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絕境

到“向日葵”的消息後,李存勳與劉曉賓立即趕往:

兩人趕到時,總理宗應仁、國防部長葉致勝與總參直屬特種部隊司令官盧誠聞少將已經到達。

“情報可以肯定嗎?”

“已經得到確認。”李存勳沒有半點遲疑,點上香菸,說道,“在剛剛結束的內閣與軍部會議上,所有官員與將領都認爲應該採取行動,阻止我們借‘克什米爾衝突’出兵收復藏南地區,幫助印度度過難關。”

“村上貞正沒有做出決策?”宗應仁問了一句。

李存勳點了點,說道:“村上貞正沒有在會議上做出決定,大概有所顧慮,或者說有所擔憂。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日本沒有選擇的餘地。與美國分道揚鑣之後,準確的說,是在研製核武器之後,村上貞正一直在儘量避免與我國發生衝突。日本的戰略選擇並不多,這幾年,日本一直在與印度加強合作,希望與印度聯手對付我們。如果印度再次戰敗,除了國大黨將輸掉即將開始的大選之外,印度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間都無法對我們構成威脅。別說十年,只需要五年,我們就能解決日本核問題。村上貞正必須幫助印度度過難關,唯一的選擇就是在臺灣製造麻煩。”

宗應仁點了點頭,肯定了勳的分析。

與顧衛民比,宗應仁在對外政策上與王元慶的觀點比較一致,基本上不會反對王元慶的戰略決策。換句話說,宗應仁在戰略問題上缺乏主見。

“既然如此,村上貞正還有什麼好猶豫?”項鋌輝滅掉菸頭朝李存勳看了過來。

李存勳笑了笑,沒有急着開口。

“元首地分析沒有錯。村上貞正確實常小心謹慎。”葉致勝回答了項鋌輝地問題。“從目前地情況來看。村上貞正最擔心地肯定是我們利用‘克什米爾衝突’與‘藏南問題’麻痹日本。讓他做出錯誤地戰略決策。爲我們提供開戰理由。如此一來非我們在南亞地區有所行動。或者說與印度開戰將無可避免。不然村上貞正不會貿然邁出關鍵一步。”

“另外內局勢也得有所發展。”李存勳補充了一句。

葉致勝點了點頭。再多說。

“如此說來。我們應該儘快按照元首地部署採取行動。”項鋌輝又拿起一根香菸。“特種部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採取行動。

“軍情局地部署也已完成。”

衆人都把目光轉向了宗應仁。在王元慶出訪他國的時候,由宗應仁掌握戰略決策權。

宗應仁看了眼葉致勝,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我會盡快聯繫元首,得到肯定答覆之後,總參謀部與軍情局立即採取行動。”

會議到此結束,幾個參會人員都知道,葉致勝的發言權在宗應仁之上。

此時,王元慶剛剛抵達伊斯蘭堡。

巴基斯坦總統卡爾達裡不但親自到機場迎接王元慶,陪同共和國元首檢閱了巴基斯坦三軍儀仗隊組織了共和國駐巴民間代表到機場爲王元慶接風。

按照慣例,王元慶將在會見了民間代表之後與巴基斯坦總統舉行正式會晤。

5日上午,王元慶在共和國駐伊斯蘭堡大使館與宗應仁通了電話,批准總參謀部與軍情局按照計劃採取行動。

得到元首的指示,行動立即展開。

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5日下午王元慶與巴基斯坦總統卡爾達裡進行正式會=:。

在2個小時的會談中,王元慶不但重申了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傳統友誼”、將切實履行《中巴友好互助條約》承諾在共同維護南亞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礎上爲巴基斯坦提供“戰略安全保障”。

此消息一經宣佈,全球新聞媒體一片譁然。

“戰略安全保障”屬於“國家安全保障”高於“國家安全保障”。

在所有軍事政治同盟條約中,“國家安全保障”主要指在盟國受到侵略的時候諾方有義務爲其提供包括軍事在內的所有援助,幫助盟國捍衛領土與主權,或者與盟國採取同進同退的策略,共同對付第三方。“戰略安全保障”則主要指爲盟國提供全方位的國家基本安全保證,通過共同構建“戰略防禦系統”抵抗第三方的戰略打擊。

簡單的說,“戰略安全保障”是最高級別的同盟義務。

有能力爲盟國提供“戰略安全保障”的國家只有兩個,既美國與共和國。

迄今爲止,美國沒有向任何一個盟國做出“戰略安全保障”承諾。

共和國爲巴基斯坦提供“戰略安全保障”,絕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而且是必將打

戰略平衡的行動。

按照西方新聞媒體的猜測,共和國將分兩個階段履行承諾。

首先爲巴基斯坦提供有限“戰略防禦”,使其具備抵抗印度戰略打擊的能力,其次將巴基斯坦納入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之內,爲其提供全面“戰略防禦”能力。完成這兩步之後,巴基斯坦將與共和國建立“共同防禦體系”。雖然整個建設過程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在此期間雙方還得解決立法與資金方面的問題,但是對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按照外界估計,印度保有的戰略核彈頭不會超過200。

因爲印度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喪失了唯一的戰略核潛艇,20177年上馬的“海基戰略打擊平臺”項目未能取得突破,缺乏航程足夠遠的戰略轟炸機,所以印度的戰略威懾力量主要由枚“烈火”|||型中遠程彈道導彈與120枚“烈火”||型中程彈道導彈組成。

