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

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地系其和國倉球戰略中的心潦甩※樣,在加勒比地區也有一個讓美國倍感頭痛、又不能置之不理的國家,那就是古巴。

雖然嚴格說來,古巴遠遠比不上印度尼西亞,不管是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與資源總量,古巴連印度尼西亞的零頭都不到,但是在地區影響力上,古巴卻與印度尼西亞旗鼓相當,因爲古巴是加勒比地區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長期與美國爲敵,被美國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的流氓國家。

當然,引世紀中時的古巴,已經不是力世紀與引世紀初的古巴了。

雖然在力世紀,特別是在 蚓年之前,因爲得到了蘇聯的支持,古巴是個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算得上是發展得比較好的社會主義國家。對在力世紀的年代出生的共和國公民來說,認識古巴都是從蔗糖開始的。這也是古巴在力世紀經濟情況的真實寫照,即在整個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古巴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生產出足夠多的蔗糖,滿足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需求,並且從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獲得其他產品。但走到了引世紀,嚴格的說是從力世紀年代開始,古巴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隨着紅色帝國轟然倒塌,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單一的經濟模式幾乎將古巴壓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戰略對手面前,美國當局根本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只要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家在國際期貨市場上搞點手腳,把甘蔗、蔗糖、沸石等幾種古巴生產的物資價格打壓下去,再製訂一些針對古巴旅遊業的限制政策在引世紀初,旅遊業超過糖類,成爲古巴最重要的外匯來源,就能使古巴經濟崩潰。

事實上,美國離成功就只差一步。

雖然在 羽,年之後,古巴當局把重點放在了經濟建設上,不再着重宣揚意識形態,也不再向拉美國家輸出革命,比如接替費德爾卡斯特羅出任古巴國家元首的勞爾卡斯特羅就非常重視旅遊業,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古巴成了全球旅遊勝地,不但每年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數百萬遊客比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豐巴接待的最多的就是美國人,而且很多美國人都是前往巴哈馬或看中美洲國家,再轉而前往古巴,還通過旅遊業,讓一些古巴的特產行銷全球,比如出名的古巴雪茄就被到古巴旅遊的遊客帶到了世界各地雪茄是古巴第三大出口產品,僅次於蔗糖與沸石。但是引世紀初,古巴經濟仍然陷入困境,特別是在四隻的高科技泡沫破滅之後,全球經濟受到影響,各種資源價格一路下跌,直到2酚年纔有所起色,緊接着就是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根據後來解密的一些資料小布什政府在設法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就制訂了一份針對古巴的計劃”即利用金融危機期間,資源價格再次走低的機會,讓古巴經濟崩潰,然後以和平演變的方式推翻古巴政權,或者使古巴逐漸成爲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

總而言之,在力 畔左右,古忍的經濟情況確實非常糟糕。

根據古巴當局的官方資料,力舊年的時候,蔗糖、沸石與雪茄這三種主要產品的出口量分別比2四隻下降了鰓、膿與賀,出口收入則減少了溉、引%與獼。作爲古巴另外一大經濟支柱的旅遊業也連續3年走低,力舊年的入境遊客從刃衛年的強萬減少到了欲萬,旅遊收入則降低了瞅。根據力舊年舊月份,美國一家專業機構根據古巴官方公佈的數據做的預測,如果不能改變收入現狀,古巴的外匯儲備將在6個月內用光,即國家破產。

關鍵就,在這個時候,古巴獲得了一筆非常重要的外匯收入。

力 0年底,古巴當局與共和國簽署了一份與蔗糖有關的出口合同。即共和國以。舊年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的碗從古巴購買礁口萬噸蔗糖,而這些蔗糖將分成,硼,在力。年到團年之間陸續交付,因爲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共和國將提前支付總款項的,豌,並且在接下來的舊年中,按照遞減的方式逐年支付剩餘款項。

