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會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中美首晤只達成了首/發
趙潤東拒絕了弗雷德裡克提出的“中美雙邊核軍控談判”,提出應該由所有有核國家、至少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探討核軍控問題,任何雙邊協議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對世界安全構成的嚴重威脅。
在會議結束前的記者招待會上,趙潤東利用答記者問的機會提出,共和國堅持認爲所有有核國家都應該全面、徹底、儘快銷燬核武器,如果所有有核國家能夠達成全面銷燬核武器的具體條約,共和國願意首先簽署條約,採取實質性的行動消除核武器給全人類造成的毀滅性威脅。
在西方媒體看來,趙潤東在“作秀”。
保持中立的其他國家認爲趙潤東爲“無核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只是所有人都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沒有任何一個有核國家願意銷燬核武器。原因很簡單,美國等世界強國掌握着最先進的常規軍事技術,如果實力相對弱小的有核國家銷燬了核武器,國家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在“軍事專家”看來,只有幾主要大國建立起完善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足以抵消任何敵對國的戰略核威脅之後,各大國纔會採取實際行動、向其他有核國家施加壓力,達到銷燬所有核武器的最終目的。
中美兩國首在G20峰會上達成的有限共識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對全世界~威脅。
在這個時候,另外一件事情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那就是在20117年初下水的“共和國”號航母完成所有海試、進駐三亞海軍基地,編入南海艦隊、正式在南海海域執行戰備巡邏任務。
1西方愚人節這天,共和國國防部公佈了“共和國”號航母的具體性能。
因爲是愚人節。所以很多西方媒體認共和國在“愚弄”全世界。
“共和國”號地體性能爲:
重量與尺寸數據:標準排水量爲57482、滿載排水量68326噸。飛行甲板米、寬724。水線長28677米、寬374米。標準排水吃水07米。
動力系統:2壓水型反應堆、渦輪蒸汽發動機、推進功率210000軸馬力(15675兆瓦)。6臺應急柴油機、總功率8500馬力(636兆瓦)。推進。
:最大航速30節以上
人員配製:艦員2154、其中軍官1。航空人員1874、其中軍官316名。旗艦人員78、其中軍官32。
導彈:3套“海紅旗1型垂直髮射中近程防空系統、各備彈24,3套“海紅旗15末段攔截導彈系統、各備彈211枚。
火炮:3套“海衛730射炮,20毫米單管機關炮。
彈射器:3“磁動1”型電磁彈射器。
對抗系統:“海精靈”聲導魚雷誘餌系統,“衛士”電子對抗/干擾/欺騙系統。
作戰數據系統:“海軍”戰術數據鏈,“海軍6號”戰術數據鏈,“聯合號”戰場信息網絡系統,“空中衛士”信息傳輸系統,“聯合指揮2號”戰術指揮系統。
武器控制:3爲“海紅旗1提供引導指揮地“海上防線1型指揮儀。
雷達:1部“千里眼15三座標對空搜索雷達,1套“神盾3相控陣搜索/火控雷達,1部“鎖定11”型目標截獲雷達,1部對海搜索雷達。
飛機着艦引導:1部“助手”型與1部“領航”型電子引導着艦系統,1套“菲涅爾”光學着艦引導系統,1部“辨別”型敵我識別系統。
導航:1部“領路人”型導航雷達,1套“燈塔”型電子導航/定位系統。 WWW▪ тt kΛn▪ c ○
火控:6部“瞄準11”型火控雷(每套“海紅旗1型2)。
固定翼載機:24J-15B(B爲海軍型編號,8雙座型,16架單座型),24J-10C(非空軍的J-10C,而是爲海軍開發的艦載型,性能與J0B相當,其中8雙座型,16架單座型),12J-13B(均爲雙座型),架HJ200。
直升機:Z-9,Z-12B。
不管是“積極主動”的態度,還是公佈地詳細性能數據,都讓西方媒體完全無法相信。
在此之前,共和國很少對外公佈任何一種先進武器裝備的詳細性能,更別說是僅有的航母地詳細性能數據了。雖然在國防部布的信息中,沒有各種設備與裝備的詳細性能,但是如此“大膽開放”的做法仍然是史無前例的。
“共和國”號的實際性能數據更讓西方記者無法相信。
一艘排水量不到6萬噸的中型航母,竟然搭載了64固定翼飛機,其中還有預警機與12重型戰鬥機!標準排水量的“庫茲涅佐地標準配備只有22
翼飛機,標準排水量37000的“戴高樂”號只有34機,滿載排水量不比“共和國”號少多少的“伊麗莎白王”號的標準載機也只有左右。“共和國”號憑什麼攜帶多達64的固定翼飛機?
