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真沒有像拉瓦利亞爾期盼的那樣。雖然越南蠢蠢欲動,但絲毫沒有分散中國的注意力。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行動,並沒有因爲辛格被擊斃而暫停,反而不斷修正作戰計劃。
、轟炸司令部發現之前的兩個階段作戰,攻擊目標都是軍事目標。由於印度自行研製的”天空”防空導彈系統發揮出色,加之印度的蘇-30戰鬥機的襲擾,轟炸行動的規模和強度都不夠大,對印度的工業生產和人民心理上的影響都很小,並沒有起到以戰逼和的目的,反而幫助印度空軍增強了信心。
看着陸軍一路凱歌,空軍心裡也是相當的着急。爲此他們改變了轟炸戰術,以消滅和瓦解敵人的軍事工業和經濟系統,摧毀國民士氣,使其武裝抵抗能力降到最低的程度爲目標。規定轟炸的優先順序爲:航空工業、交通運輸系統、石油工業、其他軍事工業。
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反對,很多空軍指揮官認爲應該選擇爲數不多的重要工業目標,加以徹底摧毀,這要比對許多工業目標給予低度破壞的效果好。還有一部分指揮官認爲這種轟炸行動不足以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建議參考兩伊戰爭時期的“導彈戰”對敵方中心城市實施轟炸,以達到震懾效果。爭論的兩方面意見被上報到空軍作戰部,最終由他們拍板將
原定的目標改爲對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等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大型工業企業、交通樞紐實施精確打擊。
這種方案又讓執行轟炸任務的3個轟炸機的師長髮了愁。要執行這樣的轟炸,必須要做到空襲時間長,投彈量大。而這樣的任務必須有載彈量較大的轟6飛機完成。雖然轟-6可以使用遠程巡航導彈對進行區域外打擊,但對於一般的基礎設施,使用昂貴的巡航導彈非常的不合算。如果使用滑翔炸彈等武器射程又比較近。轟-6就不可避免的要遭到印軍在中心城市部署的防空武器和印度戰鬥機的雙重威脅。
和幾位師長預料的一樣,在小規模的試探性轟炸中,轟-6轟炸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損失。由於印度擁有裝備了以色列“費爾康”系統的預警機,他們可以在轟六飛機投擲大型滑翔炸彈前就發現他碩大的身影,然後指引己方SU-30戰鬥機前去攔截。雖然中國的護航戰鬥機使出渾身解數,但體形笨重的轟炸一旦被導彈鎖定就很南脫身。結果一架轟炸機被印度空軍發射的一枚R-77導彈擊落。
空軍的指揮官爲此開了兩天兩夜的會議,組織起各個部隊的飛行尖子一起研究戰術。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護航戰鬥機完全有能力打敗印度的蘇-30,想獲得成功最大的障礙是印度的預警機。必須想法設法幹掉它。
有一位飛行員提出了他的方案受到參會者的一致贊同:首先調來12架由殲-6改成的無人機。他的任務就是“引蛇
出洞”。當印度的預警機現身後,由擔任“刺客”的殲-20攜帶反輻射導彈將印度的預警機打掉。
這場對決就發生在計劃制定完成的第三天,當十二架殲-6無人機從跑到上騰天而起的時候,一架空警-2000預警機也在他們身後跟着起飛。這場行動的“主角”——8架殲-20戰鬥機則按兵不動。
由於空警-2000的性能教印度的預警機更加先進,探測距離要遠100多公里,所以在空中很容易的就發現印度預警機的位置。
空警——2000上的指揮員從雷達上清楚的看到12架印度的蘇-30戰鬥機氣勢洶洶的向這邊殺來。
這12架無人機的控制小組就在空警-2000上,此時他們正小心翼翼的控制着殲-6,讓他們每兩架飛機就緊緊挨在一起,這樣在敵方的雷達屏幕上就只能看到 1 個標誌,從而誤以爲是一架轟炸機。
當殲-6編隊距離印度戰機還有150公里的時候,他們突然散開隊形。印度人眼看自己眼前的飛機由6架變成12架,自己已經不佔數量優勢,所以個個都想先下手爲強,然後迅速脫離戰鬥。
就在印度人的蘇-30打開火控雷達照射殲-6無人機的時候,空警-2000抓住時機搜索到了他想要的印度雷達參數。正當印度人爲擊落12架敵機歡呼雀躍時候,突然他們的雷達受到了嚴重干擾。
