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政治鬥爭

“果說從州年月弓日開始的“開羅停戰談判”上的沁淵舊訓。體現出了共和國與美國在中東地區明爭暗鬥的方方面面,那麼在颼年7月到8月進行的共和國中央政府換屆選舉則一覽無餘的展現出共和國各大利益集團打着國家利益的旗號,私下裡卻在勾心鬥角的政治交易的本來面目。

與5年前相比,裴承毅不再是看客。而是遊戲的參與者。

實際上,早在洶年底,也就是裴承毅返回共和國首都之前,與換屆選舉有關的政治鬥爭就已經開始了。

以當時剮情況來看,顧衛民肯定不大願意讓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

雖然在中東戰爭爆發之前。受李存勳等人影響,顧衛民在國防部長人選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將裴承毅列爲候選人。以當時的情況。顧衛民肯定認爲裴承毅不大可能在中東戰爭中取得圓滿結果,所以可以在戰爭後否決之前的決定。讓帥永康繼續擔任國防部長。但是實際情況與顧衛民預料的相差很遠,裴承毅不但完成了聯合司令官的任務,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洶年8月初。共和國與美國宣佈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一些有門道的新聞媒體就大肆宣揚,裴承毅將在,年之後成爲自趙潤東之後,共和國首位軍人出身的國防部長。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一位按照新頒佈的相關法律。以現役軍人身份進入國務院的國防部長。毫無疑問,這些新聞宣傳都與軍情局有關。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相信,顧衛民並不想讓他出任國防部長。

當然,以李存勳的爲人,他不可能在裴承毅的面前說國家元首的不是。甚至不會給裴承毅任何這方面的暗示。

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的希望並不大。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裴承毅缺少來自中央政府的支持。雖然李存勳在共和國中央政府中的影響力僅次於顧衛民。是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但是作爲軍情局長。李存勳從來不會在重大政治決策上發表意見。更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扶持裴承毅匕更重要的是。李存勳在很多時候都是個。影子人物”在國務院的力多全部長中,只有國防部長知道他的真實相貌,其他部門領導最多知道軍情局長叫李存勳,而不知道李存勳到底長什麼樣子。也就是說。李存勳的影響力還不足以決定國防部長的人選。

除了李存勳,真正支持裴承毅的就只有國家副元首顏靖宇了。

問題是。顏靖宇也很尷尬根本不可能給予裴承毅太多的支持。

雖然與當年的趙潤東一樣。顧衛民也走過渡時期的領導人,在潁7年任滿之後,將由顏靖宇出任國家元首,但是與趙潤東相比,顧衛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更加擅長處理政府內部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講,趙潤東是一個具有軍人特點的政治家,不然也不會在第二屆任期中重用王元慶。最終按照紀估國的安排,把大權交給了王元慶。毫無疑問,顧衛民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個與軍人沒有任何瓜葛的政治家。這一特點決定了顧衛民的政治傾向與政治能力。按照外界估計。到四隻的時候,就算把國家元首的位置交給了顏靖宇,顧衛民也不會甘於寂寞。到時候,甚至有可能迫使王元慶復出,從而讓共和國的政治體制出現問題。

總的來說,顏靖宇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作爲共和國的第三號領導人,全體代表大會委妥長葉致勝還算不上是裴承毅的盟友。

因爲葉致勝對王元慶的安排並不滿意。所以在力口年前的5年間。他基本上成爲了顧衛民的盟友。用外界的話來說,葉致勝的目的是在四隻住進元首府,因此需要在政治立場上拉攏顧衛民來對抗顏靖宇。說得簡單一點。因爲顧衛民扶持的帥永康不可能在砌7年之前擁有成爲國家元首的影響力,而國務院總理閻尚隆又是個老好人,所以顧衛民在與顏靖宇對抗的時候,缺乏一個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也就缺乏長遠發展動力。如果能夠與葉致勝聯合。顧衛民就能壓制顏靖宇。當然,顧衛民不可能不知道葉致勝的野心。也就知道與葉致勝合作是在冒險。如此一來。在他與顏靖宇撕破臉皮之前,也就是在四隻的換屆選舉臨近之前。顧衛民沒有理由與葉致勝走得太近。因爲裴承毅是王元慶重點提拔的將軍,而且與李存勳走得很近,而李存勳又是顏靖宇最重要的支持者,所以在國防部長的人選問題上,葉致勝沒有理由支持裴承毅。

