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養殖廠

餘國民沒有在水泥廠久呆,說實話,這水泥廠如今還真不是一個能久呆的地方,哪怕是時時戴着口罩,這小半天下來也是滿鼻子的灰,這就更不用說在廠區內走動了。

送走了滿心‘豔’羨的餘國民,秦愛民也很快就離開了水泥廠,總之水泥廠在不擔心銷售的情況下,也實在沒有什麼事,至於具體的生產情況,內有嚴廣才掌管,外有孟有糧協調,一切都夠處理得妥妥的。

事實上如今水泥廠最大的問題是招工問題,而且還不是招不到工,而是有太多的想要進入水泥廠,以至於‘弄’得整個鄉政fǔ最近都像是在開大會一般。

與水泥廠的紅火相比,大石鄉的街上也同樣毫不遜‘色’。

所謂街上就是鄉政fǔ外,外加農貿市場外的那兩條街,隨着水泥廠的紅火,特別是招收了那數百工人,外加周邊的三所學校工地,整個街上都是人來車往,好不熱鬧。

這一點與一年前,甚至半年前都是一個天,一個地,往往這時秦愛民都會感慨,這賣資源真是稱得上一本萬利的買賣。

餘國民回去之後沒過幾天便帶着一支近百人的考察隊來到了大石鄉。

按秦愛民的猜測,餘國民也許將他鎮裡的所有稱得上幹部的拉了過來,而且在秦愛民看來,這次的考察除了學習之外,更多的是震懾,以及樹立餘國民的權威‘性’。

畢竟水泥廠的紅火,以及如今大石鄉的紅火景象都能算得上是餘國民的政績,特別是水泥廠的火紅,也算是徹底的給這次的考察人員統一了思想。

看着絕大部份洪‘洞’鎮幹部那熾熱的目光,秦愛民用屁股想都能想到,他們回到洪‘洞’鎮之後會以一種什麼樣的工作狀態來推動洪‘洞’鎮水泥廠的建立。

這簡直就是在撿錢啊!這是洪‘洞’鎮一位副鎮長的觀點,同時也是大半個洪‘洞’鎮幹部的共識。

雖然秦愛民當時客氣的否認了這一點,但卻明顯的有些言不由衷,因爲與一年前的大石鄉相比,如今的大石鄉確實稱得上是挖出了一眼金泉。

當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特別是源水高速對水泥的龐大需求,使得一時間水泥供不應求,外加大石鄉正好好運的踩中了這個時間點,這才帶來了如今大石鄉的蒸蒸日上。

當然,也得感謝大石鄉到漫山遍野的石頭,如果沒有這些石頭也帶不來如今大石鄉的紅火,特別是如今好像碎石子似乎也有了銷路的情況下。

秦愛民其實對於大石鄉的執政理念非常簡單,那就是立足實際,不急不燥的推動大石鄉各項工作的的穩步發展,特別是經濟工作的穩步發展,更是未來數年的重中之重。

所以,當水泥廠開始賺錢了之後,秦愛民便沒讓水泥廠的資金在銀行裡過過月,除了還銀行的貸款之後,如今每月裡剩餘的錢都被秦愛民投入到了鄉里的各項建設當中。

這也許也是王和平那句勸他省着點‘花’的由來,當然,這句話秦愛民也是真的聽進去了,但秦愛民更多的卻是聽到了最後的那句話上,那就是得把錢‘花’在點子上。

送走了餘國民之後,整個大石鄉似乎也變得緊張了許多,畢竟除了餘國民所在的洪‘洞’鎮之外,開河市內有好幾個鄉鎮都傳出了籌建水泥廠的消息。

雖然他們大多不知道如今市面上水泥的供求關係有多麼緊張,但有人來搶生意總不會讓人感到舒服,所以大石鄉內開始出現一種隱隱的擔心,包括秦愛民,雖然從秦愛民跟秦愛華那邊秦愛民得知目前省內的水泥需求都非常緊張,而且短時期內根本沒法緩解,但卻也沒法讓秦愛民完全輕鬆。

“鄉長,這養殖廠真沒人願意接手,現在有點能力跟本錢的都去開石灰廠了。”

看着羅天林那張無可奈何的臉,秦愛民也是十足的無奈,自從洪‘洞’鎮的考察隊離開之後,秦愛民便開始致力於推動大石鄉養殖業的發展,但兩月下來,大石鄉的採石廠又增加了近十家,但養殖廠還是無人問津,哪怕秦愛民讓羅天林的企業辦將養殖廠的場地都已經建好了,還是沒有人願意出面承包。

