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大漢帝國的皇帝選秀一事,鮮卑西部三大部族都有意。只是勒律田部族沒有合適的公主,本想在本部族找一最漂亮的女孩認作公主聯姻,最後得知帝國給鮮卑的只有兩位名額,只好作罷。
最後,耶律部族的耶律虹公主,捷羅部族的尤黛公主成爲最終人選。
消息彙總後奏報到洛陽,帝國的高層喜氣洋洋。通過聯姻,帝國大大加強了對西北遊牧部族的影響力,爲帝國靖邊策略的實施增強了後勁。
牛弘卻被深深地震憾了。政治是何等的殘酷,八歲的天香公主,還沒有享受完快樂的童年,就要急於把她當作一種政治籌碼,遠嫁他鄉。生在帝王家的女孩是幸運的,但常常伴隨着不幸。
牛弘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善待劉志的骨血,自己的三位皇妹。帝國的發展由男人一力承擔,決不把她們當作政治籌碼。
不過感慨歸感慨,帝國的靖邊策略還是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牛弘想到各部族公主這幾個月就要相繼送來帝都,就關心起蔡邕修編的《漢境志》來。帝國的強勢不僅是經濟上的,軍事、文化一個都不能少。
劉洪讓蔡邕來見牛弘。蔡邕對帝國把這麼大的事交給他做十分感慨,自己的學識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不僅編修的很認真,速度也很快。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初稿,已抄了數份在洛陽太學裡傳閱,聽取別人的意見。聽說天子召見就拿了一份抄本來。
牛弘讚揚了蔡邕的工作熱情,把抄本留下,就讓他回去了。
牛弘翻看了一下,共三十八篇,從三皇五帝講起,講了農耕文明,遊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全書貫徹了一個主題,就是天下本是一家,遊牧民族應該回家。蔡邕真是太有才了!標準的春秋筆法,思路清晰,論據充分。此書一出,會引導那些遊牧部族追根尋源,大漢帝國就是他們精神的歸宿。
人有了自我意識後就會問諸如:我是誰?從何而來?這一類問題。蔡邕的《漢境志》的妙處在於不直接給出答案,又提供了很多線索。
牛弘拿出筆,在書背面空白處寫上“太好了!抓緊校對,交帝國書局印刷”的御批,就讓宦官拿去交給蔡邕。
一日,牛弘正在建章宮與鄂兒打趣,陽安公主劉華哭哭啼啼地跑來了。見到牛弘,邊哭,嘴裡說着“皇帝哥哥,我不嫁,我死也不嫁”。
“你說什麼,誰要把你嫁人了”,牛弘說。
劉華見問,確認不是牛弘的決定,就止住了哭,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原來是檀石槐派使者,帶了大量禮物,爲自己的兒子賀連求娶陽安公主。使者已到洛陽,正在驛館等待牛弘召見。
這事大鴻臚還沒有奏報上來,消自己傳得到是挺快的。看來那檀石槐的使者也是個能人。
牛弘一聽這事,氣就不打一處來。脫口而出:
“想扮豬吃老虎?我呸!他檀石槐的兒子想娶大漢的陽安公主,也不拿鏡子照照,他配嗎?”
