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戰略威脅

到元府西圃園書房,李存勳與劉曉賓沒有立即獲

參加會議的不止是軍情局幾個人,還有總參謀長彭茂邦、總理龐興龍、國防部長顧衛民與外交部長黃國巍。

會議開始,李存勳與劉曉賓才意識到,他們來錯了地方。

討論的重點話題基本上與情報無關,而是周邊局勢與共和國的對外政策。

6月初,村上貞正視察日本海陸空三軍,正式對外公佈日本建軍目的,即所謂的“三綱要”。隨後,村上貞正親自爲24新晉將領授銜,要求所有日本軍人牢記軍隊的義務與軍人的職責,爲日本復興做出貢獻。

雖然算不上戰爭口號,但是日本對外擴張的意圖非常明顯。

村上貞正還未回到東京,韓國總統樸太玄就在青瓦臺總統府表聲明,要求日本對“三綱要”與擴軍目的做出明確解釋,正視歷史與現實,不要破壞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共和國外交部也表了類似的聲明。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反應最強烈的不是韓國與共和國,而是朝鮮。

6月7日,朝鮮國家元金哲男在召見朝鮮人民軍高級將領時提到,朝鮮軍隊必須隨時做好應付外敵侵略的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敵人先制人的毀滅性打擊。

因爲朝鮮是“有核國家”。所以朝鮮地聲音頓時引起全世界媒體地高度關注。

早在2009年。朝鮮就進行了一次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地地下核試驗。雖然事後證明。朝鮮在覈試驗中引爆地是重達數十噸地核裝置。不是具有軍事價值地核彈頭。但是朝鮮成功進行核試驗之後。對半島與東北亞局勢仍然產生了巨大地影響。

軍政府上臺之前。日本多次揚言要展核武器。以應對朝鮮地威脅。

爲了證明日本有展核武器地能力。日本政府還讓卸任相、科學家在各種非正式場合以私人身份對外宣佈日本有能力在1個月之內造出原子彈。在3個月之內造出能夠用導彈或戰鬥機投擲地核彈頭。

不管事實如何。沒人懷日本研製核武器地能力。

日本擁有世界上最多地核電站。因爲本土缺乏礦。所以日本不但建造了大量增殖反應堆重水反應堆。以貧爲原料。生產可以用作核電站燃料與核武器原料地239。還大量進口其他國家地“核廢料”。

軍政府上臺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廢料”儲備國。

保守估計,日本的“核廢料”多達萬噸,足以製造上萬枚原子彈。

除了擁有數量驚人的原料之外,日本具備研製核武器所需的技術與工業基礎。日本地電量位居世界第三,每年“富裕”的電量足以支持數十萬臺離心機離心機的耗電量非常驚人,而且製造原子彈的武器級需要至少數萬臺離心機。日本早已掌握生產高純度所需的粒子膜提純技術,生產80%濃度的“電級”與生產濃度爲95%以上的“武器級”的技術難度相差不大。日本擁有先進的精密加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可以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核試驗,完成核武器地設計工作。

對日本來說,擁有核武器的難題不是技術與工業基礎,而是法律。

軍政府上臺後,阻礙日本擁有核武器的法律障礙成了擺設。只要日本願意,隨便找個“合適”的理由,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製造出數十枚,甚至數百枚原子彈!

朝鮮揚言“先制人的毀滅性打擊”,就成了日本展核武器的充分理由。

“衆多跡象表明,日本很有可能在年內宣佈成爲有核國家。”顧衛民的神色非常憂慮,“從已經掌握的情報來看,日本正在秘密研製核武器。五月份,日本的用電量比四月份增長了百分之一點二,實際工業產值卻下降了百分之二。

這還是日本政府公佈地數據,據我們掌握的數據,日本五月份地實際用電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工業產值卻下降了百分之四。巨大的用電差額表明日本正在提煉武器級別的濃縮或濃縮。運載工具方面,日本不存在任何問題。日本擁有射運載火箭的能力,數個月之內就能研製出射程超過五千千米的洲際彈道導彈。以日本地電子技術,將現役作戰飛機作爲核武器的運載工具也不是沒有可能。另外,長崎與神戶造船廠地封閉廠房完成了航母建造工作之後,並沒有建造新的航母,而是在建造大型潛艇。這些跡象都表明,日本不但在研製核武器,還準備一次性擁有‘三位一體’地核打擊能力!”

聽到國防部長的話,李存勳與

都朝潘雲生看了過去。

“早在三年前,我們就出了相同地警報。”潘雲生滅掉菸頭,說道,“日本研製與裝備核武器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誰也阻止不了。雖然日本一直宣稱要對朝鮮的核威脅做出必要反應,但是日本展核武器的主要目的不是對付朝鮮。”

“而是對付我們。”彭茂邦接了一句。

趙潤東笑着搖了搖頭,示意潘雲生繼續說下去。

“對付我們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拼核武器,日本在二十年之內都不是我們的對手。”潘雲生又拿起一根香菸,說道,“我認爲,日本展核武器主要爲了達到‘據止’目的。”

“據止?”趙潤東皺起了眉頭。

“阻止大國干預日本的軍事行動。”潘雲生點上了煙,“美國打伊朗,沒人敢幹預;我們打越南,沒人敢幹預;俄羅斯打格魯吉亞,照樣沒人敢幹預;爲什麼?因爲我們擁有數量驚人的核武器,是得到公認的核大國。只要村上貞正有點頭腦,就應該知道,如果日本沒有核武器護身,必須依靠美國的‘覈保護傘’,日本永遠都是二流強國。在此情況下,日本對外擴張,必然受到大國的限制。只要日本有了核武器,而且數量驚人,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瓦解日本的核武裝,日本的對外擴張就不會受到限制。”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還有一點。日本至今沒與美國翻臉,關鍵是美國提供的‘覈保護傘’。只要日本擁有獨立的戰略威懾能力,美國的‘覈保護傘’就失去了意義,美日同盟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到時候,不管找韓國的麻煩,還是找俄羅斯的麻煩,日本都有了確保國家安全的基本手段。”

