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焦點

二着半島電視臺發表評論,倉球輿論盅速轉向

這個時候,觀武關心的不僅僅是美國會不會通過英國來肢解歐盟,還關心半島電視臺在這個時候發表這種言論的用意。

衆所周知,半島電視臺是一家阿拉伯電視臺。

雖然從各斤,方面看,半島電視臺與共和國幾乎沒有共同點,但是在舊年之後,半島電視臺就成爲了共和國的“半官方電視臺。”可以說,只要是共和國當局需要透露,又不好通過國家電視臺透露的消息,基本上都會讓半島電視臺來發話。半島電視臺在力舊年之後倒向共和國,主要就是共和國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幫助了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又是伊斯蘭國家。

不管怎麼說,在接下來的刃多年內,半島電視臺通過發佈衆多準確率極高的“獨家報道”成爲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視臺之一。在沖年的時候,半島電視臺就準確預測了共和國的換屆選舉將非常激烈。在當年年底的全球新聞媒體排行中,半島電視臺首次超過了美國的成爲全球第一大綜合類新聞機構。

用一些西方人的話來說,半島電視臺能夠成功,不是因爲卡塔爾政府奉行新聞自由開放的政策,而是因爲共和國的全力支持。早在半島戰爭期間,就有幾家美國新聞機構指責半島電視臺與共和國的情報機構有染,充當共和國的喉舌,並且以此來影響戰爭進程。比如當時半島電視臺一直在報道中暗示,如果美國增兵,共和國不但不會退讓,還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打贏戰爭,如果日本捲入,共和國將考慮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打擊。總的來說,受半島電視臺與共和國當局特殊關係影響,美國當局在做出任何戰略決策之前,都得充分考慮半島電視臺發佈的消息。

正是如此,當半島電視臺暗示美國正在通過英國肢解歐盟的時候。利益引起悍然大波。

當然,最關注這起報道的就是歐洲人。

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歐盟是鐵板一塊,就算美國真想肢解歐盟,也不可能得逞,更別說一家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了。

關鍵就在這裡,在很多歐淵人眼裡,特別是大陸國家的歐州人眼裡,美國一直在打壓歐盟,也就一直在想辦法肢解歐盟。

要知道,秘打手年,希臘宣佈退出北約之後,點,有很多人認爲,這是美國的陰謀。

從根源上看,早在力世紀,即希臘當局爲了加入歐盟,找到美國的高盛公司,通過發行金融產品的方式降低國債水平,達到入盟要求的時候,美國就在爲打垮歐盟做準備。到了次年,隨着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希臘爆發主權債務危機,並且由此引發了歐盟的主權債務危機,讓歐元遭受了發行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當時歐盟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解體,就被看成是美國爲打垮歐盟採取的一次重大行動。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算歐盟能夠倖免於難,也將成爲美國手中的工具,而歐元也將失去強勢地個,根本不可能成爲國際貨幣,對美元構成威脅。問題是,當時就出了意外情況。隨着共和國在四3年宣佈在常溫超導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美國迅速調整戰略,打擊政策變成了拉攏政策。可見,美國當局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準確,知道共和國很快就將成爲美國的頭號敵人,而作爲美國傳統盟友的歐州國家則是需要拉攏的對象。

只不過。美國當局並沒想到,共和國沒有說大話,而是有備而來,僅僅陣之後,就推出了第一代電動汽車,並且通過第四次印巴戰爭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更大的發言權。更讓美國當局始料不及的是,東海戰爭中,共和國因勢利導。利用日本發起超限戰爭的機會,引發了規模更大的金融風暴,並且將金融危機演變成爲全球性大蕭條,達到了對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的目的。受此影響,美國沒能順利拉攏歐盟,反而在大蕭條期間不得不高築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企業。

對歐洲人來說,從團年到喲年的20年,絕對是重新認識世界的力年。

要知道,在這2餅間,很多歐州人對遙遠的東方世界有了新的認識,也對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的關係有了新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這力年間發生的很多事情,讓大陸國家的歐洲人對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

在大蕭條期間,美國做得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利用英國來壓制歐盟。

當時,美國做得最過分的事情就是在英國加入歐元區的問題上大做文章,讓歐盟爲此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肥…8。酬敬請登陸閥使!