前面提到了,閻尚隆是個老好人,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

由此可見,在最重要的幾個領導人中。裴承毅獲得的支持非常有限。因爲帥永康在國防部長的位置上表現得並不錯,而且爲第三次軍事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果沒有一個十分充足的理由,顧衛民肯定不會讓裴承毅取代帥永卜。

正是如此。直到梗年底,裴承毅都在瓜達爾港擔任沒有多大意義的聯合司令官。

也就是說,在洶年底的時候,出現了轉機。

所謂的“轉機”就是國內聲勢浩大的反戰浪潮。

雖然嚴格說來,反戰浪潮對裴承毅也沒有多大的好處,但是落實到細節問題上,裴承毅就成爲了受益??按照當時在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消息,共和國軍隊在洶年8月3日之前的傷亡人數不到狂凹人,而在隨後的4個月間,傷亡官兵超過了刀四人,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防部不肯增加戰爭開支。導致部隊傷亡過大的責任到底在不在國防部,恐怕誰也說不清楚。問題是,裴承毅名聲在外。沒有任何人懷疑這個在刃多歲就指揮共和國軍隊擊敗了美軍的將軍的軍事才華,自然不會把作戰失利的責任歸咎到裴承毅的頭上。用當時一些老百姓的話來說,如果讓裴承毅放開手腳去打。肯定能在南方戰線是和取得勝利,從根本上解決中東問題。當然,老百姓的見識肯定不全面。有的時候還會受到民族主義情緒影響,從而做出錯誤判斷。但是不管怎麼說,國防部削減戰爭開支,限制前線部隊的手腳肯定對部隊的作戰行動造成了影響。

也就是這個時候,有人把帥永康的個人資料抖了出來。

關鍵問題不是帥永康是不是文職官員,以及是否瞭解軍隊情況,畢竟由文職官員管理國防部早就得到了認同。重要的是,在這份個人資料中提到了帥永康與顧衛民的關係,也就是在顧衛民擔任國防部長與國務院總理期間,帥永康一直在國防部與國務院任職,而且是顧衛民手下最重要的官員之一。

任人唯親。可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在此之前,王元慶也有任人唯親的習慣,比如由他親手提拔的閻尚隆、葉致勝與焦激山都成爲了國家領導人與政府高官,但是幾乎所有共和國公民都沒有想到這裡,畢竟在絕大部分共和國公民的眼裡,王元慶擁有與紀佑國同等的高度,而顧衛民只是趙潤東那樣的普通領導人,根本不能與王元慶相提並論。

更要命的是,這件事情爆發出來的時候,全體代表大會與政治協商大會的選舉工作即將開始。因爲按照共和國的選舉法,國家領導人是以間接選舉,也就是由全體代表大會推選出來的,新一屆代表的政治傾向肯定會對幾個月後舉行的換屆選舉產生影響,所以顧衛民不得不重視輿論,特別是民間輿論。

當然,從處理這什事情的手腕上來看,顧衛民確實遠不如王元慶。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滿足民衆的輿論要求,而是想轉移民衆視線,即把裴承毅調回國內,希望藉此機會削弱裴承毅的影響力,也讓民衆把前線部隊作戰傷亡巨大的責任由國防部轉移到聯合司令部。

問題是。顧衛民做得不夠徹底。

撤走裴承毅之後,受李存勳與顏靖宇的影響顧衛民不得不把袁晨皓頂了上去。

雖然袁晨皓在共和國民衆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如裴承毅,但是幾乎所有共和國公民都認爲,袁晨皓是年輕一代將領中,最像裴承毅,也最有可能成爲第二個裴承毅的將軍,因此袁晨皓也有很不錯的名聲。如果考慮到袁晨皓與裴承毅的關係,恐怕不會有任何人會將前線作戰不利與他聯繫起來。

