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皇帝的決定

每到一郡縣大城,高順還會讓李強等人去賣出一些奴隸,瞭解價格和行情。

現在奴隸價格飛漲,強壯的奴隸已經到達五萬錢到十萬錢一位,漂亮一點少女的價格更高。

高順感覺這個價格已經到達極限了,否則,便會有人大量圈養女奴,讓她們繁殖後代,長大後出售,那樣的話就違背了他的初衷。

現在那些購買奴隸者,一直很好的執行當初高順的命令,禁止他們繁殖。

於是,高順便在每州賣出幾千到一萬不等的奴隸,平抑價格。

到達涿郡,張飛後裔和盧氏、範氏等皆來拜訪。

事後高順令李強等人回防,並派出幾位文官暗訪,瞭解幾家情況、當地百姓的生活以及郡縣軍隊等真實信息。

此後每到一郡皆是如此。

所蒐集到的信息令高順心情複雜,讓他沒想到是,軍隊腐化的太快了,現在已無任何戰鬥力了,若是異族入侵,必會一敗塗地;更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壓制了這麼久的大族又有擡頭的跡象。

這時,朝廷之內也在激烈的爭論。

那些朝臣大部分都聽說過高順等人,皆未見過高順,不過他們皆知道魏國是高順一手打下來的。在他們的印象中,高順應該是快要作古之人了,按照當時習俗,皇帝應親在前去問安、拜見。

然而,當他們見到高偉的時候,才感覺這些百歲之人比他們想象的要年輕;且高偉暗示,高順更加年輕,那些大臣便勸諫皇帝派太子前去拜見便可,毋須親臨。

對皇帝而言,他對祖父高順的印象非常深刻。

高偉率領大軍從涼州而來傳令,令他倍感激動。

隨後又傳來大勝的消息,以及高順的書信,讓他更有安全感,否則不用多少年,北方蠻夷又是一患,他已把高順看做是魏國的保護神了。

對於高順提出的劃五縣之地安置所轄官兵,衆人皆無意見,有高順在那裡駐守,則省去了朝廷的很多麻煩,大別山內以及丹陽郡內的山越人讓朝廷一直頭疼不已,耗費錢糧無數卻毫無效果,而高順正是他們的剋星。

更有官員提議,將整個丹陽郡一起送出。

皇帝高弘燾感覺這個建議不錯,並提議以江東的柴桑、歷陵、艾縣、彭澤四縣加上武昌郡的下雉縣成立一郡,以江夏郡的蘄春縣、廬江郡的潯陽縣、皖縣和樅陽縣成立一郡,加上丹陽郡九縣,共計十八縣,地跨長江南北,接連四州,輻射兗州和徐州,不僅能穩定周邊幾州,對維護中原地區的穩定也有重要的作用。

當時南方山越勢力依然存在,且經常暴亂,丹陽郡尤其嚴重。

如此處理的話,朝廷每年將節省大量的錢糧,並能交好高順。

所以,更有大臣建議,由三郡成立一個獨立王國,三郡稅收供養高順和大軍所需,既交好了高順,又爲朝廷甩掉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有人反對道:“如此的話揚州將被分割爲兩部分,東部四郡與西部兩郡的聯繫將非常弱了,不便於管理。”

皇帝決定道:“既然如此,把豫章郡和廬陵郡皆劃歸皇祖父養兵;把福建郡從廣州劃歸揚州,促進福建郡的發展。”這樣的話連廣州都安全穩定了。

衆朝臣無人敢反對,否則不僅得罪了皇帝,還得罪了高順,看看高偉所帶來的兵馬,皆比御林軍都雄壯,以高順的新勝之師,魏國無人能敵,也沒人敢造次。

於是,皇帝書家信一封,並派太子替他前去拜見、迎接皇曾祖父。

令廬江郡郡治從皖縣搬遷至舒縣,並把組建兩郡以及從揚州劃出丹陽郡、豫章郡和廬陵郡的聖旨傳達至相關州郡縣,提前做好迎接準備。

太子在兗州州治定陶城與高順會和;太子帶來了大量的錢糧犒軍。

高順首先查看太子屬性,智力82,武力值65,對二十多歲的人來說已是難得的屬性了;他對屬性有遺傳已確定不疑了。

不過他疑惑的是爲什麼才傳兩代皇帝,就令大族有崛起的傾向?長此以往,如何是好?

