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民族資本家

bookmark

會簡單而隆重,紀佑國的熱情款待讓家老少兩代人T

驚的是,共和國元首的生活如此簡樸,不但擺上桌的是家常便飯,連飯廳的陳設也簡單至極。喜的是,元首不但熱情周到,還在元首府爲他們接風洗塵,完全將他們當作自家人看待。

飯後,紀佑國讓王元慶安排家老少到國賓館歇息,他叫上彥博去了西圃園書房。

“雖然我這茶不是飄洋過海送來的,但絕對是原汁原味。”紀佑國親自爲彥博泡上了一杯茶水,“這是武夷山出產的大紅袍,你嚐嚐。”

端起茶杯,彥博不免一陣激動。

福建是他的故鄉,武夷山是福建的山,大紅袍是福建的茶。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比不上家裡的狗窩”,即便這不是紀佑國專程讓人從福建寄來的、只是市井小巷裡販賣的茶葉,彥博也覺得甘甜無比。

“怎麼樣,味道不錯吧?”

“元首太有心了。”彥博長出口氣,放下了茶杯,“故鄉的茶,故鄉的水,潤人肺腑啊。”

“所謂‘在家百事易、出門萬事難’,先生回到祖國,等於回到自己家裡。”不等彥博開口,紀佑國轉而說道,“聽潘雲生說,先生的資產都處理妥當了?”

“我的資產都轉出了美國,還得多虧小李。只是小女……”

“小姐與其他人的資產,我會讓潘雲生抓緊時間處理,爭取儘快轉移回來。”紀佑國拿起香菸,沒有急着點上,“就我瞭解,爲了方便轉移,潘雲生用先生的資產購買了大量海外資源。這些資源都很分散,不便於集中管理。按照潘雲生的想法,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是由國有資源類企業出資購買,也就是由共和國原價買回;二是在此基礎上組建大型資源類集團,由先生經營。”

“元首地意思是?”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先生。我可不是生意人。連小買賣都不會做。怎麼敢給你胡亂建議?”

“元首誤解我地話了。”彥博馬上說道。“我地意思是。怎麼做對國家更有利?”

“這……”紀佑國有點遲疑了。

“彥博在商場廝殺了幾十年。也快到退休地年紀了。”彥博拿起了雪茄。長長嘆了口氣。“膝下又無子嗣。即便守着萬貫家財。也帶不到陰間去。”

“先生這話嚴重了。小姐就很出色嘛。”

+;心卻很脆弱。她還不到三十歲,既沒有足夠的經驗,又沒有足夠的威信照管如此龐大的家產。她也早跟我說過,不會要我的遺產,要自己創業。”

“年輕人有點想法是正常的,我們也年輕過,不是嗎?”紀佑國也笑了起來,“先生比我小十歲,十年後再談退休也不遲。至於先生說的怎麼做對國家更有利,不瞞你說,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談。

“先生已經爲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不能讓你再受到損失。”紀佑國起身在房間內踱了幾步,“這趟亞非拉歐之行,我也開了眼界。在與巴西、阿根廷等國元首交流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彥博沒有起身,他知道紀佑國有思考問題時來回踱步的習慣。

“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有很多可以互補互利之處。”紀佑國在彥博面前停下腳步,摸了摸下巴。“拿巴西來說,資源極其豐富,用於建設的資金卻非常少,很多寶貴資源都沒得到開發,甚至白白浪費掉了。”

“這在很多國家都非常常見,不然美歐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資源投資公司。”

“這就是問題。”紀佑國重新坐到了沙發上,“回來之前,我跟隨行的幾位部長談過。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以金融投資的方式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的資源,甚至以此作爲掠奪第三世界國家的主要手段。所謂‘拉美化’,就是‘利潤外流’,利益全被國際資本拿走,資源擁有國反而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真的是必然趨勢嗎?”紀佑國淡淡一笑,“這是金融殖民,不是全球化。當然,我們自己的稀飯還沒吹冷,沒有理由去吹別人的湯圓。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成爲食利者,而不是被食者。”

“元首的意思是?”

“從三年前開始,我們就在推行產業改革,從‘全球代加工工廠’轉變爲擁有從基礎研究到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的高級工業強國。正在普及推廣的電動汽車、還有正在研製的全電動支線客機、即將大規模推廣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我

握了核心技術,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只是,任何T級核心技術的國家要想成爲真正的世界大國都必須具備兩個基礎條件。”

+;首說的是資源與市場?”

