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帝國的權柄

自從帝國上議院成立之後,關於帝國權力的爭奪就開始了。毫無疑問的,在曾炩時代,不論曾炩是作爲大漢國的高官,還是身爲大夏帝國的皇帝,上議院在絕大多數時候就只是個擺設而已,一個強有力的,而且完全控制了政府,法院,以及軍隊的皇帝,絕不是議會所能鬥得過的。

不過,也正是從這個時代開始,關於到底是議會掌握國家權力,還是君主掌握國家權力,就成爲了帝國數百年來,一直爭論不斷的話題。當然,曾炩最初是給自己留有後門的,他有權解散議會,成爲了對付議會的一柄利刃。同樣的,在曾炩時代通過的衆多限制議會權限的法律,也極大地限制了議會的活動範圍。不過,也正是這些遺留問題,最終將在帝國,乃至全世界演變成一場巨大的災難

一個身體健康,精力旺盛,且意志堅強的曾炩,不是其他任何力量所能抵擋的了。當曾炩回到長安再次開始處理國務,決定按時發行紙幣的時候,帝國內部的矛盾頓時激化了。

在當時,作爲佔據帝國絕大部分社會財富的寡頭商人(上千名商人組成的商人利益同盟爲其代表)是堅決反對發行紙幣的。而他們反對發行紙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皇帝通過發行紙幣,將金銀全部掌握在國家的手裡,換句話說,就是掌握在皇帝的手裡,結果讓商人變得一無所有。這種可能不是沒有,畢竟紙幣的價值,是由皇帝說了算的,就算皇帝並沒有這個想法,但是商人也有自己的擔憂。

商人反對發行紙幣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仍然是前幾年成立的帝國中央銀行。在曾炩着手建立了銀行體系之後,帝國中央銀行作爲一個原則指導性的,調控性的銀行。基本上不進行實際的業務操作,其職責就是調控利率,金銀比價等等,以此來達到控制金融市場,並且在對外貿易中爲帝國帶來好處,並且通過適當的政策性手段,來扶持國內的小資本家,小商人發展,爲更多的人提供創業的機會。

毫無疑問,這是個很好的初衷,而且在帝國中央銀行最初的幾年裡,其所發揮的職能,確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並且爲帝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帝國的商人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不過,帝國中央銀行的一個根本性職責,卻對商人利益集團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這個基本職責就是帝國中央銀行在金融業裡的支配性地位。不說別的,帝國中央銀行掌握的利率調配大權,就可以直接限制其它各家銀行的生存與發展。而且,當時帝國大部分外來金銀都是直接存入了帝國銀行的。而帝國銀行是帝國中央銀行的下屬機構,專門負責實際業務操作,比如放貸款等。也就是說,皇帝完全可以通過帝國中央銀行,以及帝國銀行,這兩個銀行體系來控制帝國的金融市場,打壓其它的私人銀行,顯然。這對開始覺悟,並且深刻認識到了金融的重要性的商人來說,是他們所無法接受的

金融有多重要,這一點在當時表現得還不是很明顯,畢竟金融市場才初具規模,還沒有成長起來,而且金融業務也沒有成爲主要的交易手段。不過,很多帝國商人,特別是那些獨霸一方,有着強大實力的寡頭商人卻都已經看了出來,金融將成爲控制帝國經濟的一大權柄,也就是說,誰控制了金融,誰就將控制帝國的經濟,從而控制整個帝國。也就在曾炩放寬了銀行的條件,准許私人開辦銀行之後,帝國原來的衆多錢莊,特別是實力雄厚的錢莊,以及一些有着豐裕資金的商人都開始進入銀行業領域。不過,隨後政府爲了規範金融市場秩序,頒佈了一系列的針對銀行的法律,對銀行的規模,保證金等等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比如,任何一家新成立的銀行,都要交納一筆數目不小的保證金給帝國中央銀行,以此保證那些存款客戶的利益。

