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水軍改革

高順在徐州與刺史陶謙達成秘密協議,並幫助陶謙出謀劃策,驅逐劉備,收復廣陵郡,送走公孫瓚,減少負擔和威脅,隨後便返回青州。

當他到達歷城縣的時候,管寧已以不適合爲官爲由,向房良提出辭呈,房良見其意志堅決,便同意了他的辭呈,管寧再次回到歷山大學任教;高順得到房良的彙報,對此並沒有太在意,而是一笑置之,人各有志,不能勉強。

而這時,房良正忙於水軍大都督高偉的訂婚一事。

高偉這麼年輕便爲水軍大都督,位高權重,且大部分人都認爲高偉是高順的本家,所以都前去歷城捧場,極盡巴結之能事;特別是那些商業大家族,更是派出家族年輕一輩的嫡系人員前來,希望與高偉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

轄區內的各王侯國的國王,也藉機齊聚歷城,希望交好州牧房良和水軍大都督高偉。

高順轄區內的諸位國王,雖然每年享受到的財富大大縮水,不過更加安全了,高順對他們的限制也少了許多,可以在本州內隨意活動,而不是限制在他們的封地之內,也可以經商,相互之間也可以走動、交流,各王子可以去歷山大學讀書,或者在州內遊玩,只要不作奸犯科、違犯律法便可。

щщщ ▲ttk an ▲Сo

高偉連續露面,不僅年輕有爲,英俊瀟灑,且武藝高強,在年輕一輩中無人能敵;諸葛家族選中了一位好女婿,更成爲衆家族羨慕的對象。

由於水運碼頭的修築,並修通了連接了黃河、濟水和洛水的運河,歷城商業非常繁榮,軍事位置也更加重要,房良便把青州牧的駐地遷移到歷城,此舉也能更好的掌控兗州局勢。

此時高偉的水軍已對高順提供的船隻在各航線上以及各種水況下進行了試航,並寫出了詳細的記錄,準備與高順密談一次,進行水軍改革。

高偉向高順建議道:“主公,這種新式帆船,不適合在內河航運,現在已全部用於海運和沿海巡邏。”

“那黃河和濟水上的運輸和防禦怎麼辦?”高順問道。

高偉道:“主公,偉已令造船廠建造更適合內河的艨衝、冒突、赤馬、走舸、遊艇等類型的船隻,完全能滿足當前需要。”

艨衝:艨衝是漢代水軍的主力船型。船體狹而長,機動性強,便於衝突敵船,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劉表建水軍就建有大量的“艨衝”戰船。歷史上孫權征討黃祖,黃祖“橫兩蒙衝”挾守夏口。

冒突:又稱“冒突露撓”。“露撓”,即人在船中,楫露於外,“冒突”,即衝鋒。此船防護設施比較完善,主要用於襲擊敵船。

赤馬:又稱“赤馬舟”。船體一般紅色,疾如奔馬,是一種高速戰艙,又名爲“馬舸”,意思是飛馳如馬奔騰陸地之態。

鬥艦:又稱“戰艦“,是戰船。船上四面設三尺高的女牆,半身牆下開孔,槳棹露於外,“舷內五尺,又建柵與女牆齊,柵上再連女牆”,“其內如牢檻”。“重列戰敵,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幡幟金鼓”。

走舸:如戰船,舷上安重檣。棹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士,精銳者充棹夫,往來如飛,乘人不備,兼備非常救急之用。

遊艇:小艇,以備偵察、探候,非戰舶。無女牆,舷上左右槳牀隨艇大小長短,四尺一牀,回軍轉陣,其疾如飛。

高順又問道:“那運輸船呢?”

