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臨江城外,甘家莊園裡,此時一片躁動,巴郡太守伏泉突然率兩千蠻兵入臨江城,並下令諸縣緝拿錦衣賊盜,封鎖江水道路,又令縣內諸亭、鄉召集精壯備盜,還各派郡兵明裡爲援助各亭、鄉,其實就是監視他們,害怕那些曾經和錦衣賊盜有勾連的亭、鄉收留賊人,來了一招“絕戶計”,徹底不讓錦衣賊盜有藏身之所,這可把甘寧爲首的錦衣賊盜們打了個措手不及,紛紛後悔當初楊洪來臨江後就該遠離躲避風頭,而不該派人行刺他,惹怒了郡署。

“渠帥,再不撤,悔之晚矣。”

“撤、不撤來不及了。”

“漢軍勢大,速撤也。”

……

案几下,一羣錦衣賊盜相互不斷扯皮,提出接下來所謂他們錦衣賊盜日後的出路,無外乎就是大家趕緊捲了家當細軟,像以前那樣召集人手,沿江東去,去荊州避難,逍遙快活一番,等到益州風聲過了再回來。

反正漢朝有着外郡之兵不可越境的規矩,除了遇到一些叛亂之外,會有外郡太守會出兵平叛,不然只要他們不謀反叛亂,躲入荊州,益州巴郡的這些郡兵根本奈何不了他們。當然,若是巴郡郡兵要是派出水軍攔截他們,他們這些水路兩棲的大盜賊,不介意在水上教這些巴郡水軍如何好好做一做人。

屋內吵鬧不休,甘寧臉上怒意大升,“啪”的一聲拍了桌子大喝道:“如今冬雪初降,江水冰封,如何乘船東去,避難荊州?

衆人一怔,隨即恍然,這纔想起現在是雪後不久,去往荊州的水路多數都已被冰封住了,他們的船隻在這種水面根本就很難通行,所以說此時他們避難荊州逃亡的路已經不復存在了。

“如今郡署大軍已至,吾等如何應對?”

“爲今之計,臨江已不便久待,唯速撤離此地。”

有甘寧親信屬下上前詢問甘寧對策,如今漢朝官軍擺明了要對付他們,這可不是以前那些受了賄賂,對他們的追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巴郡官吏,畢竟一開始他們的渠帥甘寧就機緣巧合的與新任巴郡太守結下了恩怨,以那位太守恩怨必報的脾氣他們想再像從前那樣渾水摸魚的躲避官軍追捕,肯定不可能了。

“何地可去?”

“江州。”

“去江、江州?”那親信聽後甘寧所說,面色驚恐,語音不清道,他以爲自己聽錯了,連忙又問了一遍。

“正是。”甘寧看了一眼自己這親信,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也不待他提問,便接着說道:“那伏流川自以爲趁此機會,便可將吾等擒拿,荀子云,‘凡鬥者,必自以爲是,而以人爲非也’,依吾觀之,伏流川自以爲是也。如今官署於水道、臨江諸亭、鄉伏兵以待,吾等自不能走此路,遍觀臨江周邊郡縣,唯漢中郡、江州縣可往,吾不意往漢中,欲反其道而行之,往江州也。”

“爲何不往漢中?”

“伏流川善兵事久矣,自是謀劃得當,如今吾等東去水路已斷,其人豈會不知於臨江縣至漢中郡一道設伏,靜待吾等路過。況其亦會書信漢中郡,若吾等往之,亦難逃追捕,唯往巴郡郡治江州乃絕佳之路,孫子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料那伏流川智計過人,亦不知吾等將往江州。”甘寧眯着眼睛,一股成竹在胸的謀算氣勢側露,似乎有種絲毫不會將旁人放在眼裡的神氣,旁人若不是看到他的外貌,此刻定不會當這外貌稚嫩的少年是個純真童子,畢竟此時他的精心謀算和霸道氣勢比之許多成年人還要厲害許多,根本難以想象這是個童子少年。

“英明,渠帥英明。”

“渠帥神武英明,吾等佩服。”

……

站於案几下的衆人聽到甘寧這一番解釋,連忙不斷稱讚道,十分佩服甘寧的膽量和謀略,畢竟即使他們這些成年人,此時也不敢想去巴郡郡兵的老巢避難,這豈不是自投羅嗎?

但是聽了甘寧的解釋,這夥錦衣盜賊不覺覺得十分有理,的確,恐怕那巴郡太守伏泉即使下令將他們去往外郡縣的所有出路全部堵死,恐怕也很難想到,他們這夥錦衣賊盜會直接去他的郡治江州躲避吧?

不說是太守伏泉,恐怕就是巴郡上下官吏也想不到他們回去江州縣躲避,這樣一來,原本看似危險的舉動,如今卻是最安全的出路的。若是伏泉在此,一定會對甘寧十分佩服,這位天生膽大有謀略,不將他人放在眼裡的錦衣賊盜渠帥,未來能成名真是天生就註定的,畢竟他這想法不就是後世經常說的一句“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嗎?

甘寧對於手下衆人的阿諛奉承並未理會,雖然對他現在的少年年紀來說,這種直接的拍馬屁行爲能讓他心裡十分快活,但是現在他可沒有這個心情。如今雖然說他選擇了一條旁人難以預料的出路,然而萬事都有意外,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紕漏,他得安排不止一條的逃亡出路才行。

命令麾下一衆錦衣盜賊回去收拾細軟,甘寧又命人喊來莊園裡的族兄,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的家族幫忙的。比如逃亡時候肯定需要的一定糧食,以及官府在各地的安排緝拿的兵馬人數,這些都是他需要的,畢竟雖然明確了逃亡路線,可是沒有具體情報,規避一些路上的風險,大隊人馬冒冒失失前去肯定是要吃虧的。

只是,當甘寧的族兄來後,接受了甘寧的一些委託後,卻又聽到了一句令他感覺荒唐的命令,“若伏流川愛財,請族兄轉告族長,寧不惜錢財以救。”

好吧,縱然這甘寧膽子不是一般的大,但他畢竟還是個稚嫩少年,即使想到了令人吃驚的逃亡路線,卻依舊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甘寧族兄雖然覺得甘寧的提議不靠譜,但還是答應了下來,前去只會族長,終歸是一族血親,即使甘寧是兇名遠揚的錦衣賊盜的渠帥首領,可他還是希望自家族弟不會因此出事。

19637

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
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六十五章 天災不絕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七十一章 儒教天命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三十五章 奴婢命苦矣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二十一章 旨意不妥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四百章 明裡緩和漢與鮮卑之關係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校獵伊始聞白鹿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五百七十七章 葉落歸根當青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三百三十七章 陛下可知零陵太守楊璇誰人也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踏彈汗山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