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秦愛民這個神情,羅天林也苦笑了起來,他自然也早已想到了其中的‘門’道,可以說這一次馬如濤的出手是直中要害,甚至讓秦愛民連反抗的心思也不會有。
事實上經過大半年的時間,羅天林也早已發現了秦愛民的短肋,那就是缺少人脈,雖然楊大慶有過一些努力,但那些人畢竟跟秦愛民沒有太大的利害關係,外加秦愛民又確實太年輕了一些,所以想處下來兩邊都稱得上是不冷不熱。
楊大慶的那個圈子秦愛民也曾帶着羅天林去過一次,但之後的情況哪怕是羅天林也已經看清了,特別是在如今秦愛民明顯在跟出自常誠一脈的馬如濤打擂臺的情況下,那邊更是少了幾分熱度。
特別是大石鄉確實是太偏僻了一些,雖然有了一個水泥廠,但想要發展人脈還是有些底氣不足,而眼前的這個學習班卻絕對是一個好機會,畢竟三個月的學習班雖然不是天天授課,但三個月想處下來,秦愛民總會在裡面找到一些聊得來的朋友。
就算‘交’不成朋友,三個月下來總會認識一些人,而這次的學習班既然如此緊要,那顯然能夠進入其中的也不會是些簡單人物,到時自然也就慢慢的能夠發展出一些‘交’情來。
畢竟‘交’情這東西只有有來有往纔會‘交’出情來。
秦愛民沉‘吟’了起來,羅天林也乾脆沒有說話,畢竟這東西只有秦愛民自己才能夠衡量出一二來,而且事實上羅天林他們也傾向於跟馬如濤緩和一些,畢竟不管怎麼說馬如濤也是鄉黨委書記,而且在這個常誠即將成爲縣委書記的大背景下,跟馬如濤硬頂也明顯不適合,這時對於秦愛民來說還不如潛伏下去以渡過未來的難局。
當然,包括羅天林在內的所有人還都是看好秦愛民的,包括大石鄉的上上下下,畢竟以秦愛民這個年紀就成了鄉長,而且秦愛民能力又有目共睹,所以哪怕在大石鄉耗上十來年也能夠有機會走上縣常委一級。
這倒不是說秦愛民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是對於一個鄉鎮幹部來說,能想到的,能奢望的也就只有一個縣常委的寶座了,畢竟一個縣,最終真正能夠走出去的,十年下來也不過是十來人,而且其實大半都只不過是走進市裡哪個局辦‘混’個閒職,就像楊大慶,在大石鄉呆了一輩子,最終也只不過是在臨退休之前才走進了縣裡,而石林縣,據秦愛民從羅天林等人口中得到的消息,這十年走得最遠的就是一個市商業局黨委書記。
另外就是常誠了,如今眼看着就能夠成爲縣委書記,而只要成爲縣委書記,那跳出石林縣可謂是指日可待,而且常誠如今剛五十出頭,可以說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很有機會再進一步。
至於王平和就算不上了,因爲他當年的縣長是從市裡空降來的,這也是常誠爲什麼一直能跟他掰手腕的底氣所在。
所以,別說是別人,就是秦愛民自己也不認爲自己能夠在短期之內再進一步,畢竟有能力,有動力,沒位置也是白搭,而這就是現實。
所以短暫的拿幾年時間來向馬如濤服軟,最少對於羅天林等人看來不是什麼吃虧的買賣,畢竟在羅天林等人看來,與他們比起來,秦愛民已經好運到讓人吐血了。
而按羅天林,周天習他們‘私’下里的說法,五到十年後當上鄉黨委書記,然後三十五歲左右在縣裡哪個局當個局長,然後四十多歲‘混’上一個副縣長,最後五十歲左右成爲縣常委,這對於秦愛民來說就已經是一個極其成功的人生了,也就值得他們追隨一生了。
所以,自從秦愛民當上鄉長之後,不管是秦愛民本人,還是羅天林都沒有想過秦愛民還能短期之內再進一步,畢竟這在石林簡直就是不可能。
所以,這半年來說,幾人更多的是爲秦愛民築牢基石,而這個築牢就是儘可能的掌握好自己手中的權利,因爲只有有了權利才能出政績,而有了政績才能夠讓上面在年限到達之後不得不升秦愛民一級。
而這就是秦愛民現在的追求,畢竟上面沒人就只能夠依靠下面使力,不然就只能靠自己的運氣了,只可惜運氣這東西是最不靠譜的。
臘月二十八,大石鄉年終總結大會終於在一片熱熱鬧鬧的轟鬧中勝利閉幕。
這一年可以說不管是上到市委,還是下到村組,沒有任何人敢否定大石鄉在這一年中取得的輝煌成就。
於是,不但縣常書記王平和來了,就是縣長常誠也一塊趕了過來,可以說,這是大石鄉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有縣委書記縣長參加的年終總結大會。
而秦愛民在年終總結大會上甩出的獎金大紅包更是讓縣委書記都笑言有些眼紅了。