當然,這麼安排,也減少了負面影響,至少沒有多少人認爲顧衛民在打壓裴承毅。

問題是,顧衛民想要解決的問題並沒困此得到解決。

也就在顧衛民把裴承毅調回來之後不毒,全體代表大會軍事委員會發起了一次頗具戲劇性的調查行動,即查證國防部的官僚主義作風是否對前線作戰行動產生了負面影響,而發起調查的就是該委員會的一名陸軍代表。

可以說。這個,調查可大可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共和國的新冉媒體率先報道了該消息。

根據事後公佈的消息,這起調查肯定與顧衛民沒有關係,而且肯定是顧衛民不想將到的,而暗中支持者很有可能就是顏靖宇與李存勳。

正是因爲這起調查,改變了裴承毅的命運。

衆所周知。帶有政治目的的調查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用一些美國政客對此次調查事件的評論來說,就算共和國國防部某些行政措施沒有對戰爭造成負面影響,調查委員會也會給出一個不那麼公平的結論。

當然,這裡必須提到軍事委員會的背景。

隨着共和國的民主制度逐步成形,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全體代表大會的各個委員會的身後都有對應的利益集團,而軍事委員會的身後就是共和國的軍火商集團,其中又以中重集團、中航集團、北方重工等超級軍火商最爲出名。根據一些民間傳聞,軍事委員會的口名成員都與軍火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雖然按照相關法律,這些代表不能接受軍火商性制汗處,辦不能與軍火商有經濟的往來,但是每年糊以前往各大軍火企業考察,藉此機會獲得由軍火商提供的好處。

擁有如此雄厚的背景,就連顧衛民都不敢輕視軍事委員會。

用三堅集團董事長藺慕勳的話來說,只要軍事委員會願意,至少能夠左右全體代表大會中大約夠的選票。

因爲除了軍事委員會之外,全體代表大會還有經濟委員個、貿易委員會、工商聯合委員會、農林委員會、科教委員會、財政委員會等力多個職能性委員會,而且每個委員會的身後都有利益集團,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軍火商就與能源商、金融家有着利益聯繫。所以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軍事委員會。或者其他重要委員會,比如貿易委員會與科教委員會(背後就是共和國的能源企業)都擁有舉足輕重的發言權。

當然。顧衛民肯定知道,軍事委員會的調查與軍情局有很大的關係。

要知道。軍情局長李存勳就是中重集團董事長藺慕華與三堅集團董事長藺幕勳的救命恩人,而且與中航集團的李興家(李成文的兒子)、北方重工的葉廉銘(葉永畿的兒子)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事實上,這也正式李存勳作爲共和國“二號領導人”的基礎與本錢。只要他願意,肯定能夠控制軍事委員會。

更重要的是,顧衛民知道李存勳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對軍情局長來說,李存勳絕對是一個非常講原則的人。雖然顧衛民沒有做出承諾,但是在中東戰爭之前,他已經暗示了李存勳,將考慮讓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而且這也是讓裴承毅去指揮中東戰爭的酬勞。也就是說。顧衛民出爾反爾,甚至想借機壓制裴承毅,李存勳才針鋒相對的採取了行動。

當然。李存勳把握時機的能力非常出色。

在換屆選舉臨近的時候。就算軍事委員會針對國防部長的調查不會有任何結果,也會對顧衛民的第二屆任期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如果顧衛民不能穩住李存勳,迫使李存勳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比如支持顏靖宇競選共和國國家元首,那麼顧衛民很有可能成爲共和國曆史上第一位沒有獲得連任的國家元首。到時候,顧衛民輸掉的就不是國防部長。而是所有的政治資本。

到這一步,顧衛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正是如此。迎年初,裴承毅的人事關係轉到了國防部,並且得到了顧衛民的正式保證,即在贏得連任之後,顧衛民將親自提名由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當然,李存勳也在這個時候做出了妥協。即在換屆選舉後辭去軍情局長職務,並且不在選舉中支持顧衛民之外的其他領導人。當然。最關鍵的是。軍事委員會針對國防部官僚主義作風的調查行動工作將延長到電年底,也就是在換屆選舉之後才公佈調查結果。