從這裡就看得出來,帝國的銀行業雖然在這幾年裡有着非常迅猛的發展速度,甚至可以說,在短短几年的時間之內,就已經初具規模了。不過,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帝國的銀行控制大權是掌握在帝國中央銀行手裡的,而帝國中央銀行又是皇帝直接控制的,甚至連政府都沒有插手的機會。而這次發行紙幣,就是帝國中央銀行操作的,紙幣的信譽問題,都由帝國中央銀行來保證。從整個金融鏈條上就看得出來,如果紙幣大規模地使用,那麼帝國中央銀行將最終控制整個帝國的金融大權,而且還將決定紙幣的價值,最終決定帝國所有人的財富價值

對那些寡頭商人來說,這根本就是他們無法接受的。在他們看來,發行紙幣,將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隨着紙幣的推廣使用,不但他們的財富會受到影響,而且從此以後,他們就再沒有了選擇,將被徹底地控制在皇帝的手裡。顯然,重利,且都有不小野心的那些寡頭商人自然不肯就這麼輕易地就範,在他們的眼裡,如果能夠阻止紙幣的發行,那他們就還有一絲生存的機會。而要阻止發行紙幣,那麼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議會否決新的法案,迫使皇帝做出讓步。當然,他們並不相信皇帝會因此而解散議會,原因很簡單,解散議會,這將在帝國造成更大規模的騷亂,這對帝國是沒有半點好處的

鬥爭的焦點很快就集中到了這兩部新法案上面,這是兩部將決定商人命運的法案。

“這是我們調查的名單,這裡的一百多名議員都有着不檢點的行爲,我們已經掌握了證據,隨時可以提交給司法機構處理”卞秉的工作做得還是很踏實的,,“另外,這裡還有一些商人賄略議員的證據,必要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用上。”

曾炩看了一眼那兩疊至少有數尺厚的文件,冷笑了一下,說道:“長文,這些,暫時就交給你了,不過不用急着讓司法部門介入調查,我們還要做出最後的努力”

陳羣點了點頭,到這一步,他也只能跟着曾炩走了。不過,在陳羣看來,這次的麻煩,更多的是對皇帝行政能力的考驗。陳羣知道,遲早有一天,他會離開皇帝的,不是他退休回家養老,就是倒在總理的位置上,最後都得由這個年輕的皇帝來管理國家。所以能夠看到皇帝在處理國內鬥爭方面有所進步,陳羣也大感欣慰,至少這麼多年來,皇帝不僅僅只是在征戰,他也在政治方面慢慢地變得成熟了。

“還有,兩部新的法案,還有反賄略,反貪污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要立即做好相關方面的準備。”曾炩的神色非常的堅定,“在議會通過了這兩部法案之後,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處理一批壟斷企業,依法審判一批有違法犯罪行爲的商人。這些,可以提前跟司馬防大人那邊聯絡好,讓他們也做好準備”

“陛下,要提前把新法案交給司馬防大人?”糜竺微微皺了一下眉毛。畢竟,沒有通過議會審議的法案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按理來說,這完全不應該交給最高法院。

“對,必須要讓司馬防提前做好準備。朕準備在議會第一次審議的時候,就讓這兩部法案通過。然後我們大概還有五日的時間,就要發行新的紙幣了。在這五日裡,朕需要做點事情,好讓那些商人們就範。”曾炩看了糜竺與陳羣一眼,“特殊時期,可以採取一些特殊的辦法,相信司馬防大人也能夠理解的。只要檢察院與法院都做好準備工作,到時候直接提交帝國最高法院審理,進行終審判決,沒有上述,在朕批准之後,審判就將生效,我們不給任何人反抗的機會”

陳羣長出了口氣,看樣子,皇帝對法律還是研究了一番的。“如果這麼做的話,那我們就要提前確定審理對象,而且要監控起來,不能在這幾日裡出了亂子”

曾炩的目光落到了卞秉身上。“恆遠,這就是你的事了。現在司法機構還沒有介入,所以無法用逮捕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只能由帝國安全部派人員監控”

