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們正站在一座石山下,從周圍廢墟的情況來看,這裡一帶的建築特別的高大宏偉,而且四周有圍牆圍繞着。
陳衛國說:“看來這裡是這個城堡的皇族所在的範圍內啦。”
六個人繼續向前,很快,在他們的左側現出一個巨大的高坡,高坡的邊緣是一道高達十多米的牆,顏色是褐黃色,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道半圓柱狀的扶壁。它的後面矗立着一座類似塔形的建築,整體的顏色是較深的褐黃色,看樣子大概是由巨型的沙磚或沙石塊徹成的,十分的整潔,沒有一點破損的樣子,就好像才建好一樣。它的底部是兩層正方形,下面一層大些,小面一層小些,下面那層長度約有五六十米,高達七八米,正面一排過去是十多個拱形的洞,兩側看不清楚,想來也是如此;而上一層則低了許多,不足三米,沒有拱形的洞,十分的平整。由底座正中開始向上共有七層,都是圓柱形,逐層變小,最底形高度最低,也就是三四米左右,矮胖矮胖的感覺,而最頂層高度最高,顯得十分的細長,有些好像圓柱子一樣,少說也有二十多米高;二至六層則高度相當,每層約有*米高。除頂層上面有幾個拱形的洞口外,其它層都沒有。沿着塔的外側,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直達塔頂。
圍繞着這個建築,無數的廢墟暴露在陽光下,一直向四邊延伸,而且排列相當的整齊和有規律,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哪裡是街道、哪裡是廣場、哪裡是居民區,多數地區都是方方正正的。看房子的數量,少說有上千間,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代,都是相當有規模的,只可惜繁華不再,昔日的光芒已被厚厚的黃沙所掩埋。
在他們的右側,一座典型的清真寺建築樹立在一片廢墟中,顯得特別的突出,這座清真寺整體的顏色是白色,下面是正邊形,一共四層,每層都由高大的圓石柱支撐,向裡是圍繞內室的走廊。樓頂的近中部則是很高的一個六邊形,有臺階可上,六邊形的上面則是一個好像冠狀的建築,下半部分是豎形的花紋,上半部分則是“回”字型的花格子,顏色主要是黑白藍三種顏色相間搭配。
在這座城堡的最外圍,一條几乎完整的城牆呈長方形將所有的廢墟圍在當中,除了小部分地方坍塌外,大部分城牆包括上面的箭垛依然保存完好。
穆典赤指着那座清真寺說:“我知道真主的召喚是什麼啦?我們去那裡吧!”
“你是說清真寺嗎?”李志遠問道。
穆典赤說:“不錯!”他突然間變得精神飽滿起來,他推開李志遠和陳衛國的手,開始自己向那裡走去。
李志遠的心中不禁黯然,他很怕這是穆典赤回光反照的前兆。他不想剛剛朋友重逢就再
次失去,他連忙緊跟在後面。
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建築,並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奇想縱橫,莊重而富變化,雄健而不失雅緻。
儘管歲月和風沙讓它失去了往昔的輝煌,但是人們還是可以想像出它當年的風采。
清真寺最初的規劃及設施極其簡單:一塊圍起來的地方,一面正牆,初面向耶路撒冷,後改爲面向麥加,正牆一邊設柱廊以遮陽光,院中設一行沐浴禮的水池。後來,又增加了聖龕,位於正牆正中,以正示麥加方向,聖龕右邊設講經壇,供講經和領導祈禱之用;一個或數個光塔,從其上召喊信徒進行祈禱。這些設施成爲各地修建清真寺的必要組成部分。以後隨着伊斯蘭教的傳播和成功,在清真寺的建築和裝飾上,逐漸開始發展了壯麗的趣味,取代了起初的簡單純樸。
