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意外投降

朝廷得左將軍皇甫嵩彙報,稱董卓兵強馬壯,實力太強,且手下之人皆爲桀驁之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皇帝劉宏對此非常擔心。

十二月,朝廷爲了遏制董卓勢力的膨脹,徵董卓爲少府。

董卓看穿朝廷陰謀,放棄兵權,他將一無是處,便不肯受命,上書推辭:“我下屬的湟中義從、匈奴士兵都來攔住我的車,苦求我不要拋棄他們,我制止不了他們,只能留下來寬慰他們,如果情況有變,我再向朝廷彙報。”

如此明顯的抗旨不尊,皇帝也無可奈何,要是把董卓逼反了,直接投了叛軍,那就更麻煩了。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現在更是胡漢雜居,民風剽悍,弓馬閔熟,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不僅董卓的士兵彪悍,程武和張猛收編和招募的當地士兵也非常勇武,組建成軍後,稍加訓練,便有很強的戰鬥力。

沮授閱軍之後,心中大喜,一邊命令兩郡各縣繼續擴大招募範圍,一邊給周飛寫信,請示在麴義和張猛之外,組建一支能征善戰的涼州騎兵;在他的印象中,程立和田豐手下各有一支戰力強大的軍隊,他也不能落後,組建涼州軍,成爲他的主要目標。

他相信,有高順和周飛龐大的錢糧支持,以及涼州如此彪悍且數量充足的兵源,組建涼州騎兵非常容易。

首先,涼州經過上百年的羌漢戰爭,已被打的殘破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彪悍的外表下掩蓋的是生活的無奈,從軍打仗是他們目前唯一擅長的事情。

其次,高順和周飛勢力的騎兵,待遇比中央軍還高,一人從軍,全家不餓,且還分配免稅的土地,致使食不果腹的涼州人視從軍爲最便捷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們肯定會蜂擁而至。

接下來,沮授和程武要考慮的是以何種代價解決臨涇城內胡人。

有了新招募的官兵,沮授現在的目標更大,不僅要收復蕭關,他更想收復高平城,這樣的話,能加強對河西四郡的影響,且能對匈奴右賢王部形成合圍之勢。

面對蕭關和高平城的強敵,沮授不希望在臨涇城出現太多的戰損。

臨涇城曾是安定郡郡治所在,雖然時間過去很久,城池殘破,不過依然高大,若是強攻,官兵傷亡不可估量。

於是沮授召集程武、徐晃以及各縣大家族的族長前來相商,他感覺,當地人肯定能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見。

果然不負沮授所期望,臨涇縣胡家的族長提出,願前往城內招降這些羌人。

安定郡臨涇縣胡氏作爲歷史上聲名顯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其族系根深而葉茂,遍佈黃河上下,大江南北,並在中國歷史上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有“天下胡氏出安定”之說。

此時的胡家已在安定郡居住三百多年,是臨涇縣乃至安定郡第一大族,在安定郡的胡漢勢力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沮授不敢讓其去冒險,便反駁道:“此舉太過危險,實不足取!”

胡族長笑道:“哈哈,軍師多慮了,羌漢戰爭打了百年之久,羌人降了反,反了降,他們早已習以爲常,我等已是見怪不怪。”

其他幾縣的大族族長也願意一起前去勸降,並坦言,即便這些胡人不投降,也不敢對他們不利,請沮授儘管放心。

幾位族長都感覺這是輕鬆賺取沮授好感的機會,認爲勸降將會非常容易;現在臨涇城被漢軍包圍,城內胡人既無外援,又失去了突圍的機會,投降是他們唯一的活路;且投降漢軍對胡人來說並不是可恥之事。

程武感覺衆人之言有道理,城內的胡人還會認爲城外的官兵與以往的官兵相似,在他們投降後會把他們另行安置爲民,這樣的機會他們一定會把握住。

徐晃感覺,在勸降的同時,可在城外展現大漢軍威,給城內胡人以更大的壓力,威逼他們投降。

沮授經過沉思,感覺以往的平叛,在羌人投降之後,異地安置爲民,一是出於安撫蠻夷的目的,彰顯大漢皇威;二是因爲以往的軍事主管有意縱容,有養寇自重之意;現在可趁對方不瞭解他們,故伎重演,待他們出城投降,放下武器之後,可隨他處置。

