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點悟

※削爲李存勳沒有打由話來。所以裴承毅辦樂得回家吃晚二六

過了一個還算平靜的晚上後,6月口日一大早,裴承毅就跟着李存勳派來的軍情局人員去了總參謀部。接下來幾天,裴承毅一直在參加各種各樣的軍事會議,並且在舊日的晚上去元首府做了報告。

情況與他預計的差不多,高層在戰爭問題上的分歧非常嚴重。

雖然在多次會議上,顧衛民並沒直接提出反對意見,但是通過葉致勝、閻尚隆以及網上任的國防部長帥永康等人表明了立場。即共和國的當務之急是搞好國內建設。消化印度戰爭的勝利果實,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在中東地區消耗寶貴的國家實力。

母庸置疑,顏靖宇的態度與顧衛民截然相反。按照顏靖宇的觀點,國內建設的主要問題是深化政治改革,一場適度的對外戰爭對政治改革有積極效果,印度的戰後重建工作主要由民間力量負責。政府只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並不需要直接介入。隨着國際形勢轉變,共和國必須有更加長遠的謀哉,解決好中東問題對共和國的長遠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就有理由在中東地區有所作爲。

讓裴承毅有點驚訝的是。葉致勝並沒完全站在顏靖宇這一邊。

不管怎麼說,葉致勝也是王元慶提拔起來的,與顏靖宇應該是一條船上的人,而他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支持顧衛民,已經不單單是與顏靖宇對着幹那麼簡單的事情了。而去想借此擺脫王元慶的影響。也就是說,葉致勝肯定對王元慶的安排不滿。知道不可能在王元慶安排的這套政治體系中佔到便宜。

更讓裴承毅想不通的是,林嘯雷的態度模棱兩可。

在如此重要的軍事問題上,做爲總參謀長,林嘯雷不應該保持沉默。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林嘯雷的立場應該非常明確。

林嘯雷的態度對前幾天的會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正是如此,直到舊日晚上,顧衛民有向顏靖宇做出讓步。默認了共和國在中東地區採取的軍事行動。問題是,顧衛民並沒全面讓步。按照最終的部署,作爲聯合指揮官的裴承毅將直接向元揹負責,而不向總參謀部負責,與軍隊調動有關的事情一律通過軍情局與總參謀部溝通,而計劃內的戰爭開支不得超過秘打手 財年度國防開支的2倍,並且不得以戰爭爲由進行軍事動員,哪怕是最基本的軍事動員。討論問題的時候,顧衛民特別強調了戰爭開支與軍事動員,在顏靖宇做出讓步之後,才批准了裴承毅提交的戰爭計劃,並且授予裴承毅軍事指揮權。

不管怎麼說,這幾天下來,裴承毅對中央情況有了夾加直接的瞭解。

歸根結底,顧衛民是不想放權。準確的說,是不想讓顏靖宇插手軍隊的事情。從第一次高層會議開始,顏靖宇就在強調中東戰爭的重要性,並且一再暗示,應該由國家領導人負責這件事情。作爲共和國軍事力量的最高統帥。顧衛民理應擔負起這個職責口再說了,顧衛民在國防部工作了幾個年,而顏靖宇沒有軍事工作的經驗,所以應該由顧衛民來負責戰爭指揮工作,至少應該負責協調工作。問題是,顧衛民並不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也不願意讓顏靖宇來承擔這個責任。原因很簡單,在明知道不可能取勝的情況下,顧衛民沒有理由擔負起這個重任。更加重要的是。顏靖宇是國家二號領導人。如果讓他插手軍隊事務,恐怕不等顧衛民的第二屆任期結束。顏靖宇就將成爲共和國的第二個王元慶。要知道,就算在王元慶擔任國家副元首期間,趙潤東也只讓他負責外交工作,沒有讓他接觸到軍隊。顧衛民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也就不可能讓顏靖宇插手軍隊事務。

既不願意放權、又不願意擔責,最終的結果就是讓裴承毅得了好處。

事實上,這也算不上好處。

所謂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獲得了元首給予的軍事指揮權之後,裴承毅不但有權調動共和國的所有國防力量,還可以根據戰爭需要調動政府的力量。也就是說,在中東戰爭期間,裴承毅的權力僅次於顧衛民。正是如此,如果這場戰爭打輸了,裴承毅就得承擔全部責任。

