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配合默契

成廉投降後,曹操輕鬆接收南陽郡各縣,失望的是接收的都是一些空城,當地百姓皆被南遷;當地已不再有往日的繁華,土地荒蕪,連鄉下的茅草屋都被燒燬,要想恢復繁榮,必須花費很大的代價。

此時,曹操大軍駐紮的新野縣,同樣非常蕭條。

曹操問陳宮道:“南陽郡已下,公臺看來我們下一步是進攻好還是就地駐守好呢?”

陳宮道:“哈哈,主公,現在局勢終於明朗了,子敬和子固竟然都是高君侯的人,那咱們應該努力配合纔好,拿下襄陽城纔是最大的戰功。”

曹操看着陳宮道:“這些我們理應早該想到纔對,若沒有高君侯支持,子敬憑不滿弱冠之齡如何能掌控廣陵郡?他的那位中郎將龐令明和大量的西涼騎兵是如何來的?”

陳宮尷尬一笑道:“呵呵,還是大意了,君侯的策略並不高明,有很多蛛絲馬跡可尋,只是我們僅僅認爲子敬是淮揚豪強,沒有想的這麼長遠。”

曹操感慨道:“咱們沒想這麼長遠,君侯卻做的比我們想的還要長遠,這纔是令操佩服的地方啊,太難得了。”

陳宮長嘆一口氣道:“嗯,江東之事更是可疑,當初子固從中山郡消失,多年後突然從江東崛起,還認爲是黃巾軍真的捲土重來了呢?沒想到一切都是君侯在暗中操作;宮當初還奇怪,劉子揚乃皇室宗親,如何會投靠黃巾軍?原來是有內情啊。真不知道君侯是如何把這些人整合在一起的。”

“君侯起步更加神奇,我等只能望其項背。”曹操算是服氣了。

陳宮不願意繼續探討這個尷尬的問題,轉移話題道:“主公,我等沒有水軍,所以只需駐軍樊城外便可,自有水軍和子敬的步兵前來會和,到時候看情況再做決定。”

曹操問道:“是否主動聯絡子敬呢?”

陳宮道:“不需要,只需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便可,否則容易讓子敬尷尬。”

曹操點點頭,認可了陳宮的建議,決定先進軍樊城,再觀察一下魯肅的反應;於是,曹操把曹純和夏侯淵等人請來,安排進軍任務,爭取儘快到達樊城外。

曹操沒有與陳宮明說,他內心認爲這是高順對他、魯肅和秦關三人的考覈,他定要好好的表現一番,因爲這可能關係到他們此後的地位。

相似的時間,江夏郡西陵城外的軍營內,魯肅也在與衆人討論着相似的問題。

魯肅問道:“文長來函請示,是去包圍樊城和襄陽城呢?還是來支援我們?大家有什麼意見?”

龐德問:“軍師,文長是什麼意見呢?”

魯肅解釋道:“他說襄陽城和樊城各有兩萬敵軍,數量不多,但是水軍不少,若是他去進攻襄陽城,必須有水軍的協助;同時,他估計,若是他來支援西陵城的話,曹孟德必會在樊城外坐等;若是他去襄陽城的話,曹孟德的幾萬大軍必會參戰;文長言,這是借雞生蛋,所以他希望去襄陽城;同時,他建議我們儘快進軍南郡。”

龐德道:“哈哈,文長野心不小啊。”

周泰道:“軍師,若是再分兵的話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不若集中力量攻克一城,逐步推進,避免孫堅敗亡一途。”

龐德反對道:“哈哈,幼平多慮了,現在我們的水軍強橫,敵人已被分割開來,都不敢出城作戰,而這是我們的機會,若是他們敢出城,正好可在野戰中消滅他們,比攻城強多了。”龐德來自西涼,更喜歡野戰。

周泰水賊出身,從軍時間較晚,雖然作戰勇敢,但是經歷的戰爭少,經驗還有些欠缺。

現在與當初孫堅所面對的形勢差距很大,首先,現在他們的水軍佔據絕對優勢,而孫堅欠缺水軍的支持;其次,現在敵軍北部受曹操和魏延牽着,而當時孫堅是孤軍奮戰,其他各地隨時能派來援軍;相似的地方只是在同一塊地盤上作戰。

魯肅也在開動腦筋,急速思考。西陵和江陵各有兩萬官兵,不過西陵城被圍,其內守軍已插翅難逃,而江陵城內的兩萬敵軍,則有可能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被接到南岸;若是儘快包圍襄陽城和樊城,則在那裡駐守的四萬步兵和幾萬水軍便成甕中之鱉了;若是拿下襄陽城,則江北的戰爭就無懸念了。

於是魯肅命令道:“令明明日帶領一萬騎兵,急速趕往南郡當陽縣,先截斷南北交通再說。”

