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內外並重

bookmark

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王元慶靠在座椅上,閉。

從211日開始,王元慶就沒有好好休息過。與前兩任元相比,王元慶年輕得多,精力也旺盛得多。當初在廣西工作,爲了處理由地方官員失職導致的羣體件,王元慶曾經一週沒有合過眼。現在王元慶也不得不服老,精力比以前差了許多。

元車隊進入市區前,外面傳來的嘈雜聲驚醒了王元慶。

“……聯繫最近的交警,儘快開闢一條通道……”

“等等,別讓警察過來。”

焦魃山遲了下,對電話那邊的人說道:“沒事了,不要通知交警。”

“外面生什麼事了?”王元一邊說着,一邊讓焦魃山關掉車窗上的眩光干擾設備。

爲了確保元的安全,王元慶上臺後採購的元坐車不但安裝了足以抵抗反坦克穿甲彈的高強度合金裝甲,還安裝了由情報部門投資開的視覺干擾系統、也就是眩光干擾設備等極爲先進的儀器設備。當然,元坐車肯定價值不菲。

外面的大街上,成千上的轎車組成了見不到頭的車龍。

每轎車都在顯眼的位置塗上了國旗,在車頭插着國旗,以不急不慢的速度向前行駛。

王元慶皺了皺眉頭。朝焦魃山看了去。

“是各地車友會組織地進京威活動。已經在公安部門登記備案。”

“來了多少人?”

“不下一百萬。”焦山苦笑了一下道。“最初估計只有十萬人。結果有人在網上布了公告。天黑之前進京地就有大約五十萬。到明天天亮。肯定會超過一百萬。說不定更多。”

“組織工作做好了嗎?”

“由中宣部安排。早就準備好了。”

王元慶點了點頭,摁下車內通話器的開關,對前面的司機與保鏢說道:“從環城繞到東面長安街返回元府。”

焦魃山愣了一下色頓時有點緊張。

“放心吧,這時候所有人都認爲我要麼在總參謀部,要麼在元府,不會到外面亂逛。”王元慶淡淡一笑,說道“進京助威的車友都這麼多,都的老百姓肯定閒不住些大學生更加積極。”

“下午就收到消息,都大學生在廣場集會,爲前線將士守夜祈福。”

“守夜祈福?”這下輪到王元慶愣了。

“臺灣那邊的說法,聽說是由在陸臺灣學生會組織的,後來迅速擴大,都幾十所大學的學生會自參與廣場上守夜的大學生大約有三十到四十萬。”

“差不多都來了。”

“還不止,天津、河北、遼寧等地的大學生也在趕過來。”焦山稍微停頓了一下道,“吃晚飯前收到中宣部與組織部的消息在今天白天搭乘高速列車入京的大學生就有十五萬,交通部已經對配套設施做出調整證所有想進京爲前線將士祈福的大學生都能順利到達。民航也在晚上開始行動,將出售給大學生的機票價格降了一半。”

“還有人趁機國難財?”

“算不上國難財,畢竟民航都是微利經營,票價降低一半,簡直就是虧本買賣。”

王元慶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事情是誰批准的?”

“總理前往莫斯科之前給各個部門都打了招呼,要儘量滿足羣衆的需求,激羣衆的愛國熱情。”

“這個宗應仁,怎麼不跟我打聲招呼?”王元慶拿起了放在手邊的香菸。

“當時你在總參謀部,隨後就去了戰略指揮中心,總理沒有聯繫上。”

“沒事,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本來就該這麼做。

”王元慶抽了兩口煙,說道,“回去後,聯繫中宣部與組織部,成立一個臨時的宣傳工作組織協調委員會,國務院各部委必須全力配合宣傳工作。士氣可鼓不可泄,羣衆積極性高漲,是難得的好事。把宣傳工作做好,我們的將士才能在前線奮勇作戰。”

焦魃山點了點頭,把元的指示記在了筆記本上。

這個小動作表明焦山是個非常細心,而且非常有城府的人。

“還有,你抽空見一些積極向上的大學生代表,聽取大學生的意見,抽個時間,由我親自接見。”

“元,有這個必要嗎?”

“怎麼沒有?”王元慶看了眼席助理,說道,“大學生是社會中最積極、最向上,也是最希望祖國強盛的羣體。三十年前、我是大學生,三十年後、現在的大學生就將站在我們的位置上。百年前,國父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大學生既可以成爲推動社會展的積極力量,也可以成爲阻礙社會展的消極力量。只有積極引導,才能使大學生成爲推動共和國前進的積極力量。戰爭是對中華民族的考驗,更是對共和國大學生的考驗。不管在戰爭時

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大學生永遠是我們的重點照顧對

焦魃山沒再多說什麼,他很少與元唱反調。

作爲元的席助理,焦魃山很清楚王元慶這番話的意思。對共和國來說,擊敗外界強敵只是當務之急,而國家要想展進步,主要得依靠自身變革。紀佑國執政十年,不但爲中華民族打下了復興基礎,還爲共和國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對而言,趙潤東主要集中力量對付外界威脅,在推動改革方面遠不如紀佑國,甚至可以說在吃老本。王元慶是紀佑國栽培的接班人,自然會集中力量推進改革。

跟着王元慶這麼多年焦魃山早就認識到,如果不是日本的威脅過於嚴重,王元慶肯定不會在上任之後以鐵腕元的姿態積極推動對日戰爭,而會先集中力量解決共和國的內部問題,爲共和國的長遠展打下基礎。

哪怕再輝煌的勝利,也只能在短期內凝聚民心。

時間一長,國內展才是決定民心歸向的決定性因素。

以王元慶在廣西的執政歷來看,“日本戰爭”結束之後,肯定會重點深化改革,甚至在某些連紀佑國都沒有碰過的領域進行改革比如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改革。