不得不說,李存勳還算不上是真正的政治家。

在這輪交手中,顧衛民獲得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勝利。那就是保住了帥永康。按照他與李存勳的妥協結果,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之後,帥永康將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即負責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從此可以看得出來,顧衛民是個很有能力的政治家。

在很多人看來,因爲丟掉了國防部,顧衛民是這場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但是在真正的政治家眼裡,顧衛民不但通過妥協讓步轉危爲安,確保了在換屆選舉中取勝,還藉此機會把他的影響力擴大到了整個國務院。考慮到閻尚隆制國務院。

當然。情況肯定沒有這麼簡單。

從某種意義上講,顏靖宇也是這場鬥爭的受益者,因爲在李存勳離開之後,入主國防部的裴承毅成爲了他在共和國政治舞臺上的最大支柱,加上由劉曉賓控制的軍情局,以及後來被調回總參謀部的袁晨皓,顏靖宇的地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許妾。爲他在5年後出任國家元首打下了基礎。

閻尚隆是個沒有多少政治野心的外交官,談不上得失。

真正受傷的只有葉致勝,隨着帥永康成爲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就算仍然不可能在5年之後成爲國家最高領導人,顧衛民也有可能退而求其次,即在離任前幫助帥永康成爲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然後利用國務院來發揮影響力。如此一來,希望從政治同盟中獲取好處的葉致勝就變得無足輕重了。對葉致勝來說,除非他心甘情願的在一個沒有多少實際權力的位置上呆到退休。不然就得另尋出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葉致勝的唯一選擇就是利用中東戰爭產生的影響。在換屆選舉中博上一把。

正是如此,這輪政治鬥爭對換屆選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18章 雙門事件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88章 開門紅第65章 X艇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72章 圖蘭風暴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1章 積極備戰第26章 秘密交易第59章 初次交手第21章 戰爭到來第62章 驚弓之鳥第5章 軍火貿易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0章 棋子第33章 命不該絕第8章 再起波瀾第36章 捨身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52章 利益共享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9章 高層會晤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8章 兩片天第11章 定策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3章 惡鄰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25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大殺器第15章 新興時代第5章 不安因素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2章 圖蘭風暴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4章 兩手準備第52章 大敵將至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47章 範本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5章 搶先攻擊第9章 新老交替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47章 準點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44章 邁向戰爭第21章 思想工作第38章 大禍臨頭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3章 不宣而戰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50章 暗中交手第70章 王牌登場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0章 再次遭遇第56章 前方第54章 導彈雨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8章 女豪傑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67章 快速船隊第72章 鐵腕總理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1章 堅守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30章 英雄第6章 拷問第18章 挖牆腳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9章 政治參謀第29章 心態第21章 思想工作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95章 死局第33章 命不該絕第53章 風雲消散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
第18章 雙門事件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88章 開門紅第65章 X艇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72章 圖蘭風暴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1章 積極備戰第26章 秘密交易第59章 初次交手第21章 戰爭到來第62章 驚弓之鳥第5章 軍火貿易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0章 棋子第33章 命不該絕第8章 再起波瀾第36章 捨身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52章 利益共享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9章 高層會晤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8章 兩片天第11章 定策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3章 惡鄰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25章 權力交接第32章 大殺器第15章 新興時代第5章 不安因素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2章 圖蘭風暴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4章 兩手準備第52章 大敵將至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47章 範本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5章 搶先攻擊第9章 新老交替第22章 風向轉變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47章 準點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44章 邁向戰爭第21章 思想工作第38章 大禍臨頭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3章 不宣而戰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50章 暗中交手第70章 王牌登場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0章 再次遭遇第56章 前方第54章 導彈雨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8章 女豪傑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67章 快速船隊第72章 鐵腕總理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1章 堅守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30章 英雄第6章 拷問第18章 挖牆腳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9章 政治參謀第29章 心態第21章 思想工作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49章 因循守舊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95章 死局第33章 命不該絕第53章 風雲消散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