自“布什”號與“福特”號之後,“共和國”號是三艘採用了電磁彈射器的航母。
雖然沒人懷疑共和國在研製電磁彈射器上投入了鉅額資金,也沒人懷疑共和國具有研製電磁彈射器的能力,但是大部分西方記者都認爲以不到6萬噸的排水量,“共和國”號最多配備電磁彈射器,而不是3座。
最讓外界感到驚訝地是“共和國”的載機配製。
J-15鬥機的出現,打破了F-35第四代輕型戰鬥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J-15先出現在航母上,不但表明該型戰鬥機具有兩種基本型號,還表明海軍艦載航空兵獲得了更高的優先權。
當時就有很多猜測J-15B:具體性能。
除了引人矚目的J-15B戰鬥機,出現在編制序列中地HJ200型預警機也成爲了備受關注~焦點。
作爲世界上二種艦載固定翼預警機,HJ200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往,可供選擇地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只有E-2系列,法國在建造了“戴高樂”號航母后不得不從美國採購出現,不但打破了E-2的壟斷地位,還宣告共和國成爲了世界上第二個可以自行研製與生產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國家。
可說,HJ20意義比J-15B還要重大。
擁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之後,“共和國”航母防空作戰能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不管是艦隊防空作戰,還是對海攻擊,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能夠爲“共和國”號搭載的60艦載戰鬥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該消息公佈不久,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衆多國家開始打聽HJ200:售價。
對一些力相對弱小的國家來說,在買不起KJ2000這類大型預警機的情況下,HJ200這類小型預警機成爲了最佳選擇。
只不過,共和國沒有將HJ200可出售武器的清單之中。
按照半島電視臺的評估,如果共和國國防部公佈的數據“無誤”,“共和國”號航母不但擁有數一數二的作戰能力,還具備與美國海軍大型攻擊航母對抗的實力。
與半島電視臺相比,西方新聞媒體地態度就有點複雜了。
最初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家西方新聞媒體相信共和國國防部公佈的數據,認爲其中很多數據“不可靠”,共和國在故意製造輿論。
隨着CIA出面證實,拿出衛星拍下的“共和國”號航母的照片,西方媒體改變了態度。
既然是事實,就得從中挑骨頭。
CNN首先提出HJ200可能在2018年內形成作戰能力,因爲CIA拍下地所有照片中只有1架編號“1809001”的HJ200,沒見到第二架HJ200隨後提出J-15B地生產遇到麻煩,因爲出現在“共和國”號上的J-15B總共只有6到8,而不是共和國國防部宣佈地。最後還提出“共和國”號的電磁彈射器地性能有問題,因爲在訓練中,只使用了位於起飛甲板右側的1號彈射器,沒有使用另外2彈射器。
隨着“炒作”擴大,另外一些媒體還提出“共和國”號的實際作戰能力與宣稱的數據有很大出入,不然不會只建造1艘。一些媒體甚至分析出了“具體原因”,即“共和國”號對載機數量做了過分的要求,降低了航母的生存性能。西方媒體的評論達到最的時候,甚至有人認爲“共和國”號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如果遇到惡劣海況,比如西太平洋地區非常常見的颱風,有翻覆沉沒的危險!
提出這麼多“問題”,只能證明方媒體既害怕、又羨慕。
西方媒體的心態完全可以理解,“共和國”號的出現打破了美國在攻擊航母上的壟斷地位,J-15的出現打破了F-35在先進輕型戰鬥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HJ200的出現打破了E-2輕型預警機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共和國”號本身就對美國海軍的全球戰略構成了重大挑戰。
在此之前,唯一能夠對美國海軍航母構成威脅的是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只是該艦的載機能力非常有限,艦載戰鬥機又不具備強大的對海打擊能力,甚至被戲稱爲“載機巡洋艦”,很難與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抗衡。
“共和國”號是名副其實的攻擊航母,作能力遠超過“庫茲涅佐夫”號。
隨着越來越多的“數據”得到證實,對“共和國”號的猜疑也漸漸銷聲匿跡。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共和國準備建造多少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