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起雲涌

bookmark

6日上午,與尼泊爾總理會晤後,王元慶提前結束訪問回國。~~~~

由CLK-9350機(由上海飛機公司製造的350級大型電動客機)改造的元專機還未到達北京上空,共和國與印度邊防部隊在藏南地區交火的消息就傳遍了全世界,西方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集中報道。

共和國到底想幹什麼?

雖然西方新聞媒體斷定是共和國主動製造邊境摩擦,準備藉機向印度開戰,收復被印度控制了數十年的藏南地區,徹底收復最後一塊失地,但是仍然有不少國家的新聞媒體認爲在元剛剛在新德里向印度總理做出承諾的情況下,即便共和國意圖收復被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也沒有必要製造邊境衝突。

北京時間130,共和國外長召開記招待會。

外長在表明堅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邊境爭端的一貫立場之後,公佈了當地時間5日夜間到6日凌晨,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邊境衝突的相關消息。因爲交通閉塞,通信不暢等原因,所以閻尚隆並未公佈多少實質性的消息。

幾乎同一時間,印度外交也對新聞界公佈了相關消息。

與共和國公的消息不同,印度外交部公佈的消息更加具體。當地時間5日夜間11點30左右,隸屬於第師的印度邊境巡邏部隊在達旺地區巡邏時與中國的邊境巡邏隊遭遇並交火,戰鬥持續到6日凌晨3點30左右鬥中有印度軍人陣亡、7人負傷,中國邊境巡邏隊的傷亡情況不明。

因爲雙方均未使用重武器,也未呼叫增援力量,所以交戰情況並不激烈。

雙方公佈的消息進行對比,不難現,佔有優勢的是印度,不是共和國。

實上印度一直在藏南地區佔有優勢地位。

第次印巴戰爭之前。印度就在藏南地區部署了至少山地步兵師。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人民黨執政期間。印度不顧國內資源窘迫不但在藏南地區大修公路、完善地面交通網。還在附近地區修建了足以容納上百架作戰飛機地數座空軍基地。魯拉賈帕尼上臺執政後力打造山地步兵師。到2027年6月。藏南地區印度總兵力超過了15萬。除了在阿薩姆邦(達旺地區)部署山地步兵師之外。還在相鄰地梅加拉亞邦與那加蘭邦各部署了1個機械化步兵師、在比哈爾邦建立了後勤保障基地。

與印度在藏南地區大張旗鼓地加強軍事力量完全相反。直到2027年月。共和國部署在河谷地區地地面部隊也只有3個步兵旅(共和國陸軍僅有地3個步兵旅)。受地理條件地限制和國不但沒有加強地面部隊地建設。也沒有大張旗鼓地搞基礎建設。即便按照西方新聞媒體地估計非共和國大規模使用空降兵與空中突擊部隊。不然很難在藏南地區地地面戰鬥中擊敗印軍。

不看兵力對比看後勤保障能力。就知道誰佔了優勢。

如果後勤跟不上入再多地作戰部隊都沒用。印度已經在東部地區建立起了完善地後勤保障網絡。而共和國卻沒有相應地後勤基礎設施。正是如此。西方國家一致認爲。共和國不惜血本地加強空降兵與空中突擊部隊。正是打算用其收復藏南地區。

因爲空降兵與空中突擊部隊缺乏裝甲力量。不適應正規作戰行動。所以共和國真要收復藏南地區。肯定不會出任何警告。應該以突然襲擊地方式奪取印度地空軍基地與機場。切斷印度軍隊地地面交通線路。在第一時間掌握戰場主動權。

共和國有必要主動挑起邊境衝突嗎?

外界衆說紛紜的時候,王元慶回到了北京。

元車隊沒有返回元府,而是直接去了總參謀部。

wωω⊕ттκan⊕¢○

守在機場的外國記立即現了這一情況,並且再次做出了大膽猜測。

共和國元中途結束訪問,回國後沒有回到元府,而是直接去了總參謀部,是否意味着共和國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按照常理,如果共和國不打算向印度開戰,王元慶應該先解決外交問題。

局勢驟然緊張,就連半島電視臺都在當天中午表的評論中提到,如果印度政府不能及時在“藏南問題”上給予足以讓共和國感到滿意、至少能夠接受的答覆,戰爭將在數日之內爆。

雖然記無法進入共和國的軍事指揮中樞,但是卻能守在外面等待消息。

直到6日夜間,王元慶都沒有離開總參謀部。

戰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各國記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

6日211點30,CNNN率先報道蘭州、西寧與成都火車站實施戒嚴,大批塗有軍隊標

車正在駛出車站,沿青藏與川藏鐵路(20211年建成通|:力是青藏鐵路的2倍)進入西藏。

半小時後,哥倫比亞廣播電視臺的新聞頻道報道了一條類似的消息:喀什火車站全面戒嚴,滿載軍事物資的列車沿新藏鐵路(2022年建成通車,貨運能力與川藏鐵路相當)進入西藏。

再清楚不過的戰爭準備。

到北京時間7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6日夜間),共和國準備戰爭的跡象愈明顯。

部署在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的3個步兵旅在7日清晨進入戰備狀態,邊境巡邏隊規模增加了2倍以上。第一批12C運輸直升機在1之前到達林芝空軍基地。因爲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不受空氣影響,全電動直升機的最大升限遠遠超過了採用渦漿動機的普通直升機,以Z-199爲例,在載重5500千克的情況下,無地效升限達到了5500米、有地效升限超過6000米,能夠飛躍喜馬拉雅山山口,所以在地面交通不暢、沒有供戰術運輸機降落的機場時,運輸直升機成爲前線作戰部隊的主要運送工具。