“還是皇帝哥哥最疼我”,劉華見牛弘這樣說,破啼爲笑。
劉華走後,牛弘就靜下來思考這一問題。
這顯然是檀石槐針對帝國近期靖邊策略的反制措施。現在檀石槐很虛弱,想通過與大漢帝國聯姻這種方式來穩住鮮卑部族,休養生息。想服軟,架子還這大,不送美女過來(牛弘正在氣頭上,接下來牛弘就要美女成災了,哈),還想拿劉華當人質,也太小看我牛弘了。
這事牽涉到帝國大的戰略方針,牛弘就緊急召集帝國高層商議。
大鴻臚正進宮來,準備向牛弘奏報這事。牛弘也讓他參加商議。
大鴻臚先奏報了事情的大概,和檀石槐使者初步接觸的情況。
參議劉龐認爲,當年孝桓皇帝有意和親,竟遭到檀石槐的羞辱。這是送上門來的機會,應該乘機把檀石槐好好地羞辱一番,出出這口惡氣。
太尉張奐從帝國靖邊策略的角度,認爲應該答應檀石槐的和親。孝桓皇帝時期,帝國北方邊境騷擾儘管很多部族都有份,但真正的亂源在檀石槐。與檀石槐和親可以在平和的氣氛中,加快帝國邊境向外擴展,逐步蠶食鮮卑地域。
橋玄認爲,陽安長公主份量太重。如果送出陽安公主,檀石槐有可能反守爲攻,帝國會投鼠忌器。要是陽安公主真有什麼不測,帝國的面子上掛不住。
太傅則認爲檀石槐迫於形勢,暫時真心服軟。檀石槐沒有合適的公主,要是找個美女假公主來,一是份量不足,二是表示不了誠意。賀連是檀石槐唯一的繼承人,份量足夠重。檀石槐也沒指望真的能娶到陽安公主,既使帝國隨便在民間找一醜女,認作公主和親,檀石槐也會如獲至寶(大漢帝國假公主和親的事情也不是沒做過,大家都知道)。
牛弘則認爲,不能過於追求平穩,白給檀石槐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要討伐”,太尉問道。
“不討伐,但要裝出一幅嚇人的樣子,讓檀石槐長年提高戒備等級。這叫做冷戰。”牛弘說。
“冷戰”,高官異口同聲地問道,這可是個新名詞,沒聽說過。
“冷戰就是基本上不主動尋求決戰,但長期保持高壓勢態,讓檀石槐一刻也不得鬆懈。”牛弘解釋說。
檀石槐現在就是一條受傷的狼,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有個安全的環境,靜靜地養傷。等養好了傷,還會出來咬人的。冷戰就是讓他時刻感受到威脅,把他拖瘦,最後拖死他。
“陛下英明”,太傅又一次服了。
太后竇妙對牛弘能眷顧劉志的骨血也很感動。認爲自己這個乾兒子不僅有帝王的謀略,而且寬厚仁慈。
第二天,牛弘開朝會接見檀石槐的使者。
想必帝國高層會議的內容多多少少已經傳了出去,朝臣們興高采烈,今天要看一看檀石槐的笑話,出一口長年壓在心頭的惡氣。
使者應該也得到了消息,所以顯得有點沮喪。
作爲使者,肯定能忍辱負重,盡最大可能爲自己一方爭取利益。
向牛弘行跪拜大禮後,那使者說:
“英明仁慈的天子,您就象天上的太陽。我主坦蕩,就象天上的月亮。小主人少年英俊,人見人愛。今奉我主之令,爲小主人求娶大漢公主爲妻,兩家永結盟好,造福天下蒼生。”
牛弘一驚,這使者漢話說得不錯。他已經不說求娶陽安公主了,看樣子是想退而求其次。
“那檀石槐哪一點象天上的月亮,朕看象地上扶不起的爛泥巴”,牛弘這話一出口,滿朝鬨堂大笑。
“天下一家,我大漢帝國爲了天下蒼生,趕走的兇惡的北匈奴人,纔有你們牧牛放羊的地方。想不到檀石槐恩將仇報,反咬一口,長年劫掠帝國邊民。你說,檀石槐長着一顆人心嗎?”
說到這裡,那使者知道自己的任務定難完成,竟一頭撞向柱子,鮮血飛濺,死了。
這到讓牛弘吸了一口冷氣,看樣子檀石槐確有過人之處。這更加堅定了牛弘要把檀石槐趕盡殺絕的決心。
檀石槐的外交行動與牛弘的戰略發生了碰撞,使得這次和親外交無功而返。副使拉着使者的屍體,垂頭喪氣地返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