這兩種導彈都只能攜帶1枚核彈頭,雖然射程足以覆蓋整個巴基斯坦與共和國絕大部分地區,但是缺乏突防能力,很難突破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最重要的是,對共和國威脅最大的“烈火”|||型中遠程彈道導彈採用地下井的方式部署,缺乏生存能力。

一般情況下,印度的“烈火”|||準共和國的大城市,“烈火”||則瞄準巴基斯坦。

爲了讓巴斯坦具備有限的戰略防禦能力,共和國很可能在巴基斯坦境內的空軍基地部署以Y-15輸機爲運載平臺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按照西方媒體的公佈的數據,“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能夠攔截500千米範圍內處於助推階段與上升階段的彈道導彈,而“烈火”||型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1500千米,彈道高度不超過250千米。只需要6~“空基激光攔截系統”就能確保巴基斯坦的本土安全,讓“烈火”||型彈道導彈成爲擺設。爲了加強攔截能力,共和國還有可能向巴基斯坦提供射程達到150千米、能夠有效攔截再入大氣層階段的彈道導彈的“地基導彈攔截系統”。結合兩套攔截系統,即便印度同時發射120枚彈道導彈都無法對巴基斯坦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對共和國來說,向巴基斯坦提供6~套“空激光攔截系統”與“地基導彈攔截系統”並不是難事,也不會對共和國自身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造成重大影響。因爲巴基斯坦的主要武器裝備由共和國提供,基礎設施相當完備,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所有部署工作能在1周之內完成。

現實非常殘酷。

雖然巴基斯坦的戰略威懾能力並強,保有的核彈頭不到1枚,能夠打擊印度全境的彈道導彈不足50枚,但是在巴基斯坦擁有了足夠抵禦“印度矛”的“中國盾”、而印度又不具備戰略防禦能力的情況下,還會把印度放在眼裡嗎?

印度無選擇,只能在“克什米爾問題”與“藏南問題”上做出讓步。

由此可見,王元慶伊斯蘭堡並沒有化解印巴衝突,而是變相鼓動巴基斯坦發動戰爭。

按照西方媒體的說法,在王元慶結束對南亞5國的訪問之後,如果印度仍然在關鍵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巴基斯坦將率先在克什米爾發動地面進攻,全面佔領克什米爾,中國則會在適當的時候出兵藏南地區。

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5日夜間,魯拉賈帕尼與美國總統韋斯特伍德通了熱線電話。

兩人在電話中交談了近2個小時,按照外界的猜測,魯拉賈帕尼肯定要求美國儘快向印度出售戰略防禦系統,保持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

關鍵問題是,即便韋斯特伍德做出承諾,也必須獲得國會批准;即便總統的提案在國會順利通過,也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除非美國派遣軍事人員幫助印度掌握相關的先進設備,不然還得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印度才能擁有基本戰略防禦能力。

共和國與巴基斯坦會給印度這麼長的準備時間嗎?

如果共和國決心要趁此機會收復藏南地區,別說給印度幾年的準備時間,恐怕幾十天都不會浪費。

隨後,魯拉賈帕尼與日本首相村上貞正通了熱線電話。

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已經被逼入絕境。

6日凌晨,村上貞正給谷樹良平打了電話,要求國家安全局局長立即向他彙報情況。

印度被逼入絕境,日本也失去了轉|U餘地,村上貞正必須儘快做出決策!

第2章 政治鬥爭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6章 變味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1章 醉翁之意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章 日印結盟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50章 醍醐灌頂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29章 法定程序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73章 新紀錄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42章 冷戰陰影第34章 超級航母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80章 第一次第9章 頭號盟友第4章 你情我願第72章 高調亮相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轉折點第33章 壟斷經營第77章 爲了消耗第75章 一擁而上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46章 攻堅戰第14章 根本職責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8章 點火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3章 救場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11章 統一進程第45章 風雨飄搖第95章 搶先攻擊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5章 盟友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43章 戰爭問題第56章 領頭羊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165章 擴大化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44章 機械戰士第17章 高原槍聲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2章 元老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章 頭腦與靈魂序十東方醒獅第7章 珠聯璧合第35章 軍士長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7章 戰爭部署第96章 突圍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62章 連環套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71章 一大步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91章 守株待兔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6章 政治家第7章 實戰演練第68章 動員
第2章 政治鬥爭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6章 變味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99章 否極泰來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51章 醉翁之意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章 日印結盟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50章 醍醐灌頂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29章 法定程序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73章 新紀錄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42章 冷戰陰影第34章 超級航母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80章 第一次第9章 頭號盟友第4章 你情我願第72章 高調亮相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轉折點第33章 壟斷經營第77章 爲了消耗第75章 一擁而上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46章 攻堅戰第14章 根本職責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8章 點火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3章 救場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11章 統一進程第45章 風雨飄搖第95章 搶先攻擊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5章 盟友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43章 戰爭問題第56章 領頭羊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165章 擴大化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44章 機械戰士第17章 高原槍聲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2章 元老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36章 將帥離心第1章 頭腦與靈魂序十東方醒獅第7章 珠聯璧合第35章 軍士長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7章 戰爭部署第96章 突圍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62章 連環套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71章 一大步第122章 全面銷燬核武器第91章 守株待兔第92章 只缺運氣第16章 政治家第7章 實戰演練第68章 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