衆所周知,2餾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沉重打擊了英國的金融體系,使英國喪失了歐州金融中心的地位。歸根結底,不是英國不夠強大,也不是倫敦的影響力不夠大,而是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而是堅持保持獨立貨幣,衝而無法與其…際川;習家合作,對付金融危機產生的衝然在當時才爾;英國是因禍得福,因爲沒有加入歐元區,避開了波及整個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並且通過英傍貶值,將危機轉嫁給了其他國家,但是在緊接看到來的大蕭條中,英國的處境就變得格外艱難了。要知道,大蕭條是經濟危機,而且是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不僅僅是金融危機。別說英國,就連美國都得通過貿易壁壘來保護國家利益,歐元區的歐洲國家更是拼命抵抗美國的壓力,因此而倒向共和國。

以當時荊情況,英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入歐元區,而是完全到向美國。

顯然,後者的危害性更大。在碰打手年的時候,華爾街的幾家投資銀行就給英國當局開出了“解藥。”即接受他們的金融改革方案,而他們則爲英國當局提供融資。顯然,這不是解藥,而是毒藥。如果英國政府採納了華爾街的方案,結果就是淪落爲美國投資銀行手中的玩歐,希臘就是英國的前車之鑑。事實上,決策權不是在英國政府手裡,而是在英國的選民手裡。

可以說,保守黨能夠在大蕭條初期堅持下去,就是因爲沒有上當受騙。

也就是說,英國當局選擇了前者,即通過加入歐元區,利用整個歐盟的力量來對抗大蕭條。

事實上,這條路確實走對了。

整個大蕭條期間,英國的經濟並沒有出現嚴重問題,失業率一直控制在慨左右,而在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期間,英國的失業率最多的時候接近打手甥。由此可見,共和國與歐盟在大蕭條期間的相互優惠政策也幫了英國。

問題就在這裡,美國肯定不希望英國與大陸國家混到一起,最終成爲真正的歐洲國家。

受此影響,美國當局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通過製造醜聞,讓保守黨政府下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神通廣大,加上英美維持了幾個年的同盟關係,在一系列醜聞的打擊下,保守黨政府沒能堅持到最後,但是美國當局並沒完全得逞,畢竟保守黨在大蕭條期間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挽救了英國,爭取到了足夠多的選民。也正是如此,英國政局纔會混亂不堪,出現三黨同大的局面。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爲: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閥陵!

不管怎麼說,到了引世紀灼年代末,沒有歐洲人把美國當成真正的盟友。

事實上,就連英國人都認爲美國是靠不住的盟友。要知道,英國爲了加入歐元區,不但導致保守黨政府垮臺、進入了政治動盪期,還甩爲華爾街的金融大鱷阻擊英錯,損失了數萬億歐元,使英國經濟在大蕭條後期半死不活,從而被意大利超越,淪落爲二流國家。如果不是保守黨擁有東山再起的實力,迫使工黨與自民黨聯合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視經濟問題,恐怕英國還會被西班牙超越。

總的來說,在半島電視臺放出了美國有可能肢解歐盟的風聲後,局勢就不再平靜了。

可以說,就連顏靖宇在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訪問工作都受到了影響。

當時,歐洲人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必要在沒有英國的情況下,即以大陸國家爲主來推動一體化進程。

