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

話說張角出生在冀州鉅鹿郡的一個富裕之家,從小天資聰慧,且勤奮好學,學醫習武,無論寒來暑往,風雪不止;成年後成爲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民間醫生,經常走街串巷爲周圍羣衆治病。

爲了給百姓治病,他經常到太行山上採藥;在靈霄山遇見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見張角面帶忠厚,氣度不凡,便將隨身攜帶的三卷帛書《太平清領書》送給了張角,讓其勤加修習,造福萬民。

《太平清領書》的內容龐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醫術、社會、思想、修身、治國、政治、道德、兵法等。

張角得之大喜,重點學習其中的醫術、法術、兵法、思想、政治等內容,並根據其思想創立了太平道,制定了完整的綱領、目標、教義,規範了稱號、教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內容。

他武藝高強,醫術精湛,且爲人正直,很快便獲得了當地人們的愛戴,具有很高的威信,便開始招徒授藝、宣傳教義。

當時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給他的傳教提供了廣泛的羣衆基礎。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常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爲人治病;並以此爲掩護,廣泛傳播太平教,反對剝削、斂財、壓迫,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大衆的擁護。

後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

十餘年間,衆徒達數十萬人,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等八州之人,莫不響應;於是他便設置了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立渠帥。

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並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首先,張角派了弟子馬元義聯絡朝廷內的十常侍(包括封諝、徐奉,其實張讓等人與張角也有聯絡),並且洛陽內也有大批信徒,做好內外俱起的準備。

如果起義計劃成功的話,皇宮內有政變,洛陽城內有兵變,而且同時洛陽城外還被包圍,朝廷不會有任何準備,官軍也一時很難調動;想象一下這種狀況吧,三層夾擊,洛陽想不失守也難。

如果計劃成功的話,就可以以極快的速度攻佔洛陽、廢掉皇帝,讓天下萬民過上好日子。

張角的計劃很完美,其弟張寶卻憂心忡忡,向張角諮詢道:“大兄,北方幽州近在咫尺,護烏桓校尉府招募的上萬騎兵駐紮在廣陽郡薊縣練兵,咱們派去的密探全部失去了蹤影,他們肯定早有察覺;若咱們起事,洛陽有變,幽州騎兵順勢南下,則我等危矣。”

“此事我早有計策,起事之初便派出大軍進入幽州,讓其自顧不暇,何來順勢南下?”

張寶對此並不放心,說道:“我等大軍,趁勢而起,趁官府不備,可輕鬆劫掠郡縣,但是面對強勢邊軍,則不具優勢,且他們皆爲騎兵,能以一當十,便是派去十萬大軍,我認爲也不堪一擊;如之奈何?”

“我等缺乏騎兵,面對幽州鐵騎,在野戰中確實不佔優勢,你的顧慮不無道理;不過我早有籌劃,起事之初,派出大軍擾亂幽州局勢;同時起兵分別佔領鉅鹿郡郡治廮陶城、下曲陽城和廣宗城,作爲我們的領導中心,三座城池互成犄角之勢,他們即便有上萬鐵騎,也飛不到我們的城牆上來。”

張寶感覺這樣的話便安全多了,騎兵野戰厲害,卻不善於攻城,據城而守,則幽州鐵騎便失去了作用。

張角繼續說道:“到時候爲兄坐鎮廮陶城,由二弟坐鎮下曲陽城,三弟坐鎮廣宗城,敵人來攻一城,其餘兩城遙相呼應;只要我等不倒,南陽、汝南、潁川和東郡等地的部隊便可放心的進攻洛陽城,內外配合,旦夕可下,我等大事可期。”

張樑道:“大兄,我建議起事之初,先抓幾位王國的國王,讓他們投鼠忌器,不敢攻城,爲咱們爭取時間。”

張角說道:“朝廷是不會在乎那些國王的生死,若咱們殺死他們,只能引起朝廷和士族的憤恨,爲了面子,他們會對咱們進行更猛烈的攻擊。還是趁這段和平時期多購進糧食,做長期戰爭的打算爲宜。”

張寶道:“大兄,涿郡的優質粟米僅280錢一石,我安排人每天都買三百石。”

“太少了,要加大購買力度,把手中的銀錢全部換成糧食,然後秘密運到靈霄山基地,萬一事有不順,咱們好在靈霄山堅守。”

“是,大兄!不過買糧的人回來說,涿郡已招募2000步兵,看來他們已經注意到咱們要起事了。”

張角不以爲意的說道:“區區兩千人有何擔心?”