高順如同以往,把他的智力提升到95.。

太子也被高順年輕的外表所震驚,看上去比他的父皇還年輕,若是不說年齡,無人相信他已有百歲高齡。

接着他看完皇帝寫的家信,高順對此無異議,王國就王國吧,他已對這些虛名已不甚在意了,有地方安置這十幾萬官兵就好。

隨後,高順詳細諮詢了朝中之事。

現在受重用的是許家、孔家、桓家、鍾家、衛家等,武將世家已全部被排除在外,還是儒家掌權,怪不得大族實力依然強大。

高順也暗自慶幸在外建立了如此多的封國,只要有活不下去的百姓,他們便選擇了遷移,而不是賣身爲奴,這導致這些家族雖有發展,但是發展速度緩慢,沒有歷史上那麼強大;他相信,有如此多的封國來轉嫁國內的矛盾,魏國的統治至少能延續幾百年甚至千年。

漢人的統治只有長期的穩固,才能更好的促進文化和技術的發展、傳播。

太子諮詢高順道:“皇曾祖父,王城立在何處爲宜?”

高順想了一下後說道:“我欲設一新城,位置在江北,此前暫住皖城;至於建成的費用等就不需要朝廷操心了。”

接下來,是高順的其他幾個兒子的後輩前來拜訪。

高順對他們已無印象了,都是曾孫或者玄孫的輩分,只能按照兒子的排序來辨別他們的後人;派來的皆爲世子,高順依次查看他們的屬性,都不錯,若非帝王之後,他們完全能勝任州郡官員之職。

只是他們皆爲高順幾代之後的後人了,讓他找不到親情的感覺,加上衆人中規中矩的,讓高順感覺更是無趣,只是應付了事。

其後是李強、馬貴等人的後輩前來拜見。

李強等人的歸來,讓他們的家族獲得了主心骨;高順也從中瞭解到,這些家族雖然被排除在朝廷中樞之外,然而在地方上依然有很強的實力,對維護魏國的穩定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見到後人,李強等人雖然看上去很開心,但是感覺卻與高順一致。

事後衆人談起,皆感嘆年齡太大了未必是好事,妻子兒女走在自己之前,感覺只會越來越孤單,所以他們寧願與高順待在一起,也不願意與他們的曾孫、玄孫們一起生活,太無趣了。

最後是禮節性的接見了衆多沾親帶故的家族,比如甄家、糜家、黃家、蔡家等。

他們皆被高順與李強等人年輕的外表、健碩的身體所震驚。

消息隨之傳遍天下,這纔是人們最爲關注的事情,也是人們最喜歡談論的話題。

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1章包圍羌人第331章先登出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17章震驚帝都第616章殘酷殺戮第190章梅花先生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88章張讓發威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45章喜獲兩郡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2章戰前安排第130章兇猛文丑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7章初次殺戮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56章接風洗塵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49章巨大收穫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456章痛擊韓遂第273章何進思變第28章感情風波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90章梅花先生第535章連弩發威第45章戰後安排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70章強勢黃巾第506章秘密協議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66章夜襲敵營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70章屠殺俘虜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02章代郡局勢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70章闕居請降第45章戰後安排第577章呂布逃跑第151章囚禁甄家第2章喜獲系統第543章劉備逃跑第30章痛擊匈奴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79章薛銀歸心第176章平定青州第177章平定冀州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12章接收豫州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22章接收五縣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2章喜獲系統第432章陳宮來訪第81章栽贓嫁禍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70章強勢黃巾第279章兵進荊州第518章袁術之死第344袁家謀劃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76章得勝歸來第629章戰爭將起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251章包圍羌人第194章盧植獻計第204章家中鉅變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480章魯肅出兵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32章大獲全勝第401章中原局勢第47章意外之喜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18章攻心戰術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111章初到幽州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224章朝廷封賞
第314章聯合呂布(上)第251章包圍羌人第331章先登出擊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17章震驚帝都第616章殘酷殺戮第190章梅花先生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88章張讓發威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45章喜獲兩郡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2章戰前安排第130章兇猛文丑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7章初次殺戮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56章接風洗塵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49章巨大收穫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456章痛擊韓遂第273章何進思變第28章感情風波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90章梅花先生第535章連弩發威第45章戰後安排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170章強勢黃巾第506章秘密協議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66章夜襲敵營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70章屠殺俘虜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02章代郡局勢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70章闕居請降第45章戰後安排第577章呂布逃跑第151章囚禁甄家第2章喜獲系統第543章劉備逃跑第30章痛擊匈奴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79章薛銀歸心第176章平定青州第177章平定冀州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12章接收豫州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22章接收五縣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53章處置匈奴人第2章喜獲系統第432章陳宮來訪第81章栽贓嫁禍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170章強勢黃巾第279章兵進荊州第518章袁術之死第344袁家謀劃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76章得勝歸來第629章戰爭將起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05章沮授拜主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251章包圍羌人第194章盧植獻計第204章家中鉅變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480章魯肅出兵第385章狡猾的陶謙第332章大獲全勝第401章中原局勢第47章意外之喜第193章高順要求第276章得勝歸來第218章攻心戰術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111章初到幽州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224章朝廷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