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的造紙基地在一週後動工,市裡的幾家造紙企業表態不單要在基地裡投資,而且要加大投資規模,並且將引進蘇伊士集團先進的循環水資源利用系統,達到零排污的效果。
旗裡粗算了一下,投資額將達到4個億,配套的環保投入也將達到9000萬,其中的7成由旗裡負擔,那就是6300萬左右,着實不算少了。
也是跟北紙老總在桌上談的時候,說到這個系統,才讓他想起環保局的鉅額環保基金。
這錢是早就留着的了,足有3個多億。相比較南方而言,新克旗的環境還算不錯,遠未到像是蜀都府南河,嶺東珠江的程度。
但環保在提早,要未雨綢繆,不然就像是重生前的西江那樣,未來要花鉅額資金來做補償投入,那就得不償失了。
就每年財政收入高達二三十億,還有60多億的財政外收入的新克旗來說,並非是難事。
在基地的奠基儀式上回來,譚綸特地招開了臨時大會,將旗委對於未來新克旗的發展,做了一番簡單闡述,主要提到,要將環保和資源的重複使用放在首位。以農牧業和工業並重,服務業爲先驅,再一次的提醒大家。
這也讓常存孝有點沒面子,畢竟在讓北紙等企業落地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環保方面的問題,雖說他並不是像譚綸一樣,看重這些,但是環保的意識,在譚綸這一年多做縣委旗委書記的時候,都到灌輸到了所有幹部腦中,未免讓人覺得他失職了。
等會開後過,譚綸就讓旗委秘書長等人到他的辦公室裡,再說了一些話:“旗裡的五年計劃要快些出來,不要等到中央換屆結束再做,要根據咱們自身的發展特點,做好規劃,這樣才能不落後於兄弟旗縣。”
中央有中央的五年計劃,地方有地方的五年計劃,設立發展目標,制定扶持計劃,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事,但往往地方的計劃要晚於中央出現。
特別是換屆年,要等中央的五年計劃出臺後,摸準中央脈絡纔敢制定地方計劃。
譚綸倒不那麼想,無論中央政策怎樣變化,新克旗該走的路還是要走,農牧和工業齊頭並進,是絕對不會更改的。
等讓這些人回去想後,譚綸就拿起電話給謝元沁打過去。
“那些傢伙很狡猾,省廳過去後,人都跑了大半,”謝元沁很無奈地說,“倒是嶺東那個釘子抓到了,現在省廳在審。”
“要能順着釘子挖出一堆那些盜礦網絡就好了,”譚綸感慨道,“他是那個圈子裡的人,肯定知道許多競爭對手的狀況,還有出貨是往哪裡去。”
謝元沁說:“稀土礦主要是應用在電子產品中,現在韓日電子產業發達,多半是走向那裡……”
“那倒不一定,”譚綸搖頭,“歐美的電子工業更發達,相比較之下,他們佔了設計的那一塊,韓日也有一定的設計能力,特別是在幾年後,韓國還將會超越日本,成爲電子工業大國。”
一不小心,漏了口風,謝元沁就問:
“是中央那邊的研究院的報告嗎?”
“我個人猜測,”譚綸說,“當然,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就是在數控機牀上,幾年後咱們也將成爲全球第一。”
“你倒是信心十足啊。”謝元沁笑道,“我倒要謝謝你,協調組要沒有你,光是靠他們,怕也無法這麼快就整合完南海的稀土資源。”
譚綸謙虛說:“都是爲國家建設做貢獻嘛。”
“哈哈,是是。”謝元沁笑着掛斷電話。
譚綸翻看起手中讓李響找來的關於華夏和俄國的進出口數據,印象華俄的進出口一直是華夏佔據主導,可看着數據卻讓他愕然。
2000年雙方貿易總額爲80億美元,其中俄國對華出口中57.7億美元,華夏對俄出口22.3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35.4億美元。
到2001年,雙方貿易突破100億美元大關,到2002年更達到119.3億美元,俄國對華出口達到84.1億美元,華夏對俄出口達到35.2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48.9億,比2001年的52.5億美元,算是有所回落。
要是譚綸沒記錯的話,隨後十年裡,華俄貿易將年年以兩位數增長,除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外,到2012年,預計華俄貿易總額將達到700億美元。