所謂的養殖廠就是秦愛民一直計劃當中的養‘雞’廠,從秦愛民來到大石鄉,他就給大石鄉想了這麼一條路,那就是利用大石鄉那到處都有的荒石山建立養‘雞’廠。

哪怕是如今大石鄉內採石廠遍地開‘花’,但這類的荒石山還是到處可見,而兩月前隨着羅天林一直找不到願意帶頭開辦養殖廠的人,秦愛民乾脆自己做主在離鄉政fǔ一山之隔的一座荒山上建起了一座養殖廠。

但兩月下來,如今整個養殖廠的圍牆,‘雞’舍什麼的都已經建好了,但偏偏還是沒有人願意接手。

這也是秦愛民的觀點,他總覺得像大石鄉這樣的偏遠鄉鎮,不管幹什麼都得有人帶頭,因爲只要有人帶頭,一旦這個帶頭人發了財,自然就會有人願意跟着幹。

就像石灰廠,原本整個大石鄉才只有那麼兩三家半死不活的石灰廠,但隨着石灰大賣,越來越多的人,包括村子願意建立採石廠,石灰廠,畢竟看到了光明就不會害怕黑暗。

而秦愛民讓羅天林先找地將養殖廠建起來也是這個想法,畢竟如果沒人看到養殖廠的紅火也不會有人願意幹這一行,特別是在如今整個大石鄉石頭產業紅紅火火的情況下。

但作爲鄉長,秦愛民還是看到了這石頭生意的風險‘性’,那就是有石頭的地方並不是只有大石鄉這麼一處,也就是說,隨着周圍的鄉鎮看到這生意的好處,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石灰廠,採石廠冒出來,而那時大石鄉位置偏遠的問題就會突顯出來,到時哪怕是大石鄉再降低成本怕也是無人問津。

畢竟如今有很大一部份的車輛是因爲在水泥廠沒有拉到水泥而乾脆直接順路拉一車石灰或者是石子回去。

當然,另一個原因也是秦愛民總感覺水泥廠是屬於楊大慶跟餘國民的政績,所以他總想在鄉里再幹出點自己的成績來,外加‘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以及水泥廠跟採石廠石灰廠也不能解決整個鄉的就業問題,所以秦愛民還是決定另想辦法。

事實上真正能在採石廠跟石灰廠紅火上佔到便宜的也就是那幾個臨近村,而另外的一大部份的村子根本就沒法在這些生意上佔到什麼利,哪怕秦愛民是在全鄉範圍內招收水泥廠工人,但一座水泥廠面對整個大石鄉的好幾萬人又能解決多大的問題。

羅天林的企業辦這兩月都主要是在忙活養殖廠的事,畢竟水泥廠如今也已經上了正軌,那些採石廠石灰廠也不需要企業辦過多的干涉,所以如今企業的近十號人主要還是圍繞着鄉里的其它產業進行工作。

當然,其中也包括了磚廠,木料廠這樣的小廠子,但主要工作還是依造秦愛民的指示辦,而秦愛民的指示就是養殖廠。

秦愛民聽了羅天林的這番延續了近兩月的話,雖然也明白羅天林的實際困難,但也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畢竟作爲鄉長,他能夠乾的就是制定方向,而且秦愛民畢竟不是大石鄉本地人,他也實在是沒有那個人脈能夠在大石鄉里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承**殖廠。

秦愛民所說的承包其實跟轉讓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雖然這座養殖廠鄉里已經建好了框架,似乎只要引進‘雞’苗什麼的就能開始養殖,但實際上秦愛民並沒有打算在大石鄉里鄉辦一家養殖廠,因爲養殖廠這東西風險‘性’實在有些大,而且很不適合公辦。

這一點倒不是秦愛民一人認爲,而是整個大石鄉的共識,因爲大石鄉在二十多年前曾經有一家養豬廠,但結果在七十年代初就是當時的鄉革委會主任毅然決然的關閉了,而且直到如今也讓鄉政fǔ裡的老同志後怕不已。

原因很簡單,因爲那時的養豬廠不但養不出好豬,而且每年各種糧食就像無底‘洞’一般的填進這座養豬廠,最後糧食沒了,豬也沒了,後來當時的鄉革委會主任實在沒辦法承受下去,最終乾脆將養豬廠一關了之。

這也是楊大慶前些年一直不願意在大石鄉開展養殖業的原因所在。

對於這個典故秦愛民早在來大石鄉之初就已然清楚,而且當時告訴他的就是羅天林,所以,秦愛民才一直希望羅天林能夠找一個有能力,又願意承**殖廠的人,而且他也給這個開拓才提供了極其優厚的條件。