所謂近水樓先得月。

焦魃山長期跟隨王元非常清楚王元慶積極推動對日戰爭的目的。

如從解決國內問題的角度看,擊敗日本、消除切身威脅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則是抓牢軍權,爲接下來的大範圍改革奠定基礎。

共和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不管誰在上推行改革需要軍隊的全力支持。

當年紀佑國也是先進行軍改革,肅清軍隊內部的不穩定因素然後纔在離任之前推行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數部法案。

王元慶的處境要比紀佑國好得多,至少趙潤東在離任前已經做了很多事情。

現在王元慶缺少的,就是一次足以與前兩任國家元媲美的“戰功”,讓全軍官兵相信王元慶是共和國最理想的領導人,從而無條件的支持王元慶的改革行動。

對任何一位共和國領袖來說,沒有比徹底擊敗日本更大的“戰功”了。

在此之前王元慶做的所有事情不但是爲了擊敗日本,還是爲了推行改革。比如第二次軍事改革時,王元慶全力扶持項鋌輝、裴承毅、凌雲霄、林嘯雷、章忠憲等沒有多少背景的“少壯派”將領變着花樣打擊其他有可能阻撓改革的將軍,目的就是整頓軍隊掌握軍權,爲社會改革打下基礎。

由此可以看出,王元慶不但有明確的目的,還有非常長遠的目光。

能夠看穿王元慶心思的人,恐怕全世界都沒有幾個。焦山不見得比葉致勝、宗應仁等人更加善於揣摩元的心思,只是因爲他長期呆在元身邊、一直爲元工作,所以才比其他人看得更加明瞭。

車隊駛上長安街的時候,車內的電話響了起來。

焦山拿起話筒。“我是……好的,知道了……馬上向元彙報。”

王元慶皺了下眉頭,朝焦魃山看了過去。

“總參謀長打來的電話,第三輪轟炸行動順利完成,所有目標都被炸燬。”

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儘快聯繫國內各大新聞媒體,把準備好的新聞稿出去,讓各大新聞媒體立即進行宣傳報道。”

焦山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這些是早已計劃好的事情。

“問下項鋌輝,損失情況如何。”

“損失不是很大,比預料的好得多,只有1戰鬥機沒有返航,還有22戰鬥機受損。”焦魃山沒有遲,說道,“搜救行動正在進行,空軍將竭力在天亮前保證制空權,爲搜救工作提供掩護。另外,海軍航空兵也派出了搜救飛機與搜救艦船,只是戰區氣象條件不太好,搜救工作有很大難度。”

“看來,下一輪戰鬥可以提前開始了。”

焦魃山看了元一眼,沒有問出來。

“作戰行動讓項鋌輝去操心吧,他都搞不好,我們也玩不轉。”王元慶長出了口氣,說道,“抓緊處理新聞工作,轟炸行動很快就會曝光,必須搶在西方新聞媒體大肆宣揚我們打擊行動之前布消息,佔據主動,才能在輿論上佔據上風。外交工作也要抓緊展開,儘快把消息給顧委員長、總理與外長,讓他們有所準備。”

“這事由軍情局負責,不需要我們插手。”

王元慶愣了一下,笑着說道:“你看我這記性。也好,讓李存勳去做,免得惹上麻煩。”

車隊回到元府,王元慶直接去了書房。

戰爭拼的不僅僅是軍事實力,在各個方面的比拼都是戰爭的一部分!

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章 財神爺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5章 盟友第7章 動員機制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32章 決戰態勢序十三雄鷹展翅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61章 硬仗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2章 揀便宜第23章 說客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4章 善後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20章 血性第62章 溝通第44章 最後手段第21章 替代品第56章 領頭羊第27章 生死一線第178章 包袱第4章 秘密接頭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92章 揀便宜第17章 戰略決策第7章 借勢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5章 折翅第8章 緊急歸隊第11章 喜憂參半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3章 風聲漸緊序一利劍出鞘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9章 瘋狂備戰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6章 捧殺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3章 危機四伏第2章 新老組合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13章 倒計時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3章 不宣而戰第30章 半小時第90章 未來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7章 民族之翼第96章 現實利益第22章 力挽狂瀾第1章 導火索第64章 不謀而合第68章 動員第48章 偷襲第36章 先進理念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6章 金錢操作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3章 造勢第3章 情報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3章 煙霧彈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43章 敢死隊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59章 初次交手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3章 坦誠交流第12章 順從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43章 太極拳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3章 麻煩纏身
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章 財神爺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5章 盟友第7章 動員機制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59章 星戰計劃第132章 決戰態勢序十三雄鷹展翅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61章 硬仗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92章 揀便宜第23章 說客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44章 善後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20章 血性第62章 溝通第44章 最後手段第21章 替代品第56章 領頭羊第27章 生死一線第178章 包袱第4章 秘密接頭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92章 揀便宜第17章 戰略決策第7章 借勢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5章 折翅第8章 緊急歸隊第11章 喜憂參半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5章 無法衡量的價值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3章 風聲漸緊序一利劍出鞘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9章 瘋狂備戰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6章 捧殺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3章 危機四伏第2章 新老組合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13章 倒計時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3章 不宣而戰第30章 半小時第90章 未來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7章 民族之翼第96章 現實利益第22章 力挽狂瀾第1章 導火索第64章 不謀而合第68章 動員第48章 偷襲第36章 先進理念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6章 金錢操作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3章 造勢第3章 情報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3章 煙霧彈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43章 敢死隊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41章 大鬧龍宮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59章 初次交手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43章 坦誠交流第12章 順從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43章 太極拳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3章 麻煩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