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章 日印結盟

bookmark

照慣例,由村上貞正安排的首席情報秘書在會議上做。

因爲首席情報秘書做情報簡介的資料由國家安全局提供,所以沒讓谷樹良平上臺,不是村上貞正不信任情報局長,而是在提防身邊每一個人。

“巖崎信川事件”與隨後的“未遂政變”,讓村上貞正不得不有所提防。

除了軍人,村上貞正甚至不太信任內閣官員。爲此,村上貞正增設4首席秘書,分別負責防衛、情報、安全、經濟、外交等重大事務。外界把1首席秘書組成的“首相府特別顧問團”稱爲日本的“小內閣”或者“影子內閣”,很多人認爲,“影子內閣”已經取代內閣,成爲日本的最高決策機構。

是否如此,谷樹良平心裡非常有數。

4“影子內閣”成村上貞正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是“村上家族”成員、5人是村上貞正早年同學或同事、來自由“村上家族”控制的大企業、最後1人的身份連谷樹良平都不清楚。正在做情報簡介的村上阪塬來自“村上家族”,是村上貞正的遠房侄子。

雖然村上貞正纔是真正領袖,但是首相做出的所有重大決策都與“影子內閣”有關。

谷樹良平並認真聽取報告,村上阪塬介紹的東西都是他親手提供的。

進入決策核心圈之後,谷樹良平知道,村上貞正一直在秘密促進“日印同盟”。目的非常明確:利用印度牽制中國。

雖然日本有55%的出口產與65%的進口物資需要經過印度洋,但是日本與印度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相反,日本與印度有共同的敵人——中國。遵從“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聯盟原則,日本與印度擁有理想的同盟基礎。

當小澤政府積極促進“日印同盟”。也是爲了對付共同地敵人。

只是此地日本已經不是小澤時期地日本。此時地印度也不是桑托斯時期地印度。

如果說日本是一個“積極抗爭”地民族麼印度就是一個“逆來順受”地民族。

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地幾年印度表現得非常積極。給人一種“奮發圖強”地感覺。甚至讓很多人認爲。印度將迅速崛起1之內再次挑戰中國。成爲南亞、乃至亞洲地區地頭號強國。東海戰爭後不久。桑托斯遭到暗殺印度對外政策悄然轉變。通過邊境劃界談判。主動與中國改善關係。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大蕭條時代到來印度地生存環境愈發惡劣。對外政策纔再次出現轉變。在“促進發展、擴大影響、積極合作”地指導方針下。印度提出“非暴力生存擴張”理論。展開積極主動地外交活動。力求獲得包括中國在內地其他國家地支持與幫助。

半島戰爭。在很大地程度上改變了印度地對外政策。

對於沒有遭到戰火摧殘地國家來說島戰爭帶來了難以衡量地好處。

2025年份,數家國際機構預測蕭條將在2025年底結束,半數國家的經濟將在2025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強勁復甦界將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事實確實如此,中國經濟在2025年2季度的增長率突破7%。3季度國經濟恢復正增長,達到驚人的37%,環比增長近5%。歐洲地區的經濟也在度恢復正增長,達到21%%。更有參考意義的各國工業生產增長率均在度翻紅,國際機構紛紛預測2026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將超過4%,正式告別持續了8年的大蕭條時期。

世界經濟在半島戰爭結束之後恢復正正常,完全在經濟學家的預料之中。

在這場持續2個月的大規地區戰爭中,中國消耗各類物資2500萬噸、戰爭開支超過25萬億元,美國消耗各類物資1800萬噸、戰爭開支超過8萬億美元,朝鮮戰後重建需要資金15萬億元。巨大的消耗不但掏空了中國與美國的倉庫,還讓中美兩國的工廠開足馬力生產。中美兩國經濟率先復甦,世界經濟隨之反彈。

別的不說,半島戰爭期間,國際原油價格暴漲150%。

排除炒作成分,國際原油價格至少上漲了50%。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除了戰爭消耗之外,與國際投資家擔心戰爭結束之後中美經濟倒掛,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發生大幅度波動,以套現保值有密切關係。

因爲戰爭消耗的不僅僅是軍事物資,軍事物資的生產需要大量資源,所以在戰後由資源生產帶動經濟復甦,刺激市場增長、擴大消費能力,最終使全球經濟走出低谷,擺脫大蕭條的影響,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中美兩國經濟復甦直接表現爲國內消費大幅度增長。受內需增長影響

兩國率先降低貿易壁壘,允許他國產品進入,以滿求。

在中美兩國的帶動下,貿易大戰逐漸銷聲匿跡,國際貿易逐漸恢復正常,最終對其他國家與地區產生影響,帶動全球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

以印度爲代表的“次生經濟體”成爲最大收益者。

所謂“次生經濟體”,指的是依附某個、或者某幾個主要經濟體,爲其他經濟體提供初級階段產品,處於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的國家或地區。

到2026年,印度不但超越中國成爲人口最多的國家,還是最大的“次生經濟體”。

按照印度政府統計報告,印度經濟對外依存度(指貿易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72%,其最大的5個貿易伙伴依次爲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與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佔到印度貿易總量的27%,排在第二位的美國只佔13%,不及中國的一半。如果按照貿易收入計算,印度最大的5個貿易伙伴依次爲中國、日本、歐盟、美國與沙特阿拉伯。與中國的貿易順差佔印度外匯收入的35%,排第二位的日本只佔17%,依然不及中國的一半。

很難想像,短短1印度就自己綁在了中國的身上。

按照民間的法果中國對1C的印度產品實施貿易制裁,將導致5萬印度人失業,2萬個印度家庭失去生活來源!