就在張角兄弟在做美夢的時候,洛陽城中卻發生了大事。

他派去聯絡宦官起事的弟子唐周,到達洛陽城後,直接告發張角,將於三月五日起事,首先便是準備發動政變和兵變,然後兵圍京師,滅亡大漢朝廷。

其實這唐周,乃皇帝劉宏安插在全國各地的衆多密探之一,太平道的一切事情,皇帝瞭如指掌,心裡如明鏡似的;當然了,密探不只唐週一人,還有衆多的豪強、官員、宦官、寒門等。

皇帝與太平道本是互惠互利的關係,誰想那張角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想進攻京師;若太平道在各地劫掠州縣,打擊士族,則他不會急於打壓,只會派軍隊跟在太平道之後奪回地盤,恢復秩序。

現在張角野心膨脹,已超出了他的控制,必須對其打壓,給其一點教訓,大漢朝即便是衰落了,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太平道能撼動的。

想想也不難理解,對太平道這麼大的一個宗教組織,傳教區域遍及8州,弟子信徒衆多,皇帝怎麼會熟視無睹?任其發展而不加控制?

再說了,太平道的危害,很多朝廷重臣早就指出過多次,只是他們不知道皇帝劉宏的心思罷了。

劉宏開始接到的彙報是各州郡縣同時起義,道徒向冀州集中,所過之處劫掠、殺戮士家大族、富裕地主,這正是皇帝劉宏最樂意看到的事情,畢竟皇帝最大的敵人便是士族,所以他把類似的奏章全部壓下了。

按照皇帝的想法,太平道即便不能消滅所有的士族,也能狠狠的削弱士族的實力。

可是現在事情有變,劉宏心中非常惱火,惡狠狠的說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張角,這都是你自找的,不要怪朕。”

第344袁家謀劃第294章合圍之勢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247章匈奴出兵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214章佈局遼西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75章黃忠拜主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0章左豐到來第24章系統升級第77章獵殺鮮卑第508章大敗高幹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35章匈奴情報第60章登記戶籍第275章黃忠拜主第583章取消封國第622章進軍埃及第199章田豐之計第564章秦關投降第245章周飛定計第88章張讓發威第191章張讓詭計第318章低調生活第86章劉宏決定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0章痛擊匈奴第350章酸棗會盟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58章討要賈詡第229章高順謀劃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01章中原局勢第104章搬遷郡治第42章縣長心思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88章張讓發威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0章痛擊匈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0章輕鬆獲勝第599章衆人反應第82章張讓心思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26章商業發展第484章袁術南渡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24章政治鬥爭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47章意外之喜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201章系統升級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422章接收五縣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56章痛擊韓遂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章葫蘆谷第120章呂布決定第247章匈奴出兵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1章初次升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4章系統升級第332章大獲全勝第95章衆人認主第41章杜邊出使第37章再戰匈奴第372章天下大亂第577章呂布逃跑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92章江南陷阱165章救援北海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116章關羽認主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316章收復五原郡
第344袁家謀劃第294章合圍之勢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247章匈奴出兵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214章佈局遼西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75章黃忠拜主第297章北疆異動第50章左豐到來第24章系統升級第77章獵殺鮮卑第508章大敗高幹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35章匈奴情報第60章登記戶籍第275章黃忠拜主第583章取消封國第622章進軍埃及第199章田豐之計第564章秦關投降第245章周飛定計第88章張讓發威第191章張讓詭計第318章低調生活第86章劉宏決定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0章痛擊匈奴第350章酸棗會盟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488章上虞朱家第358章討要賈詡第229章高順謀劃第361章潘鳳陣斬華雄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01章中原局勢第104章搬遷郡治第42章縣長心思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8章幽州出兵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88章張讓發威第208章連建五城第30章痛擊匈奴第355章李儒之謀第40章輕鬆獲勝第599章衆人反應第82章張讓心思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26章商業發展第484章袁術南渡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24章政治鬥爭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47章意外之喜第140章首戰大捷(下)第201章系統升級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422章接收五縣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456章痛擊韓遂第156章養寇自重第6章葫蘆谷第120章呂布決定第247章匈奴出兵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1章初次升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4章系統升級第332章大獲全勝第95章衆人認主第41章杜邊出使第37章再戰匈奴第372章天下大亂第577章呂布逃跑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92章江南陷阱165章救援北海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116章關羽認主第179章尋賢遭拒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316章收復五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