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南下 軍事不是最主要的

辰兒一走,牛弘在建章宮還真有點不自在。按理說跟鄂兒是夠鐵了的,但這哥們感情中多少還夾雜着男女之情,有點愛昧,有點彆扭。

新來的宮女叫唐燕,是選秀淘汰後,憑着在洛陽有點人脈留在宮中做宮女的。很有幾分姿色,有點大大咧咧。無論是伺侯牛弘還是做事,都很主動,只是默契程度沒法跟鄂兒比。牛弘總不能再把辰兒叫回來,新人總有個熟悉的過程,應該寬容一點。

一旦養成了習慣,人就會變得很金貴。現在要是沒有人伺侯,牛弘連衣服都穿不整齊。

牛弘現在除了處理政務外,一有空閒常常往宋怡那兒跑。生怕宮中的某些古怪習慣把自己的大皇子弄沒了。宋怡的飲食和藥物保胎方案牛弘也顧問,與御醫和御膳房討論了數次,儘管牛弘不懂醫,但穿越前看過類似孕婦妊娠期注意事項之類的書,多少也知道一點。

再有空閒就去看看小童養媳或阿伊古麗公主。在與阿伊古麗公主的見面中,雙方小心翼翼,儘量不去碰那個傷口,不談十年之約。這樣一來,牛弘與阿伊古麗之間就象熟人或家人之間,到也融洽。

說起自己的童年,說起草原,阿伊古麗公主變得神采飛揚。騎馬射箭都會,這點牛弘沒法比。說到前年那一場雪,公主心裡有揮之不去的陰影。牛羊凍死了一大半,自己帶進帳篷的小羊羔活了下來,沒奶吃,餓得很瘦,連站都站不起來。帳篷外的雪有半人多高,根本出不去。只有族人帳篷之間清出了通道,可以相互照應。

公主離開草原時,族人已經在一條河邊開始建房。宮主把房子想象成皇宮裡的樣子,顯得很嚮往。也許公主也在想念她的戀人,只是嘴上不說。

牛弘也很矛盾,儘管牛弘對公主的感情予以尊重,但當着自己想另外一個男人總是一件讓人不快的事情。

牛弘用秩序來管理後宮的做法,有它的優點。就是嬪妃之間相安無事,起碼錶面上是這樣。嬪妃們也有各自喜歡的文體活動,不用整天躲在屋裡想男人,到也顯得生氣勃勃。由於牛弘的刻意爲之,除了宋怡外,其它嬪妃一視同仁,使得牛弘周旋於衆美女之間顯得遊刃有餘,不大需要用夫權來壓制。這大概就是儒家所說的齊家吧。

經過十來天的準備,帝國高層再次開會就南下計劃進行商議。

牛弘先不談軍事層面,因爲南下根本不是個純粹的軍事問題。撣人區是一些較爲原始的部落,沒有國家,沒有堅固的城堡。帝國大軍如要進入,不會有大規模的硬仗。單從軍事層面來征服,要想全面控制又頗費時日。

撣人區有點象帝國東南部山區的越人(又稱山越人,他們本來就是早期吳國或越國的人,只是生活在還沒有按帝國郡縣制管理的村寨)。單個部族或山寨還沒有越人強大,生存條件和文明程度甚至比越人差得多。

太傅也認爲越人的說法有毛病,本是親兄弟,不能說會稽城裡或下屬的縣亭村生活就是漢人,在山裡生活就是越人。

撣人區的情況也一樣。撣人與帝國永昌郡的百姓,無論在血緣上還是生活習性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要是帝國沒有進入那一片地區,那裡的百姓就沒有漢人和撣人之分。

帝國在北方靖邊策略上,文化因素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在已經有幾個遊牧部族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漢人,祖先在帝國的某郡某縣某村,還在嘗試使用祖先的姓氏。

因此,不用牛弘刻意強調,帝國高層在南下策略上,把帝國文化擴張放到很重要的位置。由於嚐到了甜頭,帝國高層們覺得應該照北方靖邊策略,也編一本聯繫南邊廣大地區與中原文明淵源的書。書名就叫《續漢境志》,一致同意把這個堅巨而有光榮的任務交給蔡邕來做。

“當初陛下還怕蔡邕酸腐,現在不會有此顧慮了吧。”太傅還開起了牛弘的玩笑。

“說的是,儒學者的治學態度關鍵在於帝國的政治取向。”牛弘說道。

要想從永昌南下,帝國現有的從蜀中往永昌的官道顯得單薄。蜀道本來就難走,繞來繞去的。所以牛弘覺得有必要修築自荊州零陵郡往西經過洋河郡、建寧郡、雲南郡到永昌郡的官道。這樣不僅可以形成一條東西走向的便捷通道,更有利於永昌等西南諸郡與帝國比較發達一點的荊州諸郡的交往,也有利於荊州諸郡的重心由原來偏北向南發展。

這一方案帝國高層有點些擔心,因爲從零陵到洋河之間的一大片地區,帝國的觸角還沒有進去過,知之甚少。

“大漠都不怕,那兒有山有水的,有什麼可擔心的。”牛弘說。牛弘知道,那一條通道的難點在於地形上的躍遷。從零陵到洋河,地面升高六七千尺,肯定也要繞山,但總比蜀道好一點。