於是便同意了衆人的請求,先去勸降;再說了,即便勸降不成,他也沒有損失。

幾位族長得到沮授的批准,心中大喜,在仔細合計之後,便前往臨涇城下要求面見羌人豪帥。幾人被用藤筐吊上城牆,進入城內。

對於幾位族長的到來,羌人豪帥並不驚訝,他們經常打交道,早已非常熟悉。

胡族長開門見山,直接提出讓城內羌人投降城外的漢軍,並敘說了周邊的局勢,他們已被四面合圍,絕無突圍之機。

胡人也有情報系統,知道胡族長不會欺瞞他們。

以他們對漢人的瞭解,漢人崇尊儒家文化,爲保持美名,他們投降後,絕不會無端殺戮,肯定效仿以往,將他們異地安置爲民,他們可繼續逍遙。

若是他們不投降,圍城日久,孤城必破,那時候漢軍屠城都有可能。

若是突圍,沒有外援接應,必被圍殲,還不如堅守待援的好。

羌人豪帥思索一陣,便同意向漢軍投降,並商定了投降事宜。

待衆人返回漢軍營地,向沮授相信匯報,沮授大感意外,沒想到兩萬羌人騎兵會如此輕鬆的向大漢投降,若是如此,涼州的羌漢戰爭豈會打了百年之久?

於是,沮授任命胡家族長爲郡吏,與徐晃和程武一起接受羌人的投降,在接收他們的兵馬和武器之後,分開看押;並派人立即將此消息通知遠在朝那城的麴義,穩定軍心。

沮授計劃,明年要大興土木,進行恢復建設,既要修復各縣城池和衙門,又要修復回中古道,保證到達蕭關的道路暢通,還要修築從臨涇縣到達夏陽城的道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俘虜,就是最好的人選。

徐晃和程武等人大喜,對接下來收復蕭關的戰爭充滿了信心;特別是程武,開始暗自思索,一定要在蕭關前重創羌人,打出大漢的威風,同時支援陳倉之戰。

爲了表彰胡家族長的功勞,沮授提出胡家可派一家族子弟前往歷山大學,跟隨鄭玄、孔融等大家學習。

這對關西人來說,確實是豪禮了,胡家立即成爲衆人羨慕的對象。

胡族長大喜,感覺這是無上的榮耀,派出長孫胡遵前往濟南國。

沮授派一隊騎兵護送,所有開支皆由太守府支出;沮授的無意之舉,日後成就了一將門世家。

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19章狠辣徐榮第1章穿越漢末第530章成廉投降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542章南部局勢第33章震驚四方第119章徐晃發威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345章政治交易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87章收服典韋第413章魯肅拜主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258章王越到來第517章兵圍袁術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50章左豐到來第67章騎兵出戰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66章郭嘉之策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98章田豐拜主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59章意外之喜第205章超級忽悠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227章拜會郭縕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87章士族發難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94章聖旨到達第346章權傾朝野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52章馬邑縣長第80章完全歸心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601章麴義反叛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36章涼州局勢第249章巨大收穫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71章高順佈局第87章士族發難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64章閃擊鮮卑第146章人員分工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54章戰後獎賞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79章兵進荊州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55章立足縣城第7章初次殺戮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1章初次升級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5章立足縣城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122章大將雲集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585章促進發展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203章聯姻郭家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94章施壓高順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
第253章羌人投降第219章狠辣徐榮第1章穿越漢末第530章成廉投降第340章志才之謀第579章李傕、郭汜之亂第542章南部局勢第33章震驚四方第119章徐晃發威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33章公孫家族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345章政治交易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187章收服典韋第413章魯肅拜主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258章王越到來第517章兵圍袁術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50章左豐到來第67章騎兵出戰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366章郭嘉之策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98章田豐拜主第345章政治交易第159章意外之喜第205章超級忽悠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227章拜會郭縕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87章士族發難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94章聖旨到達第346章權傾朝野第618章連升六級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379章新建水軍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52章馬邑縣長第80章完全歸心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601章麴義反叛第244章田豐之策第436章涼州局勢第249章巨大收穫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574章王允的策劃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71章高順佈局第87章士族發難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64章閃擊鮮卑第146章人員分工第585章促進發展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54章戰後獎賞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279章兵進荊州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13章魯肅拜主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55章立足縣城第7章初次殺戮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1章初次升級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5章立足縣城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122章大將雲集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585章促進發展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203章聯姻郭家429李儒的規劃(下)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94章施壓高順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