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

牛弘這一段時間在後宮有點提不起精神。對於牛弘來說,精神狀態最好,最富有鬥志的是穿越後的頭兩年。那個時侯,一切都充滿不確定性,必須隨時應對挑戰。這更容易激發男人的鬥志。

皇后和嬪妃們還樂於接受,必竟生活不能重來。牛弘總不可能把嬪妃們退回去,再來一次選秀,要是那樣,自己的皇子公主往哪兒退。男人總不能一輩子活在少年,得有女人,有家庭,在享受家庭帶來的充實和快樂的同時,承擔家庭的責任。

最讓牛弘感到彆扭的是建章宮,更確切地說是建章宮兩個貼身宮女暹兒黛兒。儘管她倆更漂亮迷人,牛弘沒法在她們身上找到辰兒鄂兒的影子。牛弘也知道,這世上的人都是不一樣的,是不能複製的。既然人家來到了建章宮,全身心地都在自己身上,就應該根據新的對象,打造新的氛圍。

辰兒是嫁出去了,見不着。還有鄂兒在呀。要是懷念過去,就多去看看鄂兒就是了,又沒人攔着。牛弘也沒有這樣做。

鄂兒還是那個鄂兒,懷孕和冊封對她的性格影響不大。主要是牛弘與嬪妃們相處,堅持一種管理的理念,儘量不厚此薄彼。這也是牛弘很快樂地周旋於衆嬪妃之間的關鍵,牛弘可不想爲了一個鄂兒,去打破自己精心建立起來的秩序。

說白了,牛弘是在跟自己較勁。爲什麼呢?牛弘也不清楚。

人們常說,女人心,海底針,不可捉摸。這話肯定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有時女人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就是男人不可捉摸。

現在暹兒和黛兒肯定有這樣的感覺。不過她倆無怨無悔,她們不願放棄,不想混到年齡大了就出宮嫁人。鄂兒是她們的人生目標,她們必須努力,她們知道最後勝利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竇妙是比以前更富態了。牛弘本來沒有覺得有什麼大的變化,人對自己身邊人的變化一般不大敏感。無論是出於禮節還是關心,牛弘一直堅持隔幾天就去向竇妙請安。有一次看到竇妙和董氏在一起,才發覺兩人的氣質神態易了位。竇妙由一個氣勢逼人的女強人變成一個養尊處優,需要找些事情來打發無聊的人。而董氏則變成更爲自信和從容。

好在竇機經常來探望,給竇妙帶來不少歡樂。竇機現在領導着一個小組負責編寫帝國稚學和初學的語文課本。這讓竇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竇機編在課文裡的小故事,姐弟倆討論的興致勃勃。

竇機在大漢帝國,現在已經是名人了,他的名聲直追當代大儒。他組織編寫的《解字注音》一書,是帝國書局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儘管帝國還沒有版稅一說,但他已經賺夠了名聲。連很多官員都眼紅。不過他是竇家留在帝都的一員,多少有點照顧性質的。相對於竇家曾經的輝煌,現在還真不算什麼。除非是二楞子,否則沒有人是會跟竇機去比拼的。

曹操回到了帝都。那是他們一幫帝國文化使者,根據撣人區的特點,編寫了一些文化教材和宣傳畫,拿來帝國書局刻印。因爲書局刻印要審覈內容,有可能要求修改,所以曹操親自跑一趟。離開帝都才一年多時間,曹操看上去老練多了,再也不是那個耍點小聰明,偶爾闖闖禍的官宦子弟了。

曹操這次回來,還帶了個撣女招遙過市。相對於中原女人的高頭大馬,撣女顯得小巧玲瓏。儘管人長得比較粗壯,但很均稱,不乏嫵媚,骨架較小。這樣的女人在大漢傳統的審美觀中,只能算是一般。但曹操不這樣想,他是第一個把撣女帶回帝都的漢人,那一份榮耀是別人無法爭鋒的。

因爲曹操是從撣人區回來的。牛弘知道後,就召見了曹操。

曹操說,撣人區真是個好地方,那裡土地肥沃,雨水豐沛,種糧食基本上不需要動什麼腦筋。帝國的優質鐵製農具過去後,耕作就變得比較容易,糧食單產也有望增加。

牛弘問他,文化教化的事情進展如何?

