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兩面三刀

佑國在20111年正式訪問印度後,王元慶是位正式訪共和國元。雖然外界並不看好王元慶的新德里之行,但是全球新聞媒體仍然將鏡頭對準了新德里,印度斯坦電視臺(印度的國家電視臺)還在報道中提到,16年前以元席助理身份隨同紀佑國訪問新德里的王元慶在促進雙邊交流、深化雙邊友誼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0月3日上午,印度總統賴興巴爾在新德里的“甘地-尼赫魯國際機場”以最高規格迎接王元慶,陪同王元慶檢閱印度三軍儀仗隊。

因爲印度實行“議會總理制”,由議會多數黨或多數黨派聯盟推選的總理掌握國家行政大權,總統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所以王元慶與賴興巴爾會晤只是走走過場,外界更加關注王元慶與印度總理魯拉賈帕尼的正式會晤。

在印度政界,魯拉賈帕尼算得上是“神話”人物。

桑托斯執政時期,還是國民議會議員的魯拉賈帕尼就旗幟鮮明的反對桑托斯挑釁巴基斯坦與中國的激進政策,認爲印度應該做“有獨立見解”的大國,展國民經濟、振興民族工業,而不是一味藉助西方國家的幫助稱霸南亞。

桑托斯遇刺後,大黨羣龍無,連續輸掉兩次大選。在此期間,魯拉賈帕尼短暫離開政壇,回到老家班加羅爾,全心全意經營家族企業(魯拉賈帕尼家族是印度新興實業家族,以經營信息軟件、電子產、汽車、鋼鐵與旅遊爲主)。20199年,魯拉賈帕尼再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返回新德里,成爲國大黨中央委員會高級委員。

按照新聞媒體的說法拉帕尼在2019年就能率領國大黨贏得打算。事實上,他沒有挑起重擔,而是選擇了迴避。直到2C23年拉賈帕尼才以國大黨主席的身份向人民黨起挑戰,在大選中一舉擊敗人民黨登上政治生涯巔峰。

在印度眼裡,魯拉賈帕尼不但是率領國大黨復興的領袖,還是率領印度復興的領袖。

不得不承認,魯拉賈帕尼不但有運,還有遠見。

很多人都認爲桑托斯刺是因爲印度輸掉了第四次印巴戰爭。魯拉賈帕尼卻認爲沒有這麼簡單,輸掉第四次印巴戰爭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印度社會的內部矛盾。即便桑托斯沒有遇刺,國大黨也會在大選中敗給人民黨。

所謂“明哲保身”。魯拉賈帕尼在20177年選了急流勇退。

雖然無法得知魯拉賈帕尼當是否預見到了即將爆地全球性經濟危機與大蕭條。但是魯拉賈帕尼地選擇可謂正確至極。回到班加羅爾拉賈帕尼不但親自率領家族企業度過了艱難時期。還爲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所在地邦)保住了上百萬個就業崗位。爲上百萬個家庭地數百萬百姓提供了生活保障。20199年。再次當選國民議會議員時。魯拉賈帕尼已經是印度家喻戶曉地“明星”。

在2C199年放棄問鼎總理寶座地機會是痛苦地決定。又是明智地選擇。

隨着全球性經濟危機轉變爲大蕭條。還在重點推進基礎建設、恢復戰爭創傷地印度當其衝地受到影響。美元大幅度貶值致美國地援助大打折扣;經濟萎靡不振。旅遊收入大幅度縮水;各國市場急劇萎縮工出口遭受重創;貿易戰此起彼伏。軟件業進入冰凍時期;雖然能夠用更加便宜地價格買到原材料是在出口嚴重受創地情況下。印度經濟受到了嚴峻考驗。

在普通人看來。國大黨此時上臺是順理成章地事情。

很多人忽略了當年生地一件重要事情。即中國在南海周邊地區地軍事行動。

人民黨上臺後,一直推行“民族主義”。雖然人民黨的政策與桑托斯的有所不同,但是本質上沒有兩樣,仍然是通過激民族主義情緒,用外部矛盾掩蓋國內矛盾,麻痹民衆、贏得支持。

受“中南風暴”刺激,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再次擡頭,成爲人民黨激進政策的溫牀。最重要的是,全球性經濟危機與大蕭條的嚴重影響在20199年還未完全顯現出來,絕大部分選民仍然沒有意識到激進政策的危害性。

魯拉賈帕尼很有遠見,主動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機會。

事實證明,人民黨確實利用民衆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大選中擊敗了國大黨。

此後,國際局勢風雲突變。日本積極展核武器、獨島戰爭徹底打破亞太地區格局,中美對抗的國際大環境基本形成。在此期間,人民黨的激進政策不但沒有幫助印度度過難關,還使印度經濟瀕臨崩潰。

與2018年相比,2

,印度經濟規模萎縮30%、盧比貶值65%、失業率由137%、工業總產值降低,大約7500萬個家庭失去收入來源、赤貧人口(每天消費不足3美元)由2億萬增至5萬、1億萬兒童長期營養不良,犯罪率提高。按照聯合國在2023年公佈的調查報告,印度已經淪落爲世界上最貧窮的1國家之一。

“生活生存”取代“民族主義”,成爲選民最關心的話題。

在此情況下,以“振興經濟建設”、“提高生活水平”爲競選口號的國大黨在大選中擊敗仍然堅持“民族主義”的人民黨也就不足爲奇了。

上任後,魯拉賈帕尼先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改善關係。

2023年,印度驅逐了伯坦果德的份子,向中國出了改善關係的信號。

隨後,魯拉賈帕利用印度成爲“中國-南亞市場共同體”觀察員的機會訪問北京,與時任共和國元的趙潤東進行非正式會晤,商討了包括藏南邊境爭端在內的衆多問題,爲改善兩國關係邁出了關鍵一步。