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問題。

因爲英國是歐元區國家,如果把英國排除在一體化進程之外,就得擔心英國利用歐元做文章。要知道。英國要想對付歐盟,辦法多的是,而且根本防不了。別的不說,只要英國當局加大財政赤字,就能讓歐元遭到重創,從而讓整個歐盟的經濟遭到重創。雖然在沒有外來影響的情況下,英國當局不會這麼做,畢竟歐盟經濟完蛋了,英國經濟也活不了,但是考慮到外來因素之後,就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要知道,美國的經濟總量是英國的舊倍。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至少不會跟歐盟同歸於盡。考慮到美國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就算英國當局不會選擇玩火自焚的蠢辦法,美國也能利用其他手段,比如讓華爾街的金融企業出手,通過英國來打擊歐盟。

由此可見,要把英國排除在一體化之外,難度非常大。

比如說,在敵洲大陸國家推行新的貨幣體系,相當於讓一體化進程倒退數十年,重新回到經濟一體化時代。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陸國家主動排斥英國,不但會離心背德。還有可能導致大陸國家分裂。要知道,除了英國之外,還有像西班牙、荷蘭這樣的大陸國家與美國保持着比較密切的關係。如果法德意向英國舉起屠刀,這些國家肯定會有所顧慮,甚至因爲擔心遭到法德意打擊報復,從而在一體化問題上拖後腿。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大陸國家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拉攏英國。

如此看的話,半島電視臺的報道就別有用意了。

當時,刪就針鋒相對的提到,半島電視臺受到共和國當局指使,發表了旨在破壞美歐關係的不實報道。

問題是,這次指佔二視臺的不是共和國當局,而是法德意等幾個歐明國孑※

在顏靖宇蔣問歐洲之前,法國當局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即利用共和國的渠道來影響國際輿論。

換句話說,半島電視臺的報道,是要堵上美國人的嘴,並且警示英國人。

顯然,效果非常不錯。

打手月3日,顏靖宇飛往阿姆斯特丹的時候,即美國總統到達倫敦的時候,就有上萬名保守黨的支持者前往希斯羅國際機場抗議示威,要求美國總統滾出英國,不要蠻橫插手英國內政。

雖然英國當局出動了上千名警察去維持秩序,還在從機場到市區的公路沿線部署了上千名軍人,但是因爲示威者過多,而且示威人羣的情緒非常激動,所以美國總統沒有按照計劃乘坐勞斯萊斯轎車前往白金漢宮,而是搭乘英國空軍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去了郊區的空軍基地,再通過英國政府建設的戰略防禦系統的地下通道進入倫敦,最終在無人知情的情況下進入了白金漢宮。

爲了避免造成不利影響,英美當局都沒有宣佈美國總統改變行程安排的事情,而是讓一名替身搭乘英國提供的防彈轎車從機場前往白金漢宮。當然,並沒有發生英國安全部門與美國總統特勤人員預料的事情,車隊順利抵達了英國皇宮。

問題是。美國總統在這個時候訪問英國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根據一家英國民間機構在打手日做的隨機電話調查,在接受調查的英國人中,只有不到爲力人支持與美國改善關係,大約有慫人認爲英國的對外政策應該與經濟政策一致,即立足於歐州,而不是充當美國的馬前卒,還有旦凹人認爲英國應該採取獨立自主的政策,絕對不能與美國走得太近,其他人則沒有明確態度。由此可見,如果由自民黨領導的聯合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過於傾向於美國,肯定會失去選民的支持。因爲英國的大選是7年一次,而上一次大選是,所以下一次大選將在貓年舉行。更重要的是,如果英國政府的態度過於激進,很有可能導致國會議員反水,從而被迫解散,或者被迫提前舉行大選。

顯然,只要英國提前舉行大選,保守黨上臺就成定局。

衆所周知,保守黨絕對不會與美國同流合污,而會積極與大陸國家合作。

問題就在這裡,如果自民黨與工黨的聯合政府穩打穩紮的推進與美國親善的政策,那麼在猛打手年的時候,自民黨與工黨輸掉大選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巨大。只要保守黨贏得大選,上臺執政,英國就將跟美國說再見,至少會在基本政策上與美國分道揚鍍,使美國失去控制歐盟的重要砝碼。