曹操說,那裡民智未開,教化起來就比較容易。因爲那裡原來幾乎沒有文字,現在帝國文化使者在那些教撣人讀書識字,將來那些撣人就成了那裡文化素養最高的人了。一旦這些寫漢字,說漢話的人成了氣侯,那裡就逐步漢化了,與中原的區別不大了。

曹操說,那裡因身毒文化的影響,有些人信佛。但這些影響抵不過大漢的文化。因爲蔡邕編的《續漢境志》里根本沒有佛,只有漢人的祖先炎黃二帝。曹操讓所有文化使者統一口徑,說那佛只是炎黃二帝的後代,因遠赴西域與漢人失去了聯繫才自成體系,繁衍延續。就象百川歸海,他們最終還是要回歸漢人這個大家庭的。

這樣一說,那些信佛的人不再堅持了,反而有榮譽感。因爲自己能夠比其它人早一步迴歸漢人這個大家庭。

牛弘說,貴在堅持。文化教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貴在潛移默化。

見曹操不提移民的事,牛弘到要追問。向撣人區輸出光棍的計劃是曹操提出來的,要是移民找不到女人,就沒法在那裡長期安家,還是會回來的。

因爲曹操這次帶了個撣女回來,沒敢在天子面前提撣女之事。怕落個在天子面前顯擺之嫌。見牛弘問,曹操就來了勁。

他說,帝國的開發區和移民村莊建起來後,撣女成羣結隊地涌來。漢人的文化對撣女很有吸引力,男耕女織,男人乾重活,女人持家。對於那些被生活責任壓得很累的撣女來說,這無疑是福音。

曹操說,現在帝國對移民的政策是,成家後每戶給兩間房,三十畝田。這對帝國的移民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比他們原來在中原的一般自耕農還要優越。現在第一批移民有一大半男子已經成家了,剩下的也不成問題。

曹操說,與中原不一樣,撣人區女人比男人多。小孩中女童就比男童多,移民的規模只要適度,還不大會激起移民與當地人的矛盾。這是與他去之前的想象不大一樣。

牛弘也覺得奇怪。後世有人作過大量的研究,人類自然出身的性別比例是男略大於女的,那裡怎麼會反常。也許那裡在文化上重女輕男,才造成出生活下來的嬰兒中女多男少。

曹操說,今年帝國平南大軍沒有繼續南下。平南護撣校尉劉虞將軍組織將士加寬道路,興修水利,使得帝國可進行移民開發的區域又增加了不少。

劉將軍還組織對撣人區與日南中間的那一大片區域的調查。是徐晃帶的隊,徐晃出發前還說要到那邊河裡捉一條大魚回來的。也不知他們調查隊能不能捉到。

牛弘問曹操,這次回來是走那一條路線。

曹操說,走荊州,比蜀道好走多了。

牛弘對曹操一番勉勵,就讓曹操回去了。

曹操的與衆不同在於他這個人在帝國高幹子弟中相對有點另類。大多數高幹子弟要麼玩得昏天地暗,要麼隨大流。自己的將來一般由父親來安排。這樣說並不表示那些人都是祿祿之輩,他們中有的人也會冒頭的。但冒頭的時間常常出現在父輩的光環失去後。

曹操這個人的本質不壞,還真是個有點調皮的熱血青年。他現在滿懷激情,一心想着在帝國的大環境中,如何發展自己,成就一番事業。所謂時勢造英雄,只要帝國穩定發展,相信曹操會走另外一條人生道路。

第四十三章 豫章有嘉禾?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三章 夏門亭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一八章 段殺神請戰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五十八章 大婚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三五章 雙季稻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一零五章 新的起點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九十八章 劉悝也做皇帝夢一二六章 困獸猶鬥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五十四章 西域歸心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第五十九章 華陀無奈小蟲何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一四四章 張家紙業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一三七章 牆與網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七十章 南下戰略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四七章 分魚妙招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三八章 歸化
第四十三章 豫章有嘉禾?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三章 夏門亭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一八章 段殺神請戰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十一章 張奐將軍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第八十四章 周密計劃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五十八章 大婚一五六章 閒職妙用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書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三五章 雙季稻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第四十九章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十三章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六十七章 追星族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一零五章 新的起點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十八章 太平道土崩瓦解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一四九章 夢想成真一零三章 陳規盧隨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九十八章 劉悝也做皇帝夢一二六章 困獸猶鬥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第十六章 堵與疏第三十四章 新興學科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六章 太傅陳蕃第五十四章 西域歸心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九十五章 境外孤軍第五十一章 掖庭十美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第五十九章 華陀無奈小蟲何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一四四章 張家紙業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一三七章 牆與網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七十章 南下戰略一三六章 窺探天機要付出代價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十五章 虛幻的勝利第五十章 因勢利導第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第八十九章 牛弘的治亂觀第四十八章 北方的狼第九十章 大獒牽回來養不家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四七章 分魚妙招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零九章 英烈祠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八十七章 新政還得新動力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戰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一三八章 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