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獨醒

bookmark

國巍與菲律賓等外長的磋商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

只答應默認共和國“收復”原本由越南控制的島礁,在實際控制的基礎上,按照相關國際公約進行領海與專屬經濟區進行劃分,拒不讓出侵佔的島礁。共和國開出的最高條件是,向已經在南海海域與南沙羣島進行了經濟開發的國家支付一定額度的“補償”,除此之外,國必須無條件交出侵佔的島嶼與海域。

因爲差距太大,所以談判僅進行了一回合就宣告結束。

黃國巍乘機離開曼谷、返回北京的時候,越南總理阮良玉正在前往美國大使館的路上,準備會見美國大使孟菲斯。

戰爭爆發後,阮良玉就離開了總理府。

不管是總理,還國家主席,越南國家領導人都疏散轉移到了“安全地點”,每6個小時轉移一次。原因無二,避免被共和國“斬首”。

前往美使館,阮良玉一路上都有點提心吊膽。

剛剛發表聲,共和國會不會將越南政府首腦當作“眼中釘”?20年前,美國向南聯盟的共和國大使館扔了幾枚炸彈,共和國會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兩個問題都讓阮良玉心裡不安,覺得正在走向鬼門關。

從根本上講,阮良玉從支持與共和國搞對抗。

2012上臺後,阮良玉不但力主與共和國改善關係,還在“七大”上提出利用共和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引進共和國的資本、推動越南經濟發展地建議。爲此,阮良玉在東盟政府首腦會議上主動提出與共和國擴大自由貿易範圍,建立“中國-東盟全面自由貿易區”,爲推進共和國與東盟相互交往做出了貢獻。

越南。阮良玉是標準地“經濟派”領袖。

爲動越南經濟發展。阮良玉在執政地7年間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很多方面。阮良玉表現出了政府首腦應該具備地素質。

在他提出“藉助共和國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越南經濟發展”地時候。共和國地產業結構調整纔剛剛確定下來。很多細節工作都沒展開。連紀佑國都不太清楚產業結構調整地準確發展方向。此時。阮良玉就意識到了共和國地改革對周邊國家產生地巨大好處。

僅此一點。就足以證明阮良玉地能力。

問題是。真正掌握國家大權地不是政府總理。而是國家主席。

與阮良玉相反。越南國家主席武三明是一個不折不扣地“軍事派”。

在阮良玉盡力與共和國修好地時候,武三明卻在做着破壞兩國關係的事。准許西方資南海開發油氣資源、讓漁民越境捕魚、驅逐共和國地漁船、開發南沙羣島旅遊資源、在不同場合宣稱對南沙、西沙、北部灣的主權。

無外的,武三明的所作所爲只能使共和國與越南的關係發緊張。

在20177年之前,因爲阮良玉的努力、較爲緩和地周邊環境、興旺的國際投資,所以共和國與越南地矛盾還沒有激發到需要通過戰爭解決的地步。

只是,武三明地過激行爲在很大的程度上使越南成爲了“受害國”。

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前,共和國一直在努力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給大部分東盟國家帶來了非常顯著地好處。比如,柬埔寨在2014年與共和國達成雙邊協議,爲共和國資本提供了更加優惠的條件,短短3年間,柬埔寨就從共和國獲得了超過1500的投資,爲國家工業化打下了基礎。泰國通過與共和國達成“相互最優惠待遇”,從共和國吸引了近2000投資,爲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就連東南亞最貧窮落後的緬甸都在與共和國的閤中獲得了機會,經濟連續數年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

越南卻失去了這“寶貴的5”,20177年前的5年間,越南只吸收了共和國不到50的投資。

越南錯過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阮良玉的經濟發展計劃遭受重挫。

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除了繼續與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保持頻繁的交往之外,重點推進與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建立的“中國-南亞自由貿易區”,與東盟的關係迅速降溫。

雖然這是共和國“圍剿”印度的政策,但是承擔損失的則是越南等國。

此時,共和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也進入到了高氵朝。

大批低端產業,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資源消耗性與加工貿易性企業逐步從共和國轉移到周邊國家,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與斯里蘭卡成了最大的受益者。20166年,僅進入巴基斯坦的共和國資本就超過了3500,投放到南亞的共

本總計5000,爲南亞創造了500萬個就業崗位億元的財政收入。

在共和國的扶持下,就連尼泊爾這種內陸山地國家都在向工業化邁進。

這些事情,既讓阮良玉嘆息、又讓他感到害怕。

共和國與越南的關係越走越遠,雙方遲早會因爲無法化解的爭端爆發戰爭。

越南是共和國的對手嗎?

阮良玉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因爲他的爺爺參加了“抗美救國”戰爭,他的叔父參加了上個世紀70年代末爆發的中越邊境衝突。

到20177年,阮良玉再次當選政總理的時候,情況已經讓他非常擔憂了。

全球性金融機讓西方國家投入越南的資本銳減,當年就減少了65%。隨即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更讓依賴出口貿易的越南經濟雪上加霜,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共和國需要的低端工業產品幾乎全是柬埔寨與巴基斯坦等國提供,共和國需要的資源與越南沒有太大的關係。作爲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的美國緊鎖國門,打擊一切進入美國市場的國外商品。歐盟也對越南商品實施制裁,讓越南找不到出路。

2018年,流入:=南的國際資不到元,僅爲巔峰時的1%。

續惡化的經濟讓主管政府工作的阮良玉受到了質疑,其實這與阮良玉幾乎沒有關係。如果早點與共和國改善關係,越南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就算比不上巴基斯坦,也會比柬埔寨好出一大截。