僅僅一個上午,達林芝附近幾座空軍基地的運輸直升機就超過了。

運輸直升機進駐西藏地的時候,隸屬於空軍的1C0多架戰術運輸機與大型運輸機晝夜不停的將作戰物資與作戰裝備送往前線機場。按照CIA透露給CNNN的消息,僅在6日1到7日凌晨的12個小時內,共和國空軍的運輸機出動了300多架次,向前線運送了至少3個空中突擊旅的作戰裝備。

真正的決定事件出現在7日下午。

第一批12Y-15B大型運輸機達伊斯蘭堡南面的拉瓦爾品第空軍基地,將3~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地面支援與保障設備送抵前線。隨後,3架ZLY--16型“空中激光防禦系統載機”到達拉瓦爾品第空軍基地。

舉立即被美國的偵察衛星現,隨後得到情報系統證實。

然“空基激光攔截系統”不能單獨組成“戰略防禦系統”,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削弱印度戰略彈道導彈對巴基斯坦構成的威脅。因爲共和國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可部署性”,所有支援與保障設備都能通過大型運輸機空運,到達目的地之後小時內就能形成作戰能力,所以按照CIA的評估,如果共和國願意,可以在一夜之間讓巴基斯坦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戰略防禦能力的國家。即便按照王元慶在伊斯蘭堡向巴基斯坦總統做出的承諾,共和國將爲巴基斯坦提供“完善的戰略防禦系統”,需要向巴基斯坦部署“地基導彈攔截系統”,整個部署工作也能在數日之內完成。

共國不計成本的幫助巴基斯坦,目的肯定是動戰爭!

8日上午,3個機羣的24Y-15B先後到達伊斯蘭堡、拉合爾與卡拉奇機場,將3~套“地基導彈攔截系統”的主要支援與保障設備運動到位。同時,12運載着遠程警戒雷達的Y-15B運輸機到達奎達空軍基地。

在接下來的1個小時內,數十架Y-15B先後飛抵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

雖然只有3~套“地基導彈攔截系統”,但是該系統能夠有效攔截250千米範圍內的彈道導彈,所以足以保護包括巴基斯坦所有大中城市在內的90%以上的地區。配合“空基激光攔截系統”,印度的戰略打擊力量將被徹底抵消。

8日夜間,巴基斯坦總統下達了最高戰備令。

就在全世界都認爲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將聯手動戰爭的時候,巴基斯坦國防部與外交部突然宣佈,將在9日到11日期間,在以卡拉奇爲中心的巴基斯坦南部地區與共和隊舉行“海陸空聯合軍事演習”。

軍事演習,還是戰爭?

9日上午,消息得到證實,確實是軍事演習,只不過不是一般的軍事演習。

當天中午,參加演習的共和國空軍先後向巴基斯坦南部地區的靶場先後射了3枚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由部署在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與“地基導彈攔截系統”進行攔截。

結果沒有出乎預料,1枚導彈在即將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被激光摧毀,2枚導彈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被攔截導彈擊落。

接下來的2天內,雙方進行了多次導彈攔截試驗。

在所有人看來,共和國通過導彈攔截試驗爲巴基斯坦打氣,讓巴基斯坦做出向印度動戰爭的決定!

第75章 國家意志第27章 戰略圍剿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1章 轉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8章 甕中捉鱉第67章 不得不做第70章 王牌登場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55章 心照不宣第54章 旁敲側擊第20章 唱高調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01章 爛攤子第94章 深入主題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大蕭條第33章 劇變第13章 積極謀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8章 女豪傑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99章 兩難第17章 多事之秋第54章 外交鬥爭第3章 日印結盟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3章 集團化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24章 驟變第11章 識時務第34章 團隊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9章 低空坦克第46章 特殊存在第49章 因循守舊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1章 島內風波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7章 借勢第40章 關鍵裝備第52章 制空王牌第35章 軍士長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59章 左右開弓第5章 軍火貿易第34章 事發突然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34章 亂局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30章 半小時第70章 替代方案第72章 鐵腕總理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31章 軍售案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5章 將計就計第48章 圓滿結果第51章 刀尖第35章 軍士長第49章 因循守舊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06章 選擇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5章 突變第99章 火急火燎第7章 借勢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53章 碧空逞雄第90章 正面進攻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71章 吝嗇鬼第1章 打打停停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8章 量才爲用
第75章 國家意志第27章 戰略圍剿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1章 轉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8章 甕中捉鱉第67章 不得不做第70章 王牌登場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55章 心照不宣第54章 旁敲側擊第20章 唱高調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01章 爛攤子第94章 深入主題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9章 大蕭條第33章 劇變第13章 積極謀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8章 女豪傑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99章 兩難第17章 多事之秋第54章 外交鬥爭第3章 日印結盟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3章 集團化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24章 驟變第11章 識時務第34章 團隊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9章 低空坦克第46章 特殊存在第49章 因循守舊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1章 島內風波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7章 借勢第40章 關鍵裝備第52章 制空王牌第35章 軍士長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59章 左右開弓第5章 軍火貿易第34章 事發突然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34章 亂局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30章 半小時第70章 替代方案第72章 鐵腕總理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31章 軍售案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5章 將計就計第48章 圓滿結果第51章 刀尖第35章 軍士長第49章 因循守舊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06章 選擇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5章 突變第99章 火急火燎第7章 借勢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53章 碧空逞雄第90章 正面進攻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71章 吝嗇鬼第1章 打打停停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8章 量才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