2007年是華俄貿易的轉折點,當年,兩國貿易逆順差逆轉,華夏對俄貿易總額達到284.88億美元,俄國則是196.77億美元,華易貿易順差達到88.11億美元,而在2006年的時候,貿易逆差還達到17.2億美元。
這些數據譚綸都爛熟於胸,特別是翻看着手中的資料,更是都回憶了起來。但雙方貿易有着極大的特點,俄國對華出口以資源類型爲主,像是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等等。華夏則出口輕工產品,算是各取所需。
但俄國卻很不滿足,總覺得我是不可再生的,而你是製成品,我總吃了虧,特別是在經營方面不如華人,纔出現多起的查封華夏商城的事件。
但就從長遠方面來看,靠着蒙古和俄國的新克旗,做外貿卻是大有可爲的。
雖說對俄貿易,新克旗不如靠着海參崴的東北方便,對俄貿易也多由那邊口岸出去,但新克旗有新克旗的優勢。
別的不說施可中的原來做的生意就是將蒙北的一些服裝加工廠的秋冬服賣到俄國去,這些秋冬服大多都是羊毛製品,而羊毛則是蒙北的特產,特別是科察和新克旗這邊。
在科察羊做內羊的同時,還有一部分被做爲毛羊,這是極早前就做了的一件事,算是跟蒙北的幾家像是科察多斯集團之類的合作。
但是譚綸想要做的是,在新克旗打造一些輕工業加工企業,加緊對俄出口。
就區位優勢來說,新克旗其實離着俄國還比東北要近一些,特別是莫斯科那邊,想着是不是要跟市裡提一提這些,旗裡的是比較方便拿出方案來的,就看市裡意思了。
還要打
個電話給纖纖,看港泰就玩具上來說,自主品牌的玩具有多少是出口到俄國的,貼牌進沃爾瑪的就算了,那不是走的自己的銷售渠道。
未來五年是華俄貿易的高帶發展期,可不能放過那頭毛熊。
想着,譚綸就坐車去了施可中的茶莊,一到山上,就瞧着他抱着小清在嘴,頓時滿頭黑線。
“我說這大白天的,你們就嘴上了?也不看這客人們都瞧着眼熱?”
天氣還涼,這又是山上頭,兩人都穿着跟只狗熊似的,可依然抱在一起,真是戀**熱啊。
“哥,這好不容易纔休息下來呢,您這都是事,我也老住神木那邊跑,前天才回來。”施可中抱着滿臉赤紅的小清下來,就說。
“找你有事,俄國那邊的情況你瞭解吧?”譚綸揮手,將施可中叫進了裡頭比較隱秘的卡座裡。
“算是熟吧,有兩年沒做了,現在就幹兩件事,一是咱們新克旗的科察羊肉、奶酪等等的副產品,二就是神木那邊的煤礦了,”施可中親自捧着茶邊倒邊說,“那邊也是不涼不熱的,怎麼,哥你也想要弄些貨過去?”
“別給我老不正經的,”譚綸瞪他眼說,“我要做就做大的,打算加大對俄出口,你看怎麼做?”
“蒙北這邊還隔着個蒙古國,這要走外貿出口,不還得從蒙古國走?那有點繞吧?”施可中訝異道。
“蒙古國那邊好打發,”譚綸自是考慮清楚了,“你以前不也是從蒙古國走的?”
“那倒是,我從這邊出發,到溫都爾汗,再到俄國的赤塔州在那邊交貨,”施可中說,“但赤塔州比不得海參崴,算是比較窮的省,其實咱們要走的話,從滿都裡走也行,那也是咱蒙北的地區。”
“扯呢,那歸咱新克旗管嗎?那地方還不如走黑龍江漠河呢,”譚綸皺眉說,“你想想辦法看,給我說說赤塔州的情況。”
“赤塔那邊人口總算大約不到140萬人,工業總產值也才幾十個億,資源倒是豐富,位於貝加爾湖的東面,那地方面積也不小,有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咱們要跟他們做貿易的話,我倒是認識他們赤塔市的市長。”施可中笑道。
“是赤塔州的首府吧?”譚綸不問他怎麼認識的。
“嗯,那老傢伙是個酒鬼,以前過去,總是要稍幾瓶二鍋頭,”施可中詭笑道,“把他放翻了,那事情就都好談了。”
“我下週要去平桂,你把這些情況都給我摸一摸,要從蒙古國走有些麻煩,運到滿都裡費用也是個問題,好在要通火車了,咱們就搭這華俄貿易的車,你給我想個方案,回來我再跟你慢慢商量。”
譚綸說着,施可中就叫了起來:“哥,我又不是旗裡的人,你讓我幫你想方案……”
“怎麼?還不幹了?這涉及到未來新克旗的五年計劃和旗裡上百萬人的生活,你不想幹?那就把茶莊給關了……”
“哥,我幹還不行嗎?”施可中苦笑道。
譚綸笑呵呵地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