另外就是被請回來的楊大慶跟餘國民,在秦愛民的堅持下,最終由大石鄉水泥廠出資,給兩人每人封了一個一萬元的大紅包。
可以說這個大紅包是一舉震驚了整個石林縣。
雖然這樣的年終大紅包在開河,石林都不是什麼稀奇事,特別是那些國有企業,每一年年底都會巧立名目的給各位領導發錢,但像秦愛民這樣一下拿出接近二十萬的卻是整個開河也沒有的,畢竟如今的整個開河的國有企業就沒有一家紅火的,而政fǔ部‘門’畢竟明面上拿的是財政撥款,所以也沒有底氣像這樣大手底的發紅包。
以至於當年終總結大會過會,王平和又再一次隱隱約約的敲打了他一番。
不過秦愛民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爲他十分清楚,如果他今年不這麼幹纔是一個大問題,畢竟整個大石鄉好不容易過了一個紅火年,如果他這個鄉長再一‘毛’不拔,那他這個鄉長在來年怕就是不好當了。
至於楊大慶跟餘國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明面上說的是水泥廠,大石鄉上下對兩人的感謝,但事實上不過是秦愛民對兩人的一點點小補償,畢竟兩人在他這一次的鄉長任命上都算是出了大力,特別是楊大慶,臨近退休,有這麼一筆錢也算是不枉他爲大石鄉付出了那麼多年。
所以,對於兩人的獎金,雖然馬如濤有些不情不願,但最後也依然沒有出言反對。
當然,這些都不是秦愛民的主意,而是羅天林跟周天習商量過之後的建議,只不過羅天林的建議是給兩人三五千,畢竟水泥廠就可以說由他們兩人建起來的。
但最後秦愛民還是一咬牙給兩人乾脆封了一個差不多算是到頂的紅包。
反倒是秦愛民自己,最終發揚風格,只接受了一個三千塊的紅包,畢竟他這個鄉長還是得發揚風格的。
當然,另外也是因爲如今他們一家子差不多都在大石鄉,總得顧忌一下民意。
不然按羅天林等人的說法,他才應當是今年大石鄉最大的獎金紅包得主,不過總之,最後的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在水泥廠拿出二十萬,鄉政fǔ拿出五萬作獎金的前提下,不管是鄉政fǔ裡的各位領導,還是村組裡的優秀村長,村支書,還是生產隊長,每人都得了一份五百左右的獎金。
另外在鄉黨政辦公室的巧妙安排下,鄉里的每一個村差不多都得了一到兩萬的集體獎勵。
總之只要有錢,沒有找不到的由頭,最後優秀村黨支部,優秀村委,優秀生產隊,紅旗村,甚至就是年度三八紅旗村都冒了出來。
最後,雨‘露’均沾,差不多每個村所得的獎金都是差不了多少,這裡面的奧妙簡直是讓以前不知道其中奧妙的秦愛民是目瞪口呆。
按羅天林的說法就是那些村長支書千萬不能得罪,不然來年他們心裡不痛快不支持鄉里的各項工作事小,如果他們反過來跟鄉里軟頂硬磨就麻煩大了,特別是那些老村長,老支書,既愛面子,又愛裡子,如果得不到鄉里的評獎,事後鐵定會跟鄉里急。
而拿不到獎金就更不用了,鐵定會直接堵了鄉長黨委書記的‘門’。
以至於最後好好的評獎直接就變成了發錢發獎大會,總之不管裡子面子,哪一個都不能拉下,也哪一個都不能少了。
大年三十,秦愛民終於在中午之前趕回了家,當秦愛民回到家,家裡已經是人山人海,不說秦愛民的大姐一家,就是卓若雨也都已經坐在了秦家不大的客廳裡。
看到卓若雨,秦愛民是一愣,因爲年底鄉里的事情實在太多,外加他當時又得忙着處理水泥廠裡的各種突發事務,所以將近一個月秦愛民都沒有跟卓若雨通過電話,至於去‘藥’店那就更不用說了,這一月秦愛民根本就沒有離開過石林。
看到秦愛民對自己愣了愣神,卓若雨也是不由的臉一紅,畢竟一個大姑娘家的來別人家過年,總有些不對味的感覺,但她在開河又實在沒有什麼朋友,至於聶小梅,雖然稱得上是朋友,但畢竟‘交’情不是很深。
反倒是秦愛菊,死了命的要拉她來秦家過年,最後也不知道怎麼鬼使神差的她居然答應了,但當她來到秦家之後她又立馬感覺到了異樣,特別是秦愛民母親那簡直親熱到了有些過分的笑臉更是讓她如坐鍼氈,但此時她已經沒有辦法離開了。
好在秦愛民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卓姐,好久不見。”
秦愛民自然知道卓若雨是因爲什麼原因纔來的開河,所以他也沒有多說,而這時一大家子也已經圍了上來,他也就顧不得跟卓若雨客套了。
````````
明天老葉得去長沙看病,這兩天都只能一更了,請原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