雖然古巴在這份買賣中吃了虧,但是卻獲得了至關重要的外匯。

要知道,力舊年的時候,國際資源價格幾乎減低僅比力刀年高,考慮到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將迅速復甦,即便按照力舊年的平均價格採購,共和國也不會吃虧,而按照大約七成的價格採購,還分舊年支付,共和國肯定佔了便宜,而且佔了大便宜。

問題是,古巴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大批蔗糖賣不出去。

根據古巴的官方資料,與共和國做這筆買賣之前,僅哈瓦那與聖地亞哥兩處港口內囤積的蔗糖幾遼口了勸萬噸,需要墜艘超級散裝貨輪才能倉部這老。略下巴的甘蔗與蔗糖產量,到力。年的時候,古巴國內的剩餘蔗糖將超過沏萬噸。與之相比,則是共和國國內市場對蔗糖的巨大需求。早在力世紀。年代末,共和國就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蔗糖進口國,直到引世紀刃年代末才被印度超過。事實上,共和國的蔗糖產量也不是很低,只是消耗非常驚人。

從經濟角度看,這筆買賣對雙方都有好處。

當然,真正的好處不在經濟上。

力。年,隨着第一艘運載着舊萬噸集糖的超級貨輪抵達上海港,共和國的一支商貿團就搭乘國航的包機去了哈瓦那。

根據當時透露的消息,這次商務合作並不成功。

用幾位共和國商人在回憶時提到的情況,在與古巴當局接觸的時候。共和國企業希望能夠按照市場方式。在國際公行原則的基礎上談合作,即與古巴企業合作,而不是與古巴政府合作。因爲當時古巴的市場經濟改革還沒有取得成效,所以古巴政府沒有采納共和國企業的建議。談判也就沒有多大成效。

問題是,這極大的增進了共和國與古巴的經濟往來。

坪之後,即力年的時候,共和國的商要團再次去了哈瓦那,並且與古巴當局簽署了幾十份經貿合同。

與2年前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古巴當局願意按照市場方式與共和國企業合作。

總而言之,力年絕對是共和國與古巴關係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

當年年底,古巴元首勞爾卡斯特羅就帶領古巴的商貿團回訪共和國,在北京與共和國企業簽署了幾十份總價值數百億元的經貿合同。

更重要的是,古巴當局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出與共和國簽署友好互助條約。

衆所周知,《友好互助條約》是一種同盟性質的條約,在此之前,共和國僅與兩個國家簽署了這樣的條約,一是朝鮮、二是巴基斯坦。即便共和國當局並不認爲《友好互助條約》是《大西洋公然》性質的軍事政治同盟條約,可是在絕大部分西方國家眼裡,特別是在美國看來,《友好互助》條約就是軍事政治同盟條約。正是如此,在引世紀初期,面對朝鮮接二連三的挑釁行爲,美國都沒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問題是,古巴不是朝鮮。也不是巴基斯坦。

雖然從長遠來看,古巴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甚至可以說,只要共和國與美國正面交手。古巴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古巴不像印度尼西亞,更像是菲律賓。但是以當時的情況,即共和國還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時候,即便古巴當局主動拋出橄欖枝。共和國也不會接受。

當然,古巴當局也知道這個問題的敏感性。

不管怎麼說,古巴在加勒比地區,而不是在東北亞。共和國可以與朝鮮結盟,因爲共和國可以用陸軍保護朝鮮,而共和國與古巴結盟,卻無法用海軍保護古巴,畢竟共和國的海軍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在加勒比地區挑戰美國海軍。

事實上,力世紀的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就是共和國的前車之鑑。

當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不顧政治風險,在國力遠不如美國、就連戰略打擊能力都遠遠比不上美國的情況下,悍然向古巴部署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與轟炸機,導致美國出動艦隊封鎖古巴,最終迫使蘇聯從古巴撤走了所有導彈與轟炸機,並且承諾不再向古巴部署戰略武器。這場鬥爭,不但讓美國揚眉吐氣,還讓蘇聯的國際聲望急劇降低,對當時的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引世紀初的共和國,與力世紀的年代的蘇聯沒有多大區別。