對美國當局來說,需要考慮的不是能不能用英國來肢解歐盟,而是在現在引爆問題與在兩年後引爆問題,哪個能夠對歐盟造成更爲沉重的打擊。

事實上,這也是共和國領導人需要關心的問題。

打手日,隨同顏靖宇訪問歐盟國的國務院總理閻尚隆就單獨離開華沙,提前趕往布魯塞爾,與前來參加雙邊合作發展研討會的英國外交大臣進行了非正式會晤,交換了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

因爲顏靖宇沒有打算訪問英國,所以很多人認爲,這是共和國在替法德意拉攏英國。

閻尚隆與英國外交大臣說了些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和國的態度,即共和國願意以對待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方式來對待英國,並且給予英國平等的地位。當然,這得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英國與美國劃清關係。

從這也看得出來,共和國與法德意等國確實在唱雙簧。

要知道,當時最擔心英國“到戈”的肯定不是共和國,因爲不管怎麼說,歐盟強大也好、衰微也好,只要無法在未來的全面戰爭中成爲美國的幫兇就行了,共和國當局絕對不會指望歐盟成爲盟友。如此一來,美國利用英國來分裂歐盟,反而是共和國願意看到的。只是以當時的情況,爲了避免歐盟集體“跳槽”共和國當局肯定得有所防範,比如在對外政策上站在大陸國家這邊。

真正擔心英國的,正是法德意這樣的大陸國家。

前面就提到過,只要英國反水,法德意等國的日子就不好過,歐盟的未來也將非常黯淡。可以說,法德意與其他支持歐盟一體化的國家的最高利益就是維護歐盟的團結統一,絕對不能容許任何勢力在歐盟搞分裂,並且使用一切手段來防範與打擊有可能導致分裂,甚至產生更大危害的外來勢力。

到這個時候,英國成了全世界的焦點。

第95章 前程第86章 空中夾擊第40章 掉包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91章 契機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6章 戰前動員第46章 信號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62章 溝通第126章 進攻號第34章 裡應外合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1章 出發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41章 光復第24章 金融風波第6章 會錯意第43章 坦誠交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15章 攻堅戰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6章 救人第62章 溝通第89章 解密第26章 秘密交易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2章 制空王牌第48章 玩火者第96章 現實利益第77章 遷都第23章 創造機會第87章 強力佯攻第5章 區別對待第7章 動員機制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00章 左鉤拳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54章 交換立場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2章 冷戰陰影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7章 正名第33章 戰爭令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64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捧殺第145章 較勁第41章 必然選擇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33章 假投降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75章 全面化第7章 最強團隊第20章 唱高調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55章 多用途第48章 中東攻略第66章 多種可能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35章 意外收穫第91章 斡旋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38章 頭號威脅第87章 拼盡全力第6章 會錯意第88章 甕中捉鱉第92章 私下媾和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5章 論爭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11章 新風向第49章 退縮
第95章 前程第86章 空中夾擊第40章 掉包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91章 契機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86章 戰前動員第46章 信號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62章 溝通第126章 進攻號第34章 裡應外合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1章 出發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41章 光復第24章 金融風波第6章 會錯意第43章 坦誠交流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15章 攻堅戰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6章 救人第62章 溝通第89章 解密第26章 秘密交易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9章 針鋒相對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2章 制空王牌第48章 玩火者第96章 現實利益第77章 遷都第23章 創造機會第87章 強力佯攻第5章 區別對待第7章 動員機制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00章 左鉤拳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54章 交換立場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42章 冷戰陰影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7章 正名第33章 戰爭令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64章 別無選擇第16章 捧殺第145章 較勁第41章 必然選擇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33章 假投降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75章 全面化第7章 最強團隊第20章 唱高調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55章 多用途第48章 中東攻略第66章 多種可能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35章 意外收穫第91章 斡旋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38章 頭號威脅第87章 拼盡全力第6章 會錯意第88章 甕中捉鱉第92章 私下媾和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5章 論爭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11章 新風向第49章 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