紀佑國點了點頭,說道:“這兩者缺一不可。雖然共和國地大物博,幾乎擁有所有資源,但是因爲人口衆多,以及之前某些錯誤政策,導致原本是資源大國的我們成爲了資源貧乏國家,現在很多重要資源,乃至戰略資源都得依賴進口。相對而言,開拓海外市場比獲得海外資源更加重要。也許你覺得,共和國本身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市場,立足國內就能確保萬無一失。作爲單一的資本家與商人,這麼看並沒錯。可是站在國家的角度,就不能這麼看問題。”

現在全世界的大企業都試圖佔領共和國的市場,很多跨國企業甚至把總部遷到了共和國,或者在共和國設立海外營運中心。共和國的企業更應該重視國內市場,而不是海外市場。只要抓牢國內市場,共和國的企業就不愁沒有飯吃。

見到彥博的疑惑神色,紀佑國淡淡一笑,說道:“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大力引進外資、大量進口資源、大力發展工業,結果呢?絕大部分利潤落入了海外資本的手裡,我們得到的只是一組漂亮的數字。發展了幾十年,工人收入上不去、勞動效率上不去、第三產業發展不起來、經濟發展走入死衚衕。成爲資源進口大國後,我們必須出口更多的商品,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產業改革,讓我們從低端產品生產國變成高端產品生產國,將更多的利潤留在了國內,提高了勞動效率、增加了工人收入、爲第三產業提供了發展空間、也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我們依然是資源進口大國。只要我們還在進口資源,我們就得出售產品,拓展海外市場。當然,所謂的‘海外市場’,不單單指第三世界國家,也包括西方發達國家。”

“先生,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元首說得沒錯,彥博才疏學淺,一時沒想明白。”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先生只是煩於瑣事,纔沒有想到。”

+;休的事情。”

紀佑國也笑了起來。“我的想法是,將先生的資產整合成大型資源集團,仍然由先生打理。另外,先生上次捐給共和國海軍的那筆錢,我分文未動,隨時可以……”

“元首,你說這件事就見外了。”彥博立即搶着說道,“那筆錢,彥博是真心誠意獻給祖國、獻給祖國海軍的。資金的問題,彥博有解決辦法,畢竟小女與幾個弟妹、還有幾個晚輩的資產都在那,足夠維持新集團的日常經營與業務拓展了。”

紀佑國稍微沉思了一下,說道:“既然如此,我讓潘雲生儘快把這件事搞定。”

“另外,我有一個建議。”

“什麼?”彥博放下了雪茄。

“新集團成立初期,還是得以國內市場爲主。”

“雖然先生的資產都在海外,但是我們有辦法轉移回來。”紀佑國再次站了起來,說道,“先生回國發展,比拓展海外市場、獲得海外資源更加重要。數十年來,共和國一直在改革中前進,一直在摸索最適合中華民族的發展方式。我們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不少虧,也吸取了不少經驗教訓。事實證明,基於過希臘文明與基督教的西方模式並不完全適合中華民族。只是,任何一種新制度的建立都需要各方力量的推動。建設屬於中華民族、符合中華民族特點的體系,更需要每一個炎黃子孫參與。改革走到今天,我們非常需要像先生這樣的民族資本家。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更少不了民族資本家的支持與貢獻。”

+;首的意思我明白,爲了民族復興,彥博……”

沒等彥博把話說完,門外就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爸……”

“慕華!”

見到女兒,彥博頓時激動起來,快步迎了上去。

紀佑國淡淡一笑,叫上跟慕華一同進來的王元慶悄悄離開了書房,沒留下來打擾歷經千辛萬苦纔再次團聚的父女倆。

上架首日30更,

第21章 重大遺漏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65章 X艇第94章 深入主題第12章 誘惑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0章 皇家空軍第69章 權益第62章 膽大包天第28章 促談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5章 前程第2章 野心家第47章 重生第63章 大胃口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2章 軍事政變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2章 考察第20章 愈演愈烈第70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7章 準點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85章 打就打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39章 九天之上第55章 多用途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攻堅戰第53章 強強對話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5章 心照不宣第46章 隔岸觀火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1章 易筋伐髓第78章 以假亂真第63章 想當將軍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49章 保留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1章 吝嗇鬼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52章 制空王牌第97章 虛張聲勢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7章 厲害關係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79章 獨角戲第33章 揮灑自如第1章 時過境遷第4章 倫敦條約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2章 實力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52章 不屈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9章 地面戰鬥第92章 被動局面第37章 兵棋推演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30章 感恩戴德第35章 一鼓作氣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3章 情報安全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章 秘密同盟
第21章 重大遺漏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65章 X艇第94章 深入主題第12章 誘惑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0章 皇家空軍第69章 權益第62章 膽大包天第28章 促談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5章 前程第2章 野心家第47章 重生第63章 大胃口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2章 軍事政變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2章 考察第20章 愈演愈烈第70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極限行軍第47章 準點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85章 打就打第24章 金融風波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39章 九天之上第55章 多用途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46章 攻堅戰第53章 強強對話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5章 心照不宣第46章 隔岸觀火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1章 易筋伐髓第78章 以假亂真第63章 想當將軍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49章 保留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71章 吝嗇鬼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52章 制空王牌第97章 虛張聲勢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7章 厲害關係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79章 獨角戲第33章 揮灑自如第1章 時過境遷第4章 倫敦條約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2章 實力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52章 不屈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9章 地面戰鬥第92章 被動局面第37章 兵棋推演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30章 感恩戴德第35章 一鼓作氣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3章 情報安全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章 秘密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