對於清真寺建築的一個主要形式爲定向的多柱式大廳。這種形式是由正牆一邊的可以向前,向左右擴展的柱廊演變而來的。爲了突出聖龕,把它前面的一間加高並加圓頂,是爲正廳。圓頂象徵上帝和天堂並增加了建築的恢宏氣勢;正廳平面爲正方形,上升形成立方體以象徵4種元素。立方體與圓頂的結合可以說爲伊斯蘭教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象徵,可視世界與不可視世界,人世與天堂的統一。
圓頂與拱並非伊斯蘭建築的發明,但卻給予了空前的發展和變化。圓頂幾乎成爲整個伊斯蘭世界清真寺的標誌──從印度、中亞、伊朗、兩河、土耳其、埃及到西班牙均可看到,只有個別地區少見。
歐洲古典式建築雖端莊方正但缺少變化的妙趣。
哥特式建築雖峻峭雄健,但雅味不足。
印度建築只是表現了宗教的氣息。
可是眼前這座建築,給人的感覺不僅僅是震撼,更多的是崇懷。每一空間獨立又相連,其佈局巧妙高超,由一系列的殿前開闊大院、院中洗禮堂、庭院、和各類功能房屋等組成,裡面錯綜複雜的鑲嵌式牆壁和天花板設計使得整個建築的佈置顯得極其豪華。
整個建築羣大量運用幾何紋樣,採取並列、對稱、交錯、連續、循環等各種方式形成兩方或四方連續的構圖,變化無窮。這種剛直中又帶有纖巧的藝術風格,可以說得上其橫貫東西、縱貫古今獨放異彩也並不爲過。
入口建有高大的穹窿頂拱門及邦克樓,成多層疊劵式,主要是梅花劵、火焰劵、海扇劵和花瓣劵四種,建築風格華麗醒目。
禮拜殿呈橫長形狀,聖龕擺放在中心,寺院內有着一個較大的庭院。
禮拜殿分爲外殿與內殿,供冬季和夏季做禮拜時分別使用。外殿面積很大,成密肋平頂橫長的敞口廳形式。柱樑構架完全坦露,柱身又高又細,上面的經文依稀可見,廳內柱列雖多,但並無壓抑密實的感覺。柱身是常見的藍色,天棚爲白色,風格簡潔、明快、開敞、較少神秘感。而內殿則面積較小,也較爲封閉,空間變化少。
聖龕周圍用一種特有的石膏花飾裝飾起來,主要是四方連續的幾何紋,線路間填繪彩色顏料,造成了強烈的纖巧華麗的效果。
門窗裝配有櫺花格窗,是較爲細密的一種幾何紋樣。柱身明顯分出柱頭、柱身、柱裙三部份,柱頭多用放射狀的小尖拱龕點綴起來,形同盛開的花朵一般。
在後面的庭院中,那裡有一個噴泉,已經枯竭了,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在當時泉水從地下引來,噴出之後沿着十字形的水渠向四方流出。十字水道將庭園分割成四部份,這四個方向的水渠代表《古蘭經》中自天堂流出的水、乳、酒、蜜四條河;水有時從四個方向流回到中心源泉,象徵着來自宇宙四個角隅的能量。
穆典赤走進一間小房間裡,地板上到處是大小不一的沙石塊,但是裡面卻有着一座殘舊的聖龕,穆典赤一怔,情不自禁地跪拜下來。
跟在他身後的陳衛國不想打擾他,轉身向外走去,不想撞在了李志遠的身上,他連忙後退,那隻纔好不久的腿便踩在了一塊不規則的沙石上,他腳一滑,就要摔倒。
好在屋子並不大,陳衛國用手一撐旁邊的牆壁,立刻“嘩啦”聲響起,牆上面的沙石紛紛落下,然後一副精美的壁畫露了出來。
李志遠不禁一怔,他呆呆地站在那裡,一時說不出話來。
穆典赤回頭一看,也呆住了。
只一會,穆典赤和李志遠兩人便開始用手去抓去摳那牆壁,陳衛國也覺得那畫有點熟悉的感覺,知道這其中必有古怪,也連忙幫忙。
就只聽見一陣“譁拉譁拉”的聲音響起,中間加雜着不斷的咳嗽聲,無數的沙石不斷地落下,搞得整個沙土飛揚,一片灰濛濛的,搞得外面王俊、阿帕爾和維維又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在外面着急地問:“出什麼事啦。”
“沒事!咳咳咳。。。。。。”也不知是誰應了聲。
一會,穆典赤、李志遠和陳衛國跑出門口,咳嗽了一陣,不住地拍打着身上的沙塵。
等煙塵慢慢散去,裡面的畫的顏色慢慢顯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