“關鍵是我們該怎麼辦。”

顧衛民提出了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我覺得,應該採取先制人的打擊,瓦解日本的核武裝!”彭茂邦立即提出了最極端的解決辦法。

“沒有美國支持,我們不可能摧毀日本的核能力。”龐興龍明顯與彭茂邦不搭邊,“日本暗中展核武器,美國肯定心知肚明。雖然用核武器武裝起來的日本對我們具有非常大的威脅,但是對美國也有巨大威脅。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與美國合作,不能採取單方面行動。”

“美國靠得住,母豬都能上樹!”

聽到彭茂邦的話,趙潤東淡淡一笑,說道:“美國確實靠不住,我們也能採取過激行動。現在的國際形勢,大家擺明了各掃門前雪,誰都不會爲別人火中取栗。暫且不論我們有沒有能力一舉摧毀日本的核能力,就算有,我們也必須動用戰術核武器。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我們使用了核武器,都將遭到包括歐盟在內的所有西方國家的制裁,對我國的展有非常大的危害,擺明了是吃苦不討好的事情。”

“總不能任由日本恣意妄爲!”

“這是肯定的。”趙潤東揉了揉額頭,“除了在外交上強烈譴責日本之外,我們可以把消息透露給美國,看看美國的反應。另外,我們必須看好自家的宅院。老彭,軍隊的建設速度必須加快,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相關工程必須加快。”

“加快換裝速度不是問題,主要得有錢。”說完,彭茂邦朝龐興龍與顧衛民看了過去。

趙潤東呵呵一笑,對龐興龍說道:“政府要提供足夠的支持,特別是與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有關的項目,經費必須得到保證。”

龐興龍點了點頭,沒在這個問題上表意見。

“要儘快獲得日本秘密研製核武器的證據。”趙潤東長出了口氣,“拿到證據,我們就有理由要求國際社會集體制裁日本,向美國施壓,讓美國停止向日本出售先進軍事技術。如果美國仍然死不悔改,我們就有理由採取其他措施。”

“不管怎麼樣,必須確保我們的絕對安全。

聽到彭茂邦的話,龐興龍暗自苦笑了一下,說道:“經費我會盡快下撥,只是國防部與總參謀部要儘快提交換裝計劃與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展計劃的報告,我們才能儘快完成財政覈算。”

見到龐興龍做出讓步,彭茂邦不再多說什麼。

會議結束後,趙潤東把軍情局的3位同志留了下來。

到此時,李存勳與劉曉賓纔有了登臺表演的機會。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81章 積極外交第22章 我行我素第54章 解除威脅第93章 大轉折第5章 盟友第33章 命不該絕第12章 平衡外交第79章 硝煙再起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15章 攻堅戰第109章 留任第27章 高端競爭第55章 後知後覺第60章 絕不拋棄第88章 地面戰鬥第66章 勢成騎虎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151章 地區化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67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高層接觸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章 相互叫板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5章 部署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9章 導彈突擊第49章 場鬧劇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32章 臨時搭檔第41章 戰爭動機第49章 因循守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30章 英雄第8章 緊急歸隊第94章 空中決鬥第66章 勢成騎虎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42章 秘密部隊第4章 倫敦條約第31章 愛國者第14章 苗頭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2章 死灰復燃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5章 鬼把戲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8章 隨敗猶榮第76章 虎視眈眈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59章 積極應對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4章 金融風波第75章 地面戰鬥第3章 惡鄰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5章 打就打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25章 逃生第68章 必爭之地第55章 心照不宣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0章 第一軍第18章 風起浪涌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9章 提前參戰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7章 專多能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29章 野外求生第51章 積極備戰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0章 王牌登場第21章 理想化第37章 暗度陳倉第72章 極限行軍第17章 戰爭部署第6章 顛倒是非
第81章 積極外交第22章 我行我素第54章 解除威脅第93章 大轉折第5章 盟友第33章 命不該絕第12章 平衡外交第79章 硝煙再起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15章 攻堅戰第109章 留任第27章 高端競爭第55章 後知後覺第60章 絕不拋棄第88章 地面戰鬥第66章 勢成騎虎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151章 地區化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67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高層接觸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章 相互叫板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2章 搭臺唱戲第45章 部署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19章 導彈突擊第49章 場鬧劇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32章 臨時搭檔第41章 戰爭動機第49章 因循守舊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30章 英雄第8章 緊急歸隊第94章 空中決鬥第66章 勢成騎虎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42章 秘密部隊第4章 倫敦條約第31章 愛國者第14章 苗頭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2章 死灰復燃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5章 鬼把戲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8章 隨敗猶榮第76章 虎視眈眈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59章 積極應對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4章 金融風波第75章 地面戰鬥第3章 惡鄰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5章 打就打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25章 逃生第68章 必爭之地第55章 心照不宣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0章 第一軍第18章 風起浪涌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1章 統一進程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9章 提前參戰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7章 專多能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29章 野外求生第51章 積極備戰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0章 王牌登場第21章 理想化第37章 暗度陳倉第72章 極限行軍第17章 戰爭部署第6章 顛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