“是,軍師,保證完成任務!”龐德立即高興的應下,這可比在城下坐等強多了。

“幼平隨我繼續圍困西陵城。”

“是,軍師!”周泰不情願的回答。

隨後,魯肅立即給魏延回信,令其前往襄陽城,並嚴令,務必與曹操配合好,可以以曹操爲主帥;同時告訴了他這邊的安排,水軍會前來協助,騎兵已前往當陽縣,切斷襄陽守軍的歸途。

又派人前去通知高偉和蔣欽,希望他們派水軍協助作戰。

魏延接到命令大喜,他感激魯肅對他的信任,於是立即帶兵北上,順手佔領空城蔡陽,與曹操大軍在樊城外相會;並主動提議,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曹操。

曹操暗喜,魯肅果然是聰明人,怪不得這麼年輕便得高順器重;不過若是這樣的話,勝利了有魯肅的功勞,失敗了則全部由他曹操承擔責任,與他魯肅無關。

陳宮不似曹操,他反問道:“子敬對我們還有何支援?”

魏延忙把水軍和龐德一事向曹操和陳宮介紹一番;兩人對魯肅的安排還是比較滿意的,襄陽城和樊城易守難攻,必須做長期圍困的打算,控制漢水和切斷他們的歸途是首要之事。

此時的高偉控制了長江水道,正意氣風發,只是董卓水軍主力主動西退到江陵城,他沒有收穫任何戰果,只是控制了漢口,在漢口外的江面巡邏。

接到魯肅來信,他決定讓蔣欽去襄陽城支援步兵作戰,他還是以大局爲重,駐守沙羨。

若戰爭不順,雙方步兵可對峙;若是沙羨被董卓收復,那各路大軍都必須立即後撤,那麼,他的責任就大了。

待蔣欽率本部水軍沿漢水逆行而上後,高偉首先命人用鐵索攔住漢水的出口,避免董卓駐守襄陽的水軍逃逸;爲了萬無一失,他共設三道鐵索;同時,派四艘艨衝,分成兩列,封鎖漢水出口。

蔣欽一邊北上,一邊思索滅除董卓在襄陽城水軍的策略,爲了避免損失,他從一開始便沒有俘虜董卓戰船的打算;只需打敗董卓水軍,協助步兵佔領襄、樊兩城,他便是首功。

爲佔領荊北地區,魯肅、曹操、水軍等幾部配合默契,勝利在望。

第82章張讓心思第1章穿越漢末第469章荊揚水戰第163章孤立廣宗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47章冀州老將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533章胡軫投降第167章轉變思想第233章蔡邕來訪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99章杜邊歸來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51章強勢袁術第82章張讓心思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518章袁術之死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69章董卓遇刺第618章連升六級第206章亂點鴛鴦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228章暴亂四起第200章到達寧城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80章高度酒精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96章呂布基情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07章豫州之戰第480章魯肅出兵第376章劉岱殉國第538章劉備崛起第653章再次出海第386章高順陽謀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64章閃擊鮮卑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172章周倉出使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222章寧城事務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07章杜邊送禮第1章穿越漢末第61章抓捕內奸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3章戈虎拜師第292章勸說徐和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146章人員分工第475章董卓出兵第183章佈網待敵195高順面聖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9章王允之計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208章連建五城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252章攻城妙計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24章匈奴備戰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02章又是一年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209章烏桓之戰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8章匈奴贖人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8章馬邑徵兵第341章謀誅宦官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85章皇帝心思第614章連滅四國第230皇帝謀劃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49章馬超拜師第84章朝堂爭議
第82章張讓心思第1章穿越漢末第469章荊揚水戰第163章孤立廣宗第529章大戰將起第147章冀州老將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54章陶謙自保之策第533章胡軫投降第167章轉變思想第233章蔡邕來訪第271章鮮卑動態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99章杜邊歸來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51章強勢袁術第82章張讓心思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518章袁術之死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69章董卓遇刺第618章連升六級第206章亂點鴛鴦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228章暴亂四起第200章到達寧城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05章整頓軍隊第280章高度酒精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96章呂布基情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07章豫州之戰第480章魯肅出兵第376章劉岱殉國第538章劉備崛起第653章再次出海第386章高順陽謀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64章閃擊鮮卑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172章周倉出使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222章寧城事務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207章杜邊送禮第1章穿越漢末第61章抓捕內奸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3章戈虎拜師第292章勸說徐和第497章佔領漢中郡(上)第146章人員分工第475章董卓出兵第183章佈網待敵195高順面聖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153章圍點打援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9章王允之計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208章連建五城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252章攻城妙計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24章匈奴備戰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302章又是一年第558章收復酒泉郡(下)第209章烏桓之戰第112章張飛醉酒第48章匈奴贖人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8章馬邑徵兵第341章謀誅宦官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85章皇帝心思第614章連滅四國第230皇帝謀劃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618章連升六級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49章馬超拜師第84章朝堂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