梯子,卻不是用來爬的,因爲我們天生就是書的摺頁,大政的戶樞;我們爲什麼像松針一樣堅硬,因爲人生如書,我們是護書的天使。有人將我們排成行比作官場上的獨木橋,我要提醒那些渴望登上獨木橋的人,獨木橋只能架在小溪上,任何一條大河都會沖垮它,還是練就一身中流擊水的本領吧,唯有如此,纔可以浪遏飛舟!怎麼樣,大哥?

訂書器:行啊,老弟,聽了你的這首詩,讓我想起一件往事。那還是肖福仁大學畢業剛分配到綜合二處時的事,當時肖福仁懷揣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夢想,卻不曾想每日的工作既瑣碎,又無聊,他一心想大展鴻圖的一腔熱血漸漸也冷了下來。當時的常務副市長交待處裡一份重要材料,第二天開招商引資動員大會用,由處長主筆,寫好後要裝訂封套。處長叮囑肖福仁一定要做好裝訂準備。肖福仁聽了很不以爲然,結果處裡連夜加班裝訂時,只訂了十幾份,訂書釘就沒有了,他漫不經心地抽開訂書釘的紙盒,裡面是空的,當時他腦袋就“嗡”的一聲,結果全處人翻箱倒櫃,也沒找到一根訂書釘,時間已經是半夜了,沒辦法只好打車去了五星級酒店的商務中心,活幹完已經是黎明時分了。當着處長的面,肖福仁的臉燒得跟麻辣燙似的,處長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福仁,令千里馬失足的往往不是崇山峻嶺,而是小河溝,記住這次訂書釘給你的教訓,一個小小的訂書釘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是決定成敗的細節,細節猶如長城上的一塊塊磚,成功是由一個個細節不斷積累而成的。衆多的細節積累在一起,就是舉世矚目的成就。”肖福仁正是記住了老處長這幾句話,以十分的準備迎接三分的工作,才獲得步步升遷的。

訂書釘:這就叫小小訂書釘,爲官大道理啊!兩個細細的鐵絲,爲何穿透厚厚的紙張?就是力量集中在釘尖上的緣故。如果每個公務員都能像訂書釘一樣,認清目標,集中全力,不彷徨,不猶豫,奮鬥到底,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所成就的。

訂書器:老弟,按理說你比哥哥我露臉,曾經定格過一個時代啊!

訂書釘:大哥,這話怎麼講?

訂書器:在新中國三十五年慶典上,當時的大學生隊伍中打起了一個橫幅,上面書寫着“小平你好”四個字,其實是把字貼在牀單上,再用訂書釘加固的,你說你們是不是定格過一個時代?

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章 我是處長(6)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59章 牽連(2)第9章 手段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3章 我還是我第37章 賭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7章 賭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2章 秘密調查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37章 賭第19章 新官上任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7章 賭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0章 採訪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5章 真假得失第17章 所謂愛情第6章 我是處長(6)第71章 尾聲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20章 離婚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9章 新官上任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3章 澳門賭場第8章 我是處長(8)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9章 新官上任第54章 內參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8章 我是處長(8)第53章 “地震”第43章 “無”和“有”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56章 公文包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8章 牽連(1)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10章 採訪第24章 特權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24章 特權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53章 “地震”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7章 我是處長(7)第53章 “地震”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8章 牽連(1)
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章 我是處長(6)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1章 羣帶關係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59章 牽連(2)第9章 手段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3章 我還是我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3章 我還是我第37章 賭第14章 讀《北灘頭》第37章 賭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2章 秘密調查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2章 我是處長(2)第64章 雙規後的影響第37章 賭第19章 新官上任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8章 我是處長(8)第37章 賭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0章 採訪第4章 我是處長(4)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5章 真假得失第17章 所謂愛情第6章 我是處長(6)第71章 尾聲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20章 離婚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23章 常務副市長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19章 新官上任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3章 澳門賭場第8章 我是處長(8)第26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19章 新官上任第54章 內參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35章 我是市招商局局長溫華堅第8章 我是處長(8)第53章 “地震”第43章 “無”和“有”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56章 公文包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58章 牽連(1)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10章 採訪第24章 特權第21章 我是主任科員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24章 特權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68章 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第53章 “地震”第30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章 我是處長(4)第32章 我是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7章 我是處長(7)第53章 “地震”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34章 真話與假話第58章 牽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