雖然魯拉賈帕尼的“親華”政遭到了包括人民黨在內的衆多在野黨的抨擊,但是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從中獲得了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

2024年,印度式加入“中國-南亞市場共同體”。隨着大蕭條開始消退,印度經濟出現“恢復性暴漲”。到2027年初,印度經濟基本恢復到20199年時的水平,失業率降到15%以下,赤貧人口減少近3億,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誰都無法否認中國資本在印度經濟展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據印度官方的統計數據,在202到2026年間,流入印度的共和國資本超過1萬億元(約和3000元),佔同期外匯收入的60%以上,爲印度創造了3500萬個就業崗位,解決了2的生活問題。

經濟展與貿易交往,既促進了地穩定,又膨脹了印度的野心。

受基本國情影響,魯拉帕尼不可能一味在經濟上做文章。如果想在2027年的大選中獲勝,就得在其他問題上有所表現。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魯拉賈帕尼奉行的“經濟優先”政策的兩面性。在積極推動經貿交往的同時,魯拉賈帕尼並沒在涉及到地區爭端的主要問題上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

從2025年開始,印度分別與巴基斯坦、中進行邊境爭端談判。

兩年間,除了承諾逐步削減克米爾與藏南地區的駐軍數量之外,印度並未在主要問題上做出讓步,甚至還在談判期間大力擴充軍備。

毫無問,魯拉賈帕尼一直在謀求建立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2024年,魯拉賈帕尼在訪問倫敦期間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按照20177年人民黨政府從英國採購第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既“約克公爵”號的方式,以委託建造的名義再次從英國採購一艘中型航母,並且將其命名爲“維克蘭特”號(前一艘命名爲“維克拉瑪蒂亞”號)。次年,魯拉賈帕尼訪問華盛頓,除了爲“維克蘭特”號採購70架F-35CII戰鬥機與6架E-2D|型預警機之外,還耗資25元從美國引進6部電磁彈射器,以委託改進的方式由美國派遣工程師,在印度科欽造船廠改進“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該航母建成的時候採用躍飛甲板)。

魯拉賈帕尼訪問美國期間,印度軍方與美國達成了“一攬子軍購協議”。除了前面提到的艦載機與航母改進計劃之外,還爲2支航母戰鬥羣採購了2CGG211型防空巡洋艦、DDG100C型多用途驅逐艦(美國還以贈送的方式爲印度提供了DDG511型驅逐艦),以購買生產許可證與生產線的方式獲得了12C架F-22I與180F-335I戰鬥機,利用美國的技術研製“未來地面戰鬥系統”(建立在通用平臺基礎上的,包括主戰坦克、自行火炮、步兵戰車等重型裝甲車輛在內的地面武器系統),引進武裝直升機生產技術與生產專利,該協議總共耗資350元!

不難看出,印度在用從中國賺到的資金進行武裝。

印度肯定不可能長期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隨着軍事實力提升,在印度覺得有能力擊敗中國的時候,肯定會再次挑起邊境衝突,甚至動地區戰爭。

在此情況下,王元慶能在新德里取得圓滿成果嗎?

第32章 穩住朝鮮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4章 出山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章 關鍵事件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6章 人選第22章 移民潮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36章 天助我也第17章 積極主動第25章 加速第2章 分水嶺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7章 偷襲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9章 熱點時局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35章 發展方向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6章 新聞戰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82章 調整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2章 空中爭雄第57章 胸懷大志第20章 軍事禁運第23章 一反常態第5章 盟友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78章 招決勝負第60章 致命威脅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00章 僵局第56章 前方第85章 打就打第3章 日印結盟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30章 棋子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19章 請求援助第35章 軍售交易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頭號盟友第2章 臭味相投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1章 定策第59章 星戰計劃第42章 大殺器第7章 攔截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32章 臨時搭檔第25章 邁向戰爭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78章 包袱第36章 戰爭惡魔第47章 重生第26章 航母出擊第3章 暗流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37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7章 高原槍聲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章 軍火貿易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83章 圍殲第18章 猜一個準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33章 亮底牌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6章 人選第55章 冷遇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章 有與沒有第87章 拼盡全力
第32章 穩住朝鮮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4章 出山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章 關鍵事件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6章 人選第22章 移民潮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36章 天助我也第17章 積極主動第25章 加速第2章 分水嶺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7章 偷襲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9章 熱點時局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35章 發展方向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6章 新聞戰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82章 調整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2章 空中爭雄第57章 胸懷大志第20章 軍事禁運第23章 一反常態第5章 盟友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78章 招決勝負第60章 致命威脅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100章 僵局第56章 前方第85章 打就打第3章 日印結盟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30章 棋子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19章 請求援助第35章 軍售交易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頭號盟友第2章 臭味相投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1章 定策第59章 星戰計劃第42章 大殺器第7章 攔截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32章 臨時搭檔第25章 邁向戰爭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78章 包袱第36章 戰爭惡魔第47章 重生第26章 航母出擊第3章 暗流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37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46章 隔岸觀火第17章 高原槍聲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章 軍火貿易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83章 圍殲第18章 猜一個準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33章 亮底牌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6章 人選第55章 冷遇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58章 空中走廊第4章 有與沒有第87章 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