此時8架殲-20戰鬥機餓虎撲食般從高空俯衝下來,飛機一拉平,機腹的內置彈倉就迅速打開,露出四枚黑色塗裝的霹靂-21遠距空空導彈。導彈一脫離彈倉立即點火發射,像射出的利劍殺向印軍的蘇-30。
印度飛行員此時是欲哭無淚,自己的雷達上已是白茫茫一片,而機艙裡的告警雷達也像睡着了一樣,沒有發出任何警報。只見印軍飛機一個接着一個的被導彈打成碎片。有的飛行員見到自己的僚機被炸,雖然自己的飛機尚未中彈也毫不猶豫的棄機跳傘,纔算保住一命。
此次行動的首要目標——印度預警機更是命苦。在第一波攻擊中就被中國的導彈將左翼的一臺發動機炸掉,左翼着火的飛機立即進入了螺旋下墜的狀態。機上的人員像被扔進了滾筒洗衣機,根本就站不起來。然而不幸依舊降臨到他們頭上,一枚導彈正中飛機腹部,引爆了飛機的燃油。碩大的伊爾-76飛機上幾十噸的燃料一下子被點燃,化作一個熾熱的火球,四分五裂的機身下墜了十多分鐘,還造成了地面十人受傷。
自此一戰,印度空軍士氣嚴重受挫。
印度擁有的最後一架預警機,也被中國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用類似的方法使用反輻射導彈擊落。沒有預警機的掩護,印度空軍在中國空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印度最先進的防空力量裝備“天空”防空導彈的兩個旅也在中
國地對地導彈部隊的打擊之下損失殆盡。印度只能依靠1970-1989年從蘇聯引進老掉牙的C-125防空導彈系統來充充門面,但實際上它對現代化的戰鬥機根本構不成威脅。
轟六飛機依託掛載的遠程巡航導彈,對印度南部的部分中心城市實施精確打擊。主要力量轟炸位於鐵路樞紐的城市如班加羅爾、塞勒姆等。航程較近的JH-7和蘇-30等則對巴克納、加爾各答、安拉阿巴德等城市進行夜間轟炸。
隨後,爲了破壞印度的出口,對其沿岸港口和海軍基地發動一次空中戰役,以後又進行了孟買戰役、金奈戰役、本地治理戰役三次摧毀城市的空中戰役。 在此期間,轟炸機羣還光顧了印度航空工業、導彈工業集中的班加羅爾和新德里進行了轟炸。
隨着印軍的敗退,轟炸司令部又集中兵力轟炸了印度的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系統和兵工廠。同時也對大城市進行了猛烈轟炸。這個階段雖然只有9天,投彈量卻相當於前幾階段的總和,轟炸效果十分明顯。
很快,彭克炯指揮的部隊在殲滅東印度殘敵後,快速向印度內陸推進。爲了幫助陸軍圍殲逃跑的印軍,轟炸機部隊減少了對石油工業的轟炸,轉而加強了對交通線的攻擊,不但轟炸鐵路樞紐,行進中的列車及公路上的汽車也受到襲擊。同時對大城市的轟炸也沒有停止。
印度被炸的喘不過氣來,主要大城市市民外逃幾乎成了空城。在轟炸中,中國空軍巧妙的結合了心理戰。每次大規模轟炸前都使用宣傳單對轟炸城市進行警告,要求市民們在指定的時間離開。而後對預定目標實施精轟炸。一方面在市民中製造了恐慌,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平民傷亡,降低了國際輿論對戰爭的質疑。
中國的轟炸主要針對在工廠,對居民區的轟炸從來沒有進行,並且大規模的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使得誤炸事件寥寥無幾。
於是中國的轟炸產生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居民紛紛外逃,轟炸過後城市橋樑、供電、水利、道路交通全部損毀,但人員傷亡寥寥無幾。以至於到了後期,很多印度市民都認爲中國軍隊言而有信。往往中國空軍對一個從未進行過轟炸的城市發射一次裝滿傳單的導彈,居民們準會按照傳單上規定的時間全部撤離。市民們跑了,可是機械設備跑不了,還會被摧毀。
發展到後期,中國只要發射宣傳彈,市民就會外逃,不論轟炸與否都會造成混亂。偶爾中國耍詐,發射宣傳彈告知轟炸時間,到時候又不轟炸,發射一枚宣傳彈,裡面全是道歉信,表示沒有轟炸的原因是:“時間印刷錯誤,請市民們按新的預告時間撤離,並對給市民造成的不必要恐慌表示歉意。”
這樣的事情不斷髮生,空軍虛虛實實把印軍弄的不得安寧。拉瓦利亞爾面對窘境,氣個半死也無可奈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