牛弘也有點弄不明白,帝國的精英往往對開疆闢土有很大的衝動,對帝國疆域內的深度開發和建設反而沒有那麼高的熱情。也許是開疆闢土更容易獲得名聲,爲名所累。

既然牛弘這樣說了,帝國高層也沒話說了。

最後才談到軍事問題。需要組建一支適合南方作戰的精銳之師。

太尉的意見還是老辦法,從北五營抽調一千精銳作爲骨幹,再從各地徵召充實。

橋玄主張,部隊中應該有一定比例的永昌郡當地將士。

最後決定,從北五營挑選一千將士,其餘將士在揚州、荊州和永昌郡徵召。共五千精兵,徵召完成後先到永昌郡作適應性訓練,訓練純熟後再發兵南進。

統領這支精兵的將領的名稱定爲平南護撣校尉。

關於這個將領的人選,太尉張奐舉薦董卓,被牛弘否決了。主要不是因爲謊報羌人災情那件事,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平南護撣校尉全權負責帝國的平南事務,遠離帝都,不可能事事都請示。只因董卓這人殺氣大重,怕他在撣人區殺得興起,把那兒弄成無人區就糟了。

明白了牛弘的意思後,橋玄舉薦劉氏宗親,東海郡人劉虞爲主帥。

那劉虞牛弘在大婚時見過,爲人穩重,現爲河南尹從事。據御史臺的評價,爲官清廉,公正,仁和。橋玄的性格與李膺差不多,也是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他舉薦的人應該不會差到哪兒去。

看其它人沒有意見,就確定劉虞爲帝國平南護撣校尉。

除此之外,還要確定負責修築從零陵西進永昌的官道的人選。太傅舉薦太原人郭泰擔任此職。這郭泰(字林宗)也算是有名的黨人,黨錮解除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機會,算是待業中年了。既然太傅舉薦了,牛弘也給他機會,讓他做點實事。

在平南護撣校尉下專門設一個路橋曹,由郭泰擔任路橋曹從事。

至此,帝國南下的戰略就開始正式實施。

衆人走後,牛弘還在想修築東西向戰略通道的事。由於帝國沒有經年累月的戰事,牛弘也沒有大建宮殿,所以帝國百姓的勞役負擔不重。築路需要的勞動力不成問題,不會對百姓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修築泥土路工程量小,速度快。儘管現在官道已由秦時的五尺道拓寬爲八尺道,那也只是土方量加大而已。碰到山石就麻煩一些,黑色火藥根本炸不開岩石,只有用大錘鋼釺開道,速度就比較慢。要是有黃色炸藥就好了。方士們現在進展很快,估計幾年之內黃色炸藥就可以問世。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南方水網密佈,較小的溝渠和淺河道上可以用石板橋。稍寬的河流就要用木橋或竹橋,木橋和竹橋不耐日曬雨淋,維護工作量大,沒用幾年就得重修。稍寬一點的河流就得用船擺渡了。

牛弘忽然心中閃出一個念頭,石拱橋!這是一種很優秀的橋樑結構,在南方,除了大江大河外,一般的河流上都可以修石拱橋。又耐用有漂亮,自己怎麼不早一點想來呢?

牛弘覺得自己笨死了,不經意地拿手捶自己的頭。

“陛下”,鄂兒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趕忙跑了過來。

第二十八章 逆流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二十七章 劉氏擺鐘和馬鈞定律第二十八章 逆流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一四八章 竟賽的邏輯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一四七章 分魚妙招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第五十四章 西域歸心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九十四章 個個不是省油的燈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第二十八章 逆流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第六十一章 納妃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五十六章 鑄幣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八十六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三八章 歸化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第六十一章 納妃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發戶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第八章 牛氏風箱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八十章 刺客雲珠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一三七章 牆與網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一三五章 雙季稻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二七章 梟雄末路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二章 驚變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
第二十八章 逆流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第七十九章 宮女護主第二十七章 劉氏擺鐘和馬鈞定律第二十八章 逆流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九章 風箱效應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五零章 坐懷不亂新說一四八章 竟賽的邏輯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一四七章 分魚妙招第三十八章 巧遇李肅第五十四章 西域歸心第二十六章 草聖豈能無好紙一五四章 人才的爭奪與培養第二十三章 親政 新的開始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第七十八章 居安思危第九十四章 個個不是省油的燈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三一章 平常心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第九十六章 不安命 貪過了界第六十六章 高調亮相第九十九章 地震一五二章 侯補郎使倭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第二十一章 有時機會是等出來的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三四章 蒸汽動力二十四章 皇帝的那些家務事第二十八章 逆流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第六十一章 納妃一一五章 電的問世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五十六章 鑄幣第四十七章 還沒開始就嚇着了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敵 還怕弄不死你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八十六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十一章 徐晃凱旋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三八章 歸化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煩惱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點——教育第六十一章 納妃一一九章 比武選將 出師北征一四二章 公主鍾情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發戶第三十五章 盧植與董卓第七十六章 傳說中的女兒國一四一章 孫郎採藥一零六章 把人往南方趕第四章 太廟裡的牛氏宣言第八章 牛氏風箱第五章 貪婪的竇家一零八章 震天巨響一二八章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一百章 不聽話的老傢伙第六十一章 納妃第四十一章 機關研究作坊第三十二章 王允 朕終於逮着你了第十章 大將軍的煩惱第八十一章 偏不打 急死你第八十五章 季布後人一二五章 不認輸第八十章 刺客雲珠一一六章 牧區的反差一三七章 牆與網第七十七章 女兒國中的漢家男兒第五十七章 初會天香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一三五章 雙季稻一四三章 牛弘賜婚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頭一二七章 梟雄末路第八十八章 打開一扇窗一零二章 境外蠻荒大穿越第四十章 帝國的風向第四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二章 驚變一零一章 沒有帝師的日子裡第三十九章 不遊而牧第十六章 堵與疏一百零四章 動妄念遭殺身禍一一二章 喪妃 又一個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