“我會安排好的”卞秉說道。

“翼德,你那邊也要看緊點,配合卞大人行動。如果任何人有任何危害帝國利益的舉動的話”,曾炩皺了一下眉毛,略微遲疑了一下,“朕給你兩百名無極衛的官兵,由這些人員組成臨時憲兵部隊,只要有任何人有任何危害到帝國利益的舉動的話,就立即出動憲兵部隊,以叛國的罪名將其逮捕,移交法院審判。如果在逮捕行動中有人反抗的話,就地處決”

衆人心裡都是一驚,不過也很快明白了“憲兵”的意思。顯然,這是帝國最高級別的司法警察隊伍,而且是其處理的都是關係到帝國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而依照現在的憲法,叛國罪是最重的罪名之一了

“現在的關鍵問題,還是怎麼讓這兩部法案通過。”糜竺看了衆人一眼,“如果無法在議會的第一次審議中得到通過的話,那麼議會肯定會提出對法案的細節條款進行單獨審議,這樣,至少得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我們要麼就強行發行紙幣,要麼就延遲發行紙幣的時間,這對我們都沒有多少好處”

“對,問題的關鍵就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讓法案在議會得到通過。”曾炩咬了咬牙,“朕的想法是,利用我們手裡掌握的證據,迫使那些有違法行爲的議員投降,只要我們能獲得對方陣營一百名議員的支持,那麼就可以讓法案通過。而現在,恆遠那裡至少有一百五十名議員的違法紀錄,我們都可以利用起來”

“陛下,臣認爲這個辦法不妥當。”這時候,陳羣開口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一百五十名議員集體辭職的話,那麼我們所控制的議員在議會中仍然佔少數派。而且,只要陛下向這些議員施壓,他們多半都會辭職的,他們沒有選擇。另外,如果反對派議員集體辭職的話,那麼根據帝國憲法,議會就將自動解散,將由陛下來重新組建上議院,這也至少得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最後商人利益集團意識到他們將無法獲得勝利的話,就極有可能採取這種兩敗俱傷的辦法,來拖延時間,最終迫使陛下妥協”

曾炩一愣,立即就驚呆了。這一點,他還真沒有想到。如果那一百五十名議員辭職的話,反對派還有兩百名議員,在議院裡仍然佔有微弱的多數優勢。更嚴重的話,反對派的三百五十多名議員集體辭職的話,議會就被迫解散,那麼要重新組建議會,再來審議法案,那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只要到這一步,那麼商人就將獲得勝利,他們甚至可以在頭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將強行發行的紙幣給擊潰,導致紙幣貶值,到時候帝國也將陷入到內亂之中了

“陳大人的話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對方極有可能採取這個辦法”卞秉也長嘆了一聲。

糜竺則一直在苦笑,顯然,他也知道這個問題是無法迴避的。結果,就只有張飛一個人是一頭霧水的樣子,他對這方面並不瞭解。

“那我們現在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曾炩的目光落到了陳羣身上,他很瞭解陳羣,知道陳羣在沒有想到妥善解決的辦法之前,絕不會貿然地提出一個新的問題來。

“陛下,既然這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結果,那我們爲什麼不先發制人呢?”陳羣確實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當陳羣把他的辦法說出來的時候,衆人都是一驚,接着曾炩就笑了起來。顯然,在玩政治鬥爭方面,陳羣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簡單一個辦法,就足以至敵人於死地了