當然,裴承毅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有

接受任命的時候,裴承毅沒有猶豫。不管怎麼說,他沒有第二種選擇。

從某種意義上講,林嘯雷不肯表明立場,與裴承毅的處境有很大笑系。說直接點。如果需要表明立場,在顧衛民與顏靖宇還沒鬥出個結果的情況下,受李存勳等人影響,林嘯雷只能支持顏靖宇,也就是支持採取戰爭行動。如此一來,按照共和國的軍事指揮體制,林嘯雷將成爲介於顧衛民與裴承毅之間的軍事決策者,也就是說,搞到最後,需要擔責的不是裴承毅,而是林嘯雷。作爲總參謀長,林嘯雷不可能不清楚這場戰爭背後的玄機,也不可

說簡單點,在林嘯雷希望親造共和國曆史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的情況下。裴承毅是顏靖宇的唯一希望。也就是說,顏靖宇要想在餅之後成爲國家元首,首先就得爭取與支持裴承毅,讓裴承毅在軍隊、乃至在中央政府中有所作爲。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裴承毅沒有受到拖累,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後出任國防部長,或者是在總參謀部擔任某個要職,成爲顏靖宇最重要的助手。反過來看,顧衛民要想力壓顏靖宇,首先就得扳掉他身邊的人。李存勳不用多想了,除了一直沒有明確的政治立場之外,他鐵定會在一年後退休。到時候接任的劉曉賓肯定撐不起大局,軍情局必定江河日下。可以說。裴承毅已經成爲顧衛民必須想辦法打壓的關鍵人物之一。正是如此顧衛民有會同意李存勳的提議。讓裴承毅出任聯合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並且給予裴承毅最高軍事指揮權。說白了,只要打輸了,裴承毅“不敗。的神話就將破滅,而他的重要性自然大大降低。到時候。別說出任國防部長,能否得到重用都是個問題口

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林嘯雷的處境也非常尷尬。

雖然壓制裴承毅對他有好處。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林嘯雷首先要顧慮的不是裴承毅這樣的陸軍將領,而是賈寶國那樣的空軍將領。因爲按照王元慶定下的規矩,最遲6年之後,林嘯雷就得把總參謀長的個置交給空軍司令。更重要的是,不管怎麼說,裴承毅已經是共和國軍人的象徵,是共和國軍事力量的象徵,而林嘯雷也是共和國軍人,打壓裴承毅等於打壓共和國軍隊。林嘯雷不見得能從中獲得多少好處。

不得不承認。當了幾年總參謀長,林嘯雷的政治素養提高了不少。

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顏靖宇爲什麼要把裴承毅頂到前面去。

因爲大部分事情多是通過李存勳來安排的,而裴承毅沒有任何理由懷疑李存勳,說直接點,如果李存勳打算對付裴承毅的話,根本不需要繞真多的彎。所以裴承毅之前並沒考慮這個問題。

這幾天的會議下來。裴承毅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很明顯,在葉致勝都到向了顧衛民,而閻尚隆又態度不明的情況下,顏靖宇要想在中央有所作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拔一個既有能力、又有影響力、而且能夠被全國民衆接受的人才。母庸置疑,裴承毅絕對是最佳人選。別的不說,只要顏靖宇提出讓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加上李存勳的影響力,顧衛民肯定沒有辦法阻撓。而顏靖宇要做的。只是在此之前,保住裴承毅的名聲。別讓他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犯錯誤。也就是說,顏靖宇應該堅決反對讓裴承毅去指揮中東戰爭,就算沒有辦法改變顧衛民的決策,也應該想辦法爲裴承毅爭取到更多的有利條件。事實上,顏靖宇不但沒有反對。也沒有據理力爭。

雖然裴承毅有理由相信,顏靖宇的態度與當年王元慶的策劃有很大的關係,顏靖宇沒有理由讓必須聯合的將軍去背黑鍋,但是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裴承毅已經不再完全相信任何人。裴承毅並沒認識到。這種變化當年也發生在杜奇威的身上。從某種意義上講,當他不再完全信任某個人的時候,他就不再是軍人了。