根據軍情局的一份資料,在勞爾卡斯特羅訪問北京的時候,共和國當局對與古巴結盟產生的影響做了評估,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美國肯定會採取極端手段,甚至會因此出兵推翻古巴政權。雖然美國會爲此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並且揹負罵名,但是以美國軍隊的作戰能力,特別是在前幾場戰爭中積累下來的經驗,佔領古巴與推翻古巴政權,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上,古巴領導人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然不會私下提出,而不是公開提出結盟意願。

當然,共和國的領導人不可能由此拋棄古巴。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共和國在常溫超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從20年開始,共和國與古巴的經濟往來就愈發緊密。

考慮到美國的影響,共和國沒有像幫助其他“兄弟國家”那樣,全方位的爲古巴提供支持,只是在經濟上做文章,而且儘量使用得到西方社會承認與支持的市場手段。比如在酬年初,共和國就與古巴簽署了新的貨幣互換協議,使共和國企業在古巴的競爭力超過了歐洲企業。到了力”共和國叉與古只當局答署了份自由貿易性質的貿易切風,日萬開放國內市場,從而使共和國企業在古巴獲得了最優待遇。

總而言之,在力年之後的幾十年間,共和國的古巴政策以隱忍爲主。

要知道,當時共和國甚至沒有向古巴輸出軍火。在力年到歷年間,共和國賣給古巴的軍火總價值不到 四億元,僅爲古巴從國際市場上進口軍火的鰓,甚至比不上朝鮮與越南朝鮮爲訛。乙元、越南爲蜘億元。

可以說,共和國這麼做,就是不想引火燒身。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的古巴政策收到了成效,只是不太明顯。

不管怎麼說,美國也不可能忽視古巴的存在。

根據五角大樓解密的一份資料,早在力舊年,美國的情報機構就注意到了共和國在古巴的行動,並且提高了警惕。力年之後,美國將古巴列入了最不安定地區之一,並且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制訂好了應急計劃,其中包括在必要情況下,出兵佔領古巴,扶持親美政權的軍事計劃。

對美國人來說,豐巴就是加勒比地區的菲律賓。

要知道,在美國登上大國舞臺,其大國身傷得到承認的那場戰爭,也就是舊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中,美國獲得的兩塊殖民地就是東南亞的菲律賓與加勒比的古巴。雖然在美西戰爭結束後不久,古巴就成爲獨立國家,而菲律賓的殖民地身份則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但是兩個國家對美國來說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特別是對美國政客來說,在不可能丟棄菲律賓的同時。自然不可能放鬆對古巴的監視。

到引世紀力年代前,也就是伊朗戰爭期間,美國情報部門草木皆兵,一度認爲古巴將藉此機會衝出美國設置的包圍圈,與共和國結盟,甚至有可能與俄羅斯結盟。當時。美國時刻在弗羅裡達州部署了至少2個師的地面部隊,以及一支能夠將2個師運送到弗羅裡達海峽對岸的登陸艦隊,並且隨時做好了與古巴開戰的準備。

事實上,古巴並沒有輕舉妄動。

這也是美國最頭痛的地方。

如同美國不大可能在朝鮮半島上擊敗共和國一樣,共和國也不可能在地球另外一邊的加勒比海地區擊敗美國。站在美國當局的立場上,只要能夠承擔戰爭負擔,美國就有絕對的能力推翻古巴政權。