可以說,這個吃螃蟹者只要願意上鉤,秦愛民可以提供自己權力之內的一切幫助,就像如今的場地等等。

第78章 養殖藍圖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31章 計生標語第72章 養殖廠第61章 婚訊第57章 司機第49章 中正第22章 省城行(一)第11章 大侄子秦鬆第59章 鄉長的無奈(中)第55章 鄉政府會議第59章 鄉政府會議第63章 藥店(一)第51章 挖牆角(上)第4章 鄭市長第18章 驚聞人事異動第12章 家家有本經第70章 藥監(三)第20章 錢(上)第15章 萬元戶第6章 人生靠賭第58章 鬥爭第50章 司機第8章 屁股決定嘴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22章 廠長的人選(中)第18章 爲了兒子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18章 爲了兒子第5章 兩難的選擇第20章 白條第53章 峰迴路轉(上)第34章 利益(中)第80章 過年第30章 心酸第1章 吞毒第42章 紙醉金迷第20章 錢(上)第28章 省城行(中)第28章 省城行(中)第24章 省城行(三)第13章 家家有本經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9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23章 省城行(二)第31章 計生標語第31章 再進省城(二)第58章 鬥爭第61章 電的問題第70章 藥監(三)第18章 企業辦第12章 找車第66章 鄉鎮教育環境第53章 鄉長的無奈(三)第61章 婚訊第19章 糖果廠第48章 錢!!!第19章 廠長人選第8章 屁股決定嘴第28章 利益(三)第21章 錢(中)第59章 鄉長的無奈(中)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53章 鄉長的無奈(三)第72章 藥品監督管理局(上)第21章 趙老闆第71章 大手筆第23章 廠長的人選(下)第33章 時代的春風第60章 鄉長的無奈(下)第12章 找車第51章 鄉長的無奈(一)第25章 計生標語第37章 再進省城(上)第52章 挖牆角(下)第12章 找車第42章 紙醉金迷第15章 醫院探望第4章 笑開口第57章 司機第73章 年末第72章 藥品監督管理局(上)第79章 羅天喜第53章 峰迴路轉(上)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38章 再進省城(下)第16章 當上萬元戶第75章 餘國民第65章 產量第72章 養殖廠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42章 紙醉金迷第8章 紡織廠第20章 錢(上)第17章 聶小梅第62章 鬥爭第20章 羅天林的機會第6章 再遇第35章 利益(下)第45章 奠基儀式(上)
第78章 養殖藍圖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31章 計生標語第72章 養殖廠第61章 婚訊第57章 司機第49章 中正第22章 省城行(一)第11章 大侄子秦鬆第59章 鄉長的無奈(中)第55章 鄉政府會議第59章 鄉政府會議第63章 藥店(一)第51章 挖牆角(上)第4章 鄭市長第18章 驚聞人事異動第12章 家家有本經第70章 藥監(三)第20章 錢(上)第15章 萬元戶第6章 人生靠賭第58章 鬥爭第50章 司機第8章 屁股決定嘴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22章 廠長的人選(中)第18章 爲了兒子第42章 水泥廠廠長第18章 爲了兒子第5章 兩難的選擇第20章 白條第53章 峰迴路轉(上)第34章 利益(中)第80章 過年第30章 心酸第1章 吞毒第42章 紙醉金迷第20章 錢(上)第28章 省城行(中)第28章 省城行(中)第24章 省城行(三)第13章 家家有本經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9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23章 省城行(二)第31章 計生標語第31章 再進省城(二)第58章 鬥爭第61章 電的問題第70章 藥監(三)第18章 企業辦第12章 找車第66章 鄉鎮教育環境第53章 鄉長的無奈(三)第61章 婚訊第19章 糖果廠第48章 錢!!!第19章 廠長人選第8章 屁股決定嘴第28章 利益(三)第21章 錢(中)第59章 鄉長的無奈(中)第1章 政府也愁沒錢第53章 鄉長的無奈(三)第72章 藥品監督管理局(上)第21章 趙老闆第71章 大手筆第23章 廠長的人選(下)第33章 時代的春風第60章 鄉長的無奈(下)第12章 找車第51章 鄉長的無奈(一)第25章 計生標語第37章 再進省城(上)第52章 挖牆角(下)第12章 找車第42章 紙醉金迷第15章 醫院探望第4章 笑開口第57章 司機第73章 年末第72章 藥品監督管理局(上)第79章 羅天喜第53章 峰迴路轉(上)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38章 再進省城(下)第16章 當上萬元戶第75章 餘國民第65章 產量第72章 養殖廠第3章 河東變河西第42章 紙醉金迷第8章 紡織廠第20章 錢(上)第17章 聶小梅第62章 鬥爭第20章 羅天林的機會第6章 再遇第35章 利益(下)第45章 奠基儀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