第25章 巧遇賈詡第7章 定陶之戰(三)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104章 賑災第38章 紫紅殺機(一)第129章 馬超突圍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194章 崔琰求援第113章 眼兒媚第73章 酣戰(五)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30章 沙河之戰(三)第40章 董卓廢帝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26章 霜兒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82章 酣戰(十四)第12章 定策第19章 平原之戰(一)第4章 九門之戰(三)第5章 首戰焉耆第69章 和親?第187章 圍殺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18章 鬱悶的袁紹第27章 進軍第160章 謀退第30章 平定遼西(二)第33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圍攻下曲陽第17章 穿越時空的火炮第37章 秋日裡的春夜第22章 難纏的病人第38章 曹節遲來的新婚之夜第74章 魅力第31章 鮮卑人的退卻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189章 曾炩的女兒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6章 戰船第26章 朝堂的爭論第194章 崔琰求援第186章 曹軍突圍第37章 慘敗第37章 溫情(一)第161章 金蟬第41章 危難中的女人第61章 改制(四)第2章 曾炩的煩惱第78章 美豔何太后第9章 定陶之戰(五)第83章 攻取洛陽第62章 曹操與陳宮第39章 功虧一簣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141章 戰陽翟第15章 司隸危機(六)第181章 阻擊敵援軍第204章 徐庶的勸說第24章 血戰灃水(三)第43章 年終盤點第35章 神醫華佗第94章 少年奇才(二)第90章 樊家的選擇第21章 皇帝的手段第44章 無情無義第17章 穿越時空的火炮第42章 袁紹離京第38章 曹節遲來的新婚之夜第87章 酣戰(十九)第196章 曾炩的新府第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35章 夜戰(一)第109章 紛亂的局面(三)第17章 短暫的平靜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69章 拜會孫堅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16章 公孫瓚歸順第45章 長安亂(四)第76章 郭嘉與徐庶的故事第6章 定陶之戰(二)第24章 蔡琰傾心第123章 出牌第47章 長安亂(六)第16章 洛陽地震(二)第97章 孫策重傷第55章 攻打彈漢山第45章 長安亂(四)第47章 高句麗第32章 張家兄妹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28章 溫馨第108章 紛亂的局面(二)第13章 美人計第34章 突圍第56章 夜襲(一)第6章 第一戰第52章 趙雲平匈奴(二)
第25章 巧遇賈詡第7章 定陶之戰(三)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104章 賑災第38章 紫紅殺機(一)第129章 馬超突圍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194章 崔琰求援第113章 眼兒媚第73章 酣戰(五)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30章 沙河之戰(三)第40章 董卓廢帝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26章 霜兒第140章 司馬王凌戰潁川第82章 酣戰(十四)第12章 定策第19章 平原之戰(一)第4章 九門之戰(三)第5章 首戰焉耆第69章 和親?第187章 圍殺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18章 鬱悶的袁紹第27章 進軍第160章 謀退第30章 平定遼西(二)第33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圍攻下曲陽第17章 穿越時空的火炮第37章 秋日裡的春夜第22章 難纏的病人第38章 曹節遲來的新婚之夜第74章 魅力第31章 鮮卑人的退卻第28章 沙河之戰(一)第189章 曾炩的女兒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6章 戰船第26章 朝堂的爭論第194章 崔琰求援第186章 曹軍突圍第37章 慘敗第37章 溫情(一)第161章 金蟬第41章 危難中的女人第61章 改制(四)第2章 曾炩的煩惱第78章 美豔何太后第9章 定陶之戰(五)第83章 攻取洛陽第62章 曹操與陳宮第39章 功虧一簣第149章 關羽遇伏第141章 戰陽翟第15章 司隸危機(六)第181章 阻擊敵援軍第204章 徐庶的勸說第24章 血戰灃水(三)第43章 年終盤點第35章 神醫華佗第94章 少年奇才(二)第90章 樊家的選擇第21章 皇帝的手段第44章 無情無義第17章 穿越時空的火炮第42章 袁紹離京第38章 曹節遲來的新婚之夜第87章 酣戰(十九)第196章 曾炩的新府第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35章 夜戰(一)第109章 紛亂的局面(三)第17章 短暫的平靜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69章 拜會孫堅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16章 公孫瓚歸順第45章 長安亂(四)第76章 郭嘉與徐庶的故事第6章 定陶之戰(二)第24章 蔡琰傾心第123章 出牌第47章 長安亂(六)第16章 洛陽地震(二)第97章 孫策重傷第55章 攻打彈漢山第45章 長安亂(四)第47章 高句麗第32章 張家兄妹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28章 溫馨第108章 紛亂的局面(二)第13章 美人計第34章 突圍第56章 夜襲(一)第6章 第一戰第52章 趙雲平匈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