阮良玉絕望的是,武三明不但沒有回頭,還越走越遠。

2018年,接受美國的第一筆軍事援助時,阮良玉就明確反對,認爲這會嚴重惡化越南同共和國的關係,使越南面臨與共和國爆發戰爭的威脅。

阮良玉的反對沒有收到任何效果。武三明不但接受了軍援,還分三次引進大量武器。

軍事實力壯大,讓包括武三明在內的衆多越南高層領越來越狂妄自大,認爲即便與共和國爆發戰爭,越南也不會戰敗,因爲美國不會拋棄越南。

作爲唯一的明眼人,阮良玉根本不相信美國會拯救越南。

如果美國是那種值得信賴的盟友,當年也不會拋棄南越政府了。

最讓阮良玉擔心的還是武三明等高層領導逐漸膨脹的野心。

有了美國提供的戰鬥機,自然要與共和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發生摩擦;有了美國提供的戰艦,自然要在南海上有所作爲;有了美國提供的坦克,自然要在中南半島上充當老大;有了美國提供的信心,自然敢挑釁共和國。

對美國的盲目迷信,讓武三明等人徹底迷失了方

迅速惡化的國內環,讓越南軍隊逐漸失去了控制。

因爲政見不和,所以阮良玉逐漸被武三明排擠出了決策圈。

直到戰爭發,阮良玉才知道越南軍隊已經進入了老撾。瞭解了所有情況後,阮良玉不得不感嘆,8000萬越南人民將因爲幾個“蠢貨”的“愚蠢”決策遭受數盡的苦難,越南將再次爲戰火肆虐的人間地獄。

美國的目的擺明了想用越南牽制共和國,最好的牽制方法就是在共和國與越南之間引發一場大規模戰爭,讓共和國陷入戰爭泥潭。在美國人看來,處於鼎盛時期的美國無法征服越南,處於發展中的共和國也不可能征服越南。可是美國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共和國與越南同屬東方國家,在文化上與屬於西方國家的美國有很大區別,共和國會像當年美國那樣,以最愚蠢的方式打擊越南嗎?

此時,不管阮良玉有什麼想法,都爲時已晚。

武三明已經宣佈越南進入戰爭狀態,阮良玉不得不按照國家主席的命令發佈極具挑釁性外交聲明。

想把共和國拖下水,恐怕最後落水的是越南。

有一個問題,阮良玉一直沒有想清楚,那就是武三明爲什麼會聽從美國的吩咐。

轎車停下的時候,阮良玉的思緒回到了現實中來。

原本應該武三明前來會見美國大使,向美國提出幾項特別要求。因爲特別“怕死”,所以武三明將這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阮良玉。

阮良玉沒有拒絕,因爲他想搞清楚那個疑問,搞清楚是否該繼續爲武三明賣命。

下車後,阮良玉在美國使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直接去了孟菲斯的辦公室。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夜空將再次被烈焰點燃!

月底了,兄弟們,有票的上啊。就算只有2天多了,努力衝到第三去!

第133章 高地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45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63章 失控第112章 行刑第37章 變策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97章 殊途同歸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15章 定居點第52章 虛驚一場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1章 步步逼近第61章 不服輸第55章 以戰促和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2章 軍事政變第46章 好印象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8章 空中化第25章 邁向戰爭第40章 空天戰機第41章 一鍋端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58章 大國心態第30章 影子戰士第68章 動員第14章 根本職責第26章 領袖第80章 死亡之路序十東方醒獅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3章 春雷第42章 大殺器第32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20章 圍殲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60章 造勢第68章 自釀苦果第53章 戰前動員第77章 急轉直下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7章 啞巴虧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4章 機械戰士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15章 攻堅戰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54章 解除威脅第22章 力挽狂瀾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5章 新焦點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9章 正中下懷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2章 秘密部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34章 超級航母第40章 窗戶紙第29節 虎口奪食第58章 風雨來襲第90章 自掘墳墓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26章 進攻號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82章 新境第17章 積極主動第20章 風聲鶴唳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4章 根本職責第1章 出發第27章 高端競爭第24章 四法案第18章 雙門事件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8章 量才爲用第27章 擋箭牌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6章 栽贓嫁禍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7章 遷都第9章 新老交替
第133章 高地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45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63章 失控第112章 行刑第37章 變策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97章 殊途同歸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15章 定居點第52章 虛驚一場第46章 由守轉攻第51章 步步逼近第61章 不服輸第55章 以戰促和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2章 軍事政變第46章 好印象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8章 空中化第25章 邁向戰爭第40章 空天戰機第41章 一鍋端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58章 大國心態第30章 影子戰士第68章 動員第14章 根本職責第26章 領袖第80章 死亡之路序十東方醒獅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3章 春雷第42章 大殺器第32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20章 圍殲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60章 造勢第68章 自釀苦果第53章 戰前動員第77章 急轉直下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7章 啞巴虧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4章 機械戰士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15章 攻堅戰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54章 解除威脅第22章 力挽狂瀾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5章 新焦點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9章 正中下懷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2章 秘密部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34章 超級航母第40章 窗戶紙第29節 虎口奪食第58章 風雨來襲第90章 自掘墳墓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26章 進攻號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82章 新境第17章 積極主動第20章 風聲鶴唳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14章 根本職責第1章 出發第27章 高端競爭第24章 四法案第18章 雙門事件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8章 量才爲用第27章 擋箭牌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6章 栽贓嫁禍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7章 遷都第9章 新老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