“主公,運輸船選的是大舡,是對外租賃和民用的運輸船型;主公提供的帆船和工匠製作的帆船全部用於水軍作戰之用,或者運輸關鍵的軍用物資,全部佈置在渤海,這樣的話也避免了技術泄露。”

大舡:又稱“大船”、“大舶”。是運輸船。歷史上孫權有大船,名“長安”,可載近3000人。

高順對高偉的決定沒有反駁,感覺這樣正好補充帆船不足的困境,並可培養出一批運輸人才,作爲此後擴大水軍的理想人選;且把有限的帆船用於連接青州、平州、幽州和冀州的海上交通,更能發揮出帆船的價值。

“好,按照你的方案執行便可。”高順前世和今世皆生長於內陸,對水軍瞭解甚少,他不想外行指揮內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讓內行人來指揮、決策吧,再說了,高偉是系統人員,對他忠心耿耿,他非常放心。

高偉又誇讚道:“主公,那些造船的高級技師,水平果然了得,不僅消化吸收了帆船的製造技術,已能製作五百噸級的帆船了,而且把船舵、船錨等技術利用到其它船隻上,效果非常顯著。”

高順心想,既然那些帆船在黃河不適合,那就用作海上運輸和貿易,而渤海冬季結冰,利用率不高,還是趁機多開發南部航線,加強同南方的交流,爲佔領揚州、交州等地做準備,決定道:“很好,對他們好好獎賞,並制定專門的辦法,此後對技術進行改進,且效果顯著者,皆有獎賞;確保黃河防禦安全是水軍的責任,務必配備合適數量和種類的艦船,保證向三輔地區運輸物資通道的通暢;同時要積極開發沿海航線,加強同徐州、揚州的海上聯繫;研究適合長江水戰的船型和戰術。”

“是,主公!”高偉接下了高順的命令,又申請道:“主公,是不是多配備一些高級和中級造船工匠呢?”

高順不想閉門造車,且要發展航海事業,需要的人員和船隻太多,單靠系統是不夠的,必須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便說道:“內河所需船隻,可僱傭外部工匠,另外選址建設一座新的造船廠,這樣的話只需幾名高級工匠進行指點便可,還能培養一批造船匠,發展相關的行業;所需要的水手、水兵也從外邊僱傭,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局面。”

“是,主公!”高偉非常高興,高順的命令正合他的意思。

高順參加完高偉的訂婚儀式後便返回了冀州,剩餘結婚等事宜,皆由房良主持便可。

高偉隨後按照高順的指示,以及他本人的計劃,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建設,積極招募水軍,招募造船工匠,使得高順的水軍更適合當前形勢的需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隨着遼東航線和幽州航線的開通,使得幽州、平州與中原的聯繫更加密切,不僅增大了商貿,還擴大了人員的交流,中原失地百姓,大量遷移平州,帶動了平州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

與徐州和揚州航線的開通,更爲高順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且熟悉了航線和沿途的水情,增加了揚州南部沿海地區以及交州與中原地區的聯繫,爲高順將來發動南方戰爭提供了便利條件。

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18章低調生活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2章戰後獎勵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296章房良改革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章規劃未來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17章震驚帝都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05章超級忽悠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239章鮮卑內亂第384章徐州密約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98章文丑出兵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49章馬超拜師第610章國內情況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7章張遼現身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06章高順遇刺第51章高順賜字第321章呂布崛起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42章正面對決第516章裝備連弩第59章高順買官第531章配合默契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9章王允之計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61章低調結婚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95章接收徐州第617章征伐非洲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453章沮授請罪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29章意外投降第584章稅賦改革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292章勸說徐和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81章青州人才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33章公孫家族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153章圍點打援第305章沮授拜主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103章再次升級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90章李肅建議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26章收復定襄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322章呂布出兵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55章立足縣城第469章荊揚水戰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445章高順心思第355章李儒之謀第649章皇帝的決定
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18章低調生活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2章戰後獎勵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296章房良改革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4章規劃未來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335章再次升級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22章呂布出兵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317章震驚帝都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05章超級忽悠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239章鮮卑內亂第384章徐州密約第440章趙雲選兵第298章文丑出兵第622章進軍埃及第449章馬超拜師第610章國內情況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7章張遼現身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306章高順遇刺第51章高順賜字第321章呂布崛起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42章正面對決第516章裝備連弩第59章高順買官第531章配合默契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9章王允之計第21章憨厚的戈虎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61章低調結婚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495章接收徐州第617章征伐非洲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453章沮授請罪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329章意外投降第584章稅賦改革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292章勸說徐和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81章青州人才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33章公孫家族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153章圍點打援第305章沮授拜主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103章再次升級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90章李肅建議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26章收復定襄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137章起義爆發(三更)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322章呂布出兵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55章立足縣城第469章荊揚水戰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445章高順心思第355章李儒之謀第649章皇帝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