可以說,這個問題讓裴承毅非常不安。

也正是如此,比日晚上的會議上,裴承毅介紹完情況之後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接受任命的時候也不是很積極。

會議結束後,裴承毅就回家收拾行李,順帶與家人告別。

當他再次離開家門的時候,見到了等在門外的李存勳。因爲一切來得太快,所以當們坐進轎車,見到顏靖宇的時候,甚至沒有感到驚訝。

“聽老李說。你今天晚上就返回聯合司令部,所以我專門趕來送你去機場。”

打手 “元首太客氣了,我自己去就行因爲不太瞭解顏靖宇。所以裴承毅也不太放得開。

“沒什麼好客氣的,你是我最欣賞的軍人

聽到這話,裴承毅總覺得不太順耳。當然,這種感受與他不太瞭解顏靖宇有關。

從某種意義上講。顏靖宇算得上是最近三十年來,共和國政壇中最大的一匹黑馬。不管怎麼說,王元慶在紀估國身邊工作了幾個年,顧衛民在國防部工作了幾個年,趙潤東與紀估國更是在中央工作了幾個年。顏靖宇在進入中央之前,一直在廣西工作。如果不是當年王元慶下放廣西期間發現了他。恐怕他現在還在廣西的某個市當市長吧。與王元慶相比。顏靖宇的背景更薄弱,也更接近普通人。總而言之,顏靖宇是個非常普通,卻又讓人覺得非常陌生的人。

可以說。反映在顏靖宇身是活動問題,就是共和國政治體制的問題。

在顏靖宇之前,顧衛民、王元慶、趙潤東、紀佑國等等國家領導人講淚非常顯赫的名聲。並且早就出現在了公衆面前而譏像是突然從地下冒出來的一樣,不但讓民衆感到陌生,也讓很多高層官員感到陌生。說嚴重一點,如果不是與王元慶的特殊關係,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顏靖宇是誰。

當然,沒人否認顏靖宇在地方與中央做出的貢獻。

問題是,對裴承毅來說,顏靖宇絕對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導人。雖然在幾乎所有軍人看來,顏靖宇絕對是王元慶的嫡傳接班人,而且是最有可能繼承王元慶衣鉢的領導人,也就是最有可能把共和國的軍事實力發揮到極限的領導人。正是如此,顏靖宇在沒有參軍服役的背景、以及沒有做出過多大貢獻的情況下,仍然得到了衆多基層官兵的擁戴,因爲只有顏靖宇這樣的領導人。才能給衆多基層官兵帶來飛黃騰達的機會。但是裴承毅不是基層官兵,對他來說,飛黃騰達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甚至可以說,在完成轉型之前,裴承毅獲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並不大。

如此一來,在面對顏靖宇的時候。裴承毅必須有所保留,或者說有所提防。

似乎看出了裴承毅的心思,顏靖宇故意吩咐司機把車開慢掉,緩和了有點尷尬的氣氛。

“前段時間,老李好幾次跟我提到你的事情。”顏靖宇嘆了口氣,說道,“我早就想跟你好好談一下。就像現在這樣。面對面的,在沒有第三個人的情況下好好交流一下。非常可惜的是,在你回來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外交麻煩。你也知道,就在閻尚隆總理回國的時候,以色列總理去了華盛頓,並且與美國總統談了好幾個小時。具體情況,老李會跟你詳細談的,也就不用我在這裡浪費時間了。今天我特別來找你,是要讓你知道,這場戰爭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也不像會議上討論的那麼嚴重。”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似乎沒有搞明白顏靖宇的意思。

不可否認。我們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顏靖宇笑了笑,說道,“所謂盛極必衰,從二十五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戰爭開始,我們就一直處於戰略擴張狀態,並且取得了一系列幾乎讓人無法相信的勝利。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除了我們在以常溫超導爲核心的現代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外,前面三位國家領導人的作用功不可沒。當然,我沒有別的意思。我要說的是,我們順風順水的走了幾個年,卻沒有遇到挫折,已經是奇蹟了。從長遠發展來看。特別是從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與危機來看,對共和國與中華民族來書說。一次挫折與一次教刮不見得是壞事。當然,前提條件是,局勢必須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失敗造成的影響必須在我們能夠承受的限度之內。”