出兵古巴的衆多先決條件中,美國只缺少一個,即出兵古巴的理由。

幾十年來,美國當局一直在尋找出兵古巴的理由。

非常可惜的是,努力了幾十年,美國當局一直沒有找到這個理由。

要知道,在力世紀的時候,美國情報機構就搞了一次不太成功的顛覆行動,結果不但沒有推翻古巴政權,讓古巴當局提高了警惕,還遭到全世界譴責,爲下次出兵製造了更大的麻煩。

雖然美國一定能夠找到出兵的理由,但是古巴問題太複雜,而且太引人矚目,所以美國當局不可能隨便找個理由,更不可能像當年推翻薩達姆那樣,用一個編造出來的理由去推翻古巴政權。更重要的是,古巴是拉美國家,與除了美國與加拿大之外的其他所有美洲國家都有着不錯的關係,如果僅僅因爲意識形態不同,美國就以“莫須有”的罪名推翻古巴的民選合法政權,肯定會因此失去所有拉美國家的信任與支持。事實上,這也正是在四隻的時候,美國沒有出兵幫助英國攻打馬島的主要原因。對阿根廷都如此小心謹慎,對更受關注的古巴,美國當局自然不會大意。正是如此,美國不可能像共和國對付印度尼西亞那樣,用一場政治動盪來改變古巴的政治局勢。

總而言之,在採取行動之前。美國需要一個理由,而且是一個非常充足的理由。

換句話說,美國當局需要足夠的時間。

問題是,到了2喲年左右,美國最缺的就是時間。

誰都知道,在共和國搞定了身邊問題之後就會逐步蠶食美國的地盤,而以共和國海軍的實力,加上正在邁向實戰高度的天軍,共和國已經獲得了在加勒比地區與美國抗衡的軍事力量,也就有可能與古巴公開結盟。

可以說,只要走到這一步,美國將別無選擇,只能出兵古巴。

問題是,如此一來,主動權將掌握在共和國手中,美國別想從中獲益。

也就是說,與其讓共和國來製造麻煩,還不如主動解決問題。

正是如此,在共和國着力解決印度尼西亞的時候,美國當局也在積極行動,打算趕在共和國做好戰爭準備之前,解決古巴問題,拆除後院裡的定時炸彈。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這是一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行動。,

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0章 布控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8章 猜一個準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7章 最強團隊第3章 惡鄰第29章 斬首行動第50章 試驗戰爭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90章 未來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3章 集團化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88章 開門紅第3章 情報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58章 空中化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5章 包餃子第49章 因循守舊第66章 戰爭決議第3章 餘熱第19章 導彈突擊第62章 十萬火急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59章 積極應對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5章 非常閱兵第68章 必爭之地第75章 一擁而上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37章 矛與盾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32章 推心置腹第37章 變策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46章 墊腳石第21章 見招拆招第25章 加速第40章 掉包第105章 佔領區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53章 快速調整第5章 旋風戰爭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9章 回心轉意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84章 戰火重燃第35章 絕路第10章 衝突升級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21章 理想化第32章 箭在弦上第48章 國家宣言第27章 新總統第16章 救人第79章 表演時間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64章 有條不紊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02章 宏偉藍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3章 建議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39章 地面戰鬥第53章 碧空逞雄第31章 干擾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68章 奇蹟第12章 備戰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
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30章 布控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8章 猜一個準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7章 最強團隊第3章 惡鄰第29章 斬首行動第50章 試驗戰爭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90章 未來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3章 集團化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88章 開門紅第3章 情報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58章 空中化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5章 包餃子第49章 因循守舊第66章 戰爭決議第3章 餘熱第19章 導彈突擊第62章 十萬火急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59章 積極應對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5章 非常閱兵第68章 必爭之地第75章 一擁而上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37章 矛與盾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32章 推心置腹第37章 變策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46章 墊腳石第21章 見招拆招第25章 加速第40章 掉包第105章 佔領區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53章 快速調整第5章 旋風戰爭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49章 回心轉意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84章 戰火重燃第35章 絕路第10章 衝突升級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21章 理想化第32章 箭在弦上第48章 國家宣言第27章 新總統第16章 救人第79章 表演時間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64章 有條不紊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02章 宏偉藍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3章 建議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39章 地面戰鬥第53章 碧空逞雄第31章 干擾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68章 奇蹟第12章 備戰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