作爲“次生經濟體”,印度主要向中出口低附加值的初級工業產品。

如果不是在野黨阻撓度甚至會在2026年成爲“中國-南亞經濟共同體”的第7個成員。

在況下,印度處於一種非常矛盾的狀態之中。

巨大的濟利益,使印度不得不重視與中國的關係次要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迅速壯大的國家實力,又讓印度燃起了稱霸印度洋的夢想,不得不對中國保持警惕。

受政治體制影響,執政黨總是想方設法與中國合作野黨總會破壞與中國的關係。

印度會與日本同盟,共同對付中國嗎?

谷樹良平都有點搞不明白,印度一邊喊着以發展經濟、改善國民生活水平爲重,一邊又大力發展軍備、妄圖重振昔日雄風。

拿海軍來說,除了在2018年與2022年從英國購進2~航母之外,印度還打算在2030年之前採購第三艘航母造印度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印度瘋狂擴充海軍,即便不會讓中國產生反感會讓巴基斯坦提高警惕,從而導致中國修改其南亞政策巴基斯坦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甚至因此與印度交惡。

印度的這種矛盾心態多的時候表現在印度人的思想上。

在2C到35歲的印度人羣體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爲,與中國改善關係是保證印度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又認爲獲得大國地位是維護印度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個世界性大國,都不會容許身邊出現一個地區性強國。

英國成爲“日不落帝國”的時候,首先對付崛起的俄羅斯、然後邀約衆多國家圍剿拿破倫統治下的法國,最後不惜傾全國之力對付統一之後的德國。美國成爲世界大國之前,通過戰爭打垮了南面的墨西哥,擊敗了老朽的西班牙,成爲美洲霸主。

中國也不會例外,在成爲世界性大國的道路上,肯定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強大的印度。

利用這一點,村上貞正一直在努力說服印度與日本同盟,共同對付中國。印度的國家領袖也明白這一點,要不了多久,印度將再次成爲中國的打擊目標。關鍵問題是,印度有沒有必要搭上“日本號”戰車?簡單的說,就是在與中國對抗的時機上,印度要不要與日本採取同樣的步伐?

這個問題成爲了日印同盟的最大障礙。

按照絕大部分人都認同的觀點,印度暫時不會與中國交惡,至少在印度解決經濟發展必須仰仗中國的問題之前,不會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更不會冒着與中國開戰的危險與日本結成同盟關係。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在與日本同盟的問題上,印度一直不熱不冷。

既不與日本走得太近,又不與日本過分疏遠,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日本,讓中國不得不通過經濟手段拉攏印度,不給日本可趁之機,印度也才能從中獲得最多的利益。

這與當初印度在美蘇冷戰中採取的策略完全相同。

在此情況下,日本的對印政策顯得尤其重要。

谷樹良平不得不佩服村上貞正的眼界與能力,因爲村上貞正採取的對印政策看上去不大現實,實際上對日本最爲有利!(

第66章 多種可能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53章 機會第32章 推心置腹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58章 高端之爭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06章 選擇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73章 新紀錄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6章 飛赴紐約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7章 打草驚蛇第44章 死對頭第1章 時過境遷第25章 邁向戰爭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11章 影響力第31章 軍售案第28章 孰輕孰重第66章 來龍去脈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8章 開門紅第95章 前程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4章 新星第88章 開門紅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24章 推銷戰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68章 自釀苦果第72章 歸宿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95章 前程序十九民族之魂第35章 多手準備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44章 最後手段第39章 善後工作第28章 親自動手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3章 集團化第68章 奇蹟第60章 關鍵點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5章 攻堅戰第112章 行刑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60章 協同作戰第3章 惡鄰第67章 關鍵時刻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4章 懸疑故事第73章 新紀錄第25章 加速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2章 傳話筒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7章 時過境遷第6章 錢的問題第86章 增援部隊第35章 主動迎戰第33章 揮灑自如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0章 謀面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80章 下基層第1章 激活第37章 變策第35章 有備而來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章 第一槍
第66章 多種可能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53章 機會第32章 推心置腹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58章 高端之爭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06章 選擇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73章 新紀錄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6章 飛赴紐約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7章 打草驚蛇第44章 死對頭第1章 時過境遷第25章 邁向戰爭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11章 影響力第31章 軍售案第28章 孰輕孰重第66章 來龍去脈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8章 開門紅第95章 前程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4章 新星第88章 開門紅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24章 推銷戰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68章 自釀苦果第72章 歸宿第23章 危機四伏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95章 前程序十九民族之魂第35章 多手準備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44章 最後手段第39章 善後工作第28章 親自動手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3章 集團化第68章 奇蹟第60章 關鍵點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15章 攻堅戰第112章 行刑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60章 協同作戰第3章 惡鄰第67章 關鍵時刻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4章 懸疑故事第73章 新紀錄第25章 加速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38章 戰鬥單位第52章 傳話筒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7章 時過境遷第6章 錢的問題第86章 增援部隊第35章 主動迎戰第33章 揮灑自如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0章 謀面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80章 下基層第1章 激活第37章 變策第35章 有備而來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4章 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