裴承毅猛的一驚,隨即露出了不太敢相信的神色。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我的認識。”

“你是說,運是…”

顏靖宇點了點頭,打住了裴承毅的話,說道:“明白就行,沒必要說出來。事實上。越早嚐到失敗的痛楚。對我們的影響越小,意義也越發重大。不說戰爭,回顧我們已經走過的歷史就能發現,正是因爲缺乏挫折。我們錯過了很多機會。比如說,口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我們就錯過了一次崛起的絕佳機會,反而因爲沒有應對危機的經驗,犯了一些本不應該犯的錯誤。當然,這也不能怪紀老,畢竟在那個時候,紀老剛網執政。很多關係還沒有理清呢。而到了力口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及隨後爆發的全球性大蕭條,因爲我們有了應對危機的經驗,所以沒有錯過這次機會,不但順利度過了危機,還藉此機會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鬥爭與軍事鬥爭都屬於國家鬥爭,就算手段不一樣,基本面還是一樣的。現在的情況,與我們在毖年時的情況一樣。近三十年,我們在軍事鬥爭上就沒有嚐到過失敗的滋味。如果接下來會遇到一場大蕭條式的戰爭,我們能夠失敗、或者說我們現在的經驗能夠讓我沒不失敗嗎?”

裴承毅長出了口氣,完全明白了過來。

事實上,好幾年前,就有人想到了這一點,只是來不及做好這些事情。”顏靖宇笑了笑。說道。”我相信,當你想明白這個道理。就應該知道我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了。我開始說了。別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也別想得太簡單。我相信,你不僅僅是個出色的軍人,你的才能也不僅僅在指揮戰爭上。”

裴承毅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毫無疑問,領導人就是領導人,說話比其他人有水平得多。僅僅幾句話,一個要點就讓裴承毅明白了過來,而且說服了裴承毅。別的不說,僅此一點,顏靖宇就比顧衛民厲害多了。

第41章 應對措施第62章 死守第91章 斡旋第21章 見招拆招第77章 遷都第153章 機會第30章 布控第27章 擋箭牌第29章 野心家第4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喧賓奪主第79章 利益同盟第65章 正式宣戰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3章 大胃口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2章 兩難處境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8章 全面爆發第32章 考察第34章 超級航母第79章 純步兵第49章 場鬧劇第94章 喘口氣第15章 未來之眼第8章 人才第71章 意外驚喜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4章 反省第137章 修鐵路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7章 敏感話題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1章 定策第56章 雙面間諜第39章 笑傲長空第40章 空軍出動第32章 軍事政變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2章 軍事聯盟第75章 一擁而上第85章 戰略封鎖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9章 不可告人第18章 點火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4章 外交鬥爭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110章 戰略牌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0章 佈局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98章 狂暴工具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章 衆望所歸第80章 扯皮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31章 軍售案第9章 針對性第46章 突防第35章 軍售交易第53章 巔峰之作第28章 新思維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8章 以假亂真第34章 偷襲得手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97章 殊途同歸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58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動員第9章 熱點時局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5章 戰略威脅第78章 少壯派
第41章 應對措施第62章 死守第91章 斡旋第21章 見招拆招第77章 遷都第153章 機會第30章 布控第27章 擋箭牌第29章 野心家第4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喧賓奪主第79章 利益同盟第65章 正式宣戰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3章 大胃口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2章 兩難處境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8章 全面爆發第32章 考察第34章 超級航母第79章 純步兵第49章 場鬧劇第94章 喘口氣第15章 未來之眼第8章 人才第71章 意外驚喜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4章 反省第137章 修鐵路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7章 敏感話題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1章 定策第56章 雙面間諜第39章 笑傲長空第40章 空軍出動第32章 軍事政變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2章 軍事聯盟第75章 一擁而上第85章 戰略封鎖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9章 不可告人第18章 點火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54章 外交鬥爭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110章 戰略牌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0章 佈局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98章 狂暴工具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章 衆望所歸第80章 扯皮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31章 軍售案第9章 針對性第46章 突防第35章 軍售交易第53章 巔峰之作第28章 新思維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8章 以假亂真第34章 偷襲得手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97章 殊途同歸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58章 聲東擊西第68章 動員第9章 熱點時局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5章 戰略威脅第78章 少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